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体解剖学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体解剖学BHuman Anatomy B课程代码:26410005学分:3学时: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 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教材:人体解剖学,顾晓松,科学出版社,2016年2月第四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也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随着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也面临许多新的 课题:如教学学时压缩,教学信息量增大,教学模式的转变,素质教学的实施,教学方法、手段的 革新等等。在教
2、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面临的重要课题。与生物医学工程类似,面向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的人体解剖学也有其自身特点。本专业 除了人体解剖学B外,还有断层解剖学这一特殊课程。因此,如何有机连接这两门课程, 也是一个重要课题。由于上述两个专业的特殊性,我们将人体解剖学B性质定性为:本课程是研究人体正常 形态的学科,是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介绍人体各系统、器 官的组成,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依据教材,通过观察, 熟悉人体各局部诸器官和结构的形态,位置结构特点,毗
3、邻关系和层次结构等知识,为后续的各专 业相关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全部采用课堂教学,没有实验课。课堂表现出勤率、课堂提问15%平时作业至少3次15%期末考试闭卷70%总计100%注:1.分学期设置和考核的课程应按学期分别填写上表。2 .考核形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业、小 论文、项目设计和作品等。3 .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项目设计要求等。4 .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六 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系统解剖学,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八版1 .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郭光文等主编,人民卫生出
4、版社,1996年第一版.人体解剖学理论与实验学习指导,丁炯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二版七、大纲说明(内容可包括课程基本要求、习题要求及其它一些必要的说明)1 .本大纲对教材内容作“掌握”、“理解”和“ 了解”三级要求。“掌握”是指对教材的内 容要理解透彻,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理解”是指对教材的内容能理解清楚,要记住其 中的主要内容;“了解”是要求能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且能记住内容的梗概。2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3.每次课后布置思考题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2017年7月21日(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牢固而熟练的掌握正常人体结构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解剖术语。基
5、础理论知识按 其在医学中应用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级要求:掌握、熟悉和了解。掌握各体部骨的名称,位置、重要的骨性标志,关节的类型和构成,重要关节的结构特点, 运动轴和运动方式,肌的分群,肌肉的名称,位置,重要肌肉的起止,作用和神经支配,筋膜间隙 及其形成物。掌握各体部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特点,各器官在各系统中的连属及功能地位,器官的血 管神经分布和淋巴回流。掌握各体部主要神经、血管的行径、毗邻,主要分支和分布,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和收纳 范围,主要淋巴管的行径和归宿。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正常人体结构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实
6、验课和阅读材料,掌握要求的内容, 教师只做少量的重点讲解,要求学生具备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材进行绘图等教具观察。基本技能:人体表面标志的观察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的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 构的正常形态,养成对所解剖的结构进行细致观察的习惯,并不断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的 能力。具有将解剖所获得的知识按系统进行串联,归纳,总结提高的综合能力,并通过有选择的病 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课程目标3:素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责任感,职业态
7、度与职业价值观、职业 意识与职业情感(同情心、责任心、事业心)。(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m-n1 .毕业要求2-1:具备较为全面的人文、行为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及其他医学相关自然科学 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科学方法,并能将之应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基础、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2 .毕业要求2-2:掌握人体正常结构和形态。掌握正常的形态解剖结构、临床常见疾病的解剖学基 础、日常保健于解剖学关系等知识。3 .毕业要求2-3: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其与解剖学的联系,并具有初步鉴别诊断能力。4 .毕业要求2
8、-4:熟悉影响人群健康、疾病和治疗的影响因素,掌握疾病的评估、预防、健康管理、 康复、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具有初步对公众进行 健康宣传能力。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1-1V毕业要求1-2毕业要求1-3V毕业要求1-4V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绪论(一)课程内容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其学习意义、人体解剖学的分科。2 .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方法。3 .人体的基本结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二)教学要求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理解人体的标
9、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了解人体器官 的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的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1 .难点人体的轴和面。第一章运动系统(-)课程内容1 .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骨学总论。2 .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3 .颅骨,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4 .骨连结总论,躯干骨连结,上、下肢骨的连结。5 .肌学总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二)教学要求1 .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了解骨骼的概念。掌握骨的一般形态构造和功能,熟 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2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及其功能。熟悉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分部和功能。掌握上肢骨的组 成、分部、排列及其
10、功能。了解上肢骨的形态特点,熟悉上肢骨重要的体表标志。掌握股骨的 位置、组成,了解其形态特点。掌握股骨、胫骨和腓骨的位置,了解其形态。了解其它下肢骨 的位置、排列、基本形态。掌握下肢骨重要的体表标志。3 .掌握颅的位置、组成、分部和功能。掌握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了解新生儿颅的 特征并了解其生后变化。了解颅底内面三个颅窝的境界及重要结构(包括重要孔、裂)。了解眶 的构成、形态、毗邻及其孔裂。理解骨性鼻腔的构成及其与鼻旁窦的关系。了解颗下颌关节的 特点和运动。4 .了解骨连结的形态分类及功能意义。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以及它们的功 能,掌握滑膜关节的运动形式,了解其稳固性与运动灵活
11、性的辨证关系。了解椎骨的连结概况。 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意义。掌握脊柱的组成、运动和功能。掌握骨性胸廓的组成及其 功能。掌握肩关节、肘关节、楼腕关节的构成和运动,熟悉肩关节的结构特点,了解其它关节 的结构特点。掌握髓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构成和运动。理解骨盆的组成、分部,熟悉髓关 节、膝关节的结构特点。了解其他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了解足弓的构成及其功能。5 .了解肌学总论的内容。熟悉躯干肌的分部、位置和分层概况。理解胸锁乳突肌的位置。 了解胸肌的组成和位置。了解膈的外形、位置、结构特点,掌握其功能。了解腹前外侧肌群的 位置、分层和组成,熟悉其基本作用。了解腹股沟管位置。了解头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解剖学B 人体 解剖学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