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来股份发展现状及业务布局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来股份发展现状及业务布局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来股份发展现状及业务布局分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来股份开展现状及业务布局分析.中来股份开展历程回顾1.1 公司起点高,寻求突破公司起点高,是A股首家上市的背板企业。中来股份成 立于2008年3月,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研发、 生产和销售的上市企业。2015年,公司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 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 力。收购翡膜考特,完成全球化布局。公司于2015年收购 Filmcutter,完成了中国光伏背板行业的首例跨国收购,开创 了国产背板全球化布局的先河。Filmcutter公司成立于1997 年,专注于生产和销售光伏别班,拥有当时市场上最具创新 性的高性能PET背板。公司收购Filmcut
2、ter也为公司在PET 背板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背板行业红利逐步退去,公司2015年开始寻找新的 业绩增长点。2015年,中来股份制定了从单一背板业务转型 升级为“光伏辅材”、“高效电池”、“光伏应用系统”三大业务协 同开展的中长期目标。但是由于技术路线选择、光伏行业政 策波动等原因,公司成长历程曲折。根据IEA数据,2020年全球装机量DC侧134GW,全球 光伏背板出货量6.16亿平米。全球背板总产能超过7亿平米。 2021年1-11月全球光伏背板出货量超过6.5亿平米,预计全 年将超过7亿平米。其中95%背板产自中国。2021年透明背 板组件出货超过5500万平米,装机量超过11GW
3、。公司以涂覆型背板为主。公司产品主要包括FFC双面涂 覆型背膜、KFB/TFB涂覆/复合型背膜。公司FFC双面涂覆 型背板相比拟于传统复合型背板,不再使用本钱较高的氟膜, 结构更简单、本钱更低。公司FFC涂覆型背板户外稳定运行 超13年,终端客户“0”投诉。涂覆型背板本钱较低,公司盈利能力高于同业。同行业 其他公司复合型背板采用PVF或PVDF氟膜通过粘胶剂单面 或双面与PET基膜粘接复合而成,本钱较高。公司双面FFC 背板使用自主研发氟碳涂料取代PVF或PVDF氟膜,生产成 本较低、性价比高。背板业务整体毛利率水平高于同业。涂覆型背板受益PVDF材料涨价,21年FFC单品同比 +31%o复合
4、型背板原材料PVDF同样为锂电池正极粘结剂原 材料,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21年飞速开展,PVDF爆发式增 长。但是生产材料RI42b国内产能缺乏,市场供应短缺,价 格持续上涨。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年11月底RI42b价 格涨至18万元/吨,近一年累计涨幅近12倍。公司充分受益于此次PVDF涨价,公司主打的涂覆型背板无需使用PVDF, 21年FFC单品出货量同比增加约170%, 21年整体背板出货 量同比增加30.67%,公司重回背板龙头地位。公司21年重回背板行业第一,21年出货1.68亿平米, 产能1.7亿平米,规划22-25年每年扩充产能5000万平以上。 根据CPIA和中商产业研究院
5、数据,2020年背板行业CR3高 达62%,其中赛伍技术25%,中来股份24%,明冠新材13%。 2021年赛伍背板出货量1.31亿平米,公司21年背板出货量 1.68亿平米,在复合型背板原材料PVDF价格大涨的背景下, 公司重回背板行业第一。公司规划22年至25年期间每年扩 充产能5000万平以上,预计背板总产能将于25年增长至约 3.7亿平米。14 2021.2025年背板行业增长趋势透明背板传统背板350300 -250 -MD 200 4 150 -耕100 -50 0 公司自研“豪博客技术”,开启透明背板新纪元。中来透 明背板的特点是通过贯穿网络结构实现超强紫外防护能力。 豪博客技术
