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复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口腔修复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修复学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学开展的趋势:牙体缺损修复的嵌体化趋势。牙列缺损修复的固定化趋势。牙列缺失修复的种植化趋势。残根、残冠的保存化趋势。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修复体制作的高科技化趋势。1 .对无牙颌口腔的专项检查:上下颌弓、牙槽崎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牙槽崎的吸收情况。口腔黏膜检查,口腔黏膜色泽是否正常,有无炎症、溃疡及瘢痕。舌的检查,包括舌体的大小、形状、静止状态时的位置,以及功能活动的情况。唾液分泌量及黏稠度的检查。2 .咀嚼效能(masticatory efficiency):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食物嚼碎的成都。咀嚼效 能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咀嚼能力的大小。3 哪些可以考虑选择可摘局部义齿
2、修复牙列远中游离端缺失。缺失数目多、缺隙跨度长。前牙区伴有严重的颌骨缺损,固定义齿修复不能恢复理想的外形和饱满度。对多个缺隙的牙列缺损,可设计固定与可摘式局部义齿的联合应用。4 .修复体的种类:a)嵌体:为嵌入牙冠内的修复体。其中局部嵌入牙冠内、局部高于牙牙合面的修复体 称为高嵌体。b)局部冠:覆盖局部牙冠外表的修复体。i . 3/4冠:没有覆盖前牙唇面或后牙颊面的局部冠修复体.开面冠:在唇颊面或舌面开窗的局部冠ii .罩面或贴面:以树脂或瓷制作的覆盖牙冠唇颊侧的局部冠.半冠:又称导线冠,冠边缘止于牙冠导线处的局部冠修复体c)全冠:覆盖全部牙冠外表的修复体。i .金属全冠:以金属材料制作的全冠
3、修复体.铸造金属全冠:以铸造工艺过程制作的金属全冠修复体1 .锤造冠:又称壳冠,以冷加工方式如锻压、冲压或捶打制作的金属全冠修 复体.非金属全冠:以树脂、瓷等修复材料制作的全冠修复体1 .树脂全冠:以各种树脂材料制作的全冠修复体.全瓷冠:以烤瓷或铸造玻璃陶瓷材料制作的全冠修复体ii .混合全冠:以金属与瓷或金属与树脂材料制成的复合结构的全冠修复体。1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又称金属-烤瓷全冠,真空高温条件下在金属 基底上制作的金瓷复合结构的全冠.树脂-金属混合全冠:在金属基底上覆盖树脂牙面的混合全冠d)核冠:是在残冠或残根上先形成金属桩核或树脂核,然后再制作全冠修复体的总成。第二类:牙
4、弓一侧后牙缺失,基牙仅设在缺隙的一端,义齿不与牙弓对侧相连。第三类:牙弓一侧后牙缺失,义齿与牙弓对侧(非缺牙区)相连。第四类:缺牙区在牙弓两侧基牙的前方,主要为前牙缺失的义齿。第五类:牙弓两侧后牙缺失,义齿两侧相连成一个整体。第六类:牙弓一侧大局部或全部牙缺失,基牙全部在牙弓另一侧,且基牙侧亦可伴有牙缺失。 62.RPD设计的基本要求:适当地恢复咀嚼功能。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义齿应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作用。舒服。美观。坚固耐用。容易摘戴。63 .RPD摩擦力固位的形式:弹性卡抱状态下产生的力:进入基牙倒凹区的卡环臂,受脱位力作用而向脱位方向移动或 有移动趋势时,脱位力可分解成艳压面切线方向的脱位
5、作用力和垂直压向牙面的作用力。作 用于基牙的正压力,其反作用力使弹性卡臂撑开。根据摩擦力公式可知,当卡环臂给基牙产 生正压力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会抵抗沿牙面切线方向的脱位力。制锁状态产生的力:制锁状态是指义齿由于设计的就位道与功能状态中义齿实际的脱位方 向不一致而造成的约束状态。利用义齿就位方向和脱位方向不一致而获得制锁作用。制锁力 的大小,取决于脱位力的大小及牙体或进入制锁角内的义齿部件的强度。相互制约状态产生的力:当义齿有多个固位体或多个缺牙间隙时,在行使功能中的脱位力 不同,表现出相互牵制的作用,因为产生摩擦力。64 .RPD确定共同就位道的方法:平均倒凹法(均凹式、垂直戴入):将模型方向
