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docx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教学实施计划时划 学计总学时理论学时多媒体教学学时习题课实验学时56565660用材 使教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获奖情况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 课程教材教 学 要 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 .以金属切削理论为基础,要求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有根据具体情况合 理选择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切削液等)的初步能力。2 .以制造工艺为主线,要求了解和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知识,具有
2、设计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3 . 了解和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外表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运用、分析解决工 艺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4 . 了解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和工作原理、工艺特点(范围)及所用设备和工艺装备,懂得合理 选用机床和工艺装备。5 .对一些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开展趋势有一定了解。教 学 创 新 与 更 新采用交互式、讨论式、研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本的上的理 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训练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将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教学信息量,解决内容与学时的矛盾,同时使得课堂教学 变得更加形象与
3、生动,教学效果好。考核方式平时成绩+考试成绩(闭卷)成绩计算方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X20%+考试 成绩X80%授课章目录学时 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进度计划 (周次)绪论1多媒体教学第1周机械加工方法1多媒体教学第1周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10多媒体教学第1 3周各章教学实施计划授课章名称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课时安排12学时授课时间教学目的、要求(分了解、理解、掌握 三个层次要求):1 .理解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误差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了解加工经济精度的概念;理解零件 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2 .理解影响加工精度的各种因素,掌握这些因素对加工精度影响规律;掌握保证和提高加 工精度的途径;3 .理解加工误差
4、的性质;掌握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4 . 了解外表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理解机械加工外表粗糙度及其影响因素;理解机 械加工后外表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了解控制加工外表质量的途径;5 . 了解机械加工过程中振动的基本概念及控制途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5.1 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一、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三、零件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5.2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其分析一、原理误差三、调整误差五、工艺系统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七、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5.3 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一、加工误差的性质5.4 机械加工外表质量一、概述三、机械加工外表粗糙度及其影响因素 五、控制加
5、工外表质量的途径机械加工过程中振动的基本概念 一、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强迫振动 三、控制机械加工振动的途径二、加工经济精度二、机床误差四、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六、内应力引起的变形二、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二、外表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四、机械加工后外表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二、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自激振动重点1)各种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和控制加工误差,保证加工精度的理论与方法。要 求学生理解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刚度、误差复映等;了解影响 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机床误差、加工原理误差、工艺系统力和热变形误差等;能运用 统计分析法进行零件加工质量和废品率分析,提出
6、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2)机械加工外表质量的基本概念和机械加工外表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与寿命的影响、 改善外表质量的方法。要求学生理解机械加工外表质量的含义,理解冷作硬化、剩余应力、 金相组织变化、磨削烧伤等因素对加工外表质量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机械加工外表质量的 方法,针对性提出改善加工质量的途径。难点1)分析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对零件的几何形状与尺寸的影响规律与解决方法,根据误 差统计规律进行工艺系统分析;2)外表质量的主要内容与加工精度的区别与联系,影响外表质量的主要因素与规律, 磨削过程的外表质量。10讨论、思考题、作业:课本第五章课后思考与练习题1-26。参考书目(含参考书、文献等)具体内
7、容:各章教学实施计划授课章名称工艺规程设计课时安排12学时授课时间教学目的、要求(分了解、理解、掌握 三个层次要求):1 .理解并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相关概念;2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原那么;掌握工艺路线拟定中定位基准的选择原那么; 理解工艺规程设计中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工序的顺序安排的相关原那么;3 .理解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概念和确定方法;理解尺寸链的概念,掌握尺寸链确实定方 法;4 .理解时间定额的概念;理解工艺过程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了解工艺文件的组成;5 .掌握装配的相关概念;掌握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11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6.
