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26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测量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学情分析:1. 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已从家长或生活
2、中直接感知了千米这个单位的存在。2. 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3. 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和1吨的重量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和重量单位吨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估计物体长度和重量不准确的错误。4.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前让学生走走,跑跑,感受一千米的长度。课堂学习时,由他们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分析讨论。5本班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
3、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单元教学重点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单元教学难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
4、 主备人: 执教人: 年 月 日课题 毫米的认识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2估计数学书
5、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二、新课教学1建立“1毫米”的表象。(1)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全班汇报、交流。明晰: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2)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
6、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复习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在刻度尺上标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三、巩固练习学生根据本课
7、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数,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课题 分米的认识和长度单位的换算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8、。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换算时的思考过程。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一只蚂蚁长约5( ) 一只长颈鹿高约2( ) 一只小花猫高约40( ) 一头大灰狼长约8( )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过渡: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
9、。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2(1)认识分米。有时候,表示一件物体的长度时,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分米等于10厘米)(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3)认识几分米。活动: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交流:
10、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4)米和分米的关系。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线,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生交流反馈;1米等于10分米。(板书)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5)小组实践活动。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汇报交流。2教学例3。(1)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教师出示教材第23页例3,让学生观看例3中的5角硬币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中标出的一个5
11、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厘米(2厘米)。在学生说出后,教师问学生: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2厘米( )毫米。我们可以怎样想?让学生填空,小组讨论。(1)1厘米是( )毫米?(2)2厘米是( )个10毫米?(3)就是( )毫米?(4)学生回答2厘米就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厚,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2厘米与20毫米的长度关系。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微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就可以了。(2)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教师出示教材第23页例3中的课桌图片,让学生说出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然后教师询问
12、: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几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 )分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提问:(1)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 )个10厘米?(2)( )个10厘米就是( )分米?(3)80厘米等于( )分米?(4)在学生回答了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即8分米后,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80厘米与8分米之间的长度关系。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思考:把分米换算成米,该怎么想呢?三、巩固练习填空:50毫米( )厘米 20分米( )米40
13、毫米( )厘米 300厘米( )米20厘米3毫米( )毫米 80厘米8分米( )分米四、课堂小结厘米换算成毫米与厘米换算成分米时,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厘米换算成毫米,是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计量,换算时乘以单位间的进率;厘米换算成分米,是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计量,换算时除以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时第 3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教 学
14、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米、分米、厘米、毫米)2谁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测量课桌的高。(分米)测量教室的长。(米)师:如果要测量济南到北京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济南到北京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教学例4。1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师:对于“千米”
15、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 ?(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预设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预设二:走这样100米的路,要走10次。预设三:走100米的路大约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2000步。预设四:绕学校200米的操场要走五圈。3生活中的千米。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板书: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
16、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 生: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都有。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山峰图,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三、巩固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汽车每小时行40米。电线杆高6千米。小李身高135厘米。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教室黑板长3分米。一支铅笔长2千米。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板书设计教
17、学 反 思 课题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课时第 4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知道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2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使学生有序地思考。教学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捉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兔子输给了乌龟,心里不服气,总是想跟乌龟再比一次。一天,兔子在路上遇到了乌龟,就拉着乌龟要比赛,可乌龟说:“今天我有事要做,不能和你比赛,要不我们比比今天谁走得远些吧。”兔子同意了。乌龟说:“今
