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微公司业务布局及竞争优势分析.docx





《2022年中微公司业务布局及竞争优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微公司业务布局及竞争优势分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微公司业务布局及竞争优势分析一、中微公司:国产刻蚀设备龙头,内生外延拓展奠定 营收增长新动力1国内刻蚀设备龙头,加速平台化布局中微公司系国家“02专项”首批项目承担单位,是国内老 牌刻蚀设备龙头。公司于2004年在上海张江科技园成立; 2007年首台12英寸甚高频去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Primo D- RIE研发成功并交付客户,正式进入半导体前道装备领域; 2008年入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首批项目承担单位, 获批承担国家6545nm介质刻蚀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2010年首台深硅刻蚀设备研发成功,切入先进封装领域; 2013年公司投资睿励仪器,布局检测设备领域;2016年
2、首台 MOCVD设备Primo D-Blue研发成功,成功拓展LED领域; 2016年首台VOC设备的成功研发代表公司进入环保领域。公 司多次承担介质刻蚀领域国家重大专项以及上海市重大科技 项目,驱动公司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拓宽国际化竞争 视野,相关系列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加速落地。近年来,公司 通过一系列外延方式逐渐拓展至薄膜沉积、泛半导体设备、 环保、健康及生态互连等领域,加速平台化布局。公司主要设备销量波动较大,设备单价随高价值设备放 量逐步走高。分产品看,公司刻蚀设备销量逐年走高,一方 面系行业景气度提升,国内晶圆厂扩产加速,另一方面随着刻 蚀设备制程工艺的延伸及产品多元化布局,客户
3、及制程应用 逐步多元化。公司MOCVD设备主要受产品类别、客户扩产 节奏、行业周期及客户端验收节奏等影响,波动较大,随着 MOCVD设备逐步从传统LED领域切入MiniLED领域,设备 迎来量价齐升。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定增扩产落地,设备持续放量,展 望后续,公司营收有望保持高速增长。1)存货和合同负债高增,在手订单饱满。根据公司公告, 2021年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均大幅增长,2020年公司存货和 合同负债分别为10.6亿元、5.9亿元,截至2021年末,分别 增至17.6亿元和13.7亿元,同比分别+66.0%/+132.0%。2021 全年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90.5%达41.3亿元,创历史
4、新高。 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保证业绩持续高增长。2)定增落地保障产能:公司合同负债主要由客户预付款 组成,新签订单、合同负债双双增长,表明公司在手订单饱 满。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产品付运腔体数由2020年的295 腔增长66.4%达491腔,公司于2021年6月向特定对象发行 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82.06亿元,公司在江西省南昌、上海 市临港分别建设14万平方米和18万平方米研发生产基地以 及10万平方米总部大楼,积极提升产能,夯实未来发展基础。3)刻蚀设备持续放量,市场持续扩大:公司2021年 共付运CCP刻蚀设备298腔,同比增长40%。在先进逻辑电 路方面,成功取得5nm及以下逻辑电路
5、产线的重复订单。在 存储电路方面,公司的刻蚀设备在64层及128层3DNAND 的生产线得到广泛应用。公司2021年ICP刻蚀机付运超过 130腔,同比增长超过230%。8/12英寸深硅刻蚀设备Primo TSV200E. Primo TSV300E成功应用于先进系统封装、2.5D 封装和微机电系统并且在3D封装领域验证进展顺利。高性 能Mini LED用MOCVD设备Prismo UniMax订单成功超100 腔并进一步拓展至MicroLED领域。图14: 20Q121Q4年公司存货(单位:亿元)公司刻蚀设备毛利率稳定,MOCVD设备毛利率波动较 大。公司半导体刻蚀设备毛利率长期稳定在44%
6、左右, MOCVD设备毛利率波动较大。20172019年公司MOCVD设 备营收占比较高,公司整体毛利率从38.59%降至34.93%。2020年受LED行业不景气影响,MOCVD设备毛利率达处于 低位,受益于刻蚀设备营收占比提高,公司整体毛利率逐步提 升至37.67%。2021年受行业高景气度及高端设备逐步放量影 响,公司半导体设备量价齐升,公司毛利率逐步恢复至高位 43.36%O期间费用率逐步下降,盈利能力逐年增强。20162019 年间公司期间费用率逐步下降,随后保持在14.0%左右。得 益于期间费用率逐步降低和公司高毛利率设备占比逐步提升, 公司净利率持续走高。与国内外同行业可比公司相
7、比,近些年 公司毛利率水平处于国际一线水平,前期毛利率较低,主要 系低毛利的MOCVD设备营收占比较大。图16: 2016-2021年公司分业务毛利率1.3 高研发投入保证产品领先优势,自主核心技术持续加 强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较高,学历水平符合技术密集型、人 才密集型企业特点。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415 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9.6%,涵盖了等离子体物理、射频及 微波学、结构化学、微观分子动力学、光谱及能谱学、真空机 械传输等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381 人,占研发总人数比例91.8%,整体学历较高。持续加大研 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保持高水平。公司研发突入不断增
