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竹节人》优质教案【最新】.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竹节人》优质教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竹节人》优质教案【最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导读【单元导教】.本单元属于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为“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竹节 人和宇宙生命之谜是精读课文,故宫博物院是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三篇课文循序渐进,相辅相成,呈现了 “带着目的去阅读”这一阅读策略能力形成的过程。方法引导初步感受初步感受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通过旁批体现思维过程。进一步体会什么是 “有目的的阅读”实践运用体会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 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不同。故宫博物院引导学生将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 运用,检验阅读策略的运用。根据阅读 目的,选 用恰当的 阅读方法精读略读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单元习作理解表达能力巩固【单元教学目标
2、】字词句会写28个生字,能够正确、规范书写39个词语。阅读1 .体会相同文章,在不同阅读任务的驱动下,会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2 .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形式,学习和领会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用不同阅读方法的 阅读策略。3 .能够运用本单元学会的阅读策略,展开自主阅读活动。表达1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学会通过文字来表达感情。2 .学会正确选择材料写作文。第三单元单元概述单元妙解导航:)本单元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编排,依次安排了三篇课文,一篇习作,一个语文园地。三篇课文分别是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其中竹节人一文通过回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
3、己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把玩竹节人时的动作、围观的人的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文章脉络清晰,先写自己做玩具, 再写怎样做、怎样玩,尤其是刻画玩的紧张画面,引人入胜。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 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这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 续性文本,由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姜舜源的故宫史话以及来自故宫官方网站上的故宫游览须知 和平面示意图四篇材料构成。意在锻炼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引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描述。本次习作以“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 发现生
4、活的美好,体会生活的乐趣。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三个板块。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2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和主旨。3 .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4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筛选阅读材料。5 .能写清楚某件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6 .学习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通过人物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7 .背诵朱熹的春日,大致理解诗意。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2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和主旨。3 .体会通过人物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难点1 .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
5、问题。2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筛选阅读材料。3 .能写清楚某件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竹节人2课时宇宙生命之谜2课时故宫博物院1课时习作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10 竹节人竹节人是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回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 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 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 快乐。从生活体验的角度来看,本文是作者对儿时所玩的竹节人的游戏的回忆,不但回忆了游戏工具的制作 过程,还介绍了游戏的玩法。可很多学生对竹节
6、人这一游戏不了解,所以在阅读本文时虽然会产生耳目一 新的感觉,但很难与作者有同样的感受。从阅读策略角度来看,学生通过前几册阅读策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 “预测”“提问” “提高阅读速 度”等阅读策略,并在长期的语文阅读实践中学会了批注、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多种阅读方法,这些都会成 为本文阅读的基础,帮助学生选择运用不同策略进行阅读。但是,如何选择阅读策略,选择哪些阅读策略, 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本课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受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懂得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 阅读材料会不一样,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根据学习提示明确 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再带
7、着不同的阅读任务,选取相应的课文内容来读,在读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 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最后结合课后思考题,梳理阅读过程,总结学法。【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2 .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致刻画人物的表达效果。3 .联系本单元阅读的要求,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重占1 .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2 .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 .通
8、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斗竹节人的场景,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难点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第一课时教师:多媒体课件,斗竹节人的视频片段。学生:预习课文。2课时1 .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2 .对照课前导语和课后习题,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梳理课文层次。I重占rr. /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难点理清课文的主要情节,梳理行文思路,根据阅读方法确定学习重点。I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玩过哪些有趣的玩具?(学生自由发言)看来同学们玩过的玩具真不少,那你们知道一种 叫“竹节人”的玩具吗?(课件出示竹节人的图片)这就是竹节人,
9、你们玩过吗?想不想知道怎么玩呢?让 我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吧。3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 .介绍作者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2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时画出生字新词。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教师正音。(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教师示范书写。裁:左下角的“衣”要写得小一点儿,最后一笔要变捺为点。跺:“加最后一笔是提。颓:左边“秃”字最后一笔要变为横折提。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 .学生小组交流圈画内容,教师相机点拨。(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
