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生态环境建设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生态环境建设方案(1).docx(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京市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编制单位:江苏博克斯科技股份编制时间:2018年制月11户外箱体套13数据传输系统套14防雷系统套15土建平台基础个16污染源排口监测(COD氨氮PH流量)17地下井监测(UV法COD液位流量)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2.2.1.设计依据第一条国家、省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办发2015) 56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 17号)促进大数据开展行动纲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实施计划(2016-2020年)环境行政处分方法生杰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1
2、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方法(试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第二条标准规范1)标准规范体系建设遵循 环境信息术语(HJ/T416-2007)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HJ/T417-2007)环境信息化标准指南(HJ 511-2009)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2122005)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HJ/T3522007)2)系统数据库设计应遵循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HJ/T4192007)3)系统的网络建设和维护遵循 环境信息网络建设规范(HJ 4602009)
3、 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HJ4612009)4)污染源的编码遵循 污染源编码规那么(试行)(HJ 608-2011)5)系统中使用的编码遵循 水污染物名称代码(HJ 5252009)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 5232009)-10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代码(试行)(HJ 522-2009)废水排放规律代码(试行)(HJ 5212009) 环境信息术语(HJ/T416-2007) 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HJ/T417-2007)6)其它标准规范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指南(暂行)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共三卷)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规范(HJ/T418-2007)计算机信息系统平安保护等级划分准那么
4、(GB17859-1999 )环境保护应用软件开发管理技术规范(HJ 622-2011)信息系统平安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关键技术(1)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环境信息的全面感知、实时采集和自动 传输,将有效提升环境管理的全面监控能力。(2)云计算技术应用云计算技术,对海量环境信息进行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将 极大增强环境信息的高效整合和集成共享能力。(3)大数据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碎片化的环境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11 -智能分析,提取出最有价值的环境数据信息,将有效强化环境管理的 智能决策支撑能力。(4)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环境信息触
