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学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学习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向“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学习心得体会第一次看见石光银同志的名字,是去年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看着他听着雄壮的“忠诚赞歌”走上领奖台,领取党内最高荣誉“七一 勋章”;第二次看到石光银同志的名字,是近日媒体推出的功勋闪耀栏目,再次目睹了他择一事,终一生的“治沙传奇”。他是乡亲们眼中的“石疯子”,可他从小就目睹了想在荒沙碱滩 里生活的艰难,连片的“不毛地”让他一家人搬了九次家,于是他下 定决心,”以后就干治沙这一件事”“干成治沙一件事,就算没白活”。 他立下的铮铮誓言,用了 40多年的时间去实现。“没白活”,简简 单单的三个字,他却用了一生证明;“没白活”简简单单的三个字, 他却将其作为自己一生
2、的“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我们要读懂他 “没白活”里的意义非凡。“身在沙海不治沙,怎能算是真正的党员”一一“没白活”是他 的坚定信念。石光银从小就生活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定 海边县海子梁公社场塔套村,他亲眼目睹了 “浪沙窝”肆虐的风沙给 村民们带来的痛苦,生命、庄稼在大自然肆虐的风沙里简直是太微小 To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暗自下决心,身在沙海就得治沙,这样才 能算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于是,16岁的他,当被选为村里生产队小 队长后,就开始带着村民植树造林。三年里,他带着乡亲们克服了治 沙环境中的各种困难,种树无数次失败,仍然咬牙坚持,功夫不负有 心人,他带着村民们经过三年的苦战,竟然
3、在不毛之地种活了 1.4万 亩树木,他写下了从“不毛之地”到“绿树成荫”的绿色奇迹。广大 党员干部,要以石光银为旗,在基层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娄山关” “腊子口”,面对各种困难,要想法设法去解决,认准目标砥砺前行。“恶沙不治,穷根不拔,我就枉活一世”一一“没白活”是他的 躬身实践。植树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要在 “浪沙窝”植树造林,绝非是一件易事,需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 力,需要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只要敢闯、敢干,不放弃, 就一定能成功。“浪沙窝”是他在植树造林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面积高达6000余亩,为了堵住这个大风口,他带着100多名村民三 战“浪沙窝”,
4、他们为了植树,自己搬运树苗,住的是茅草庵子,吃 的玉米馍又干又硬,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的水,可即使是这 样,前两次种的小树苗仍然禁不住风沙的肆虐。最后一战,他亲自走 出去向林业技术人员请教,到其它地方学习治沙经验,第三次征战采 用了 “障蔽治沙法”,他终于获得了成功。从此,他带着村民们,承 包了越来越宽的盐碱滩截止目前,他坚持承包治理荒沙、荒滩近 30亩,植树近6000万株。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石光银为“标”,干 什么事都要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吃劲关头不松劲,十八盘上不 停步。”越是在吃劲的关键阶段,越是不停歇,才能真正突破“瓶颈”, 才能完成破茧成蝶的美丽蜕变。“党员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让
5、群众一起好”一一“没白活”是他倾情奉献。不管他在哪里,他总喜欢说一句话,“人一辈子不一定要 干多大的事,但一定要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我这一生都在做的一件事, 就是与沙漠和贫困作斗争。”作为党员,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让群众 一起好。”择一事,终一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战天 斗地,创造了大漠传奇;对于迁出大山的村民,他无偿把自己承包治 理好的沙地划拨给每户村民三亩作为宅基地;他还探索出“公司+农 户+基地”的经营开展模式,先后办起百头肉牛示范基地、千亩樟子 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因为他清楚,荒沙治愈, 穷根能拔。乡亲们口中的那个被亲切叫着的“石疯子”,带着乡亲们 造林一生,福荫一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石光银为镜,学习他无私 奉献的品质,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要抓好为民的“关键小事”,常 怀忧民之情、常担为民之责、常抓利民之举。在为民的过程中,学会 讲群众话、干好群众事,把群众的方法转化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法宝”,时刻将人民群众“置顶”,用尽全力办好每一件事,用尽 “一辈子”去追寻与坚守,把“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件事办得妥妥帖 帖。这样的人生,才算真正“没白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