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学习目标L通过意象鉴赏并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2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3 .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重点难点学习短歌行中运用多种修 辞表达情感的诗歌写作技巧.体味短歌行“忧”而奋 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1 .理解诗歌典故的运用册知识精讲【01知识常识】慷慨悲歌求贤才一一短歌行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 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 军,欲一举扫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大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 饮至半夜,忽闻鸦声鸣南而去。曹操有感此景
2、,横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抒发了求贤若渴的 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歌就是短歌行。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建安年间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 (239年)这段时间的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其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代表作家 主要是“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 应场、刘桢),还有女文学家蔡琰(文姬)。建安诗歌是社会由分裂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的产物。“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使建安文人拥有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 行开头以“朝露”比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比喻才德高盛。以山、海比喻胸怀宽阔,
3、 招纳人才越多越好;语言质朴自然,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情绪。白描手法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归园田居(其一) 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 巷中,鸡鸣桑树颠”八句话,诗人用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相交的手法,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 惯的事物,展现了朴拙自然的趣味。洞悉考情放眼彼岸新高考在“古代诗文阅读”中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 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试题从鉴赏的角度命制,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对诗作的 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一定程度的鉴赏(以鉴赏形象、语言和表
4、达技巧为重点)。诗歌的“表 达技巧”是必考内容。归纳方法胸有成竹修辞手法鉴赏“三步法”比兴属于修辞方法。第一步:判。品读诗歌,理解诗意,结合关键词判断修辞手法。第二步: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该修辞手法的运用特点。第三步:赏。赏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条列出。描写方法鉴赏“三步法”第一步:指。指出诗歌中描写方法的基本特点。第二步:联。联系具体内容,阐释该描写方法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赏。赏析该描写方法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分条列出。B能力拓展.诗人们通常会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意愿、追求喜好、内心世界等,会塑造出丰满的自 我形象。诵读诗歌,说一说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点拨
5、短歌行塑造了一位具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而又求贤若渴的志士形象。归园田居 塑造了一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隐土形象。1 .鲁迅先生曾分别评价过曹操和陶渊明,请结合本课两首诗歌,谈谈你对鲁迅先生评价的理解。“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系)“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题未定草)点拨短歌行表现了曹操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忧愁幽思, 苦闷煎熬,仍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的心声。这样 一个在乱世中有顽强进取精神的人,称之为“英雄”也是实至名归的。陶渊明选择出仕
6、,固然有养家糊口的考虑,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安世济民”,所以与世俗 官场格格不入,不适应仕途中繁文缗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不愿同流合污而数次挂 冠而去,最终选择彻底归隐,终老田园。正是因为他并未完全脱离现实,保有这样的精神气节, “并非浑身静穆”,他才如此伟大。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在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 人格情操。这首诗显现的画面很有层次。近处,宅院、林木,亲切可即;远处,村落、炊烟, 给人以悠长的遐思。一近一远,使画面具有纵深感。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 罗堂前”等表现出了乡村的宁静祥和之美。静景之中,又有动的画面:“依依墟里烟”“狗吠
7、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飘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许多动感, 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跃起来。以动映静、以有声衬无声,动静结合,更显得乡间的宁静、 平和。只有在极度安静的情况下才能听见鸡鸣狗吠。陶渊明笔下田园风光充满了生活气息,请同学们根据作者写景的顺序和手法,写一段240字左 右的文字。要求:用散文的笔法,加入适当的想象,注意描写的顺序,运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手 法。答:噫亮的歌声从每一棵玉米株下,参考示例:田园上最先欢快起来的便是那群两栖的朋友, 每一片庄稼叶底,每一潭积水洼旁,掠过涟涟的牛毛细波,冲破莽莽的青纱屏障,回荡在茫 茫的青山白云间。除了蛙鼓,还有一两声清脆的蝉鸣