6、调节在各基牙的近远中向和颊舌向倒凹比 较平均的位置,然后画出基牙的导线,根据此导线设计制作的义齿,其共同就位道方向即为 两端基牙长轴交角的平分线方向。多用于缺牙间隙多、基牙倒凹大的病例。调节倒凹法(调凹式、旋转与斜向戴入):调凹就是使倒凹适当地集中在某些基牙或基牙 的某个侧面上。义齿采用倾向就位,可利用制锁作用,增强义齿固位,并可缩小前牙缺牙区 与邻牙间的间隙以利美观。一般个别前牙或后牙缺失,或单间隙连续缺牙时采用调凹式就位道,以利固位与稳定,如: 前牙缺失,或前后牙同时有缺失,多采取由前向后斜向就位道,后牙游离端缺牙一般采用由 后向前斜向就位。65 .RPD不稳定的原因:支持组织的可让性。支
7、持组织之间可让性的差异。可摘局部义齿结构上形成转动中心或转动轴。作用力于平衡力之间的不协调。66 .RPD稳定设计的原那么:加大平衡距增加平衡力。补偿义齿支持组织可让性之间的差异。变混合支持形式为单一支持形式。67 .RPD的分类设计P244.深覆牙合的设计:轻度深覆牙合,可采用调磨下前牙增加切龈距离。中度深覆牙合,腭侧基托采用金属网状加强处理。重度深覆牙合,腭侧采用铸造金属基托。下前牙咬及腭黏膜、不愿采用下前牙去髓作大量磨改者,可作矫治性修复,即正中牙合时 下前牙均匀地与腭部基托接触,后牙不接触,压低前牙,升高后牙。68 .固定-可摘联合修复(fixed-removable prosthes
8、es):是指可摘义齿利用附着体、磁性固位 体或套筒冠等固位装置作为直接固位体,将固定、可摘义齿两局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修 复方式。69 .义齿就位的标志:卡环、支托落实到位。基托组织面与黏膜贴合。义齿无翘动现象。70 .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a)疼痛:基牙疼痛:检查基牙有无踽坏或牙周病,假设基牙正常,可能是卡环与基牙 过敏区产生摩擦而引起的。采用脱敏治疗,并调节卡环臂位置,如因摩擦引起,那么 调磨少量基牙牙釉质,必要时取模重做。软组织疼痛:基托边缘过长、过锐,压迫唇、颊舌沟或进入倒凹区擦伤粘 膜,应适当磨短基托边缘,并使其圆钝光滑。基托组织面出现粒状突起,可造成黏 膜充血红肿,甚
9、至造成溃疡,应当治疗溃疡,病调磨去除粒状突起。因缓冲不够导致的 疼痛,应查清疼痛部位,在基托相应处进行缓冲处理。b)固位不良:弹跳;翘动、摆动、上下动;基托与组织不密合,边缘封闭不好;基牙 牙冠小,或呈锥形致固位形差;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当;基托边缘伸展过长。c)义齿咀嚼功能差:可升高咬合,加大牙合面,改变牙合面形态,在牙合面增加食物 排溢道,增加牙尖斜度;也可增加基牙和加大基托面积。d)义齿摘戴困难:需调改卡环,磨改基托,教会患者如何摘戴义齿。e)食物嵌塞:选择适当的义齿就位道,尽量减小不利倒凹,同时需要患者嘉庆口腔卫 生和义齿的清晰。f)发音不清晰:嘱患者多加练习,如基托过厚那么可将其磨薄、
10、磨小以改善发音。g)咬颊黏膜、咬舌:应加大后牙覆盖,调磨过锐的牙尖,加厚基托推开颊肌。可适当 升高下颌牙合平面,磨改下颌人工牙的舌面或重排后牙。h)恶心和唾液增多:恶心应磨改基托或重衬解决,唾液增多,嘱患者坚持戴用义齿, 逐渐习惯即可。i) 咀嚼肌和颗下颌关节不适:可通过价高或降低垂直距离和调牙合来解决。j) 戴义齿后的没关问题:根据患者要求尽量修改,必要时重做。71 .切牙乳突是排列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两个上颌中切牙的交界线应以切牙乳突为准; 上颌中切牙唇面置于切牙乳突中点前870mm;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的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 中点前后1mm范围内。72 .全口义齿无牙颌的分区:主承托区:指
11、垂宜于牙合力方向的区域。包括牙槽崎顶、腭部穹窿区、颊棚区等区域,该 区域通常不易出现骨吸收。此区的骨组织上覆盖着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其下有致密的 粘膜下层所附着,此区能承当咀嚼压力,抵抗义齿基托的碰撞而不致造成组织的创伤。副承托区:指与牙合力受力方向呈角度的区域。包括上下颌牙槽崎顶的唇、颊和舌腭侧(不 包括硬区)。此区骨面有黏膜、黏膜下层、脂肪和腺体组织,下颌还有肌附着点和疏松的粘 膜下组织。副承托区支持力较差,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只能协助主承托区承当咀嚼压力。边缘封闭区:是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局部,如粘膜皱裳、系带附着部、上颌后堤区和下 颌磨牙后垫。此区有大量疏松结缔组织,不能承受咀嚼压
