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工程概论(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3410051学分:3.0学时: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0实验学时:8 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工程材料及其成型基础,戈晓岚、赵占西,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王宏宇,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机械工程概论是对非机械类专业学生开展机械工程通识教育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掌握有关机械工程材料及机器零件加工制造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常用 机械工程材料的成分、组
2、织结构及工艺对性能的影响,了解毛坯成型规律、方法(工艺)和设备, 了解常用材料的成型特性及成型方法对结构工艺性的要求,了解机械领域的新材料及成型加工的新 技术、新工艺和发展趋势,具备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毛坯的能力,并根据工程材料的相关应用 要求,具备对其进行合理实验设计和测试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实验环节和将来从事专业 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有关机械工程材料及机器零件加工制造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目标2: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及工艺对性能的影响,能对材料的性能 和工艺原理进行实验和测量,并进行分析与处理。课程目标3: 了解
3、毛坯成型规律、方法(工艺)和设备,掌握常用材料的成型特性及成型方法 对结构工艺性的要求,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常用工艺装备。课程目标4:机械领域的新材料及成型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发展趋势,具备合理选用机械 工程材料、毛坯的能力,并根据工程材料的相关应用要求,具备对其进行合理实验设计和测试的能 力。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0章绪论(-)课程内容(1)工程材料及成型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展望;(-)课程内容(1)切削加工基础知识(2)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物理现象(3)机械零件的加工质量(4)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二)教学要求(1)掌握切削运动的涵义及其判断方法;(2)掌握切削三要素;(
4、3)掌握切削过程的物理现象,包括切削力、切削热、积屑瘤;(4) 了解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表征方法;(5) 了解机械加工过程的基本概念。(三)重点与难点(1)切削运动:主运动与进给运动;(2)切削过程的物理现象:切削力、积屑瘤。第十四章机械加工工艺装备(一)课程内容(1)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2)切削刀具(磨具)的基本知识(3)机床夹具的基本知识(二)教学要求(1) 了解机床的分类和型号表示方法;(2)掌握机床的运动分析方法;(3) 了解常用机床的构成及其功能;(4)掌握刀具的组成及角度;(5)掌握工件的定位方法。(三)重点与难点(I)刀具角度分析;(2)六点定位原理。第十五章切削加工
5、方法及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课程内容(1)普通刀具切削加工方法(2)磨削加工方法(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二)教学要求(1) 了解车、钻、链、铳、刨等加工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2) 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概念及其制定原则。(三)重点与难点(1)车、钻、镶、铳、刨等加工方法的原理;(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原则。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注:1.“类型”填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编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类型要求支撑的课程目标1金属力学性能综合实验2综合性必做课程目标32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观察及碳 钢的热处理2综合性必做课程目标33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在工程材 料中的应用2综合性选做课程目标34机械
6、加工中影响切削力的因素2综合性必做课程目标32.“要求”填必做、选做。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堂 教学实 验上机课程 实践小计第0章11讲授法第1章224讲授法目标1、3第2章44讲授法、问题式目标1、2第3章44讲授法、讨论法目标1、2第4章426讲授法、案例式目标1、2、3第5章426讲授法、案例式目标1、2、3第6章22讲授法、案例式目标2、4第7章11讲授法、案例式目标2、4第8章44讲授法、讨论法目标1、2、4第9章44讲授法、讨论法目标1、2、4第10章44讲授法、讨论法目标1、2、4第11章11讲授法、案例式目标1、2、4第12章11
7、讲授法、案例式目标1、2 4第13章224讲授法、案例式目标1、2、3第14章11讲授法、案例式目标1、2、4第15章11讲授法、案例式目标1、2、4合计40848注:1 .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2.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型教学方法(基于问题、项目、案例 等教学方法)等。五、课程考核1、课程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随堂测试、平时及作业情况考核和实验情况考核,考试采用闭卷笔试。2、课程成绩=平时成绩x20%+实验成绩xlO%+期末考试成绩x70%。成绩的具体构成如下: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 重支撑的课 程目标备注课堂表现以随机的形式,在每章内容进行中或结束后
8、,随堂测 试1-3题,主要考核学生课堂的听课效果和课后及时 复习消化本章知识的能力,结合平时的随机点名,进 行综合考核。10%目标1、2平时作业课后完成20-30个习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知识点 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计算全部作业的平均成绩。10%目标1、2期末考试米用闭卷考试,期末考试试卷题型包括判断题、选择 题、填充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应用题等,其中考核 工程材料及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型题目占60%,包括工 程材料基础知识占35%左右,材料成型相关内容占 25%左右;考核针对工程材料及制造技术基础问题综 合分析与验证的能力题目占40%o70%目标1、2、4实验完成4个实验,主要考核学生应用工
