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I-中国数字经济指数报告.docx





《DEI-中国数字经济指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EI-中国数字经济指数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72018.7各省产业指数排序各省产业指数排序中国数字经济指数8,各省产业指数排序数字经济产业指数度量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和互联网产业本身的开展情况。从图8可见,2018年7月, 全国各省信息产业指数排序保持稳定,前五名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和浙江产业指数分别为3.97、3.61、3.20、 2.85和2.69 ,环比均略有下降。本月陕西排名从上月第十二名上升到本月第十名,福建下降到第十一名。本 月产业指数最后五名为海南、新疆、宁夏、青海和西藏,指数分别为0.37、0.29、0.23、0.17和0.14。2018年7月各省产业指数及环比增速比拟4.03.53.02.5中国数字经济指
2、数2018.07治区族自治区吾尔自治区个咨,-Q0 5 0 5 0 2 110 0省族自治区省省古省自治区 省数据来源:2018.7各省溢出指数排序各省溢出指数排序中国数字经济指数9,各省溢出指数排序数字经济溢出指数度量当期其他产业利用数字经济产品作为中间品的比例,可以理解为数字经济产业对其他产 业的推动作用。从图9可见,2018年7月,全国各省溢出指数排序,前五名为上海、北京、西藏、广东和江苏,指 数分别为112 10.9、10.6、10.5和10.4 ,上海持续三月位居第一名,广东、江苏本月排名上升。陕西本月进 入前十,取代河南。本月后五名分别为甘肃、重庆、宁夏、贵州和新疆,溢出指数分别为
3、8.1、7.9、7.8、7.7 和 6.8o2018年7月各省溢出指数比拟工二NN力、人一.:.=*守.*_ _ J a f 0。g 4/I % 孕孕西林市市自省龙杰富省省四南育古津二壮省自族 省省 治自一回族自治区一市一省州省维吾尔自治数据来源:那么新:1如联I 11 I那么新和联 Me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18.072018.7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18.7中国数字经济指数各省基础指数排序10.各省基础指数排序数字经济基础指数度量从数据的获取、传输、存储和使用四个角度来度量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增长。从图10可 见,2018年7月,基础指数前十名和上月保持一致。各省基础指数环比变化不大,前五名北京
4、、上海、天津、 浙江和福建,指数分别为0.86、0.82、0.81、0.80和0.79。后五名仍为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和青海,指数 分别为 0.62、0.61. 0.59、0.57 和 0.56。2018年7月各省基础指数比拟1.01市省省1市省省1市.省一省 江省 一省 省壮族自治区数据来源:那么新;、;物脓I 12 I那么新公却联筛;霁;,3一省维吾尔自治区 一自治区 省一族自治区回自治区一古省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18.072018.7各省融合指数排序中国数字经济指数11 .各省融合指数排序2018年7月各省融合指数比拟504030201009,二修咨*JII省上省%令心令公保古江省京省
5、西自治区南市W江南省西壮族自治区藏自治区 海省州省 M回族自治区 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18.07数据来源:那么品h二?却联数字经济融合指数从当期工业、商贸业、服务业和金融等行业里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具体表达为工业 互联网、智慧供应链、共享经济和金融科技等方面,度量了融合的程度。从图11可见,2018年7月,全国各省融合指数排序,前五名为广东、四川、上海、江苏和浙江,融合指数分 别为47、39、38、37和37。本月前十名省份和上月一致,其中北京、安徽和内蒙古排名上升,浙江、山东 和湖南分别下降一位。本月后五名为新疆、宁夏、贵州、青海和西藏,指数分别为24、22、21、19和
6、14。 数字经济融合的排序和产业的排序高度一致,均和经济兴旺程度较为相关。I 13 I2018.7中国数字经济指数各地区数字经济产业吸纳就业份额及变化12.各地区数字经济产业吸纳就业份额及变化本月,我们看各地区数字经济三大产业在全国吸纳就业的份额及其变化情况。我们分别计算各省2016年、2017 年和2018年数字经济三大产业新增就业数量的份额,再计算2016-2017年以及2017-2018年三大产业就业 份额的变化,结果见下表。省份互联网占 比 2017人工智能 占比2017大数据占 比 2017互联网占 比 2018人工智能 占比2018大数据占 比 2018互联网占 比变化 2017人
7、工智能 占比变化 2017大翔居占 比变化 2017互联网占 比变化 2018人工智能 占比变化 2018大麴居占 比变化 2018江苏省8.5%10.5%7.1%8.3%13.4%6.8%0.7%1.4%0.6%-0.2%2.9%-0.4%广东省14.3%12.5%9.4%21.8%12.5%10.4%-7.1%-3.6%-6.4%7.5%0.1%1.0%北京市6.3%8.0%11.8%10.3%10.1%20.3%-9.2%-8.1%-10.5%3.9%2.1%8.5%上海市6.9%7.5%8.3%6.2%10.0%8.6%-7.4%-8.2%-8.2%-0.8%2.5%0.3%浙江省6.
8、2%5.4%5.2%5.9%6.8%5.1%-1.0%-1.2%-1.7%-0.3%1.5%-0.1%山东省5.0%6.8%5.3%4.0%6.4%5.1%1.5%2.4%1.5%-1.0%-0.4%-0.3%四川省4.4%4.7%3.9%4.3%4.6%4.2%0.8%0.4%0.2%-0.1%-0.1%0.3%辽宁省4.3%4.6%6.4%3.1%3.9%4.0%2.2%1.8%3.6%-1.2%-0.7%-2.4%湖北省3.2%3.1%2.6%4.8%3.4%3.0%-0.5%-1.7%-0.6%1.6%0.2%0.4%河南省2.6%1.5%1.8%2.6%3.2%2.4%0.2%-0.