12、力。但是这些组织可以紧密地与义 齿边缘贴合,防止空气进入基托与组织之间,产生良好的边缘封闭作用。缓冲区:指需要缓冲咀嚼压力的区域。主要指上颌隆突、额突、上颌结节的颊侧、切牙乳 突、下颌隆突、下颌舌骨崎以及牙槽崎上的骨尖、骨棱等部位。该部位上面覆盖很薄的黏膜, 不能承受咀嚼压力。应将上述各局部的义齿基托组织面的相应局部为磨除少许,做缓冲处理。 74.义齿间隙(denture space):是在口腔内容纳义齿的潜在空间,是自然牙列所占据的空间。 又称其为中性区,指义齿和周围软组织出于平衡的区域。75 .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颌骨的解剖形态:(1):颌骨的解剖形态影响基托面积:颌弓宽大,牙槽崎
13、高而宽,腭穹窿 高而深,系带附着距离牙槽崎顶较远,那么基托面积大,固位作用好。反之,那么义齿基托面积 小,股为作用差。(2)口腔黏膜的性质与义齿固位有关:如黏膜的厚度适宜,有一定的弹 性和韧性,那么基托组织面与黏膜易于密合,边缘也易于获得良好封闭,有利于义齿固位,反 之那么固位差,并容易产生压痛。基托的边缘:在上颌,基托唇颊边缘应伸到唇颊沟内。在唇颊系带处的基托边缘应做成切 迹以免阻碍系带的活动。在上颌结节的颊侧,基托边缘应伸展到颊间隙内,以利固位。基托 后缘应至于硬软腭交界处的软腭上,并稍加压。义齿后缘两侧应伸展到翼上颌切迹。在下 颌基托的唇颊边缘应伸展到唇颊沟内,舌侧边缘应伸展到口底。唇、
14、颊舌系带处边缘应作成 切迹。基托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的1/2或全部。唾液的质和量:唾液的黏稠度高,流动性小,可加强义齿的固位,反之那么减低义齿的固位。 76 .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良好的咬合关系:上下人工牙的尖窝叫错关系也应符合该患者上下颌的位置关系,而且上 下牙列间要有均匀广泛的接触。合理的排牙:全口义齿的人工牙应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合适的补偿曲线、横牙合曲线。 理性的基托磨光面的形态:一般基托磨光面应呈凹面。一级:高圆形牙槽崎, 二级:低圆形牙槽崎, 三级:小刃状牙槽崎, 四级:扁平状牙槽崎,77 .牙槽骨吸收程度分为四级: 牙槽崎吸收较少,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形态饱满。牙槽崎高度
15、降低,尤其是宽度变窄。牙槽崎高度明显降低,宽度明显变窄。牙槽喳吸收达骨基,牙槽喳后牙区呈凹陷状。78 .闭口式印模:是先取初印模,灌制模型,在模型上制作暂基托并形成牙合堤。79 .全口义齿取模的要求:精确的组织解剖形态。适度的伸展范围:在不阻碍软组织功能活动下,应充分伸展印模边缘。周围组织的功能形态:要采取功能性印模,进行肌功能整塑。80 .正中牙合位:当上下牙列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覆牙合覆盖,后牙牙合面呈尖窝交错 的接触关系,此时的上下颌关系为最广泛接触位。81 .正中关系位:当下颌牌突位于关节凹居中偏后,而周围组织不受限的生理后位时称。82 .垂直距离(vertical dimensio
16、n):为自然牙列呈正中牙合时,鼻底至颁底的距离,也就是 面部下1/3的距离。83 .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牙合间隙的方法。瞳孔至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面部外形观察法。84 .息止颌位(rest jaw position):在自然牙列存在时,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 下颌处于休息的静止状态,上下牙列自然分开,无牙合接触,叫作。此时上下牙列间存在 的见习叫作息止牙合间隙。85 .水平颌位关系确实定方法:哥特式弓描记法直接咬合法:卷舌后舔法、吞咽咬合法、后牙咬合法、肌监控仪法。86 .牙合堤的制作:要求牙合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露出约2mm,且与瞳孔连线平
17、行, 牙合平面的后部,从侧面观要与鼻翼耳屏线平行。牙合堤的唇面要充分衬托出上唇,使上唇 饱满而自然。然后修整牙合平面宽度,前牙区约为6mm,后牙区约8-10mm,牙合堤后端 修整呈斜坡状。在牙合平面上相当于后牙处,左右侧分别削出前后两条不平行的沟,深约 3mm。87 .下颌在作前伸运动时,镰突在关节凹内向前下方运动的道路叫前伸醒道。牌道与眶耳平 面的夹角称股道斜度。人体上的前伸牌道斜度转移到牙合架上,叫前伸段导斜度。88 .克里斯坦森现象(Christensen phenomenon):上下牙合托戴入口内后,嘱患者下颌向前伸 约6mm,当下牙合托向上牙合托闭合时,牙合托前缘接触,而后部离开,形