5、角不断延伸,环境信息服务 无处不在,将全面提升环境信息化的应用和服务水平。2.2. 方案描述综合指挥中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环境监测、环境监控、突发环境事 件、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价等功能,是综合管 理平台的监管中心、调度中心、指挥中心。综合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显示系统及多画面图像处理系统可以与 多部门和多方的信息沟通和通力合作,大屏幕显示能为指挥中心的 人员提供多媒体的信息交流媒介,与传统信息交流方式相比,具有 信息量大、速度快、传播面广、错误率低等多种优势,能加快信息 的传递,提高工作效率。“三大系统”是指“综合指挥平台”,环
6、境信息管理系统”,”挂图作 战平台”。综合指挥平台是南京市环保信息化系统的综合指挥中心,其中包 括了领导决策指挥协同办公系统、GIS平台、电子地图、移动执法、 视频监控模块,可对环保局管辖区域内的信息实时呈现,辅助环保局 对各种突发情况作出快速决策和指挥。-12 -环境综合管理系统是普宁市环保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业务支撑,支 持表单自定义、权限自定义、流程自定义、单点登录。数据采集主要 包含:废水、水站、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对工业污染源、地表水和地 下井监测数据实时监控;“挂图作战”信息系统、河长大数据共享系统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 管理系统,综合各方面水域管理数据的系统,它具有平安性高、一致 性好、扩
7、充性好、可维护性强、界面友好、功能实用等特点,符合国 家相关标准。2.3. .总体架构图架构分为五层,以国家环保行业规范体系、信息系统平安体系和 国家物联网标准规范体系为指导搭建。最底层为智能感知层,安装环境在线自动监测仪器和摄像头等环 境感知和采集环境数据;智能传输层以环保专网或移动通讯网实现环 境数据传输;智慧支撑层由云计算中心、环保大数据平台、地理信息 平台组成,实现环境信息数据的存储、计算、处理和分析,并为应用 提供相关的支撑;应用层为综合指挥中心,包含“挂图作战”模块、环 保综合管理系统、河长大数据共享等应用模块,分别满足各个业务体 系的信息化需求。展现层为终端设备,系统应用可连接到
8、台式机、笔 记本、手机、微信平台、大屏幕电视墙等多种终端展示和操作。-13 -展现层环保行业规范体系匕匕层 Aran Hu 智朋GIS平台电子地图移动执法视版监控挂图作站”模块质在线监测 废气在线监测 江河湖截面监测环保综合业务管理_1综合指挥中心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共享、数据存储河长数据共享匕匕层0月吉手智制数据采集数据接口资源目录门户可视化组化环保大数据平台|云计算中心匕匕层智同环保专网环境监测(监控)设备地理信息平台时空数据地图数据 基础信息采集 可视化绢件4G/专线信息系统平安体系匕匕层 嗡知 智酬视频监控设备国家物联网标准规范体系总体架构图2.4. 数据架构本方案采用支持“环保物联
9、网”应用的数据架构模型,数据架构采 用分层设计,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编程模型层、数据分析 层四层架构。1)数据采集层环保数据主要来自于“环保物联网的感知层,即本区管控的污染 源、企业工况、风险源及视频监控设备,这种数据的产生方式是自动 连续的。还有来之于日常环保业务、公众上传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要 附上时空标志,去伪存真,尽可能收集异源甚至是异构的数据,必要 时还可与历史数据对照,多角度验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可信性。-14 -2)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可通过大型关系型数据库或者特定的文件实现持久化。 应在各专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集成,实现各级各类信息 系统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数据存储
10、要到达低本钱、低能耗、高可 靠性目标,通常要用到冗余配置、分布化和云计算技术,在存储时要 按照一定规那么对数据进行分类,通过过滤和去重,减少存储量,同时 加入便于日后检索的标签。3)编程模型层数据模型包括三个局部: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数据结构: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结构主要描述数据的类型、内容、 性质以及数据间的联系等。数据结构是数据模型的基础,数据操作 和约束都基本建立在数据结构上。不同的数据结构具有不同的操作 和约束。数据操作:数据模型中数据操作主要描述在相应的数据结构上的 操作类型和操作方式。数据约束: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约束主要描述数据结构内数据间 的语法、词义联系、他们之间的制约和依
