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断层解剖学Sect i onaI Anatomy课程代码:26410109学分:2.5学时:40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0)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适用专业:医学影像专业教材:人体断面解剖学姜树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2版; 局部解剖学、彭裕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6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断层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断面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为适应X线断层(CT)、超声和磁共振扫 描(MRI)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开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兴起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由 于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以研究人体正常断面结构为目的,它不仅可通过其断层原位显示人体各部结 构的断
2、面形态、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而且可通过其连续断层观察或借助计算机重建整体形态及空间 配布。所以.学习人体断层解剖学,掌握其正常断面形态,对于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 重要的意义。它是学习医学影像学的必修课及其它后续课程的先修课,因断层解剖学是以局部解剖 学为基础的,因此该门课程包括局部解剖学课程。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是并列的两门课程。断层解剖学由于其研究方法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尸体的断层解剖学和活体的断层解剖学。前 者是以通过切制尸体断层标本的方法,显示正常人体各部器官结构的断面形态,通常称为断层解剖 学;后者是以通过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手段,显示活体正常器官结构的断层形态,通常称
3、为影 像解剖学。两者均是以原位显示或表达人体正常断层结构的形态、位置及其毗邻关系,为学习医学 影像学、正确地识别或识别临床各种影像学检查奠定形态学基础。因此,断层解剖学(包括断层解 剖学和影像解剖学),属于临床应用解剖学范畴,是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之间的桥梁科学。(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盆部的范围和分部。熟悉盆腔内脏器位置安排的规律性。了解盆部的血管、神经分布 的一般规律。了解盆部的境界及盆内脏器的安排。掌握盆内脏器的位置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 意义。掌握盆部的体表标志。了解盆筋膜的配布,掌握筋膜间隙的名称、位置、交通及临床意 义。掌握直肠的形态、位置、毗邻、血供及淋巴回流。理解
4、膀胱的位置、毗邻及血供。熟悉输 尿管的位置、毗邻及行径。熟悉前列腺的位置、毗邻。掌握子宫的位置、毗邻、固定装置及子 宫动脉的行径与输尿管的关系。掌握卵巢、输尿管的位置与子宫阔韧带的关系。了解卵巢与输 尿管的血供。掌握腰舐丛神经与盆部大血管的安排联属。(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盆部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和血管.难点盆部器官的血管第五章脊柱区断层解剖学局部(一)课程内容脊柱各段的椎体、椎间盘、椎管、侧隐窝、椎间孔、脊髓及其周围间隙在连续性横断面上 的位置及形态变化。(二)教学要求掌握脊柱各段的椎体、椎间盘椎管、侧隐窝、椎间孔、脊髓及其周围间隙在连续性横断面 上的位置及形态变化。(三)重点与难点.重
5、点脊柱区在连续性横断面上的形态变化。2,难点侧隐窝、椎间孔、脊髓及其周围间隙在连续性横断面上的位置及形态变化。局部解剖学局部(-)课程内容1 .脊柱区的境界、外表解剖、层次结构.椎骨及其连结的特点2 .脊髓的被膜及脊髓(二)教学要求1 . 了解脊柱区的境界,掌握脊柱区的体表标志,熟悉脊柱区的层次结构。2 .掌握椎骨及其连结的特点,掌握脊髓的被膜及脊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特点。(三)重点与难点(假设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重点椎骨及其连结、脊髓的内部结构。1 .难点椎骨及其连结的特点和脊髓内部结构。第六章四肢断层解剖学局部(-)课程内容肩、臂、肘、前臂、腕和手在横断面上的形态表现、懿、
6、股、膝、小腿、踝与足在横断面 上的形态结构。(二)教学要求掌握肩、臂、肘、前臂、腕和手在横断面上的形态表现、掌握懿、股、膝、小腿、踝与足 在横断面上的形态结构。(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上、下技在横断面上的形态结构。2 .难点上、下肢关节在横断面上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局部(一)课程内容3 ,上肢结构的分布特点、外表解剖。上肢的层次;上肢的肌群分布。上肢的血管、神经分。 上肢的分区。4 .比拟上、下肢的肌肉、血管、神经。下肢的血管、神经的投影,下肢的肌群分布。腹股 沟浅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大隐静脉的行径、属支以及隐静脉裂孔的形 态位置。股三角内股动脉及其分支,股静脉及其属支以及
7、股神经的局部联属。臀区的层次结构。 通过梨状肌上、下孔的血管及神经的局部位置。坐骨神经的行径、分支和分布范围。胴窝的境 界及内容。小腿后区的肌肉层次及血管、神经的联属关系。小腿前群、外侧群肌肉及支配这些 肌肉的血管和神经。以腓骨小头为标志,腓总神经的局部位置。胫前动脉、腓深神经、腓浅神 经的行径。(二)教学要求L了解上肢结构的分布特点。熟悉上肢的外表解剖。掌握上肢的层次,掌握上肢的肌群 分布。掌握上肢的血管、神经分布。了解上肢的分区。5 .了解上、下肢的肌肉、血管、神经的比照。熟悉下肢的外表解剖。了解下肢的血管、神 经的投影,掌握下肢的肌群分布。掌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