8、长, 2021全年研发投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3.8%。与同行业公 司相比,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较高水平,基本保持 20%以上。公司持续重视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拥有一系列核心自主 知识产权技术,并能够快速导入公司产品实现产业化。凭借 突出的研发实力,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其他多项重大 科研项目。图20: 2021年公司公司人员构成(截至2021年末)行政财务技术销售生产606一尧认是1.4 定增募资落地,用于先进工艺设备研发及高端设备产 业化项目2021年公司成功完成再融资发行,募集资金82亿元,拟 用于中微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中微临港总部和研发中心项 目以及科技储备基金。上海临港
9、新片区和南昌高新区均具有明 显的产业化集群优势,公司本次投资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抓住 区域发展协同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公司主营业务。中微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中微临港产业化基地项目地 块总占地面积约157.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 中微南昌产业化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130亩,拟新建生产基地 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用于生产集成电路设备、 泛半导体领域生产及检测设备以及部分零部件等,将分别与 临港区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及南昌LED产业形成 集群效应。中微临港总部和研发中心项目:项目地块总占地面积约 25.0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 为公司临港
10、总部和研发中心,用于除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 等优势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外,还将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推动 集成电路生产设备及零部件国产化、推进泛半导体设备产品 的研发及产业化等。科技储备基金: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研发项目运营资金 需要,本次募集资金中的30.8亿万元为科技储备资金。科技 储备资金将用于满足营运资金、研发以及相关产业的扩张等需 求。表6:公司募投项目情况(单位:万元)片号事集杳金拟投入较i1中微产生化二地鹿议4目317732.73170002中维信港总部和纣发中心用目375582.43750003科技砧分青公308000308000合计10013151达品认是根据2021年公司公告江西
11、省南昌市高新区约14万平方 米的研发生产基地已全面封顶,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约18万平 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和约10万平方米的总部大楼也在紧锣密 鼓的建设。到2024年,中微公司将会有十几倍大的厂房全面 建成,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发展夯实基础。二、竞争优势:内部自研+外延并购,中微公司平台化布 局初见成效2.1 介质+导体刻蚀双布局,进一步打开刻蚀设备成长空 间刻蚀机是晶圆制造三大核心设备之一,干法刻蚀占比95% 以上市场份额,根据作用机理不同,干法刻蚀又可分为电容 性等离子体(CCP)刻蚀设备和电感性等离子体(ICP)刻蚀 设备。CCP刻蚀设备:CCP刻蚀设备等离子体能量高,浓度 适中,不易控制,可调
12、节性较差,主要用于质地较硬的电介 质刻蚀领域如:逻辑芯片栅侧墙、硬掩模刻蚀、中段接触孔 刻蚀、后端镶嵌式铝垫刻蚀、深孔和连线接孔刻蚀、氧化硅/ 氮化硅等深槽介质刻蚀。ICP刻蚀设备:ICP刻蚀设备等离子 体浓度高,能量低,可单独进行等离子体浓度和能量的调节, 可用于质地较软的金属、硅等导体刻蚀领域如:硅浅槽隔离 (STI)、错(Ge)、多晶硅栅结构、金属栅结构、应变硅、 金属导线、金属含垫、金属硬掩模等金属和硅刻蚀。全球半导体刻蚀设备市场空间160亿美元,呈寡头垄断 格局。根据SEMI预估,2021年全球晶圆厂设备市场规模 668亿美元,按刻蚀设备占比24%左右初步估算,全球半导体 刻蚀设备市
13、场规模160亿美元,CCP刻蚀设备市场占比60% 约96亿美元,ICP刻蚀设备市场占比40%约64亿美元。其 中中国大陆晶圆设备市场份额全球占比约27%达80亿美元。 全球刻蚀设备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据Gartner统计,2020年 泛林半导体、应用材料及东京电子三者市场占比达90%。图34: 20182020前道晶圆设备占比光刻设瞽刻蚀设符薄膜沉枳设得清洗设箸CMP设涂胶显影设得热处理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检测设备30% 25% -一20% 一一15% - 10% -5% -0% 11201820192。2?竞 认是CCP刻蚀设备市场占比逐步扩大,ICP刻蚀设备取得突 破进展。CCP设备:公司立