11、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 化的规那么,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结合环保业务的特点,分析各类数据实体之间的关系,采用面向 对象设计方法,运用UML建模工具进行数据建模。4)数据分析层通过对历史和现在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具备预测环-15 - 境污染趋势的功能;能够洞察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海量数据 的挖掘,它能够代替人脑,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分析和辅助 决策职能。2.5. 技术架构技术架构采用J2EE分层体系结构进行设计,采用分层提供服务 支持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划分为数据库层、中间件层、基础服务层、 业务表现层和系统接口层。系统对每一层定义明确的功能接口,同时 在层次内实现
12、组件化的接口实现。层次化、模块组件化的实现,使系 统具备了最大程度的灵活度,从而能对业务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的反 应,使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系统从最底部的数据库层开始,一层一层的向上提供接口服务, 最终实现用户按业务要求的可见操作界面和其他系统接口。各层次专 著于自身功能的接口实现,整个层次保持相对的稳定。系统通过不改 变接口,各个层次、各个组件进行优化的策略,能在不影响整个业务 的前提下,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数据库层对于平台中的所有应用,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配置信息、业务数 据、系统运行状态等信息。数据库层对这些数据信息本身进行归档, 提供快速查询的底层接口,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在数据库
13、方面,我们选用了中间件Hibernate,可无缝支持Oracle、 Sybase. DB2、SQLServer. MySQL等多种大型和常见数据库,也可-16 -在多服务器上实现集群。中间件层中间件层主要是当前B/S平台使用的J2EE中间件,包括平台使 用到的应用服务器和中间件技术;本工程应用中间件有:WEB应用 服务 WebSphere、WebLogic、Tomcat、Apache 等,框架中间件 Spring Hibernate. Jquery, WebService 中间件 Axis、CXF 等。基础服务层基础服务层构建于J2EE平台之上,借助于中间件的接口服务, 提供环保信息系统所需要
14、的通用服务接口组件。系统将提供以下主 要的服务接口支撑不同业务需求的实现。,应用层应用层提供各种业务实体的操作,使用基础服务进行搭建。应 用层的基本设计都是建立在基础服务层之上。当业务实体发生改变 或者是有新的业务时,系统的基础架构都不需要做出任何调整,直 接就可以使用原有的功能。业务表现层业务表现层是最终对用户的接口,环保信息平台以网页的方式提供各种业务供客户使用。相当于View (视图),与应用层(Model)、Servlet (Controller)组成 Model / View / Controller(MVC)结构。系统接口层-17 -系统接口层是环保信息平台对外部系统的接口。提供各
15、种数据导入导出,数据查询等功能。主要使用WebService提供系统接口, 支持SOA应用。2.6. 网络架构由移动运营商建设环保专网连接重要污染源、水质监测站站, 环境监测数据通过环保专网接入监控中心,对于不便架设专网的监 测点,可通过无线上网卡接互联网传输监测数据;建设云计算中心 机房,将本工程采购的信息化设备部署到机房,并布设电力、网 络、温湿度控制设施。污染源监测点排污点视频监控摄像头大气监测点视频存储KVM智能中心机房前控客,瑞.智能监控中心网络架构图(拓扑图)-18 -第1章工程概述1.1. 建设背景根据南京市政府要求实现对全市地下污水井、雨水井、污染源排 口及入河排口信息化管理及