18、成楔形间隙。 此间隙出现于牌道斜度呈正度数时,正度数越大,楔状间隙也越大。此现象称为。89 .侧方镖导斜度(inclination of lateral condylar guidance):侧方镰道斜度指下颌作侧方运动 时,非工作侧牌突向前内方运动,与正中矢状面形成的夹角,将其转移到牙合架上,那么是调 节侧柱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为。90 .排牙原那么:美观原那么组织保健原那么咀嚼功能原那么,排列前牙的考前须知:上前牙的排列要在患者口内调整合适,经患者同意认可后方进行后牙的排列,要根据患者 面部情况特征,表达患者牙排列的特征。对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患者,要适当加大覆盖,给患者留出足够的说话及咀嚼
19、时下颌前 后向运动的空间。在不阻碍下颌唇肌活动的情况下,可略加大下前牙向唇侧的倾斜度。对下颌前突、上颌后缩的患者,从美观角度考虑,要尽可能排成正常牙合或对刃牙合。 切导斜度以15为宜。下前牙的排列可在排好上前牙后进行,也可在排好上前牙及所有后牙后进行。91 .平衡牙合(balanced occlusion):是指在正中牙合及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牙合 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92 .前伸牙合平衡(protrusive balanced occlusion):当下颌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对,再滑回正中 牙合位过程中前后牙都有接触,按后牙的接触情况,可分为三点接触的、多点接触的和完全
20、接触的前伸平衡牙合。93 .侧方牙合平衡(lateral balanced occlusion):当下颌向一侧作咬合接触滑动运动时,两侧 后牙均有接触为。94 .转动中心:踝导、切导和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相交于一点,镰突、前牙切缘和下颌后牙 牙尖接触斜面均以此点为同一圆心运动,此点称为或牙合运中心。95 .补偿曲线曲度(prominence of compensating curve):全口义齿修复中所指的补偿曲线多限 于上颌7-313-7颊尖顶项链,形成凸向下的曲线。96 .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inclination of cusp or height of cusp):当下颌作前伸运动时,下
21、后 牙颊尖的近中斜面和上后牙颊尖的远中斜面相互接触,此牙尖斜面(又称雅间工作斜面或平 衡斜面)与各自牙尖底的交角称为牙尖斜度。97 .定位平面斜度(inclination of plane of orientation):从上中切牙近中切角至7|7的颊尖顶相 连而成的三角平面称为定位平面。定位平面与眶耳平面所相交的角度称为。98 .当作前伸运动,前牙接触而后牙不接触时,通常采用加大补偿曲线曲度(将后牙牙长轴 向前倾)或将切导斜度减小,同时下降下前牙以减小切导斜度的方法解决。有时根据用前伸 牙合关系记录在牙合架上调节出较大的(大于30。)牌导斜度时,选牙尖斜度较大的后牙, 那么较容易形成前伸平衡
22、牙合,但牙尖斜度大,在下颌运动时,义齿受侧向牙合力较大,不利 于义齿支持组织的保健,因此此方法少用。99 .戴牙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a)疼痛:组织面局部问题;基托边缘;咬合;义齿不稳定;垂直距离过高。 b)固位不良:当口腔处于休息状态时,义齿容易松动脱落;休息状态时,义齿固 位尚好,但张口、说话或打哈欠时义齿易脱位;固位尚好,但在咀嚼食物时,义 齿易脱位。c)发音障碍:后部牙弓狭窄;或基托前部腭面太光滑;下前牙排列过于向舌侧倾 斜;下颌前部舌侧基托太厚。d)恶心:上颌义齿后缘伸展过长或义齿基托后缘与口腔粘膜不密合;义齿后端翘 动而刺激粘膜;下颌义齿远中舌侧基托过厚而挤压舌。e)咬唇颊、咬舌:牙列
23、缺失后长时间未及时修复造成颊脂肪垫处的粘膜内陷或舌体 变大;人工牙排列的覆盖、舌侧的反覆盖偏小或对刃牙合;上下颌基托远中端 在咬合时间隙过小。f)咀嚼功能不好:上下颌牙接触面积小,或调磨时磨去了应有的尖凹解剖形态; 垂直距离过低。g)心理因素的影响h)义齿性口炎:概念:是指在义齿基托下的粘膜所产生的局部或弥漫性炎症,多发 生在女性,上颌多于下颌。病因:卫生不佳;夜间戴义齿;义齿不密合或过紧、牙合关系不正常等。处理:停戴义齿,浸泡在2.5%碳酸氢钠溶液中,口含制霉菌素,口服VitB。100 .义齿不稳定的原因:正中颌关系不正确,并且有早接触点,尤其在第二磨牙之间有早接触点。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腔 修复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