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04回风顺槽水害评估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3104回风顺槽水害评估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神木市孙家岔镇河西联办煤矿43104回风顺槽水害评估报告及防治平安技术措施编制单位:河西煤矿地测科编制人:审核人:总工:2020年8月25日43104回风顺槽水害评估报告及防治平安技术措施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矿区按地貌成因类型、地貌形态及组成物质,可划分为黄土 梁崩区、沙漠滩地区和河谷阶地区。黄土梁弗区主要分布于窟野 河以东,考考乌素沟以北中部广大地区,区内沟壑纵横,形成梁 熨沟壑土塘相间的地貌景观。沟谷坡陡狭窄,谷地基岩裸露,梁 顶宽缓平坦,其上常为活动或半固定风积砂所覆盖,相对高差为 50100m,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大柳塔以北和考考乌苏沟 西南一带为沙漠滩地区,区内沙丘此起彼伏,沙梁
2、连绵不断,地 形比拟平坦,相对高差较小,水系不甚发育,间有湖泊滩地。另 外,还有蜿蜒曲折呈带状分布的河谷阶地区,该区地形微向河倾, 相对较为平坦,发育有河漫滩及阶地,宽阔处多为农田及工矿场 地。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次是局部地表水补给渗入补给;排泄 多因下伏新近系红土层隔水而在两者界面处形成下降泉方式排泄,出 露位置不受地形的高程控制,垂直蒸发也是其排泄形式之一。基岩孔隙裂隙水,露头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局部接受地表水体 的侧向径流补给,也接受潜水的垂线渗透补给;区内沿基岩裂隙常见 有下降泉出露,其为主要排泄方式。烧变岩潜水,主要是通过片沙和黄土层接受降水补给,局部地段 接
3、受同岩层及地表水侧向补给,一般在烧变岩底板控制下,向低洼处 汇集为主,次为沿透水性好的裂隙孔洞作为水平方向运移,总趋势向 北部考考乌素沟潜流,多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三、含水层及其含水特征根据勘探和生产实际资料,井田内地下水按地质条件和含水空间 特征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侏罗系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沉积孔隙潜水含水层(1)全新统冲积层(Q4al)孔隙潜水含水层呈条带状分布于区内北部考考乌苏沟阶地中,含水层是中下部的 沙、砾石层,厚35m,水位埋深0.54.4m,单位涌水量 0. 05160. 244L/s. m , 渗 透系数 1. 3375. 49m/d , 矿化度 0. 3960.
4、481g/L,水化学类型为 HC03-Ca 型。(2)全新统风积沙(Q4eol)孔隙潜水含水层广布于区内粱弗分布区,呈片状分布,沙层结构疏松,孔隙大, 透水性好,易于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地形低洼处易形成富水区。含 水层厚度一般510m,水质为HCO3-Ca. Mg型,矿化度0. 250. 33g/L0(3)上更新统马兰组(Q3m)孔隙潜水含水层仅分布于区内北部考考乌苏沟南侧两个小干沟中,分布范围小, 一般厚5m,岩性为浅黄色或灰黄色亚沙土,质地均一,垂直节理发育, 结构疏松,具大孔隙,为弱含水层。区内未见泉水出露。(4)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s)孔隙潜水含水层仅分布于区内北部考考乌苏沟南侧小
5、沟上部,分布范围很小,一 般厚1015m,单位涌水量为0. 00461.4132L/s.m,渗透系数 0. 04485. 904m/d,矿化度 0. 1770. 219g/L,水化学类型为 HC03-Ca 型为主。2、侏罗系延安组裂隙孔隙承压水由于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均处于侵蚀基准面之下,故侏罗系中统延 安组第一段和第二段多为裂隙潜水或承压水含水层。据东侧张家弗井 田和西北部柠条塔井田勘探抽水资料分析,延安组含水层段富水性很 弱,和本区地层相同的延安组地层中,单位涌水量0.00173L/s.m, 渗透系数0. 00183m/d;水质为HC03Ca. Mg,或ClCa. Na型,矿化 度 0. 28