16、污染控制管理。全面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 设及水污染防治工作,特制定本建设工作方案。1.2. 建设目标南京市地下污水井、雨水井、污染源排口及入河排口信息化管理 及污染控制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建设应以先进测报技术和网络技术为 支撑,通过管理平台建设到达提高水文测管报自动化水平,改善测 验人员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确保设施设备先进可靠 ,测验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水雨情信息采集及时准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对南京市下污水井、 雨水井、污染源排口及入河排口信息化管理监测管控及污染事故处理 进行污染范围分析、快速定位、路径规划、指挥调度和准确处置等, 为南京市及各级环保部门、业务专家
17、与工作人员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技 术支持服务。工程建设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污染与控制为导向,通过运 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物联网及互联网 技术、GIS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打造一整套“生态环境信息化第3章工程设计内容入河排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水站由采水单元、预处理单元、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数据传输 通讯单元等组成,以实现水质的实时在线自动分析。其中采水单元由采水泵、采水管路及辅助设施浮筒、电缆等组 成;预处理单元由沉沙、粗滤、细虑及管路、阀门、液位传感器等组 成;仪表分析检测单元由五参数分析仪(PH、溶解氧)、氨氮分析仪 、化学需氧量分析仪、总磷分析仪等组成;控制单
18、元由仪器控制元器 件、逻辑控制器等组成,数据传输通讯单元由数据采集模块,现场总 线、通讯系统等组成。-19 -27LL采配水系统2712采水系统单元采水系统设计总体说明根据现场情况,设计建设方案(初定浮筒方式);采样头保持在在水面下米浮动,并与水体底部有足够的距离(枯水期1米),以保证不受水体底部泥沙的影响。-20 -采水系统采用双泵、双管路设计,可互为备份,方便检修和 维护。 采水泵选用质量优良的进口潜水泵、自吸泵或潜污泵,可有 效防止堵塞,采水泵流量应保证3T/h以上;室外采水管路超 过100米时,采水泵电缆应选用比泵线线径大一倍的电缆, 以防止压降。 采水系统保证在河流不断流(采水点位上
19、、下游50米无水)的 情况下,能够正常采水。 根据河流丰、枯水期点位变化情况,动态调整采水位置。 采水装置具有清洗反吹系统,防止藻类的生成,防止影响水 质。 取水口具有防堵塞措施。 通过流量或压力显示取水状态并能报警。 采水系统管路和电路分开安装,采水管路材质保证不影响水 质变化,管路外有必要的防水、防压、防冻保护措施,电线 安装套管,采水管路和电路深埋不小于80厘米,过路时加装 钢套管。 子站站房内所有管路材质为内外抛光的PVC管道,管路安装 前清洗干净,有合理的流路设计,便于拆卸清洗,并配备足 够的活动接头。浮筒式采水方式总体说明“浮筒+潜水泵”的取水方式,通过安装浮筒,保证了取水点的取-
20、21 - 水可能性,同时,浮筒周身围布不锈钢滤网,有效隔离了杂草等的干 扰。潜水泵放置在固定箱的过滤罩内,防止了被颗粒物和水中生物进 入阻碍泵体叶片运转等问题;潜水泵同时中间进水的设计,也防止了 淤塞。此取水方式,维护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站运行质量。 浮筒为不锈钢结构,形状为菱形。具体尺寸:长X宽X高为:L 0米 X0. 3米 X0. 75米。 浮筒周身布肋骨结构,起支撑和承重作用。肋骨间焊接不锈 钢滤网,孔径200微米,防止杂草和大颗粒物进入。 浮筒内栓挂潜水泵,连接处做妥善处理,保证管路和电缆不 因磨损而损坏。 浮筒菱形死角焊接铁环,直径大于DN50。用DN50镀锌钢管穿 过铁环钉入河
21、面下河床,保证稳固。DN50镀锌钢管上端焊接 扁铁,用于人工施工时的砸接。 浮筒上部一层为厚度为20厘米的泡沫浮层,便于水位突然上 涨时,箱体通过浮力减轻水流对箱体的冲击。 浮筒安装为菱形安装,三角形前端对应水流方向。2.7.L3 .水样预处理单元本系统将源水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不加任何处理,供给五参数分 析仪直接测量分析及留样器采样。五参仪为探头式结构,直接安装测 量池上,具有自动清洗,清洗频次可以设定;另一路水样需要做预处 理,用于其它水质参数分析。管路留有多个仪器扩展接口,方便后续-22 -监测参数的扩展。(1)初级过滤装置水样经采水泵提升后,通过系统控制一路分配给溶解氧测量池进 行原水样
22、测试,一路分配给沉淀池,防止管路中加装初级过滤装置影 响上水流量和上水压力,同时容易堵塞管路,系统预处理工艺设计在 沉淀池中固定初级过滤网箱,为开放式安装,消除较大颗粒物和杂物 ,同时便捷的拆卸,人工清洗简单。(2)泥沙别离单元根据氨氮分析仪等仪器的分析要求,水样需经沉淀处理。设计了 沉淀池。此沉淀设备采用科学合理设计,可实时自动排泥沙和自动清 洗,到达设备基本免维护。此设备设计了浮动式取水装置,增压泵自 动抽取沉淀池中的上清液,进入配水单元。沉淀原理:水中的悬浮物质利用重力作用沉淀去除。竖流式沉砂 池的水流向上,颗粒物质在竖流式沉砂池中发生作用:当颗粒的沉降-23 - 速度大于水流向上的速度
