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及知识点2篇.docx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及知识点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及知识点2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归园田居其一教案教学目标:1、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2、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3、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对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 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学习方法:朗读、品读、比拟、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 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一一1、做大官,有名有利。2、做农民,平平淡淡。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 得。舍和得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
2、不断地得到。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 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归园田居 写于归隐后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九、布置作业:1、仔细品味以下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 么共同特点。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2、结合归园田居组诗、归去来兮辞饮酒,谈谈你 对陶诗感受最深的艺术特色。(700字左右。)2.部
3、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归园田居其一知识点一、作者介绍生平:陶渊明(352或365427),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涪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由于儒 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后因时局动乱,仕途险恶,加之官场 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度不满,毅然辞官归隐。长于 诗文辞赋,开创了田园诗,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作品:诗歌归园田居5首、饮酒20首、杂诗12首、 读山海经13首等。辞赋、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等。评价:东晋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后世称作“田 园诗人之祖” “隐逸诗人之宗”。二、创作背景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
4、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 才不过八十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陶渊明归来后, 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 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课文选的是第一首。三、常识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陶渊明是其重要代 表人物。他的诗大局部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 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诗人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 朴实而又毫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静谧、悠闲、纯美的感受; 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 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5、,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此后田园诗不断开展, 到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名家辈出,王维、孟浩然是其代表人物。 此类诗歌总体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 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四、积累1.古今异义(1)依依墟里烟依依古义:隐约的样子,一说轻柔的样子今义:形容留恋,不忍别离。(2)复得返自然自然古义:田园生活,自然本性今义:自然界;自由开展,不经人力干预;副词,表示理所当然; 连词,连接分句或句子,表示语义转折或追加说明。五、课堂任务学习1 . “尘网” “羁鸟” “池鱼” “樊笼”等词语分别比喻什么? 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答案:“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表示诗人已看 透官 场的污*黑暗,对官 场充满了厌恶。“羁鸟”“池鱼”是作者 自比,意在说明自己误入官 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 归自然的心志。2 .诗人“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答案:“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守拙” 是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保持自 己正直高洁的人格与精神。3 .在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 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答案:诗人通过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 鸡鸣,描绘了一派朦胧、和谐、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色。“暧暧远人
7、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都是 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 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 争乱和纷扰,鸡才能在桑树顶上得意地啼叫。4 .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 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答案: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 了深刻的反思,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 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 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 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
8、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 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榆柳” “桃李”几乎是含情的。正所谓以有情之眼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所以作者笔下的景物才如此之美。5.有人说,陶渊明的归隐带有无奈的妥协和投降的意味,是知 其不可为而求其次的做法,不应该拔高他归隐的意义。你认为应如何 看待这种观点?请谈谈你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答案:观点一:陶渊明深知官场的黑暗,应选择了退守田园, 以诗酒自娱,追求自由和本真,而不是选择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本身 就表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他的归隐值得肯定。观点二:古代优秀的知识分子无不
9、以“兼济天下”为己任,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才是真正的有志之士应该做的。陶渊明的归隐,带有“明哲保身”的成分,故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宜过分地拔 高。观点三:儒家知识分子信守“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的 价值观。陶渊明出仕,说明了他对知识分子使命的认识;退守田园, 保持本真,追求自由,并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如一,正表达了儒家知 识分子遭遇“穷”境时高尚的道德情操观。二、作者简介陶渊明: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 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 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10、。从 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开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 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三、析题:和诗歌的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 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是“归”还是“居” ?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 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 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这节课就要了解的几个问题:1、从何而 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四、诵读1、听录音,解决生字词,理清大意。2、全班齐读。(重读“返”、“暧”和“暖
11、”字很像、“吠” 字容易写错)3、自由朗读:思考: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五、讨论鉴赏:1、从何而归?明确:官场。诗人将官 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 场 的什么态度?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请 同学们翻开优化方案128页。我们班哪个同学说话声的,自告奋勇起 来读给大家听,好吗?2、为何而归?(1)性本爱田园。(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 为独善其身。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 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园田居其一 部编版高一 上册 语文 第七 园田 其一 教案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