6、0. 73g/Lo3、烧变岩裂隙孔洞潜水含水层区内2煤层烧变岩广布区内北部和中部,据柠条塔露天区勘探 资料,烧变岩厚度27.651.7m。3T煤层烧变岩据勘探和区内开采 资料仅分布于区内中西部边界附近,分布范围较小。烧变岩在自燃过 程中产生大量的气孔、烧变裂隙及炉渣状构造的空洞,据统计裂隙率 为7. 1512.09%0烧变岩导水性强,储水空间开阔,补泄通畅,成 为区内特殊而重要的含水层,其富水性取决于补给条件及储水条件。 区内2-2煤层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上,烧变岩裂隙水易于疏排。据柠条 塔井田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0. 15L/s.m,渗透系数4. 203m/d; 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03-C
7、a. Na. Mg,矿化度0. 2550. 489g/Lo隔水层,新近系上新统保德组(N2b),区内地表未出露,在深 部呈不连续分布,其中的红土层为隔水层,结构致密均一,半固结, 可塑性强,为区内良好的不连续隔水层;其底部常见一层厚35m的 砂砾石层,含有孔隙裂隙潜水,泉的流量很小。四、矿井充水条件我矿目前处于4-3煤层开采及4-3煤层开拓期,根据矿井含(隔) 水层发育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井充水水源包括大气降水、地 表水、含水层水和老空水。(1)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大气降水是地表水体的主要补给源,也是地下水的间接补给水 源。根据气象资料,本区范围内多年平均降雨量436. 6mm,降水多集 中
8、于每年的7、8、9三个月,蒸发量较大。地表水系主要为煤矿北部的考考乌素沟,其流量为800L/so大 气降水和地表水一方面通过含水层露头和地表入渗补给含水层成为 矿井充水的间接水源;另一方面可通过浅部煤层开采形成的地表塌陷 或者裂缝、采空区巷道或者封闭不良钻孔等导水通道直接进入矿井, 成为矿井直接水源。(2)含水层水河西联办煤矿井田内主要含水层包括松散层含水层和基岩含水 层。矿井生产过程中资料证明,延安组砂岩含水极其微弱,便于疏干, 对矿井的危害不大。但由于本矿井属煤层群开采,由于各煤层之间局 部区域间距较小,下煤层采动裂隙将直接扰动上覆煤层并与其顶板破 坏带连通,因此基岩裂隙水(包括煤层顶板砂
9、岩含水层和烧变岩含水 层)成为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五、工作面位置及界限:43104回风顺槽位于煤层东翼主运巷右侧,该巷道开口从4T9 号导线前5m开始掘进,按2140 0, 0方位,-6下山全岩掘进, 岩巷设计掘进长度110m。煤巷掘进605m,巷道标高在1060mT043ni。 六、相临近采区及地面关系:43104回风顺槽南边为南翼运输、回风大巷,北边为4煤采空 区,东边为边界保护煤柱,地面对应位置为沙丘荒地,无建筑物。 七、煤层情况:目前矿井正在回采的煤层4.煤层全区分布,不含夹阡,厚度 1.571.78m,平均1.66m。该煤层在井田范围内属稳定型、全区可 采的中厚煤层。煤层底板标高10
10、401160m,埋深16276m,距下 部5-2煤层间距45. 2147. 58m,平均46.45m。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其稳定性:以粉砂岩为主,泥岩次之,岩体中 等完整,属不稳定一较稳定型(IH)直接顶节理发育,竖直方向 节理面成正“八”字型,顶板局部破碎,易冒顶,顶板北厚南薄。底 板以粉砂岩为主,泥岩次之,岩体中等完整,属不稳定一较稳定型(I -II ) O八、构造情况:根据地质报告修编收集地质资料分析和43104运输顺槽掘进 揭露,4-3煤43104回风顺槽掘进期间地质构造情况清楚,工作面主 要揭露4煤层,变化规律小,结构简单,对掘进无大的影响。九、水文情况:根据前期地质勘察的结果:4-3煤
11、层上部有一段延安组各含水岩 段之间的相对隔水层,下部为浅灰色粉砂岩含水层,局部为灰白色中细砂岩,其厚度变化较大,由3. 069. 05m, 43104回风顺槽的主要 水源为顶板老空水。涌水量在38n3 /ho十、本年度全矿井预计正常涌水量45nl3 /h,与往年同期相比预计涌 水量偏大510m3 /ho十一、平安技术措施1、加强水害防治技术管理,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 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那么,落实“探、防、堵、疏、排、 截、监”综合治理措施。2、必须严格落实中长期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探放水设计及 平安技术措施。3、配齐探放水设备、队伍及技术人员。4、必须给探放水人员培训透水征兆、应急处理、逃生路线,确 保出现不平安情况时人员平安。5、必须严格执行探放水设计内容及防治水细那么相关规定, 确保探放水人员了解施工细节及考前须知。6、及时收集探放水现场资料以备参考。43104回风顺槽水害评估会审人员签字表7会审时间会审内容会审人员签字综掘队机电运输科通防科平安科生产技术科防治水和地质测量科调度中心主任机电副矿长平安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矿长会审意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