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父亲、树林和鸟》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父亲、树林和鸟》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父亲、树林和鸟》优质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父亲、树林和鸟【课前解析】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的对话,体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 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借助课文优美的句子了 解父亲对鸟的喜爱。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耐人寻味,很多地方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 的生动语句,还有的还采用了修饰语连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丰富感情。本课 重点一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生动的语言并积 累摘抄。二是借助第二题的学习,辨析对父亲的判断,感受父亲形象。关注朗读: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记叙,所以借助对话,读懂对话,寻找到课文记叙的线 索,才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
2、要内容。而且读好对话,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 的情感、形象,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13个,字数较多,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 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蒙、鼻”横画较多而且容易写错,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字形再 书写,注意横画间要写得紧凑,“蒙”字下半部分横不要少写,“鼻”上边部分是“自”不是“白”。 在指导“雾、蒙、吸、翅”时,可结合语文园地“书写提示”中,“把撇和捺写舒展”的要求,重 点指导学生写好撇画和捺画。会认5个生字,相对较少,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 自主识记生字。关注词语: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在教学时需要引导
3、学生对生动 语言的感受。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多处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的生动语句,尤其是多 个修饰语连用,教学时既可以关注词语的表达形式,学习语言,在具体的语境中揣摩“幽深 的”“雾蒙蒙的”“凝神静气”“树一般兀立的”“苦苦的”等这些词语的意思,还可以感受这些词语 是如何表达情意的,进一步感受作品中父亲的形象。关注语言积累: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学习语言。本课有不少优美的语言值得学习、积累 并内化,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动的语句,结合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摘抄积累,为今后的 语言运用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 .会读“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2 .
4、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 亲的各种判断。3 .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 择其中的句子摘抄。【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第一课时1 .识字写字。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遂重点难点重占 八、识字写字。难点了解课文大意。一、导入新课1 .播放有鸟叫声的音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根据学生的回答贴上鸟图。2 .课件展示图片,明确“家”的概念,问:“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儿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上 树林图。(板书:树林和鸟)
5、让学生用“我喜欢鸟儿,因为”来说一句话。(贴上父亲图)3 .继续板书课题(父亲),全班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 .学生先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带生字的新词,并借助拼音自主认 识生字,强调鼻音和边音。2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学生反馈:课文共22个自然段。课件出示生词:黎明、凝神静气、舒畅、一瞬间、猎人。3 .随机指名学生起来当小老师带读词语。强调:黎(边音)、凝(鼻音)、猎(边音)。4.课件展示顺口溜,让学生猜字。(1)十对十,日对月。(朝)(2)雨天做家务。(雾)(3)月亮在旁边。(膀)5 .教师范写要求会写的字,学生书空。6 .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临写。三、初读
6、课文,了解大意1 .学生齐读课文。(1)先让学生说说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篇课文呢。(快乐、喜欢)(2)学生带着快乐和喜欢的感情来齐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2 .反馈并指导朗读中心句。(1)学生反馈信息,课件展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两个词最能体现父亲喜欢的感情呢?(最,一生。)那么谁能把父亲如此喜欢树林和鸟的感情读出来呢?(指名读)全班再一起读一读。鬣麻理板书父亲、树林和鸟父亲喜爱树林和鸟最一生第二课时am-髭课时目标)1 .品读课文,感悟父亲对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3 .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遂重点难点重占SB.八、品读课文,感悟父亲对鸟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深爱。难点1 .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2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逐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制作生字卡片,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相应的字卡。2 .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3 .齐读课文。二、精读感悟,体会思想感情1 .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齐读第1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2 .望鸟、闻鸟(仔细观察)。(1)你能在课文中的第28自然段里找出相关句子来说明父亲是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的吗?(自由读 第28自然段,四人为一小组进行
8、交流)(2)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从“幽深的 雾蒙蒙的”体会到树林里什么都看不到,但在如此难以辨认的环境下,父亲依然能发现鸟的踪迹,突显出 他对鸟的熟悉。从“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体会到父亲在仔细地看、用心地闻。(个别读)“我茫茫然地望着兀立的父亲。”指导朗读,体会父亲静静地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个别读) 随机指导理解: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可以看出父亲与树林融为一体的情景。(3)齐读这两句话。(4)一旁茫茫然的我,这时心里会想什么?请一位同学来扮演父亲,指导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用心 爱护鸟的感情以及父亲对鸟的
