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双语)》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设计模式(双语)》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模式(双语)》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设计模式(双语)(Design Pattern)课程代码:06410190学分:3.0学时:45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5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1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材:C#设计模式,刘伟、胡志刚、阎朝坤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Design Patterns: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 Vlissides, G
2、rady Booch,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1 edition, 1994.设计模式实训教 程,刘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s h (美)Eric Freeman 等,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设计模式是软件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它与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需求工 程、软件建模与分析等课程密切相关。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 并能较熟练地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进行代码重构
3、,掌握典型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能够运用 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设计开发可复用性好、可扩展性好的高质量软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己发现新的设计模式的能力。(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 目标。)本课程目标主要学习和掌握设计模式的相关思想和方法,在基于面向对象软件开发中灵活使用 设计模式,使得开发的软件系统支持可维护性复用。针对软件工程领域涉及的复杂的问题,基于模 式的相关知识原理,能够分析和理解复杂问题,并对复杂问题的软件开发与设计进行抽象和描述, 从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课程目标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知识
4、目标2 .Design Patterns: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 Vlissides, Grady Booch,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1 edition, 1994.3 .设计模式实训教程,刘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4 .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sL (美)Eric Freeman 等,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1 月 第一版。七、大纲说明(内容
5、可包括课程基本要求、习题耍求及其它一些必要的说明).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采用讲、做结合的方式,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 用。1 .每次课堂或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让授课教师了解学 生对知识掌握情况。2 .另加安排2学时进行期末考试。2017年08月31日设计模式主要讲授面向对象软件开发中的经典设计模式,包括:1.1掌握设计模式的诞生与发展、设计模式的定义、分类与特点。L2掌握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1. 3掌握若干典型的创建型设计模式。1. 4掌握若干典型的结构型设计模式。1. 5掌握若干典型的行为型设计模式。1. 6掌握多种设计模式的联合使用。2.能力与素质方面
6、2.1培养学生利用设计模式的思想,能够分析软件工程开发中所涉及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 的结论,培养对工程问题进行创新的思维能力。2. 2运用若干设计模式原理,为软件工程中的复杂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的 需求的系统、架构或开发流程。2.3能够基于已有设计模式的原理与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进而能够培养对复杂问 题的软件开发与设计进行抽象、描述、求解、分析的工程意识与素养。(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的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如下:指标点2.1:能够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20%指标点22能够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20
7、%指标点3.1:能够根据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需求确定基本思路和方案。15%指标点33能够针对特定软件需求、可复用模块或组件完成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设计。10%指标点3.4: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20%指标点4.3:能够建立软件模型、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 的结论。15%指标点44 能够融合专业知识结构,具备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20%指标点5.2:能够使用恰当的工具和技术对软件体系架构和设计模式进行选择,并完成软件设 计,并理解选择的局限性。40%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 目标1.1课程目标1.2课程目标1.3课程目标1.4课程目标1.5课程目标1.
8、6课程 目标2. 1课程目标2.2课程目标2.3指标点2.177V7VVV指标点2.277V7VVV指标点3.1VVVVVV指标点3.37V7VVV指标点3.4VVVVVVVV指标点4.37VVVV7指标点4.4VVVVVV指标点5.27VVVV7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设计模式概述本章支持课程目标:L1掌握设计模式的诞生与发展、设计模式的定义、分类与特点;2.1培养 学生利用设计模式的思想,能够分析软件工程开发中所涉及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的结论,培养 对工程问题进行创新的思维能力。(-)课程内容.设计模式的诞生与发展。(讲授)1 .设计模式的定义与分类。(讲授).设计模式的
9、特点。(讲授)(二)教学要求. 了解设计模式的诞生于发展。1 .掌握设计模式的定义。2 .掌握设计模式的分类。3 .理解设计模式的特点。(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设计模式的概念、分类.难点设计模式概念、分类与特点。第二章面向对象设计原则本章支持课程目标:1.2掌握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2. 1培养学生利用设计模式的思想,能够 分析软件工程开发中所涉及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的结论,培养对工程问题进行创新的思维能力; 2. 2运用若干设计模式原理,为软件工程中的复杂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的需求 的系统、架构或开发流程;2.3能够基于已有设计模式的原理与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进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模式双语 设计 模式 双语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