9、3%-0.2%0.0%1.7%0.6%福建省2.8%3.5%2.8%2.3%2.9%2.3%1.0%2.0%1.4%-0.5%-0.7%-0.5%陕西省5.0%6.5%4.8%3.6%2.5%3.5%2.6%4.3%2.7%-1.4%-3.9%-1.3%河北省2.3%1.9%3.0%2.0%2.2%3.1%1.2%0.8%1.7%-0.3%0.4%0.1%安徽省4.7%3.9%3.8%4.7%2.2%3.9%2.9%2.0%2.2%0.0%-1.7%0.1%天津市1.7%1.8%1.5%1.9%2.2%1.5%-0.3%-0.6%-0.1%0.2%0.4%0.0%重庆市2.0%0.9%1.3%
10、2.2%2.1%1.6%0.6%-0.6%-0.2%0.2%1.2%0.3%贵州省1.2%1.5%1.6%1.1%1.8%1.3%0.8%1.0%1.1%-0.1%0.3%-0.3%湖南省3.6%3.8%3.6%2.4%1.7%1.7%1.8%1.8%2.0%-1.2%-2.1%-1.9%云南省1.6%2.1%1.4%1.2%1.5%1.1%0.9%1.0%0.9%-0.5%-0.6%-0.2%江西省1.8%1.9%1.7%1.2%1.2%1.3%1.0%1.1%1.0%-0.6%-0.6%-0.4%吉林省2.6%2.1%2.8%1.3%1.2%1.4%1.6%1.2%1.9%-1.3%-0.
11、9%-1.4%黑龙江省2.0%1.4%1.8%1.1%0.9%1.2%1.1%0.6%1.1%-0.9%-0.4%-0.6%山西省1.5%1.0%2.3%1.0%0.9%1.7%1.0%0.5%1.8%-0.5%-0.1%-0.6%广西壮族自治区1.6%1.0%1.3%0.9%0.6%0.8%1.1%0.7%1.0%-0.7%-0.4%-0.5%内蒙古自治区1.0%0.5%1.3%0.6%0.5%1.1%0.7%0.3%0.9%-0.4%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0.6%0.5%0.6%0.3%0.4%0.2%0.4%0.2%0.4%-0.3%-0.1%-0.4%甘肃省0.9%0.4%
12、0.8%0.5%0.3%0.7%0.7%0.2%0.7%-0.4%-0.1%-0.1%海南省0.4%0.4%0.5%0.3%0.3%0.6%0.2%0.1%0.3%-0.1%-0.1%0.1%宁夏.回族自治区0.4%0.2%0.6%0.2%0.1%0.5%0.3%0.1%0.5%-0.2%-0.1%-0.1%青海省0.4%0.2%0.5%0.1%0.1%0.5%0.3%0.2%0.3%-0.2%-0.1%0.0%西藏自治区0.2%0.1%0.1%0.1%0.0%0.0%0.1%0.1%0.0%-0.1%-0.1%-0.1%I 14 I2018.7中国数字经济指数各地区数字经济产业吸纳就业份额及
13、变化根据这张表可以做出三个结论,一是,数字经济吸纳就业的份额和各省经济兴旺程度,即GDP份额直接相关。 各地数字经济产业吸纳就业,最高的几个省份是江苏、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山东和四川,占比相对较低 的几个省份是西藏、青海、宁夏、海南和甘肃。第二个结论是,三大数字经济产业吸纳就业份额占比排序高度相关。互联网产业就业份额高的省份,其人工智 能和大数据产业就业份额也更高,说明三大数字经济产业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但各省在数字经济产业中 的开展也各有侧重,比方,2018年,人工智能产业就业份额最高的是江苏,大数据产业就业份额最高的是北京,而 互联网产业就业份额最高的是广东。第三个结论是,2017
14、年到2018年,数字经济开展越来越不平衡。2017年相对2016年,数字经济产业在相 对欠兴旺的地区,就业份额普遍取得增长,从表中来看,自贵州以下到西藏这些省2017年数字经济三大产 业吸纳就业份额均为正增长,说明2016-2017年,欠兴旺地区数字经济正在赶超兴旺地区。而2018年,这 些欠兴旺省份三大数字经济产业吸纳就业份额均为下降,兴旺的少数几个省份,如广东等数字经济份额增长幅 度却较大。这说明2017-2018年,数字经济就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欠兴旺地区的就业份额并未如2017年 那样持续增长,数字经济基础好的省份吸纳就业越来越多,各省之间开展的不平衡度加大。I 15 I附录2018.
15、7中国数字经济指数附录A.1数据(2018年7月)省份数字经济指数产业指数溢出指数融合指数基础设施指数广东省15294.010.547.10.8北京市12453.610.937.00.9上海市9882.811.237.90.8江苏省9713.210.437.30.8浙江省7702.79.935.90.8四川省5872.38.839.30.7山东省4782.09.333.70.8湖北省4672.09.932.40.7安徽省4641.99.035.30.8福建省4111.89.031.60.8辽宁省3941.89.231.50.7陕西省3891.99.632.50.7湖南省3791.610.1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EI 中国 数字 经济 指数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