9、程材料及其加工 技术的基础知识,实施材料性能实验,并对实验结果 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能力。10%目标3六、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表如下:课程目标对应考核形式实际评测结果(学生达到的平均水平)课程目标1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义20%) /3+期末考试对应试 题平均分X 70%课程目标2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义20%) /3+期末考试对应试 题平均分X 70%课程目标3实验实验平均分义10%课程目标4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平时成绩X 20%) /3+期末考试对应试 题平均分X 70%七、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1 .工程材料,刘新佳主编,化工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2 .材料成型工
10、艺基础,刘新佳主编化工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3 .工程材料及其成型基础,戈晓岚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o八 大纲说明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例题和习题的讲解及适当的课后思考题,保证讲课进度的同时, 注意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课堂的气氛;2、课后共需完成约20-30个习题,可另行布置一些思考题或大作业,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 理解和掌握;3、本课程有8个学时的实验,具体实验内容见工程材料及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2017年11月03日工程材料及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11、Foundation)课程编号:03410042课程教学总学时:48实验总学时:6 总学分:3.0先修课程:金工实习、工程图学、材料力学适用专业:机械类专业、近机械类专业一、目的与任务通过结合实验的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了解,并能运用已学 过的知识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应用先进实验设备让实验更直观、更方便、易于操作,提高学生对 实验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发挥设计和实施实验,发挥出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对实验数 据的分析、整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处理一般工程设计技术问题的初步能 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1、复习实验相关理论和
12、基础知识,认真写好预习报告;2、利用数学工具软件根据要求实现实验数据的处理,获得实验结果;3、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三、实验内容、性质、学时分配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序 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对课程 目标的 支撑类型备注1金属力学性能综 合实验常见的材料力学性能,包括硬度、拉 伸、冲击韧性等2目标3综合性必做2铁碳合金的平衡 组织观察及碳钢 的热处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铁碳合金的平衡 组织观察;碳钢的淬火、回火处理, 硬度测试2目标3综合性必做3扫描电镜及电子 探针在工程材料 中的应用扫描电镜结构、操作,常见材料的电 镜组织结构分析2目标3综合性选做4机械加工中影响 切削力的因素了解测力仪
13、的工作原理和三向动态 切削力的采集方法;采用单因素测量 法,分别测量不同切削深度、进给量2目标3综合性必做时的切削力;并利用测量结果推导切 削用量条件下的切削力经验公式。四、教学管理模式与注意事项1、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课程有关内容,预习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时态度认 真,遵守纪律,注意安全。2、指导教师适当提示实验要求、实验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注意事项,并检查预习情况。3、实验小组人数为2-4人,每个实验的时间为2小时。4、要求学生了解仪器设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逐项记录数据,并完成实验报告。5、写实验报告时,对实验原理的透彻理解,实验曲线、实验数据及结果说明的问题要充分解释, 实验
14、结论清楚准确。五、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方法1、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必做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对实验报 告的批改,进行评分,并将成绩记录在册。2、实验成绩含各单项实验成绩和实验总评成绩,按百分制的形式给出。3、此实验不单独算学分,将实验成绩报给任课教师,按教学大纲规定的比例纳入课程的总成绩。六 参考资料1.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吴晶,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o2017年11月03日(2)材料科学及成型方法在现代社会的地位;(3)本课程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与方法、目的、任务;(4)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二)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1) 了解毛坯制造过程
15、及方法;了解材料及成型方法的发展历程;(2)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三)重点与难点材料及成型方法的发展历程。第一章材料的性能(-)课程内容(1)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弹性、刚度、强度、塑性等,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断裂韧性、 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2)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二)教学要求(1)掌握拉伸曲线所反映的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弹性、刚度、强度、塑性);(2)掌握硬度、冲击韧性、断裂韧度及疲劳强度的物理意义;了解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4)具有按要求测量材料力学性能并正确地表达和分析实验结果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工程概论 机械工程 概论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