9、熟悉。(幻灯片出示第38自然段中父亲的话,师生合作读,板书:看叶知 鸟)(5)父亲这么仔细地观察,连说话的语气都是轻轻的,他是多么爱鸟、多么呵护鸟呀,可以看出:父亲 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3 .体味鸟味(父亲对鸟味有深刻的了解)。(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914自然段。(2)出示句子: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指导理解“浓浓的苦苦的”是谁的味道?(草木的味道。)师:为什么作者只闻到草木的味道?学生交流。(3)齐读: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指导认识“喙”。(4)鸟特有的气味,容易闻到吗?那怎样才能闻到?(全班交流X板书:闻鸟有味)4 .知鸟。师:父
10、亲的判断正确吗?(1)学生读第15-18自然段。(2)学生交流。(相机板书:知其快活)5 .父亲对鸟有更深入的了解。(1)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2)请听师配乐读第1922自然段。“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指导朗读句子,体会“快活”,并用“快活”来说 一句话。你们还听出了父亲对鸟的什么?(担心)(板书:怕其受害)(3)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此时,“我”的心情如何?(指名回答)(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5)学生探究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6)教师总结:父亲如此了解鸟儿,却不伤害鸟儿,而是那么喜爱鸟儿,所以“我”为父亲感到骄傲。三、总结升华,再现父亲的形象师
11、:文中的父亲对鸟的了解如此至深,那么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判断下面的说法,并说说 自己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1 .学生独立思考。2 .全班交流。四、总结全文,明理导行1 .教师总结:蓝天和树林是小鸟最好的家,人类是小鸟最好的朋友,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像父亲那 样爱树林、爱鸟,每一个人都向可爱的动物们多奉献一点爱心,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美好!2 .同学们,我们也像父亲那样爱鸟、爱树林,好吗?请同学们观察鸟儿,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 下来。盒盍理板段父亲、树林和鸟看叶知鸟闻鸟有味 知其快活闻鸟有味 知
12、其快活,父亲深爱鸟和大自然食薮孽康11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我们了解到“父亲知鸟”“父亲爱鸟”。 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 感悟。同时,我多次让学生合作讨论学习,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快乐中 学习。亲的各种判断。【教学难点】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 择其中的句子摘抄。【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读“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2 .有
13、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 .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 并选择其中的句子摘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题品题(出示课件3、4)1 .播放各种美丽小鸟的图片。教师谈话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你们经 常在哪里看到它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位父亲和树林、小鸟的故事。2 .教师板书课题:(板书:父亲、树林和鸟),学生齐读课题。3 .品读课题:引导学生发现父亲、树林和鸟这个题目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请学生 猜一猜这三者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再想想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设计意图:用小鸟图片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
14、生进一步了解小鸟和树林的欲望, 进而引出学习内容。)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 .(出示课件5)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时间、地点、人物, 并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 .学习生字词。(出示课件6)(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教师相机提醒:“凝”不可读半边;“畅、瞬”的声母是翘舌音。(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比如,“畅”可借助熟字“场”识记。理解“畅”,可放在“舒畅” 一词中理解,引导学 生了解“舒”和“畅”意思相近,还可让学生表演“舒畅地呼吸”,进一步体会字义、词义。3 .梳理故事内容。(出示课件7)(1)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圈画的
15、内容,教师明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一个春天的黎明地点:渡沱河岸的一片树林人物:父亲和“我”(2)根据提示,概括课文内容: 和 在 谈论 o预设:父亲和“我”在树林里谈论鸟。(3)教师提问:我们已经梳理了故事内容,你能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 容吗?(出示课件8)预设: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教师总结:第1自然段既开门见山点题,概括了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也表明了全文 中心,奠定了情感基调。(板书:开门见山父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三、品味语言,感受人物1 .(出示课件9)请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你认为能说明父亲 很喜欢鸟,了解树林和鸟的语句。2
16、.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品读相关句子。预设1:学生认为第3、4自然段能说明父亲很喜欢鸟。(出示课件10)出示第3、4自然段原文: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1)引导学生想象:”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是一个怎样的场景?(2)学生想象交流。教师播放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图片,引导学生说说:树林给你什么 感觉?预设1:很大很茂密。预设2:雾很大,潮湿,看不清。(3)教师追问: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父亲是如何观察鸟的?预设: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4)引导学生围绕“林子里有不少鸟”理解这种情况下,父亲依然能够找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父亲、树林和鸟 部编版 小学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23 父亲 树林 优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