23、时,颗粒物就会下沉除去;较小颗粒在上升 的过程中互相碰撞,颗粒变大,沉速随之增大,被去除。(3)精密过滤单元高效低维护穿滤器采用大流量旁通式管状过滤设计,水样从不锈 钢滤芯的轴向进入,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水样通过滤芯的不锈钢滤 网(根据不同监测参数的需要选配不同规格的滤芯),然后进入仪器的 采样池或流通池。精密过滤器.配水单元由提升泵从室外打进的水样,系统自动控制,一路进入直测的采 样器采水管线,另一路那么进入系统预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直测池装于离原水提水泵最近的地方,保证进入直测池的水样浊 度及溶解氧的真实性。测量池的尺寸严格按照所选仪器中浊度电极的 空间要求及溶解氧的流速要求进行设计。沉淀池
24、结构充分考虑反冲洗压力可能造成的漏水、喷水等现象的 产生,采用了错落式通气系统,保证测量池和大气保持相通。水样对系统进行润洗后,在沉淀池中进行静置沉淀,系统将根据-24 - 设定的时序,启动增压泵抽取沉淀池的上清液,上清液经过精密过滤 器过滤后,对后面管路进行三次连续的清洗排空动作后,根据各仪器 对水样需求量,储存一定水样于取水分配杯中。根据各仪器不同时段 所需的水量不同,自动向配水杯中取水。系统自动维护: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对过滤器进行反清洗。自来 水(或井水)从轴向流入冲洗滤芯,压缩空气从径向吹入,产生气泡震 荡,使滤渣与自来水一同流出滤芯,从而到达气水混合清洗的效果。 自动控制的气水混合反
25、冲洗能够保证过滤局部长时间免维护运行。 溶解氧水样不经过任何处理,保证测试的真实性。 管路内径、提水流量、流速应满足测站内仪器分析需要,并 留有余量。 配水单元应满足分析仪器对样品水流量和压力的要求。 通过沉淀池的静置沉淀,保证水样的同步性,并提高系统管 路对原水泥沙的抗冲击能力。-25 - 取水分配杯可保证测试周期不一的仪器,得到合理的配水, 保证测试顺利完成。 系统设备体积较小,每次提升的水样不超过0.5吨,无论是 提升泵或是增压泵都无需长时间工作。因此整个系统耗电量 很低。配水管线采用优质UPVC管道,化学稳定性好,且易于安装和拆 卸清洗,不会对水质造成影响,配水管路设有取样接口。配水管
26、路设 有一段观察孔,以方便随时观察管路中泥沙和藻类的孳生情况。配水 管线设置足够的活结,方便拆卸清洗。各仪器配水管路采用串联取水方式,并采用干路无阻拦式过滤装 置,分析仪器都从各自独立的过滤装置中取水;每个设备具有独立的 水量控制手阀,通过管路中设置的流量计及压力表的使用,完全可根 据设备需水量进行供水控制。全部仪器的取水管路设有旁路系统,通过手动球阀进行调节。当 仪器、过滤器故障或者需要维护时,可以翻开旁路,关闭主路,既不 影响其他仪器的正常工作,又到达了维护维修的目的。配水管线设计 合理,流向清晰,便于维护;当仪器发生故障时,能够在不影响其它 仪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进行维修或更换;配水管线采
27、用排空设计,在每次测试完毕后可自动用清水(或者 自来水)冲洗管道,并在冲洗完毕后自动排空,等待下一次的测试;溶 解氧测量室那么保存局部清洗水,用于保护溶解氧电极。-26 -清洗系统优点如下: 保证管路的清洁,防止出现管路被堵 防止藻类孳生,保护测试水质不受改变 清水浸泡电极,防止其暴露空气中,并经清水浸泡,可使电极的反渗透膜得以清洗,延长电极使用寿命电俵阀配水单元通过清洗单元、除藻单元,实现溶解氧及仪器配水管路 自动或者手动的清洗,防止泥沙和藻类在管道内淤积或者孳生。配水管线设有一个压力变送器,用于辅助调节流量及判断配水单 元工作状态。压力变送器同样采用压力变送器,感测整个系统的给水 压力及清
28、洗压力,防止出现管路故障。配水管路预留多个仪器扩展接口,可方便系统的升级。2.715检测仪器设备单元检测仪器设备单元测量因子主要为PH、溶解氧、浊度、电导、温 度、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流量参数。在线分析仪采用模 块化设计,通过设备主机连接多个传感器,可以直接并综合反映水体-27 - 受有机和无机污染的程度以及水体本身的一些相关物理指标。特点 集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于一体,可靠性高,低本钱; 同时接入多个传感器、同时测量多种参数,可同时显示多组测试值; 多种输出信号模块供选,如无线远传,RS485, RS232, 4-20mA电流、继电器输出; 具有数据保存记录和追忆功能,USB接口可
