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958【邓老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创新的融合(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10958【邓老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创新的融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10958【邓老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创新的融合(1).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创新的融合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适当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这两科 的教学工作相结合,从“汉字读写” “文本阅读” “口语交流” “日常习作”这几 个方面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语 文与德育教育的正确融合。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引言当课程标准改革进行至今,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语文教学,在原先“授业解惑” 功能的基础上,渗透进“传道育人”的社会功能,推动课程功能的规范转变。就 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是单纯得学习知识,而很少可 以接触到“传道育人”这一方面。但是,小学语文中包含着丰富
2、的人文性,开阔 的社会性,深刻的思想性,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性环节,教师完全可以将“德 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渗透在一起。一、汉字读写既然,想要完成课程功能转变,那就必须从最基础的内容先开始。对于小学 阶段的学生来说,最首先接触的文化性内容就是学习常用的汉字。教师可以利用 汉字中独特的文化体系,来引申出语文教学与“德育”的相互渗透卬。在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一课中,学生学习的字笔画没有那 么复杂,例如“一”“二”“三”“四”等等。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学会写横 平竖直的字。教师要借此来告诉学生,字迹可以看做是人的准则,写字要横平竖 直,做人要端正明志,做事要中正平和。在部编版语文一年级
3、上册日月明中,学习“众”这个字时,教室可以引 导学生,“众”字由三个人组成,寓意着“人多”,人多了,力量也就大了,所以, 我们要学会团结群体的力量,才能取得好结果。逐渐地,学生们就会明白,汉字是中国人最独特的哲学,可以教会我们好多 道理。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教材中规定的课业内容,也让语文教学不仅仅漂浮 于“授业”的表面。二、文本阅读课文教学,意图在于突出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仔细体会文章中主要精 神,可以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性共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洗礼个人心灵, 使得学生正确运用知识与技能,体现出课程改革中的三方整合。因此,在新课 标的推进下,“文本阅读”可以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与“德
4、育渗透”融合工 作中的一个重点方向。对于书中出现的课文,其中的人物形象总是很有代表性,充满正能量的,这 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初步建立的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好的标杆作用。教师要能够先 挖掘出课文中的精神内涵,随后要带领学生将文章分成大段,通读每个大段,随 手做笔记,提炼出描摹人物精神形象的词句,进行重点性分析。以部编版语文四 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提出“为什么主人公立 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的问题,随后带领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修身 课,主人公的回答让校长赞叹”、“奉天城,主人公对于伯父的劝告疑惑”、“外租 界,主人公振臂立下报国之志”这三件主要事件。最后,与学生一同总结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邓老师 D10958 老师 新课 背景 小学语文 教学 德育 创新 融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