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优质教案【最新】.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优质教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优质教案【最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丁香结【课前解析】本文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 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 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文章表达了作者 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的 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关注文章内容: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3自然段,着力 描摹丁香花。其中,第1自然段写城里的开得繁茂的丁香花,第2自然段简洁地从花色、花 香写城外丁香花的美丽芬芳,第3自然段细写斗室外与作者生活紧密联系的
2、三棵白丁香。第 二部分为第46自然段,着力感悟“丁香结”。从古人“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 微雨中的丁香花,写到自己在偶然的观察中明白“丁香结”说法的来由,最后从丁香结寄予 的愁思想开去,对丁香结有了新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关注写作手法:这是一篇语言精美、意蕴丰富的散文。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 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文章在介绍丁香花的形象时,分别从 视觉和嗅觉突出了它的颜色、样子、气味。对丁香花有写意式的色彩描写:月下的丁香是“白 的潇洒,紫的朦胧”,斗室外的白丁香洁白耀目,被作者直呼作“檐前积雪”,还有“一片 莹白”“参差的绿”与“两扇红窗”
3、交相辉映,自是好看。除了写意式的色彩描写,也有对 花形的工笔白描:“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开 满一树”从局部写到整体,条理分明,文字富有节奏感。从对丁香花的描写可以看出作 者对景物的体察精微,描写生动,神形俱得。【教学目标】1 .会写“缀、窥”等12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8个词语。2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3 .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学重点】1 .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 .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
4、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1 .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2 .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3 .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字词:缀幽雅伏案笨拙单薄模糊花蕾衣襟恍然愁怨(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认读,教师相机正音。)(2)学写生字。师指导书写“幽、薄”。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3)理解词语。三、初探“丁香”,整体感知1 .从题目入手,关注“丁香结”。(1)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提到了 “丁香结”,把相关句子用横线画出来。(2)关注“丁香结”出现的位置。(多集中在文中后三自然
5、段)2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1)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什么?(2)引导学生划分课文结构层次。(课文的第13自然段写的是丁香花,即赏花,第46自然段写的 是丁香结,即悟花。)四、学习“赏花”,感受丁香花的特点1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丁香花的语句,并发挥想象,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 相机指导。)(1)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 望。”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给你什么感觉?作者在这里把丁香花写成了什 么?你喜欢这个句子中的哪个字或者词语?学生交流感受。A. “星星”写出丁香花小
6、巧、繁密、色泽明亮的特点。B. “探、窥”赋予丁香花人的情态,写出了丁香花的活泼、灵动。(2)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 是丁香。”发挥想象,“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描绘出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3)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积雪”指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指盛开的白色丁香花,从“雪色” “香气直透毫端”可以看 出来。)王安石的哪两句诗与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4)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
7、一树,遮掩着我的窗, 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朗读句子,想象画面,说说作者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从局部到整体。)丁香对作者有怎样的影响呢?(窗外的丁香,增益了作者的文思,更引起了作者驰骋千里的想象)2 .总结课文第一部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丁香花的?(形状、颜色、气味)五、布置作业1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 .朗读课文描写丁香花的部分,摘抄优美语句。梳理板书丁香结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颜色:紫色、白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第二课时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2 .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
8、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脸A重点难点,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难点体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学过程J一、回顾前文,感受丁香花的特点1 . 丁香花有什么特点?(繁密耀目、娇俏灵动)2 .雨中的丁香花又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出示: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 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1)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画面。(2)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二、理解“悟花”,感悟主题内涵1 .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画出称
9、丁香花为“丁香结”的原因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丁香花苞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2)欣赏古代服饰,观察古代女子衣服上的盘结,你又有什么发现?(原来是因为丁香花苞形似“结”, 所以才称其为“丁香结”。)2 .理解古人何以发明“丁香结”的说法。(D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2)结合“阅读链接”,也可以补充其他诗句,引导学生了解“丁香结”自古以来就有愁怨难解的意思。3 .齐读第6自然段,思考
10、:面对年年都有的丁香结,作者的态度是什么?课件出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作者给“丁香结”赋予了新的寓意既然人生难免遇到困 难,那不妨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积极解决问题,并把它看作一种人生的味道。)(2)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会遇到哪些“结” ?(学习压力很大、考试失利、与朋友发生 争吵等。)(3)交流:学了本文,你打算怎样面对这些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呢?三、拓展练笔,延读“丁香结”1 .出示丁香结原文结尾“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 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一一谁知道是
11、否解得开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 .默读课文,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你的心中此时有什么想说的吗?请批注在课文结尾处。四、总结提升,再现“丁香结”同学们,这丁香结带给了我们太多美的感受,太多心的感悟。虽然我们的生活阅历还不丰富,但今天 我们已经跟随宗璞先生的文字在丁香结中走了几个来回。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把我们的感受,我们 的思考融入这朗读中,再现“丁香”的美,再现“丁香结”的愁怨和它带给我们的思索。(学生朗读全文)勰 逸栋理板书,赏花:颜色、形状、气味丁香结,悟花:“结”乃常态, 乐观豁达、坦然面对逡一教学反思:针对本次教学,我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1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
12、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 章的内容,并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2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着重引 导学生抓关键句段品味语言,体味含义,循序渐进地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窥”等1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幽 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2 .正确朗读课文,厘清文章结构,学习赏“赏花”部分内容。【教学过程】3 、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出示丁香花图片,让学生感受丁香花的美,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丁香结的
13、意思是丁香 花苞。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一一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 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板书课题:丁香结,学生齐读课题。4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4)在欣赏完美丽的丁香花后,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吧。宗璞,1928年生于北京。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宗璞的散文抒真情,写 真意,常从细小的生活琐事、平凡的自然景物中体验、感受人生。其著名的散文篇目有紫 藤萝瀑布废墟的召唤等,作品集有落霞燕园等。(设计意图:情境导入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又让学生根据课题设下疑问, 为接下来的理解重难点作好铺垫。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感
14、受真情。)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 .初读课文(出示课件5)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6)出示词语:参差 芭蕉 妩媚 花苞 幽雅 伏案 笨拙 愁怨 模糊花蕾衣襟恍然单薄尘土分嚣半树银装缀满枝头指名读词语,纠错正音。(2)(出示课件7)明确多音字“薄”,在“单薄、薄片、薄荷”等词语中的发音。(3)(出示课件8)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明确“缀、雅、拙、襟、恍”等左 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上下平齐。左半部分约占三分之一,右半部分约占三分之二,书写 时以左让右,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相互提醒容易 写错的部件和笔画
15、。(出示课件9)重点指导“幽”字的书写: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应先内后外,先写中间 一竖,再写两个“幺”字,最后写外面的竖折和竖。(出示课件10)重点指导“薄”字的书写:不要把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 下半部分的“7 ”比右下部稍短,但不能缩于一角。四、再读课文,厘清结构(出示课件11)教师提出问题: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丁香结的?除了写到丁香结还 写了什么?(出示课件12)预设1:课文第46自然段是写丁香结的。预设2:课文除了写丁香结还在第13自然段写了丁香花。预设3:第13自然段写的是“赏花”,第46自然段写的是“悟花”。教师板书:赏花悟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厘清文章脉络,培养整体把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丁香结 最新 统编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丁香 优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