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联考作文“以民为本”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docx
《2023届高三联考作文“以民为本”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三联考作文“以民为本”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高三联考作文以民为本审题指导及 优秀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战国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征,贞观政要,唐朝 权为民所,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陈俊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观点解读,当代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审题指导】此作文命题材料,是三句表达民生与治国关系的话语,都强调了民生在治国 中的重要作用,属于同质材料。命题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国家 开展、时代热点,思考自身置身于时代的大潮,立志肩负起
2、国家开展的使命和责 任,将民生问题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问题。1 .三句话分别反响了不同历史时期百姓与政权的关系,又共同构成一个宏大 的治国命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话题。”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 好角度,确定立意,这就要求考生调取与三句话内涵相关的素材。第一句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战 国时期孟子的言论,强调让百姓吃饱穿暖对确立王权的重要性;第二句臣又闻 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唐朝魏征在贞观 政要中的言论,强调百姓在王朝兴亡中的重要性作用;第三句权为民所赋,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陈俊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观点解读 中
3、的言论,强调政权应该服务于人民。2 .学生需要将这三条有内在的逻辑性的话语统一到一个主题上来,让其成为 有机关联的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把有机关联的三句话,组合在一起,形成观点向 读者呈现你所认识的百姓与政权的关系。3 .明确文体”对指定考生需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可以写各类文体,但文 体特征必须鲜明准确,不能混淆记叙文、议论文的标识度和区分度。开放性1 .从民生话题出发,结合治国表达对国家开展、时代变化的所思所感。可以 通过写人叙事展现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面貌,并引发对共筑中国梦的思考。2 .可以以评议的方式,以民生话题为背景,重点思考关注民生,君民关系, 如何走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何
4、将民生的问题和国家的开展结合起来。3 .结合国家、时代的开展变化,把民生与治国之路结合起来,明确自己在 时代的前进之路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当什么样的责任,可以做出何种努力。 作为青年一代尤其是莘莘学子,我们在选择人生方向,在追求个人成长的时候要 关注民生、国家与时代开展方向。【参考立意】1 .关注民生,振兴中华。以民生”为由头,思考国家开展、时代热点, 分析民生问题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中国梦的科学策略等。2 .歌颂以民为本的治国方针,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结合民生问题 表达对国家开展、时代变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3 .歌颂顺应时代的治国策略,歌颂顺应时代的爰民、护民、养民的思想。【
5、优秀范文】.关注民生,振兴中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人民富强,国家也会富强。所以,国家必须关注民生,以民为本才能走向繁荣兴盛。关于民生问题的讨论,自古以来就有。我国儒学大师孟子早在2000多年前 就认识到了民生的重要性,提出了要改善人民生活,他认为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在孟子看来,百姓能够有饭吃,有衣 穿,不因饥寒而流离失所,国家就会稳定,统治就会巩固。孔子也提出了大同社 会的构想,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人民生活富足,和谐相处。陶渊明 在桃花源记中也渗透着他对一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可见,在古之先贤眼里, 丰衣足食是改善民生最基本的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三联 作文 审题 指导 优秀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