8、点缀其间,还有偶尔星星点点不知名的 虫嘶,种种声音巧妙地配合在一起,一直在田园上空回荡,回荡 与之相映成趣的画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苍劲如黛的远山,其怀抱中的广阔无垠的玉米地, 地头及田边的绿树但这画面并不静止而单调:玉米在相互招手致敬,大树在沙沙地轻轻打着拍子,更兼满天的蜻蜓在悠闲地飞舞,偶然间飞鸟的身影从碧空中滑过这立体的画 面!这唯美的画卷!实践飞跃.出世与入世,江湖与魏阙,历来都是一个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问题。说到底,出世与 入世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一世之雄,一个是隐逸之宗; 一个具有一统天下的宏大气魄,一个则有崇尚自由的隐逸情怀。假如他们穿越时空相遇
9、,会 对对方说些什么呢?请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名为“志士与隐士”的剧本。对话要得体,符合 人物的身份和阅历。点拨傍晚,树林,一条古道蜿蜒伸展向树林深处。林边,陶渊明左手背在身后,手里握一把 菊花,右手拈须,望着远方的山影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曹 操(骑马从林间古道而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陶渊明(作揖相让路边)此诗悲歌慷慨,气韵沉雄,乃曹公名作也。曹操(下马)哈哈,正是拙作。陶渊明(暗暗吃惊,仍不卑不亢)偶遇曹公,实乃三生有幸。曹 操 孤也有幸得见先生。不知先生高姓大名?陶渊明 在下姓陶,名潜,字渊明。曹 操 陶先生,刚刚听闻先生的吟作,也委实不世之材。现如今天下大乱
10、,所谓“乱世 之中出枭雄”,先生可否出山,助孤一臂之力?陶渊明 于今乱世,曹公还能有何理想?曹 操 先生可以帮孤出谋划策,助孤立下赫赫威名,先生亦可功名在身,扬名天下。陶渊明 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吾身处乱世中,自当斩破红尘,既然不能提剑安天下,也 应留清白之名于后世。曹 操 天下不幸,有才学之人理应奋起拯救万民于水火,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才是一个 志士的理想。陶渊明 在下不这样认为,乱世之中,做一个隐土才能以平和的心情去独守自己的本分。(深深一揖)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还是回到我的桃花源去吧。(说完飘然离去)曹 操(高声吟诵)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扬鞭奋蹄而去).桃花源是一个抛
11、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一个弥漫花香的所在,桃花源是个大美的所在,在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里,人们自由和平,天性纯真。成为了历代中国文人心灵的寄所, 成为一个代表“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你认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政治上不得志,最终对仕途彻底绝望。对不被重用,无法施展兼济天下的抱负的不满。 对龌龊的官场的厌弃,面对屈辱时,多年郁结和文人傲骨的爆发,使陶渊明最终决定归隐田 园。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在田园生活中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明白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 活。晋时文人洒脱飘逸的世风对他的影响,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及佛道隐土也对他产生了影 响。1 .学习诗歌评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一组诗,共五
12、首(一本作六首),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 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 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 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 整体。其所以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 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 在其中的情趣来贯串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 彩是辉映全篇的。请结合注释阅读其余四首,选择一首
13、进行评点。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白日掩荆扉,时复墟曲中,相见无杂言,桑麻日已长,常恐霜霰至,穷巷寡轮鞅。 虚室绝尘想。 披草共来往。 但道桑麻长。 我土日已广。零落同草莽。【注】野外:这里指农村。人事:人际交往,这里主要指与官场的来往。轮鞅(yGng):鞅是拉车的皮带,这里指车马。尘想:入世做官的想法。墟曲:即指村落。披草:拨开野 草。我土日已广:我开垦的田地一天天在扩大。霰(xidn):小雪珠。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注】南山:指庐山。兴:起床。理荒秽:即除杂草。归园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
14、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注】去:离开。浪莽:联绵词,广大貌。试:这里作副词用,初也,偶也,转意为“偶尔有一次”。榛:榛莽之榛,泛指丛生的杂草荆棘。丘垄:坟墓。依依:隐约可 辨的样子。焉:何。如:往。一世:三十年为一世。异朝市:市朝变迁。幻化、空无: 佛教大乘教派的教义是空,东晋佛教的六家七宗有本无宗、本无异宗、幻化宗、心无宗,诗中 四字是借用,按原字义解释,不含宗教色彩。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
15、,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注】策:策杖,拄杖。遇:本作“可”。漉:过滤。滤掉酒糟。招近局:招近 邻而成局。多人聚合欢饮称局。一说:局,曲也,近局指近邻。点拨评点归园田居(其三)(1) “种豆”,代劳作之事;“南山下”,指劳作之地;“草盛”,杂草丛生;“豆苗稀”, “草” “苗”对举,形不善经营之状,更显乐此不疲之心。(2) “晨兴”,早起;“理荒秽,除野草;“带月”,披着月光;“荷锄归”,扛着锄 头回家。三四两句中,“晨”“月”对举,表明时间的推移,写出了一天劳作的大概情况。尤 其第四句,更是写出了一种漫步田藤、心满意得的情状。(3) “道狭”,道路狭窄;
