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国史考点训练6:维兴变法至辛亥革命.docx
《高考历史中国史考点训练6:维兴变法至辛亥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中国史考点训练6:维兴变法至辛亥革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历史中国史考点训练6:维新变法至辛亥革命维新思想(2018 全国IH卷高考 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 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 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考点】维新思想一一严复的社会进化论思想【解析】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严复“煞费苦心”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 系起来,目的是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故A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
2、倡导反 清革命,故B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故C项 错误;严复“煞费苦心”的目的是,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促进国 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1. (2017. 11 浙江高考 9) 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 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 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 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A.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B.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C.寻
3、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D.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考点】“顺乎世界之潮流”一一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严复的影响【解析】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君主立宪,故A项错误;“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 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说明进化论对各种思想都有影响,不仅仅是促进民生思想 的普及,故B项错误;“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 响”说明进化论思想对各种思想都有影响,变革思想促进思想的解放,故C项正确;维新思想的成熟 是在19世纪末,不是20世纪初,故D项错误。2. (2016 全国ffl卷高考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
4、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 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 ”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考点】维新思想一一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解析】甲午战争后,为挽救民族危机,梁启超倡导维新变法,即政治改良,而不是民主革命,故 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甲午战后”不符,故B项错误;甲午战 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诗社会性质,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排除D项。
5、7. (2020 全国III卷高考 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 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表达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考点】辛亥革命一一清帝退位【解析】据材料“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和“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可知双方争论 的是由谁组建政府,即政府组建的主导权,应选B项;据材料可知双方都强调共和制度,排除A项;材 料提及共和政府的组织属于政治革命,不是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实现平均地权
6、,排除C项;材料强 调的是共和政府的主导权,据所学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 凯,排除D项。8. (2019 天津高考 7)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 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 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表达反帝反封建性质【考点】辛亥革命【解析】通过题干中“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可知 湖北革命军的革命目标非常明确,应选B项;通过题
7、干可知,该公告的针对对象是士兵,并且,辛亥革 命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依靠对象仅是军队,排除A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其他国家对辛亥革命的 态度,排除C项;根据题干中“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 革命并没有反帝,排除D项。9. (2018 江苏高考 8)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 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 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考点】辛亥革命一一四川保路运动【解析
8、】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年爆发,与材料中“从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不符,故A项错误; 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 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时机,与材料中“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近代四川”相符,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是导致了四川保路运动,与五四 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的兴起是1924年,与材料中四川保路运动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清末新政(2013 天津高考 6)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 展到500多家,总销量到达4
9、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考点】辛亥革命【解析】武昌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题干中“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说明此时时间大概 是在1912年3月份。这一时期,报纸数量的迅猛增长,反映的是国人对时事的关注,关心局势的变革, 应选A。临时约法公布的时间是1912年3月,还不可能产生这么快的影响,排除B。提倡白话文是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发生在1915年,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排除C。人们普遍赞成共和与辛亥革命 后的史实不吻合,
10、排除D。界革命”意在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改良思潮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而不是甲午战后,故D项错误。4. (2015 全国H卷高考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考点】维新思想一一康有为思想主张【解析】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不是为了考据历史,而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其内容 不一定具有真实性,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不是介绍西方 理论,故B项错误;新学伪
11、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动摇了顽固派反对变 法改革的根基,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因而不能被顽固派占主体的清政府所容忍,故C项正确;以康 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没有否认颠覆孔孟儒学,而是利用儒学为其服务,托古改制,故D项错误。 【答案】c(2014 全国H卷高考28)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 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气氛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考点】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一一服饰变革【解析】结合史
12、实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易西服”服饰的 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 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表达出 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答案】B(2014 海南高考 15)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 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考点】维新思想【解析】革命派此时已经开始革命运动,故A项错误
13、;依据所学,上海是最早开放城市,该说法明显错 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说明对改革和革命的意见不一,故C项借误;“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说明当时革命思潮不占据主流,改良仍然是主流思潮,故D项正确。5. (2013 安徽高考 1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 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 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考点】维新思想【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
14、能力,材料说变法寄希望于朝廷,是很困难的事,各国的变法 都是从民众发起,所以变法要从民众倡导,唤起国民精神,应选Ao因为借鉴各国经验所以才认识到 启发民智的重要性,所以排除B。戊戌变法是依靠光绪皇帝发起的,排除C。D史实错误,排除。6. (2013 浙江高考 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 7000分,一年后到达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 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
15、的变迁一一群众传媒的开展【解析】具体解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错误B开国人办报先例的是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错误C材料描述了在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时务报销量增 长4倍左右,这反映出维新派在利用报纸这一新式媒介宣 传维新变法思想,有效地开启了民智。正确D时务报的畅销说明“国人所办的报纸”在当时有一定 的市场需求。但其销量最多时也仅17000份,言其需求“极 大”,夸大了影响。错误【答案】c戊戌变法(2021 全国乙卷高考 28) 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沉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 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
16、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 期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考点】戊戌变法【解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沉重是因为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有废除八股取士的主张,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那么是由于很快戊戌变法就失败了,所以该书商的对书籍销量的预判跟当时政局变化太快有关,应选c项;儒学地位遭到颠覆性打击最早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题干所述时 间不符,排除A项;列强侵略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就不断加剧,据此没法解释该书商所面临的 困境,排除B项;西学深入民心无法说明“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排除D项。【答案】C(2021 -山东高考 6)近代
17、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 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 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 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发动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考点】戊戌变法【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也就是说上谕变法缺乏 足够的社会基础,也就是没能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应选D项;由“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 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
18、么毛病的”说明自上而下的方式并不是其缺 陷,排除A项;题干中“是从基础上开始”、“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说明评价者认为这场变法是从基础 开始的,而实际上却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而不是强调变法措施问题,排除B项;缺乏充分的思想动 员是导致变法缺陷的原因,而不是变法的缺陷,排除C项。【答案】D(2019 全国H卷高考 28) 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 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那么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局部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考点】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中国史 考点 训练 变法 辛亥革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