8、1 概述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三、生产类型与加工工艺 过程的特点四、工艺规程的设计原那么及原始资料6.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二、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6.3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一、加工余量及其影响因素 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实定6.4 工艺尺寸链一、工艺尺寸链的定义和特征 二、尺寸链的组成和尺寸链图的作法三、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式四、工艺尺寸链分析与计算的实例6.5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工艺文件一、时间定额二、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三、工艺文件四、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例6.6 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一、机器
9、装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二、到达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三、装配尺寸链四、装配工艺的制定重点1)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基本计算。要求学生理解工艺过程、 工序、工步、工位、生产类型、生产本钱等基本概念;理解工艺规程制定中的基本内容(定 位基准选择、工艺路线拟定、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工序安排、加工余量确实定、机械加工技术 经济分析等);工艺规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原那么和程序;掌握工序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具备制定一般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2)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装配尺寸链的计算原理和方法、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要求学生了解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四种方法(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和调
10、整法);掌握装 配尺寸链计算原理与方法;具备分析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难点1)基准概念的理解与应用;2)工艺规程设计的原那么,简单零件的工艺规程制订与分析;3)装配尺寸链(特别是空间尺寸链)的分析和计算。讨论、思考题、作业:课本第六章课后思考与练习题1-23。12参考书目(含参考书、文献等)具体内容:各章教学实施计划授课章名称先进制造技术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时间教学目的、要求(分了解、理解、掌握 三个层次要求):1. 了解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和微细加工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工艺方法。13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二、快速成形的基本原理四、基
11、于快速成形的快速模具技术二、超精密车削二、微细加工技术一、简介三、快速成形的工艺方法1.1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一、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概念三、超精密磨削微机械及其微细加工技术一、简介三、典型微电子机械系统装置讨论、思考题、作业:课本第七章课后思考与练习题16。参考书目(含参考书、文献等)具体内容:课堂教学实施计划二. Tn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分钟;授新课io。分钟弟 侏I讨论分钟;其它 分钟授课类型(请打J):理论课 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它口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丁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 其它口 教学手段(请打丁):多媒体 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 其它口14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2、):绪论一、制造业与制造技术1 .制造 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工具,采 用有效的工艺方法和必要的能源,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1)狭义;(2)广义2 .制造业(1)定义 将制造资源,包括物料、设备、工具、资金、信息和人力等,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 使用和消费的产品的行业。制造业是所有与制造有关的企业群体的总称。(2)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3 ,制造技术(1)定义按照人们所需的目的,运用知识和技能,利用客观物质工具,使原材料变成产品的技术总称。 制造技术是制造业的技术支柱,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2
13、)重要性二、机器与零件零件是机器的组成单元,装配时机器是由零件单元逐一装配而成,但在设计的时候却是从整台机器开始 的。一种新产品(机器)的开发内容包括概念设计、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样机试制与评审、工艺设计、新 产品鉴定、试销、生产准备、批量生产等。而在制造过程中,先加工出合格的零件,然后再通过合理的装配 工艺将零件装配成满足一定功能的机器。三、单工序与制造系统制造技术已从单工序的研究开展到制造系统的研究。在制造系统中,包含了三个流,即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物质流主要指由毛坯到产品的有形物质流 动;信息流主要指生产活动的设计、规划、调度与控制;而资金流那么包括了本钱管理、利润规划及费用流动 等
14、。为使整个制造系统有效地运行,三种流必须通畅、协调。四、本课程的内容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力求精简,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主要介绍了机械产品中零件的成形原理及方法、机 械加工工艺装备、制造过程设计、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及先进制造技术等内容。五、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六、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第一章机械加工方法零件的成形原理机器或设备中的零件要完成一定的功能,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形状。这些形状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形原理 来完成。按零件由原材料或毛坯制造成零件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可分为MV。,Am = O, Am。三种 原理,不同原理采用不同的成形工艺方法。(1) Am0:材料累加成形原理,在成形中通过材料累加获得所需形状,如
