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C》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力学C》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C》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力学cEngineering mechanics C课程代码:24410013学分:4学时:64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60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适用专业:材料、管理、环境、测试、电气工程等类教材:工程力学基础,孙保苍,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年7月第2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工程力学C是材料、环境、管理等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是这些类别专业 学科平台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为学习后继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可以培养学生的
2、辨证唯物主义世界 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 目标。)课程目标1: .知识:掌握刚体静力学的分析方法。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掌 握刚体静力学分析知识,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 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1.3.1)课程目标2: .研究:有比拟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能够 基于工程力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 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毕业要求1.3. 4)课程目标3:
3、素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精神、科学思维的方式 和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培养不断学习能力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欲望提供支撑。(毕业要求 1.3. 5, 1.3.6)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1.3. 1HM毕业要求1. 3. 4MH毕业要求1. 3. 5MH毕业要求1.3. 6MH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静力学1.教学内容(
4、1)力、刚体、平衡和约束的概念;(2)基本公理,常见约束,受力分析方法;(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平衡的解析条件;(4)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力的平移;(5)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及其结果分析,求解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 题。(6)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概念,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可选讲);2.基本要求(1)理解力、刚体、平衡和约束的概念;(2)掌握基本公理;(3)理解常见约束的特点并能正确地划出相应的约束反力;(4)掌握正确的物体受力分析方法,会画受力图;(5)理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几何法,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析法及
5、其合成和平衡条件;(6)理解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掌握力的平移 定理;(7)理解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掌握平衡方程求解平面力系作用下的物系平 衡问题;3.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正确的物体受力分析方法,会画受力图,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问题;(2)难点是了解力对轴的矩,物系的平衡;(-)杆件的基本变形1 .基本内容(1)变形体的基本假设,内力、应力和变形的概念,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2)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杆件的内力、应力,强度条件,应力集中的概念,变形计 算,单向胡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质;(3)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4)受扭圆轴的内力,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力学C 工程力学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