16、“草木长”,草木牵衣,归途难行;“夕露”,晚间露水;“沾 我衣”,沾湿衣服。从五六两句我们可以感到田园的荒芜、环境的幽清和夜气的湿寒。(4) “不足惜”,不值得为“沾衣”懊恼;“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背自己 归园田的心愿。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然而诗人却言“不足惜”,只要“愿无违”,从而将 自己摒离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的心志和盘托出。总评:这首诗语言质朴、平淡、自然,将劳动的清新感受和山村月夜的静谧景致融为惬意 出俗的意境,记录着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和感受,抒写了诗人脱离尘俗回归自然的闲适喜悦的 心情。羔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一、基础过关L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3
17、分)()A.少无适俗韵韵:气质,情致 B.方宅十余亩 方:四周围绕C.桃李罗堂前罗:排列D.复得返自然 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答案】D【解析】“自然”应是和官场生活相对的田园生活。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3分)()A.何时可掇B.乌鹊南飞 C.天下归心D.榆柳荫后檐 【答案】A【解析】掇:动词,拾取,摘取;B项,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项,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归服;D项,荫:名词作动词,遮蔽。3 .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答案】D【解
18、析】A、B、C三项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以“尘网”喻“官场”;B项,以“朝 露”喻“过去的日子”;C项,以“樊笼”喻“官场”;D项,使用了设问、借代的修辞手法, 以“杜康”代“酒二.下列对诗句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3分)()A.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句诗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杜康”代指酒,表明只有酒 可以排解自己的忧愁。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 才的期盼之情。C.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 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
19、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答案】D【解析】D项,两句诗直接用白描的手法写鸡和狗,并非比拟的修辞手法,而是对偶的修辞手 法。4 .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契阔谈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越陌度阡,枉用相存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答案】A【解析】“需同宴二.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无适俗韵适:适应B.枉用相存 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 守拙:不学巧伪,不争名利 D.契阔谈契阔:久别重逢 何时可掇 掇
20、:拾取,摘取桃李罗堂前绕树三匝 山不厌高罗:罗列匝:周、圈厌:满足【答案】B【解析】存:问候、探望。6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论魏晋(古义:更不用说。今义:连词,不管、不论。) B.人生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 C.明明如月(古义:明亮。今义:显然如此;确实。) D.复得返自然(古义:理所当然的。今义:自然界。) 【答案】D【解析】“自然”的古义为大自然,又指顺应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对酒当歌B.乌鹊南飞C.鸡鸣桑树颠D.鼓瑟吹笙【答案】C【解析】A项,“歌”,名词作动词,唱歌;B项,
21、“南”,名词作状语,向南;D项,“鼓”,名 词作动词,吹奏。9 .下面对诗句修辞运用的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A.短歌行三、四节运用了引用的手法,突出了诗人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 的恭敬。B.短歌行最后两节运用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表现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 天下的雄心。C.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以对仗句式,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 往新生活的情绪。D.归园田居(其一)描写的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 明的对比。【答案】B【解析】诗的最后两节运用了比兴和引用的手法,而不是借代。10.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22、的一项是(3分)()A.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从诗句的字数看,有四言、五言和七言等。其格律自由, 不拘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B.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 徐干、阮壬禹、应场)。C. “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与“歌”相似, 常合称“歌行体”。D.陶渊明,东晋诗人,开创了我国田园诗的创作先河,他的诗不仅在当时名气很大,而且对后 代影响也比较深远。【答案】D【解析】陶渊明的诗到了后代才被重视,在他生活的年代并没有很大的名气。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
23、 “青青子衿”中的“子”是对对方的尊称,“衿”是“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 青色交领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 调苍凉悲壮。C.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短歌 行观沧海。D.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 田园”诗风的开创者。【答案】D【解析】“山水田园”应该是“田园”。“山水”诗的开创者是谢灵运。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短歌行中“, ”两句,把贤才比作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园田 其一 教师版 2022 2023 学年 语文 同步 讲义 统编 必修 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506108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