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业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农业政策.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创新农业进展模式,加快成都农业现代化进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国家农业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 显著提升,现代农业进展已经步入正轨。中国幅员宽阔,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社会 进展程度和阶段也不同,因此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多元化的农业。东北地区 等粮食主产区地多人少、主要以机械技术为主导,强调劳动生产效率,是劳动节省 型农业,属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模式;而沿海地区相对人多地少,可以借鉴日 本、韩国农业的进展模式,这类地区强调土地的产出效率。区分于东北模式、沿海模式,成都现代农业进展在几个大的方面更应当有 所作为。第一,重粮食生产,更要注意菜篮子产品,满意都市城乡居民对都市农业 本
2、身的要求和产品供应的需要,重点把不易保鲜和运输的绿叶菜等作为本地生产的 优先选择。其次,不仅要释放生产功能、满意农产品供应功能,更要突显现代都市 农业的生态环境维护、观光休闲旅游等功能的拓展,打造一批高端化的观光农业旅 游景点和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促进传统农家乐旅游向现代乡村度假旅游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效益。第三,进一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农 夫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等新型主体进展,特殊是职 业化农夫。第四,成都应依托在促进农夫增收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良好 基础,在全国较早实现农夫收入倍增的目标,并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现有基础上 进一步缩小
3、。第五,深化推动农业深层次改革与创新,区分于粮食主产区的现代化 大农业和沿海地区注意生物能源等,重点在“都市”二字上下工夫、做文章。2、实现农夫收入倍增,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是要坚决不移地实行分工分业,使农夫群体进一步分化形成两大群体: 70-80%的农夫要转移出去,剩下的20-30%成为职业化农夫,通过提高这局部农夫 的收入来缩小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要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 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应更加重视就地就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支持民营经 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进展,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各种“家庭车间” 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支配在农村布局,扶持农夫工返乡创业,让农
4、夫既可安居又能 乐业。三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夫的转移性收入。上海农夫收入很高,去年是 17804元,其中,转移性收入到达20%以上;而成都的农夫转移性收入只占8. 7%左 右,稍高于全国的7.8%,因此,在转移性收入方面成都还有很大的进展空间。第四, 通过改革增加农夫的财产性收入。目前,成都市农夫财产性收入的肯定数、增长率 以及在农夫收入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都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初步显示出以改革促进展 的良性互动机制。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制度,对进城农 夫的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收益安排等权益做出制度支配,为增加农夫收入发挥更 大的作用。3、深化农村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实现城乡一体
5、化进展第一,最大的改革是处理好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尤其是要在产 品公平交换以后实现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公平交换,不单让城市居民,更应当让农夫 充分共享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好处。其次,促使农夫转移人口的城镇化,割断转 移农业人口和土地的经营关系,保护好转移农业人口和土地等资源的财产关系。第 三,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力度。成都去年的农业GDP只占整个GDP的3.5%左 右,农业GDP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的重要性有丝毫减弱,上海农业GDP占其GDP 总量不到1%,但是上海工业、城市等整个国民经济对农业的反哺力度是全国最大的。 由此来看,农业所占整个GDP的比例越低,就意味着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责任 应当越强。第四,成都应当在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领先示范 两个方面体系。一是进一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议下一步根据“家庭经营、适度 规模、营业为主、节省生产”的标准进展家庭农场;二是培育造就一大批新型职业 化农夫,农夫分工分业以后,使剩余的20-30%务农专业人员成为进入有要求、收 入有保障、职业有尊严的新型职业农夫群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