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解析混凝土滞后泌水问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例解析混凝土滞后泌水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例解析混凝土滞后泌水问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例解析混凝土滞后泌水问题滞后泌水与普通泌水机理上的区别滞后泌水与普通泌水在机理上存在较大的区别,普通泌水是混凝土 在重力作用下,骨料下沉,多余的自由水分从浆体中别离并析出到混 凝土外表,解决普通泌水的方法是增大混凝土的粘度、增加砂率以增 加浆体浓度。造成“滞后泌水的原因根据相关文献可以归结为两种, 一种是粉料的“吸水平衡,即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中,由 于矿料的多孔结构,初期开始吸附水分,当水分吸附到一定程度到达 饱和后开始放出多余水分,从而导致滞后时差的泌水;另外一个原因 是缓凝剂的滞后作用。混凝土滞后泌水工程解决实例发现问题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为国内第三大跨海大桥,设计使用寿命
2、100年,采用高性能海工混凝土。承台作为下部结构位处浪溅区,需 要有较高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和致密的混凝土外表,以阻隔氯盐的侵 蚀通道和延缓侵蚀时间,因此,混凝土外观应均匀一致,无气泡和砂 线等缺陷。在工程第一个承台浇筑后,出现了较多的砂线缺陷,砂线从承台底 面1m以上开始产生,沿承台四周不规那么分布,宽度大小不一,长度 直至承台顶面边缘。分析问题从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观察分析,泌水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23h 开始大量出现,整个泌水过程一直持续到初凝前lh。从现象上分析, 这是工程中较少出现的“滞后泌水。解决滞后泌水成为消除砂 线缺陷的唯一技术途径。查找原因(1)初期使用配合比第一个承台采用的设计配
3、合比及材料见表lo该配合比为杭州湾大桥后期承台使用的成熟配合比,地域环境和工 程特点上两地都非常相似,唯一的最大区别是阻锈剂相差较大。在设 计配合比中掺入了迁移性复合氨基醇阻锈剂,这与国内以前海工混凝 土的设计有较大区别,杭州湾以及东海大桥均采用亚硝酸钙阻锈剂,但该类阻锈剂的最大缺点是具有促凝作用和污染环境,因而在本工程 中未再继续使用。本工程采用的是迁移型复合氨基醇有机阻锈剂,有机阻锈剂可以通 过扩散作用迁移到硬化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中钢筋接触以后形成单 分子保护层,不但保护混凝土中钢筋的阴极区,而且保护阳极区,具 有双重作用,且无任何毒害。由于工程前期筹备时间短,对以上在杭州湾使用成熟的配
4、合比在本 工程中未做更多的验证试验,只是检测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 能,未能观察到滞后泌水的问题。(2)初期配合比的室内验证试验采用表1中的配合比,配制掺加两组不同类型的阻锈剂和一组空白 (未掺阻锈剂)试样,分别检测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借此分析 滞后泌水”的内因,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的试验结果可知,在采用不同阻锈剂的情况下混凝土各项性 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尤其是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2h压力泌水,28d抗压强度也因复合氨基醇有机阻锈剂的掺入而较空白组降低5MPa左右。各组混凝土的初始塑性均相差不大,说明掺入不同阻锈剂的情况下混凝土均能保证较好的工作性。JT/T537-2004钢筋混凝土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例 解析 混凝土 滞后 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