15、快速原型制造(RPM: 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技术。(4) 机械加工方法切削运动 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刀具运动)称为切削运动,即外表成形运动。切削运动可分解为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1)主运动;(2)进给运动一、车削车削加工的特点是工件旋转、形成主切削运动;(重点、难点)15车削加工后形成的面主要是回转外表,也可加工工件的端面;车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8-IT7,外表粗糙度Ra为6.3 1.6um。精车时,可达IT6-IT5,外表粗糙度 品可达 0.40.1 u mo车削的生产率高,切削过程比拟平稳,刀具较简单。二、铳削铳削的主切削运动是刀具的旋转运动
16、,工件通过装夹在机床的工作台上完成进给运动。(重点、难点)铳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达IT8 IT7,外表粗糙度用为6.30.8 u m。普通铳削一般能加工平面或槽面等,用成形铳刀也可加工出特定的曲面,如铳削齿轮等。数控铳床可通 过数控系统控制几个轴按一定关系联动,铳出复杂曲面来。(1)卧铳和立铳(2)顺铳和逆铳三、刨削刨削时,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为主切削运动,工件与工作台的间歇直线运动为进给运动。(重点、难点)因此刨削的速度不可能太高,生产率较低。刨削比铳削平稳,其加工精度一般可达IT8IT7,外表粗糙 度岛为3.2 1.6um,精刨时平面度可达0.02/1000,外表粗糙度R可达0.80.4 um
17、。(1)设备:牛头刨床和龙门刨床;(2)插削四、钻削与链削(1)钻削钻头的旋转运动为主切削运动,钻头的轴向运动是进给运动。(重点、难点)钻削的加工精度较低,一般只能到达IT13 IT11,外表粗糙度品一般为12.5 0.8 um。对精度和外表质 量要求高的小孔,在钻孔后常采用扩孔和较孔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单件、小批量生产中,中小型工件上较大的孔(Dv50mm),常用立式钻床加工;大中型工件上的孔,用 摇臂钻床加工。扩孔采用扩孔钻头,较孔采用绞刀进行加工,较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9 IT8,外表粗糙度R为1.6 0.4 m。扩孔和较孔时,扩孔钻和钱刀均在原底孔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无法提高孔轴线的位
18、置精度和直线度。(2)链削 链刀随键杆一起转动,形成主切削运动,而工件与工作台的直线运动形成进给运动。(重点、 难点),、键孔后轴线是由链杆的回转轴线决定的,因此可以校正原底孔轴线的位置精度。像孔可在镶床上或车床上进行。镶孔加工精度一般为IT10 IT8 ,外表粗糙度岛为3.20.8um。五、齿面加工(1)成形法 用与被加工齿轮齿槽形状相同的成形刀具切削齿轮。所使用的机床为普通铳床,刀具为成 形铳刀,需要两个简单的成形运动:刀具的旋转运动(主运动)和直线移动(进给运动)。(2)展成法 亦称范成法或包络法,其加工齿轮是利用齿轮的啮合原理进行的,即把齿轮的啮合副(齿 条一齿轮,齿轮一齿轮)中的一个
19、转化为刀具,另一个转化为工件,并强制刀具与工件严格地按照运动关系 啮合(作范成运动),那么刀具切削刃在各瞬间位置的包络线就形成了工件的齿廓线。采用范成原理加工齿轮的 机床有滚齿机、插齿机、磨齿机、剃齿机和坛齿机等。六、复杂曲面加工(1)仿形铳 有原型作为靠模,加工中球头仿形头始终以一定压力接触原型曲面,仿形头的运动变换为 电感量,信号经过放大控制铳床三个轴的运动,形成刀头沿曲面运动的轨迹。仿形加工的误差取决于原型精 度、靠模压力、切削用量及曲面本身的复杂程度等。(2)数控铳 数控技术的出现为曲面加工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在数控铳床或加工中心上加工时,曲面 是通过球头铳刀逐点按曲面坐标值加工而成。
20、采用加工中心加工复杂曲面的优势是:加工中心上有刀库,配 备几十把刀具,对曲面的粗、精加工及凹曲面的不同曲率半径的要求,都能选到合适的刀具。同时,通过一 次装夹,可完成各主要外表及辅助外表如孔、螺纹、槽等的加工,有利于保证各加工外表的相对位置精度。 七、磨削磨削以砂轮或其他模具对工件进行加工,主运动是砂轮的旋转运动砂轮上的每个磨粒都可以看成是一个16 微小刀齿,砂轮的磨削过程,实际上是磨粒对工件外表的切削、刻削和滑擦三种作用的综合效应。按功能不同,磨削可分为外圆磨、内圆磨、平面磨等,分别用于外援面、内孔及平面的加工。磨削时,由于切削刃很多,所以加工过程平稳,精度高,外表粗糙度小。磨床为精加工机床
21、,磨削精度 可达IT7IT5,外表粗糙度用可达1.60.025 um,甚至可达0.10.008 u m。八、特种力口工科学和技术的开展提出了许多传统切削加工方法难以完成的加工任务,如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脆性 或高熔点的各种难加工材料零件的加工,具有较低刚度或复杂曲面形状的特殊零件的加工等。特种加工方法 正是为完成这些加工任务而产生和开展起来的。特种加工方法区别于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是利用化学、物理(电、声、光、热、磁)或电化学方法对 工件材料进行去除的一系列加工方法的总称。这些加工方法包括:化学加工(CHM)、电化学加工(ECM)、 电化学机械加工(ECMM)、电火花加工(EDM)、电接触加
22、工(RHM)、超声波加工(USM)、激光束加工(LBM)、 离子束加工(IBM).电子束加工(EBM)、等离子体加工(PAM)、电液加工(EHM)、磨料流加工(AFM)、 磨料喷射加工(AJM)、液体喷射加工(HDM)及各类复合加工等。(1)电火花加工(2)电解加工(3)激光加工(4)超声波加工课堂教学实施计划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分钟;授新课 100 分钟弟 珠|讨论分钟;其它分钟授课类型(请打J):理论课J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习题课口 其它口 教学方式(请打J):讲授J 讨论口 示教口 指导口 其它口 教学手段(请打J):多媒体J 模型口 实物口 挂图口 音像口 其它口17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
23、、重点、难点):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2.1刀具的结构一、切削要素(重点)(1)切削外表1)已加工外表;2)待加工外表;3)加工外表(过渡外表)(2)切削用量1)切削速度;2)进给量;3)背吃刀量(切削深度)(3)切削层几何参数1)切削宽度;2)切削厚度;3)切削面积二、刀具角度(重点、难点)(1)刀具切削局部组成(三面、两刃、一尖)1)三面a)前(刀)面 刀具上与切屑接触并相互作用的外表;b)主后(刀)面 刀具上与工件过渡外表接触并相互作用的外表;c)副后(刀)面 刀具上与工件已加工外表接触并相互作用的外表;2)两刃a)主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它完成主要的切削工作;b)副切削刃 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 技术 基础 授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