6、有三大创新,分别是“材料创新”:采用有机无机杂 化纳米合金材料;“装备创新”:设计开发独有超分散设备, 将纳米材料真正应用于背板产品中;“工艺创新”:在超分散 过程中对纳米合金材料进行包覆修饰,形成活性纳米材料。 豪博客技术成功解决了紫外阻隔和可见光透过的重大技术难 题,紫外阻隔率超过99.5%,并且由于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合金材料本身具有减反增透的能力,外表包覆材料可将紫外线转 化为可见光,透光率超过93%。挑战:双面双玻组件更为市场所接受双面组件市占率逐步提升,双面双玻组件是主流。由于 前期技术不够成熟、本钱居高不下,双面组件的渗透率较低。 随着电池本钱的下降、技术的完善,双面组件的市占率从
7、2017年的2%提高至2020年20%o而双面双玻组件由于其结 构对称、重量一致性好、寿命较长等优点成为目前双面组件 的主要应用方向。相比拟于新产品透明背板,光伏玻璃的质 量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更为市场接受。机遇:光伏玻璃价格高位,透明背板本钱较低透明背板相较于光伏玻璃在本钱、轻量化以及发电量方 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根据测算数据,透明背板双面组件比双 玻组件高约13.21%,透明背板双面组件发电小时数最高,比 双面双玻组件高约0.33%。透明背板双面组件与双面双玻组 件相比发电量更高主要原因在于背板外表积灰少,玻璃外表 较易积灰和泥斑较多,影响发电增益。另外,透明背板将组 件重量降低3
8、0%,从而减少运输和安装本钱。21年光伏玻璃短缺,根据PV Infolink数据,透明背板价 格21年下降,较多组件厂导入透明背板双面组件,透明背板 在双面组件中占比超过20%,总出货量约为13GW。图18光伏玻璃涨价光伏坡埔2.0mm艘膜.(RMB)光伏坡埔2.0mm艘膜.(RMB)光伏被墙3.2mm镀膜(RMB)司,3(1 一 C 一= - 2二 用字 一 2V 一 EW H,q户一 一 C od 。2房 忘,三 (K二三 w,?s OEdv Io司,3(1 一 C 一= - 2二 用字 一 2V 一 EW H,q户一 一 C od 。2房 忘,三 (K二三 w,?s OEdv Io4 .
9、N型拐点渐近,中来股份TOPCon电池蓄势待发公司自研POPAID技术减少电池制造工序,提高产品良 率至97%。J-TOPCon2.0是与江苏杰太光电共同开发了 POPAID 技术。POPAID技术采用的是PECVD隧穿氧化+PVD多晶硅的 解决方案。首先通过氧气分解氧离子并在硅片背外表生产隧 穿氧化层;通过paid源在衬底反面沉积一定厚度的非晶硅, 同时在沉积过程中通入PH3气体,气态磷烷进入机器中,经 lOkev和0.5-2kev高压射频将磷烷中的磷激发成磷离子的状态, 在离子源与地之间加入直流高压,这样磷离子通过高压电场 获得能量,束流的宽度为420mm,然后将硅片传输至束流下方,pai
10、d源的原子的飞向衬底过程中携带P离子或与P离子 反响从而实现原位磷掺杂。POPAID利用链式平台传输载板,能够在不破真空情况 下同时完成隧穿氧化和掺杂非晶硅沉积,真正做到无绕镀。 POPAID技术使一台设备可以替代现有管式高温氧化、管式 LPCVD、离子注入、去绕镀清洗四道工序的四台设备,量产 设备产能到达8000片/小时。利用POPAID技术使TOPCon工 艺步骤从12道缩短到9道,有助于提升良率、降低本钱。公司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布局TOPCon3.0、TBC及叠层 技术,转换效率提升仍有较大空间。公司电池量产转换效率 最高可以到达24.5%, 182尺寸实验室转换效率已经到达 25.4%
11、,良率到达97%以上。行业目前平均量产水平为 23.5%-24%o N型电池最高转换效率约为28%,叠加IBC等 技术,效率提升空间依然很大。公司现有技术为TOPCon2.0, 正在研发效率26%的TBC太阳电池关键技术及效率26%的 叠层太阳电池关键技术。公司电池技术路线预计为 TOPCon3.0 一TBC 一 叠层技术。公司现有产能3.6GW,山西规划16GW,预计22年电池 产量6GW。公司N型电池已有3.6GW产能,其中2.1GW采 用TOPCon 1.0技术,正在爬坡的1.5GW采用TOPCon2.0技 术,在山西规划16GW产能,其中一期8GW工程正在建设中,工程采用TOPCon
12、2.0技术。预计22年电池产量6GW, 未来2-3年将具备20GW左右的电池生产能力。公司是国内 TOPCon电池技术产能最早落地的企业之一,量产效率和技 术布局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我们认为公司在N型TOPCon 电池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或有望在技术转型伊始获得超额利 润。低价海外订单及原材料、海运费增加是公司21年电池业 务亏损主要原因。电池与组件业务21年毛利率-4.3%,这主 要是由于21年初公司签订了较多低价海外订单,叠加21年原 材料、海运费价格大涨,且本钱端上涨压力较难、较慢向终 端客户传导,导致21年电池与组件业务整体业绩不佳。我们预计电池与组件业务22年将实现业绩反转迎来量利 齐