14、足CCP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占据 龙头地位,性能比肩国家一线大厂,公司Primo RIE系列产品 已成功批量进入包括台积电、SK海力士、三星、中芯国际等 在内的国内外一线客户集成电路加工制造生产线,市占率逐 步提升。逻辑电路:已取得5nm及以下逻辑产线重复订单; 存储电路:产品已在64层及128层3DNAND生产线得到广 泛应用,订单稳步增长,并积极布局动态存储器应用,工艺 开发及验证进展顺利。此外公司推出兼容8/12英寸晶圆设备, 以满足国内成熟晶圆产能的扩张。ICP设备:自2019年公司ICP刻蚀设备进入市场,已在 15家客户共计100道工艺产线进行验证,累计交付已超180 腔,ICP设备逐
15、渐成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积极 推出应用于先进系统封装、2.5D/3D封装和微机电系统的8英 寸和12英寸深硅刻蚀设备Primo TSV200E. Primo TSV300E, 已获得重复订单。针对未来客户技术需求,公司积极布局满 足5nm及以下的逻辑芯片、IX nm的DRAM和128层以上的 3DNAND存储芯片等产品需求的ICP刻蚀设备研发。晶圆厂资本开支持续提升,先进制程占主导地位。台积 电:2021年台积电资本开支300亿美元,其中80%用于7nm、 5nm、3nm等先进制程工艺,10%用于先进封装和光罩制作,其余用于特种工艺制程。据台积电21Q4业绩说法会,2022年 台积电
16、资本开支预计将增加40%以上达到400440亿美金。三星:2021年三星资本支出约360亿美元,主要用于先进逻 辑芯片制程工艺以及128层6V-NAND Flash存储芯片和DDR5等内存芯片。中芯国际:2021年资本开支达45亿美元,主要用于40nm65nm成熟制程扩产,预计2022年资本开支 将会达到50亿美元。随着未来国内外先进制程工艺占比、3DNAND堆叠层数逐步提升、国内成熟制程产线加大扩产,刻蚀设备市场空间逐步扩容叠加产品市占率逐步提升,预期公 司半导体刻蚀设备未来大有可为。图37:公司刻蚀设备演进下一代机型下一代机型-双台 D-RIE二十曰双台AD-RIE双台HD-RIE7nm以
17、 .,下邃梅 电路下一代机型CCP反应腔CCP反应腔128层及 以上3D 存储Primo nanovaPrimo nanovaTSV刻蚀ICP反应腔?Primo Twin-star下一代机型;下一代机:; 下一代机型先进量装3D封装7-3nm 邃辕电 路IXnmDRAM !及128JI以上J3D NAND3 1辑电路 i工浣.是2.2 内生外延拓展薄膜沉积设备,开拓新增长曲线3 3:公司主要产品演变海归派高管具有丰富的半导体设备研发实力及行业从业 经验。公司技术团队皆毕业于美国名校并拥有公司创始人及 董事长尹志尧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曾分别任职 于英特尔、泛林半导体、应用材料等公司,
18、专业从事半导体 刻蚀装备研发,曾历任应用材料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产品总部 首席技术官、总公司副总裁及等离子体刻蚀事业群总经理、亚 洲总部首席技术官等职位。核心技术人员杜志游博士、倪图强 博士、麦仕义、杨伟、李天笑都拥有丰富的国外半导体公司 如英特尔、索尼、应用材料及泛林半导体工作经历,从业经 验丰富。背靠上海市政府和国家大基金二期,公司无控股股东和 实际控制人。公司前身为中微有限,由中微亚洲出资设立, 为外商独资企业,2018年转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后经一系列随着晶圆工艺复杂化以及堆叠层数增加,薄膜沉积设备 市场规模快速提升。四大因素推动薄膜市场扩容:1)晶圆厂 扩产带来设备需求;2)先进逻辑制程芯
19、片的沉积工序增多, 多重曝光技术拉动薄膜设备需求,目前基于EUV的7nm/5nm 已成台积电营收主力,预计22年将投产3nm工艺;DRAM 方面,据产业链消息,目前三星、SK海力士以及美光处于从 1Y制程向1Z制程转换阶段,未来基于EUV的导入,制程将 进一步延伸至10nm; 3) FLASH存储芯片级3D NAND成为 主流,堆叠层数增加导致薄膜沉积工序增加;4)芯片结构复 杂化,由此导致设备使用量增加及各设备份额不断变化。未来, 随着晶圆制程工艺的推进,等离子体沉积(PECVD)和原子 层沉积(ALD)将贡献主要增长点,预计到2024年,等离子 体CVD和ALD将分别占据薄膜沉积设备市场份
20、额51%和 19%oCVD设备全球市场规模100亿美元,国外厂商占据主导 地位,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根据Gartn6r统计,2020年CVD 设备市场份额约85亿美元,约占薄膜沉积设备市场64%市场 份额,其中LPCVD市场规模约15亿美元,ALD (原子层沉 积)市场规模约17亿美元。参考2020年各薄膜设备占比来, 初步测算2021年LPCVD设备以及ALD设备市场份额分别 为11.2亿美元、20亿美元。据Gartner数据,受益于先进制 程GAA应用和存储器超深宽比薄膜技术需求,单ALD设备 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2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34亿美元左右。 其中单先进制程FinFET向G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公司 业务 布局 竞争 优势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