29、导出保存数据; 彩色液晶屏,分辨率1024X600; 采用数字滤波和滑差技术,智能改善仪表的响应速度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设备一体化多参数分析仪具备设备异常报警功能(如光电异常未采上水样缺样等故障报警)且能通过通信协议反响给 上层平台-28 - 管理系统”,系统涵盖“综合指挥平台”,“水质自动监测平台”,“挂图 作战平台”,实现对三江流域水质和环境的信息化管理,为综合整治 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保障。通过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对范围内河流进行有效污染 整治,监测管控,实现南京市内污水井、雨水井、污染源排口及入河 排口信息化管理符合或优于国家及江苏省考核目标要求。针对南京市重污染企业排放情况
30、进行有效摸排查,催促企业提高 污染治理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消除环境平安隐患,提升全市流域 整体环境污染负荷。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工程根据经济新常态的要求,面对生态环 境管理从总量管理向污染治理、环境质量改善转变的新思路。充分运 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帮助环境管理部 门:“更快速”感知影响城市环境的监测指标,及环境质量状况;“更全面”掌握环境污染的过程和变化趋势,防范环境风险;更有效提升环境管理、污染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智慧决策重点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问题。最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普 宁市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工程具体建设目标如下:1)实
31、现与上级部门互联互通,数据和业务的相互融合,落实环 保监管责任,以信息化促进环境管理决策与污染减排工作的落地。2)强化环境感知能力以及工况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污染源监测系统建设站房建设方案为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仪器摆放的监测房需到达下述的一定 要求,可由现场的房间略作改造。-29 -1.1. 按一般民用建筑的有关规定要求设计,结构材料符合监测用房的平安要求。1.2. 监测用房内应密闭,保证室内清洁,环境温度、相对 湿度和大气压等应符合ZBY120-83的要求,仪器正视方位不得有 阳光直射。L 3.监测用房内有平安合格的配电设备,应能提供足够的 电力负荷,不小于5KW。考虑到监测系统内的
32、分析仪器需要保证 电压稳定,因此站房内应配置稳压电源,并安装电源总开关和漏 电保护开关。1.4. 监测用房内应有合格的上、下水设施。1.5. 监测用房必须有完善、规范的接地装置和避雷措施, 防盗和防止人为破坏的设施,避雷和地线系统应与附近厂区取得 平衡。1. 6.监测房距离采水点距离不超过20米。1.7. 在进行监测房的改造过程中,需为水样预处理系统预 留一些必要的孔位,以方便管路的敷设及接入。-30 -1. 8.监测站房布置示意图:见下列图滥流口滥流口O水池表头挂箱 700mm潜水泵日光灯照明开关息 000一2. 3采样系统建设方案3. 1选取采样点取样点与监测房距离不超过20米;取样点所采
33、水样应具有代表性(流速、流量、水流宽度、深度等适合);取样点水样应防止杂质,漂浮物等干扰;取样点应方便维护人员到达。-31 -2. 3.2排口改造(效果如下列图)-32 -2. 3.2系统管路铺设水路由循环水路和逆流管路组成。其中循环水路是用潜水泵 供给的水路,管内满管且有一定的压力;逆流管路为流经水样预处 理装置的水样,必须保证管内无压排放。水路的安装:循环水路(进水样)由采集点至监测房内的水 样预处理装置的相应接口;循环水路(回水样)由监测房内的水样 预处理装置的相应接口至采样点(或就近合理排放);逆流管路(无压排放)由监测房内的水样预处理装置的相应接口至附近排水 管道。上述涉及到的电缆电
34、线在现场铺设时必须外套PVC电工护套 管;上述采样管暴露在室外的局部均加装保温层。潜水泵电源电缆必须由监测房内供电,以便监测房内的水样 预处理装置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连接距离由潜水泵接线端子开 始至监测房内的水样预处理装置的远近来决定。2. 4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建设方案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仪必须符合HJ/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和HJ477-2009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 测)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具备:一址多发(四发以上)、一 年以上储存容量、流量触发、反控、数据补发等功能,并自带UPS 不间断电源,7英寸以上彩色触摸屏。-33 -2.4.1 数据传输数据传
