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简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简编.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及论语以及孔子的思想。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特殊的文言句式。3、学会从人物对话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4、结合文本与论语相关内容,理解并探讨孔子的政治愿景。常识读记L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互相征战,礼乐制度崩塌,诸侯逐渐崛起,周王室日益衰落,一些大的诸侯 国通过战争获得更多的土地和百姓,于是出现了旷日持久、错综复杂的“诸侯争霸”局面。孔子希望人民 和平,国家稳定,所以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 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中。2 .作者简介:(1)孔子,名上, 春秋 时期鲁国人,是 儒家学派的创始
2、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工,政治上主张 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 国,晚年整理了 “六经”(诗 、书、礼、 易、乐、 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 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他出身在没落地贵族世家,曾短期在鲁国做官,又周游许多诸侯国,想推行自己地政治主张,但未被 采纳,后来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工作和整理古典文献。相传他地弟子有三千多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提倡礼乐和仁义。礼乐是孔子提出来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仁义是他提倡的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等许多教学理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办
3、私 学的人.儒家经过不断的完善最终成为封建思想的正统,影响深远。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礼”,实施“礼”。 正所谓“名不正那么言不顺,言不顺那么事不成,事不成那么礼乐不兴,礼乐不兴那么刑法不中,刑法不中那么民无 法措手足”。3 .论语:论语是一部 语录体 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 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大学中庸 论 篆和 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492章,12700字。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莫( )春者 冠()者沂()率尔而对日率尔:因之以饥馈因:饥馍:夫子哂之哂:非曰能之能:舍瑟而作舍:作:曾皙()
4、饥僮()千乘(铿()尔舍瑟()而作撰(舞零()喟()然1、给以下字词注音2.梳理下面字词)哂()俟()基础检测居那么曰居:摄乎大国之间 摄: 比及三年比及:以俟君子俟:鼓瑟希希: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咏而归咏:其言不让让:3.文言现象梳理(1)通假字毋吾以也“以”同“ ”鼓瑟希 莫春者“莫”同“ ”*(2)词类活用如会同,端章甫风乎舞零 风乎舞雪风:吾与点也与:唯求那么非邦也与邦:可使有勇(3)古今异义词童子六七人 (4)文言句式不吾知也那么何以哉?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毋吾以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馍尔何如?异乎三子者之撰浴乎沂,风乎舞雪(5)重点语句翻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译文:摄乎大国之
5、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僮译文: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译文:夫子何哂由也译文: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译文:答案:1 .给以下字词注音曾皙(xi )饥馍(jin )乘(sheng )哂(shen ) 俟(si )铿(keng )尔 舞等(yu)2 .梳理下面字词 居那么日摄乎大国之间 比及三年 以俟君子 鼓瑟希异乎三子者之撰 咏而归其言不让舍瑟(s。)而作 喟(kui)然居:平日、平时摄:夹处比及:等到俟:等待希一:同“稀”稀疏撰:才能咏:唱歌让:谦让撰(zhuan)莫(mCi )春者 冠(gudn )者率尔而对日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因之以饥馍因:接续饥僮:泛指饥荒夫子哂之哂:微笑非日能之能:
6、胜任、能做到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身、站起来风乎舞雪风:吹风吾与点也与:赞成唯求那么非邦也与邦:国沂(yi)3.文言现象梳理(1)通假字毋吾以也“以”同“已”鼓瑟希 莫春者“莫”同“暮”*(2)词类活用如会同,端章甫端、章甫:名词作动词 风乎舞雪风:名词作动词可使有勇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小、大 形容词作名词 (3)古今异义词童子六七人童子:古义:少年,未成年的孩子 “希”同“稀”勇:形容词作名词今义:泛指儿童(4)文言句式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句 那么何以哉? 宾语前置句 尔何如?异乎三子者之撰浴乎沂,风乎舞零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句 那么何以哉? 宾语前置句 尔何如?异乎三子者之撰浴乎沂,风乎
7、舞零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句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馍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5)重点语句翻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些,(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就不敢说话了。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僮译文: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译文: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曾皙)把瑟放下,站起来。夫子何哂由也译文:您为什么笑仲由呢?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译文:治国要用礼,(可是)他的话毫不谦让。文本研读1、简述课文的思路内容。明确: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写出了弟子们的志
8、趣、性格,表达了 孔子的思想、态度,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反映了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是孔子因材 施教的范例。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局部,具体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其中“志”是贯穿始终的线索。2、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等人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人物语言政治理想行为孔子态度性格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答案:人物语言政治理想行为孔子态度性格子路使有勇,且知方以勇治国“率尔,哂之率直粗疏冉有小国可使足民以富治国叹之敦厚谦逊公西华愿学而为小相以礼治国惜之谦和沉稳,墨守成规曾皙浴风咏于暮春以美治国舍瑟而作与之自由率性、沉着洒脱、悠然自在明确: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拟鲁莽
9、、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 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 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一一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拟接近, 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 率的一面。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 家,冉有那么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 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
10、于礼乐教化,那么不是自己力所 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 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防止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日能之,愿学焉”, 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 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 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3、简析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述志的态度。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明确:对子路:赞
11、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 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针对曾点,孔子“与之”。曾皙言志与他人不同,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 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展示的是一幅暮春郊游图: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 礼,以求得丰年。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这正符合儒家礼治的精神,又 符合孔子晚年的心态。孔子主张以礼治理国家。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 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表达出来,
12、因此博得孔子的赞赏。孔子赞叹之时, 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理想境界的向往。4、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明确: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消除弟 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 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 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 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 不厌
13、其烦地答问析疑。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 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 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 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 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 “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5、赏析文中的“哂” “与” “叹”三个词语深层次意义。明确:“哂”孔子认为“为国以礼”,而子路却把“勇”放在首位,因此,认为子路“其言不让”,又因为子 路的性格比拟鲁莽、轻率,又有一些可爱的成分,因此,夫子“哂力这一个字背后的意味深远。“与”,赞同,曾皙的观点与孔子不谋而合,能够领悟出孔子平日里的思想的精髓。“叹。孔子的叹是郁郁不得志之叹,孔子周游列国,结果并不如意、颠沛流离,曾皙的话正好触及 了孔子的灵魂深处的伤痛,因此产生了共鸣。也是深有同感的叹。另外,曾皙的人生理想符合儒家“为国 以礼”的政治主张,因此也是符合教化的赞叹,同时也是对曾皙描绘的大同世界、太平盛世的盛景的赞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