8、流。 掌握大隐静脉的行径、属支以及隐静脉裂孔的形态位置。掌握股三角内股动脉及其分支,股静 脉及其属支以及股神经的局部联属。臀区的层次结构。掌握通过梨状肌上、下孔的血管及神经 的局部位置。掌握坐骨神经的行径、分支和分布范围。掌握胴窝的境界及内容。了解小腿后区 的肌肉层次及血管、神经的联属关系。了解小腿前群、外侧群肌肉及支配这些肌肉的血管和神 经。以腓骨小头为标志,掌握腓总神经的局部位置。掌握胫前动脉和腓深神经的行径。掌握腓 浅神经的行径。(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四肢的结构特点.难点四肢的血管和神经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工程(无)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
9、课程目标课堂 教学实验上机课程 实践小 计绪论2讲授法第一章14讲授法、研究型教学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方法第二章8讲授法、讨论法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第三章4讲授法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第四章2讲授法课程目标1第五章2讲授法课程目标1弟八早8讲授法、讨论法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合计40注:1.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型教学方法(基于问题、工程、案例等教学方法)等。五、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课堂表现出勤、提问、讨论等15%平时作业至少6次15%期末考试闭卷70%总计100
10、%注:1.分学期设置和考核的课程应按学期分别填写上表。2 .考核形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业、小 论文、工程设计和作品等。3 .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工程设计要求等。4 .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六 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人体断面解剖学彩色图谱与CT、MRI应用,姜均本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1 .人体解剖学,顾晓松,科学出版社,2016年2月第四版七、大纲说明1 .本大纲对教材内容作“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掌握”是指对教材的内 容要理解透彻,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熟悉”
11、是指对教材的内容能理解清楚,要记住其 中的主要内容;“了解”是要求能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且能记住内容的梗概。2 .采用多媒体教学。3 .每次断层解剖课后布置标本图和线条图各13幅,每次局部解剖课后布置问答题12 条。要求学生复习系统解剖学相关内容。4 .本课程同时讲授断层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2017年 7月21日牢固而熟练的掌握正常人体结构在各个重耍断面正常结构,正确使用解剖术语。基础理论知识 按其在医学中应用的重要程度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为今后从事临床影响的医疗和科研工作 打下坚实基础。掌握各体部骨的名称,位置、重要的骨性标志,关节的类型和构成,重要关节的结构特点, 运动轴和运动方式,肌
12、的分群,肌肉的名称,位置,重要肌肉的起止,作用和神经支配,筋膜间隙 及其形成物。掌握各体部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特点,各器官在各系统中的连属及功能地位,器官的血 管神经分布和淋巴回流。掌握各体部主要神经、血管的行径、毗邻,主要分支和分布,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和收纳 范围,主要淋巴管的行径和归宿。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正常人体结构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实验课和阅读材料,掌握要求的内容, 教师只做少量的重点讲解,要求学生具备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材进行实地观察。基本技能:人体主要典型断面的标志性结构的观察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
13、和系统的观察和 描述各断面的正常形态,养成对所解剖的结构进行细致观察的习惯,并不断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 析判断的能力。具有将解剖所获得的知识按系统进行串联,归纳,总结提高的综合能力,并通过有选择的病 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了解人体断面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课程目标3:素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责任感,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职业 意识与职业情感(同情心、责任心、事业心)。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
14、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1m-n1 .毕业要求2-1:具备较为全面的人文、行为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及其他医学相关自然科学 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科学方法,并能将之应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基础、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2 .毕业要求2-2:在掌握人体正常结构和形态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典型断面的正常的形态解剖结构、 临床常见疾病的解剖学基础、日常保健于解剖学关系等知识。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目标L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2-1MH毕业要求2-2HM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绪论(-)课程内容1 .人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断层解剖学 断层 解剖学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