13、升。我们认为随着硅料、硅片供给端压力逐渐缓解,上游 原材料价格将逐步回落,我们预计公司22年盈利水平将得到 修复,叠加产能扩张,客户订单饱满,公司电池业务将在22 年迎来量利齐升的局面。5 .中来股份发布局工业硅与多晶硅,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低电价+优质硅矿,核心竞争优势显著产能、产量缺口是公司拓展工业硅的主要原因。行业供给缺乏:工业硅产能充足但是受电力供应短缺、 能耗双控等影响,开工率缺乏,产量不及预期。根据硅业分会数据,2021年是正式实施“双碳”目标的第一年,新疆、云 南、四川等工业硅主要产地受能耗双控影响,关停局部产能。 2021年下半年云南发布的相关政策中提及“工业硅企业9-12 月份月
14、均产量不高于8月产量的10%(即削减90%产量 引 发市场预期工业硅供给紧张,价格一个月内从2万元/吨上涨 至6万元/吨。另外,21年8- 10月受丰水期延期影响,云南、 四川电站水量较少,电力供给较为紧张,导致工业硅企业开工 率低于正常水平,进一步引发市场看涨情绪。工业硅产能充 足但是产量缺乏是工业硅市场现状。下游需求持续增长:下游有机硅、光伏行业等需求持续 增长带开工业硅需求。工业硅的下游主要包括有机硅、多晶 硅、铝硅合金等,三大领域应用市场占比分别为40.2%、 29.8%、27.4%o在其中有机硅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电 器、医疗卫生行业等,同时在新能源汽车、5G基站等新经济 领域也
15、有所涉及。随着光伏、汽车和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加速 开展,工业硅需求维持高景气。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数据,2021年我国工业硅产量为261万吨。预计2025年工业 硅需求可以到达350万吨。图29工业硅下游需求占比有机硅多晶硅铝合金其他落后产能因其污染大、产能利用率低以及用电量等原因, 受限于能耗双控,终将退出。工业硅的生产过程是在电炉中 由碳还原二氧化硅制成,其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氧 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因此,工业硅属于高能 耗、高污染行业。2022年3月29日,云南省政府出台的关 于推动落后和低端低效产能退出的实施意见明确,为促进 低碳转型,云南将出清技术方面落后产能,
16、有序退出“限制类 产能,云南地区局部硅厂处于限制类名单中。工业硅炉型主 要包括12500KVA, 25000KVA以 及33000KVA炉型。由于 现在工业硅行业准入条件为炉型容量25000kVA及以上,参考 6300KVA炉型淘汰历史,我们认为12500KVA炉型属于落后 产能,将会逐渐退出市场。我们预计公司作为工业硅行业新进入者,将采用 33000KVA炉型。根据工业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公告,合盛硅 业2021年新投产产线均采用33000KVA先进炉型。综合考虑 能耗双控政策,我们认为公司或也将采用33000KVA炉型以 减少电耗和污染。低电价和硅矿优势为公司拓展工业硅业务奠定基础。山西地区
17、保障电力能源可靠供应,开工率可以保持稳定, 同时享公司受山西省0.3元/度综合电价。根据华经产业研究 院数据,燃料动力本钱占比高达36.74%,电力本钱是工业硅 生产的主要本钱之一。所以工业硅企业产能一般聚集在云南、 新疆、四川等低电价地区。四川与云南以水力发电为主,丰 水期电力供应充足执行优惠电价,枯水期电力供应紧张导致 电力本钱上升、开工率下降。相比之下,公司工业硅产能布 局在山西,可以使用火电生产,开工率可以保持稳定。古交 市在给予充足的电力保障外,承诺公司该工程享有0.3元/度 综合电价。电价优惠政策是公司工业硅工程核心竞争力之一。1.2公司曲折成长历程深度复盘曲折探索N型电池技术趋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股份 发展 现状 业务 布局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