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汽车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工程学(Automobile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4410037学 分:2学 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8实验学时:4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与原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工程力学适用专业:交通运输教 材:汽车理论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5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汽车工程学为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汽车运用的前提。 它是基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工程力学等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以及汽车构造与原 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阐述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通过性、操纵稳定性、行 驶平顺性等性能的概念
2、、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汽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牢固掌握汽车性能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的学习、继续深造、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 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知识方面1.1 了解汽车理论、汽车技术的发展状况、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1.2 掌握汽车运动、受力的基本规律;掌握汽车主要性能的评价指标及相关技术标准;1.3 学会基本的建模方法、性能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掌握从理论上分析汽车的结构 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课程目标2.能力与素质方面2.1 具有综合运用车辆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2
3、理解汽车在各方向运动的原理、各性能参数的意义,具有根据性能要求选择结构参 数的能力;2.3 具有将汽车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简化、建模的能力;(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2-4, 3-2, 3-3, 3-4, 7-3, 10-3。毕业要求指标点2-4:掌握专业知识,能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交通运输与物 流复杂系统或者过程,对模型进行推理和求解。毕业要求指标点3-2:具备对分解后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表达和建模的能力。毕业要求指标点3-3:具备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的能力。毕业要求指标点3-4:具备借助文献辅助,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
4、建模与求 解的能力。毕业要求指标点7-3:能够分析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做出合理评价,理解应承担的责任。毕业要求指标点10-3: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够在跨文化背景 下进行沟通和交流。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课程目 标1.1课程目 标1. 2课程目 标1. 3课程目 标2. 1课程目 标2. 2课程目 标2. 3毕业要求2-4qqq毕业要求3-2毕业要求3-3q毕业要求3-4q毕业要求7-3q毕业要求10-3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一)课程内容(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讲授)(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讲授)(
5、3)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讲授+虚拟仿真)(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讲授)(5)汽车的功率平衡(讲授)(二)教学要求(1)掌握汽车动力性的的评价指标和不同车型对动力性的要求;(2)掌握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驱动力和阻力计算和分析方法;(3) 了解用图示方法计算动力性指标的方法;(4)理解附着力、附着条件、附着率等基本概念,掌握坡道行驶时的受力分析和附着 条件;(5)掌握功率平衡图以及后备功率图的绘制和分析。(三)重点与难点(1)动力性评价的3个指标;(2)滚动阻力的成因,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功率平衡法推导汽车的行驶方程式;(3)三个动力性指标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上
6、的表示;(4)附着条件的基本概念和不同条件下附着率的推导;(5)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功率平衡图的关系,后备功率的作用。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课程内容(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讲授)(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讲授)(3)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讲授+讨论)(4)电动汽车的研究(自研)(二)教学要求(1)理解中国、美国和欧洲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了解燃油消耗量的限值及法规;(2)掌握汽车在等速、等加速、等减速和怠速等工况下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方法;(3)掌握汽车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的因素对燃油经济性影响,以及减少燃油消耗量的 技术途径。(三)重点与难点(1)工况和燃油经济性的关
7、系,测量燃油经济性的方法;(2)等加速工况的离散化处理;(3)影响燃油经济性的两大方面,八个因素。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一)课程内容(1)发动机功率的选择(讲授)(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讲授)(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讲授)(4)传动系档数与各档传动比的选择(讲授)(5)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讲授+讨论)(二)教学要求(1)掌握汽车发动机功率选择和确定的方法;(2)掌握最小传动比的选择原则;(3)掌握最大传动比的选择原则;(4)掌握传动系传动比选择的原则;(5)掌握运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C曲线)分析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比功率的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工程学 汽车 工程学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