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错了么——《敬业与乐业》引文考据.docx





《梁启超错了么——《敬业与乐业》引文考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启超错了么——《敬业与乐业》引文考据.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梁启超错了么敬业与乐业引文考据江苏苏州市景范中学/黄素心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课为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一文,这是1922年, 他应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之邀,对该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课文为演讲稿的节选篇。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他主张发扬传统 文化精神,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这篇文章让我们领略到他的博学,特别 是他对中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熟稔。文章中多处引用名言,这也成为教学的重点。我们在拜读之余对这些引言也加以考据,发现一些疑问,简做阐释以供探究。一、老子说了什么“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 句话,断
2、章取义造出来。”(敬业与乐业)关于“敬业”梁先生以为取自“敬业乐群”一语,此句出自于西汉戴圣的礼记学记, 原文为:“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这“敬业”二字出典非常准确。关于“乐业”,梁先生认为取自老子。的确,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有言: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 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一句,但同梁先生所言的,老子里头 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似乎有些出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有老子的
3、话老子日:“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 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倒有“乐业”之说了。但是梁先生引用的,真正本源,却不应该是老子,而是 史记。二、朱子解了什么“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 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敬业与 乐业)论语学而篇中有言:“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 时。”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学而篇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对于“敬 事而信”,宋代朱熹注日:“敬者主一无适之谓。”我们发现,梁先生引用了朱子对论语学而篇中“敬事而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错 敬业 乐业 引文 考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