10、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 裂缝里掉下去了。(说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裂缝“像黄河长江”用了夸张的 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课桌破旧的特点。)(2)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 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这句话把立起 来的竹节人比作健美比赛中的小伙子,同时运用“叉腿张胳膊” “威风凛凛等动作、神态描写,形象地 表现了竹节人的神采。)(3)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 许多功夫做出
11、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麋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赫赫伟绩”“麋战犹酣”大 词小用,语言幽默,表现出了游戏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突出了竹节人游戏的吸引力之强、乐趣之多,进 一步表现了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3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简单说说全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做竹节人,玩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2)合作与交流。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划分原因,归纳出每一层次写 了什么。层次梳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我们”当时全都迷上了竹节人。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描述了制作竹节人的过程。第三部分(第819自然段):主要写斗竹节
12、人的情景与乐趣。第四部分(第2029自然段):主要写“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没收了 “我们”的 玩具,下课后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痴迷地玩起来。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概述“我们”全都迷上了竹节人描述制作竹节人的过程写斗竹节人的情景与乐趣:写老师没收了 “我们”的竹节人,自己偷偷玩第二课时课时标课时标1 .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采用不同的方法阅读文章,分组交流学习。2 .通过品读文本,激发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思考,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感知童年的快 乐。重点难
13、点重点难点重占引导学生体会由于阅读目的不同而应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抓住阅读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斗竹节人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教学过薄教学过薄一、复习导入1 .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2 .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 .教师播放“斗竹节人”的视频片段,导入课文。过渡:竹节人确实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玩具,找不到太多关于它的视频资料,也很难买到实物。好在作 者的描写十分生动,我们还是去文章里瞧一瞧吧!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提示和课后习题,快速浏览全文,确定阅读任务,完成表格。我要完成的阅读任务,我要关注的内容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竹节人的制作
14、材料、 制作方法以及玩法。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装饰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讲一个有关老师的 故事。,老师没收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重点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任务,确定分组,小组交流、汇报。(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重点、思考问题。阅读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找出制作竹节人的相关文字,写一份制作指南。(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明确制作竹节 人需要准备的材料毛笔杆、纳鞋底的线,然后抓住句中的数量词“一截” “一对” “八截”“一根” 和动词“锯、钻、穿”来梳理制作步骤、操作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找出与竹节
15、人的玩法相关的文字,画出重点字词。(重点阅读第89自然段,关注段落中“嵌入、 拉紧、一松一紧、放在一起、对打”等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梳理玩竹节人的方法和过程。)阅读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聚焦第819自然段,紧扣表现“我们”装饰竹节人、斗竹节人时有趣、快乐、投入的词句,体会 乐趣:A.(第916自然段)竹节人搏斗中出现的各种有趣的情景:竹节人会没完没了地对打,有时其中一个 的线卡住了,就呆头呆脑地挨揍,简单的玩法折射出的是单纯的喜爱与纯粹的快乐;“我们”挖空心思给 竹节人制作武器,创造名号,使竹节人显得更加神气威武。B.(第1719自然段)“我们”对斗竹节人的入迷:玩得入迷,忘记
16、上课。聚焦第2023自然段,感受玩竹节人对孩子的吸引力,体会乐趣:一是上课也依然意兴不减;二 是竹节人被没收后“我”沮丧透顶、希望找回竹节人阅读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时,哪些段落可以略读?(重点阅读第2029自然段,即 课文的第四部分,前面的内容可略读。)老师没收竹节人时“怒气冲冲”,玩竹节人时却又“全神贯注,忘乎所以“,这矛盾吗?你觉得老 师的这一行为会影响老师的形象吗?(老师“怒气冲冲”是因为“我们”上课时没有专心听讲,并不是因为 他不喜欢竹节人。这并不会影响老师形象,相反能让读者感受到老师的童心未泯。)为什么“我”和同桌虽然没有拿回竹节人,却“
17、心满意足”,而且“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 化为乌有” 了?(当“我们”看到老师玩竹节人时,觉得原来看似严厉的老师也有可爱的一面,这样的发现 让“我们”很开心。同时,“我们”也因为自己制作的竹节人给老师带去快乐而感到自豪。老师玩竹节人 的一幕也成了 “我”关于竹节人的美好回忆的一部分。)(2)教师相机指导阅读方法。3 .师生共同品读精彩段落。(1)读第1114自然段,体会竹节人的威风和神气。思考:同学们是如何装饰竹节人的?完成填空。(课件出示填空题)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就成了手握()的(),号称( )o竹节人手上装上两根(),就成为手握()的(),号称()o“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
18、战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给你什么感觉?(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把破课桌当作古战场,把同学们的竹节人当成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将,写出了孩子们斗竹节 人的热情之高,以及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之多。)(2)读第17-19自然段,感受惊心动魄、无比热闹的“搏斗”场面。读一读第1718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两段中,斗竹节人时的招式五花八门,同学们的配 乐铿锵有力,宛如一台地地道道的戏剧表演。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就烘托出了斗竹节人时紧张而又激烈的场 面。)读第19自然段,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观战的“观众”也很投入?(可抓住关键字词来体会,如“一 圈黑脑袋”极言观战的人多;“攒”的意思是“聚”,表
19、现了同学们围聚、簇拥的状态,表现出热烈的氛 围。)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呢?(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我们”专心入迷的样子,而是通过“攒着围观” “跺 脚拍手” “咋咋呼呼”等细节侧面烘托,与听不见上课铃声,要等老师来了才知道上课的事实,表现出“我 们”对斗竹节人的入迷,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三、拓展阅读,学有所获过渡:范锡林笔下的竹节人是战场上的壮士,现在我们来看另一位作家王勇英笔下的竹节人,她童年 时的竹节人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大家读一读、想一想,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交流。1 .课件出示片段,学生拓展阅读。2 ,阅读与交流。(1)说说作家王勇英笔下的竹节人与课文中的竹节人有什么不同。(课文中的竹节人是打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竹节人 最新 统编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10 竹节 优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