35、输网络建设依照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HJ/T 352-2007)设计,统一采集现场端监测设备 的数据,通过光纤网络(或无线3G网络)与监控平台对接。地下井监测系统系统构成在线监测系统由测量分析系统、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二局部组 成。测量分析系统由仪表传感器、仪表变送器等构成。采集系统由 数据采集传输仪构成。-34 -.-35 -1.9.1.4在线监测因子种类1. 10.根据城市建设要求,监测因子为:UV法COD液位、 流量。2. 1传感器安装水管多数为标准圆形,少局部是矩形或者梯形的。图2. 1. 1 城市下水道在管道内,如果没有沉积物,我们把传感器安装在管道底部的正中央。如果
36、有沉积物,把传感器安装在沉积物的旁边。为了防止水流冲击变动传感器的安装-36 - 位置,传感器底部有一个基座,专门用来固定在管道上。同时,传感器要装在靠 近窖井的里面,这样既便于安装,又利于维修和更换。对上游和下游直管道的理想要求:在传感器正前方,要有管道宽度10倍的 直管道;在传感器正后方,要有管道宽度2倍的直管道。最小要求:在传感器正前方,要有1.50米的直管道;在传感器正后方,要 有0. 50的直管道。图传感器安装图图2. 1.3传感器跟安装底座连接俯视图-37 -管道直径水面流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沉积物t 水位补偿图2. 1.4有沉积物管道的安装位置管道直径-38 -,增强预警能力,为说
37、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现状 ,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提供数据基础,改善环境质量。3)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开展环境大数据管理应用,加强 环境数据资源整合集中、应用、开放与共享,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用“数据管理”、“数据决策”、“数据服务”的 环境保护新模式。4)在梳理和优化环保部门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应用 工作流技术、应用集成技术将日常办公、环境信访、环境监察、建设 工程、行政处分、总量管理、行政审批等业务融为一体,提升工作标 准化水平,实现全局业务的协同运作和资源共享,使环境管理和日常 工作变得便捷和高效。5)增强社会环境监管能力和环境公共服务水平,
38、实现企业网上 办事、公众监督舆情、环境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提高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众、单位共同参与环境保护。1.3. 基本情况工程建设必要性南京市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将以服务为根本理念全面 展开,通过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支撑各部门协同应用与统筹管理、 决策,通过与相关领域关联应用,支撑城市环境和经济协调开展,环 境监控将由点及面、全方位满足环境监测、监控、监管的需要。南京市对环保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主要表达在以下几点:图2. 1.7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安装底座图产品使用考前须知1 .传感器和主机之间的防水插头要插紧拧好。以防止短路或者断路。2 .传感器和主机之间的电
39、缆要穿管后再贴壁安装并且用线卡固定。3 .开盖操作前,必须先把电源断开。4 .壳体上有紧固螺丝,翻开壳体操作完毕后,必须先检查防水密封条是否 完好无损,没有垃圾或者颗粒物粘附在密封条上。如果有,需要清理干净后再盖 盖。然后再盖上盖子,拧紧所有密封螺丝。5 .开盖操作的时候,不要让水、尘土等进入壳体内,如果有需要清理干净。6 .在灌溉渠道内使用无线传输器,天线必须引出仪表箱外,同时要做好避 雷措施,以免让天线变成雷电击打的目标。7 .不要人为拉扯、甩动电缆,也不要撞击壳体。8 .不要把连接电缆作为承重线,用连接电缆来悬挂变送器、电池盒,或者-39 - 其他重物。电缆必须是固定在灌溉渠道的水泥壁上