18、天我走了500米,你呢?”兔子说:“我走了3千米,我走路程比你长,我赢了!”可乌龟听了,不服气的说:“我走的路程是500,而你才走了3,怎么会是你赢呢?”师:同学们能帮他们评评理吗?生:他们用的单位不一样。师:那么我们要怎么帮他们比较呢?生:把他们的单位统一起来。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说一说千米和米之间是怎么换算的?二、新课教学1课件出示例5。自主学习,同桌展示。(说说是怎么换算的)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有3个1千米,也就有3个1000米,就是3000米。因为1000米1千米,5000米有5个1000米,也就是5个1千米,就是5千米。
19、师:兔子和乌龟谁赢了?师生小结: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2全班展示交流方法,形成共识。学生主动上台说说各题的换算方法,其他同学质疑问难。3类化练习。独立解决例5下面的“做一做”。组内交流。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小组订正。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 课题 估计长度课时第 5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景,经历观察、估测距离的长度的过程,初步形成长度观念。2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重点距离
20、的估测。教学难点距离的估测。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师:(播放课前走的各种方式的视频录像)让我们跟着摄像机的镜头看看有多远。你能根据录像说一说吗?学生互相说一说信息,积累估测经验。二、新课教学师:(教师展示教材27页例6主题图)从你家到我们学校有多远?从图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学生估计,汇报数学信息,师生共同评价。生1: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从家到学校我走了600步,大约300米。生2:我坐3站公共汽车,每站约500米,大约1500米远。生3: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师:说得很好。(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老师还准备了一张学校周围的交
21、通图。你们能估一估它的长度吗?学生独立操作后交流汇报。师:看来我们同学真厉害,想出那么多好办法来描述距离。现在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呢?生1:从学校门口到速必得照相馆那里。师:为什么?生1:因为我家住那里附近,我每天步行回家,不用10分钟,所以我想1千米肯定比我家还要远。师:恩,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从学校门口到速必得照相馆那里还不到1000米,大约800米左右。生2:我家住在广播局,我每天回家大约15分钟,所以从学校到我家大约1千米。师:(引导)我们从学校门口出发向西经过十字路口,再一直向南到人民医院门口。这段路程大约是1千米。我们已经知道1千米的大约路程,如果让
22、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生1:挺累的。生2:脚也会有点酸。三、应用练习课件出示:刘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生1:我准备步行,可以锻炼身体。师:步行需要多少时间呢?生2:1千米15分钟,4千米有4个15分钟要60分钟。师:你算得真快。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选择吗?生3:步行太费时间了,我选择自己开车到学校,这样又快又省力。师:你知道自己开车需要几分钟吗?师引导: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80千米,估计一下1分钟大约行驶多少千米?生4:1千米多一点。师:是啊,那开车4千米大约需要几分钟呢?生5:开车大约需
23、要4分钟。师:是啊,你觉得开车怎样?生:很快。师生小结:我们要学会估测距离,这样我们就可以恰当地采取交通方式,所以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便利。四、课堂小结今天课堂上你最出色的表现是什么,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吧。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 课题 吨的认识课时第 6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难点掌握不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运用质量单位。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以
24、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生:千克、克。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千克1000克。师:说得很好。用来计量比较小,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克做单位。千克是用来计量一般物体的质量的。那么,一辆卡车的重量用克表示还是用千克表示呢?生:都不恰当。师:说得好,因此,人们就又规定了一个新的,较克和千克大的重量单位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二、新课教学1建立“1吨”的概念。师:(请几名学生亲自搬动矿泉水)1桶水的重量有多少?生:很重,大约有20千克。师:如果按照1桶水的重量是20千克,请你算一算5桶水的重量是多少?生:520100(千克
25、)。师:将这5桶水装在一个大袋子里(指出一袋子的重量是100千克)你们还能搬得动吗?生:(尝试搬动,用尽力气也搬不动)搬不动。师:这么重的东西,就是老师也搬不动它。可是,即便这么重的东西,它的重量也没达到1吨;用10个和它同样重的大袋子合在一起后,总重量为1吨。(板书“1吨)2巩固对“1吨”的理解。师:为了更好地认识“吨”这个重量单位,老师再打个比方。咱们班有50名同学,有谁能说一说你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学生汇报自己的体重。师:假设平均一个学生的重量是25千克,那就需要把咱们班40个同学摆在大秤上,总重量才是1吨。师:每个袋子装的矿泉水的重量是100千克,10个袋子的总重量是1吨;每个学生的
26、体重是25千克,40个学生的总重量是1吨。根据这些内容,你能说出吨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吗?生:1吨1000千克。3了解重量单位“吨”的应用范围。师:在计量较重的物品的重量时,会用“吨”作单位;在计量许多物体的重量的总和时,会用到“吨”作单位。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交通工具的载重量也常常用“吨”来作单位。学生思考,讨论。师:(“吨”的国际单位符号是“t”)请看,在这辆卡车上有“4 t”的字样。这表示什么意思啊?生:4吨。4在生活中找“1吨”。学生自由发言,再次建立“吨”的概念。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做一做第2题。 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手势表示出来。(1)一瓶墨水重150克。 ( ) (2)一头鲸重
27、2吨。 ( )(3)数学课本重18千克 ( ) (4)一桶水重10厘米。 (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 课题 解决问题课时第 7 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列表方法解决问题,学会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经历通过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积累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教学重点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的完整性。教学难点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的完整性。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
28、入新课师:美羊羊想买这支11元的钢笔,她带的钱都是5元的和1元的人民币,她会怎么样付钱给售货员阿姨呢?你想到了哪些付钱的方法?学生思考后,汇报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2张5元,1张1元。21张5元,6张1元。311张1元。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二、新课教学教学例9。1明确题意。师: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生:两辆车要运8吨煤,一辆载重量2吨,一辆载重3吨,每次每辆车要装满。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生:怎样派车正好能把8吨煤运完。师:“恰好运完8吨煤”是什么意思?生:不能少运,也不可超出,即少于8吨或超过8吨都
29、不合题意。2探究策略。师:如果只用2吨的车运,要运几次才能运完?如果只用3吨的车运呢,几次才能运完?学生交流列式并汇报,引导学生探寻不同方案。同桌讨论:还有其他的方案吗?能否将两辆车同时派出来运呢?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列表呈现方案(可见教材到33页表格)。捂住中间部分内容,让学生说说表格第一行可以怎么填写合适。学生独立完成其它方案。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时点拨。完成后汇报交流。学生边说,课件边呈现。观察表格,总结通过列表有序呈现派车方案的方法:当只用1辆车运完的次数找到后,以此类推,如果是4次,那接下来可以探究3次、2次直到0次。师:比较表格内容,你发现了什么?生: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方案一和四符合题意的派车方案。三、巩固练习1基础应用。让学生运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尝试“做一做”。引导学生从较大人民币(5元)入手列举,即只付5元,要多少张?做一做中学生从5元入手,只需列举3种方案,因为当5元3张时,2元6张已经不够了。而从2元入手,要列举7种方案。从优化的角度出发,应先从只付5元列举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认为用列举法解决问题时该注意什么。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第 2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