《材料性能与测试方法》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材料性能与测试方法》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性能与测试方法》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材料性能与测试方法(Materials properties and test methods)课程代码:07410045学分:2学时:32(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物理化学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材:材料性能与测试方法,刘强,黄新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7 月第一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本课程为材料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材料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或者选修的专业基础 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包括材料的热学性能
2、、光学性能、导电性 能、介电性能、声学性能、磁性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质、主要影响因素及在材料 分析中应用;掌握不同材料,如金属材料、陶瓷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之间的联系与 区别,掌握不同材料的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使用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分析和 解决材料物理性能的方法;掌握提高材料物理性能的主要途径,同时对材料物理性能测试原理、方 法及相关仪器设备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对材料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和实验技能,为研发先进功能 材料打下坚实的基础。材料性能与测试方法建立在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物理化学等课程 知识的基础上,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
3、学习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共混等课程 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 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材料各种不同物理性能的基本概念;3 .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项目设计要求等。4 .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六 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 .材料物理性能,陈,腓吸,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材料物理性能,邱成军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3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束德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马德柱,科学出版社,
4、2012七、大纲说明(内容可包括课程基本要求、习题要求及其它一些必要的说明)1、每章结束布置2-3条作业。另可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制作PPT,然后在上课 上台展讲。2017年9月24日课程目标2:掌握不同材料各种的不同物理性能的特征,并能从热力学理论理解材料的不同物 理性能的特征;课程目标3:掌握不同材料的不同物理性能的测试方法;课程目标4:掌握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的分析方法,并将其用于分析、预测以及提高具体材 料的物理性能。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1)材料物理性能的范围(2)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举例(3)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4)波函数和薛定调方程(5)经
5、典自由电子理论、量子自由电子理论以及晶体能带理论(6)非晶态金属、半导体、晶体中电子的状态(二)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任务;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在材料物理性能研究 中的重要性;掌握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理解波函数,了解薛定谓方程;了解三种不同的电子理 论,理解其不同点;掌握周期势场中的电子传导,理解能带结构;了解金属、半导体及绝缘体的特 点和电子状态。(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能带结构理论,金属、半导体及绝缘体的特点和电子状态;(2)难点是能带结构理论。第二章材料的热学性能(一)课程内容(1)材料的热容(2)材料的热膨胀(3)材料的热传导(4)材料的热稳定性(5)热分
6、析方法及其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二)教学要求掌握晶格热振动的概念,理解其与材料热学性能的关系;掌握热容的概念,理解影响热容 的因素;了解热容的经典理论、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比热模型、德拜的比热模型。掌握热膨胀 的概念和固体材料热膨胀机理、热膨胀系数;理解热膨胀和其它性能的关系;了解多晶体和复 合材料的热膨胀特性;掌握固体材料热传导的宏观规律,理解其微观机理,了解影响热传导的 因素及常用高分子材料的热导率;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热稳定性;了解几种热分析方法及在材料 分析中的应用。(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材料的热容、热膨胀以及热传导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提高高分子热稳定性的方法;(2)难点是热容的不同理论以
7、及材料热传导的微观机理。第三章材料的光学性能(-)课程内容(1)光通过介质的现象(2)材料的受激辐射和激光(3)材料的红外光学性能、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4)光学的特殊效应的应用(5)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能(6)感光性高分子材料(二)教学要求掌握折射、色散、反射现象及基本概念,了解常用玻璃和晶体的折射率;掌握介质对光吸收和 散射的一般规律、影响材料透光性的因素和提高材料透光性的措施;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能特 点;掌握镜反射和漫反射的基本规律、理解光泽的定义;掌握不透明性和半透明性、改善乳浊性能 的工艺措施;掌握材料的颜色及其控制因素,了解受激辐射、激活介质,了解红外线的基本性质, 红外材料的性能
8、,理解材料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的原理,了解光学的特殊效应的应用和其它光学性 能的应用,了解感光性高分子材料的原理及其应用。(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光的折射、反射、散射及吸收的原理,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能特点;(2)难点是受激辐射、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的原理。第四章材料的导电性能(-)课程内容(1)材料的导电性(2)超导电性(3)影响金属导电性的因素(4)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电导(5)导电高分子(6)超导电性、超导体及超导高分子(7)导电性的测量(8)半导体的电学性能(二)教学要求掌握电导的概念及特性;掌握离子电导、电子电导、玻璃态电导的形成机理及其特点和影响因 素;掌握材料的导电机理;掌握无机材料的
9、电导的形成及其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半导体陶瓷的物 理效应;掌握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机理、结构特征;了解超导的原理以及超导高分子的结构特征;掌 握影响金属导电性的因素和导电性的测量,了解电阻分析的应用和半导体的电学性能;了解超导电 性和超导体的特点及其应用。(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二元共聚物瞬时组成与单体组成的关系;(2)难点是典型的共聚物瞬时组成曲线类型以及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第五章材料的介电性能(-)课程内容(1)电介质及其极化(2)交变电场下的电介质(3)电介质在电场中的破坏(4)压电性和热释电性(5)铁电性及铁电高分子(6)介电测量简介(二)教学要求掌握介质极化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性能与测试方法 材料 性能 测试 方法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