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在作文中进行景物描写?.docx





《如何教孩子在作文中进行景物描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教孩子在作文中进行景物描写?.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教孩子在作文中进行景物描写?所谓景物描写,通常指自然景物描写,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 些事物的交错组合都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有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 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 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 清春)不难发现,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春花的:1.从视觉、听 觉、味觉三个角度描绘
2、春花。2.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春 花的性状。3.用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手法进一步丰富春花图的内涵。沿着这个思 路,我们可以作进一步分析:一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直接观察,运用视觉、听觉、 味觉等得到的体验和感悟;二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辅之以厚实的语言积累,展开 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产物;三是从我们观察的角度和层次 出发,在写作过程中,依照文理和章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有序结合,是艺术手法中 的亮点。所以,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要写好景物,必须指导学 生掌握以下方法:一、抓住景物特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时间不同,景物的特征也不同。宋代诗人
3、杨 万里说得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第三单元的课文,分别写到 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夏天,“山坡 上的芋芋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城”;秋 天,“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 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同样的草木在不同季节展现出迥异的风姿。朱自 清写春,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 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而描绘这儿幅图景时又分别 抓住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细致描绘出春天“新”、“美”、“力”的总体特 征。抓住景物的特
4、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要引导学生对景物进行细致观察, 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同时也要对景物进行细 致的比较。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学生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 至雷同,主要原因是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 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物进行 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因此,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要善于抓住不同 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 变化,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 有春、夏、秋、冬四季,季
5、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 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白昼、 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 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 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 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 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 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却是特色。”二、选好描写角度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
6、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 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要选好描写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角度。 要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 觑、或仰视、或俯瞰,观察和描写出景物独特的状貌风神。1 .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 时所站的位置。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 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和远视,这样将景物一层层 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 定点观察法描写景物,要使学生明白:第一,要注意选准立足点,哪里最能
7、恰当地 表现描绘对象,产生最好的艺术效果,就应把立足点选择在哪里。第二,要把立足 点交代清楚。2 .移步换景:就是立足点随着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 看到哪儿,把景物一步步地写下来。它是定点观察的连续。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作 时,一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换交换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堕雾中;二是 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一方面,从不同立足点看到 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 面貌、总特征,这样描写景物才能成功。3、散点观察:是选取某一范围内的若干景点分别观察,它是定点观察的分散。 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古老
8、的济南,景色秀丽,素有“家家泉水,户户插 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这些美好的景色展现于读者 眼前呢?这就有一个写景的角度问题。老舍先生首先让读者鸟瞰全城,得其全貌 (第二段),然后再让读者饱览那一城山色,雪后斜阳(第三、四段),最后才把 读者领到那垂柳岸边,领略那“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 越晴越绿的水上景色(第五段)。就其每一幅图景而言,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描写 角度,就三副图景总体而言,又采用的是移步换景和散点观察的描写角度。这样由 定点到动点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自然,这是就各大层 次之间来说的,仅就各大层次内部来看,又同中
9、有异,如写城内既从俯视的角度写 阳光下的济南,又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笔法活脱,不失灵活变化 之致。三、安排好描写顺序景物描写还要注意描写的顺序,顺序恰当才能使描写眉目清楚,自然和谐,繁 而不乱,多而不杂。1、按照景物的方位顺序(即空间顺序)写景。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 应要求学生选定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按照由远及近(或由近至远)、由内至外(或 由外至内)等方位顺序去描写景物的情状、风貌,使景物的画面井然有序的展开。 如济南的冬天写景时,不但远近并用,大细兼行,而且往往是由近及远、由细 而大,或由远而近、由大而细,写来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比如第五段的写景,就 是由近而远,由细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孩子 作文 进行 景物 描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