40、,不能晃动。9 .需要在电缆线外面套上透明橡胶水管或者镀锌管,以起到保护作用。10 .传感器安装要考虑泥沙淤泥情况对测量造成的影响。11 .主机所处的环境如果比拟潮湿,需要装在仪表箱内。12 .室外安装,要给主机和传感器做好避雷措施。13 .要防止在有腐蚀性液体和腐蚀性气体、蒸汽的环境中安装。14 .供电只能用电池供电,或者太阳能供电。如果使用220VAe转12VDC的 开关电源供电,要求紊波在现以下,尖峰脉冲在每分钟2个以下。2.4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建设方案2. 4.1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仪必须具备:一址多发(四发以上)、一年以上储存容量、流量触 发、反控、数据补发等功能,并自带UPS不间断电
41、源,7英寸以上彩色触摸屏。2. 4.2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网络建设依照统一采集现场端监测设备的数据,通过光纤网络(或无线3G网络)与监控平台对接。-40 -2.7.L6 .仪器分析方法各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分析方法满足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 规范HJ915-2017(试行),2.7.1.7.溶解氧、pH、浊度、温度、电导、流量参数分析系统(1)技术指标1.1L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本产品是在下水道里面或者不满管的管道内测量雨水或者污水流量的流量计,既不需 要跟电磁流量计一样截开管道安装管段式传感器,也不需要使用截流装置,更不要安装固 定的堰槽来控制水流从固定出口流淌。工作原理是以流速-水位运算法为基础
42、,并采用了先 进的流速测量仪和水位测量仪,从而确保测速和运算的准确性的一种新型智能化流量系 统,系统采用多普勒原理测量流速,采用高精密的压力传感器测量水位,根据测出的实际 水位、流速和已置入的渠道参数,按照预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渠道的流量。-41 -性能特点多普勒法测量原理,反映灵敏,测量稳定可 靠; 可同时测量流速、流量、水深、水温;智能模块自诊断技术,错误报警显示; 长期使用稳定可靠,维护简易;LCD液晶显示,外形美观精致; 多种输出形式:大电流双继电器上下限报警输 出;高精度420mA输出;RS485数字通信输 出;采用工业级芯片,提高仪表可靠性及测量精 度;Ml型变送器R1型变送器-42
43、 -应用领域主要应用在管道、渠道或者河流内测量水的流 量的设备。传感器洪涝灾害监测、污水排放、天然的河溪、市 政给排水、水量流失/渗入监测、灌溉流程监测、道 路排水监测、运河流程研究、江河流程监测、暗渠 流程监测测试性能测量种类:流速、流量、水深、水温流速测量:流速范围:0.055m/s分辨率:0.03m/s精度:测量流速的24%流量范围:lOL/s99999999 nWh误差:3%6%水深测量:水深范围:0.055m分辨率:0.01m精度:2%温度测量:温度范围:060分辨率:0.5C管道类型:圆形,方形,矩形,梯形,椭圆形显示方式:LCD液晶显示供 电交流供电:AC220V10%, 50H
44、z直流供电:DC24V功率:5W物理性能材 质:变送器为PC传感器为POM安装方式:支架安装线缆长度:20米标配(可延长)环境性能防护等级:变送器IP65传感器IP68工作温度:变送器-20-55传感器-2060c菜单语言:可中文、英文相互切换环境湿度:相对湿度二85%信号输出模拟输出:420mA (四线制),最大负载750。液体酸碱度要求:PH值在68之间液体温度要求:。50液体压力要求:自然环境状态下,1个标准大气压 被测水道类型:管道,渠道,天然的溪流、河流-43 -开关输出:2组可编程继电器,容量AC230V/5A数字接口 : RS485 (ModBus协议)1.12.静压式投入液位计
45、静压式投入液位计,是一种潜水型的液位传感器,其以按液柱静压与液柱 高度成正比的原理测量液位。选用精密压力芯片封装而成。该产品采用特制的 防水通气电缆。进行防结露的特殊处理,封装严密可靠,并利用先进的电路线 性和温度补偿技术,使其线性更佳,温漂系数更低,抗干扰更强,测量准确, 稳定性好,可直接投入水、油等液体(包括腐蚀性液体)中长期使用。适用于 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药、供排水、环保等系统和行业的各种介质的液位 测量。-44 -性能特点完善的电路补偿技术,线性佳,测量准确,长期稳定 性好。 零点误差小,量程范围宽,精度高达0.1%。 零点、量程可在外部连续调节,量程迁移范围宽。 具有反向极性保护及限流保护。 抗浪涌、抗射频干扰,可适用于变频等强干扰工业环 境。 高分辨率、高阻抗、低功耗。 具有通讯和自诊功能;用户可利用手持终端或现场总线系统远距离传输,读 取、显示并输入变送器。测量范(0-0.3)200米-压0围:测压形表压、绝压式:工作温 -20-75 度:补偿温 -1070 C 度:温漂系 0.01%FS/数:综合精 0.1.。.2、0.5级 度:电源电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