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评价我们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应用姓名:刘泊馄学号:20221810234一、我们我国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回顾我们我国方案经济时期,我国财政是国民收入安排主体,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调控中占 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巨大的调控作用。但那时银行却是财政的附庸,无足轻重,甚至连相对 独立的中心银行和货币政策也不存在,更谈不上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了。改革开放,特殊是 1984年二级银行体制建立以后,我们我国货币政策开头登上历史舞台,在宏观调控中扮演 重要角色。(一)方案管理体制下的货币政策第一阶段是19791983年。在这一时期,货币政策仍旧是实行集中统一的方案管理体 制。由于我国处于高度集中统一方案经济模式下,货
2、币和银行的作用被减弱了,直到1984 年我们我国才成立中心银行并开头执行货币政策。因此,此阶段的各项经济指标处于方案体 制之下,价格的制定货币投放量以及经济增长完全由政府掌握,货币政策的作用无法充分表 现出来。但由经济指标可以看出,政府对货币的政策是以稳定币值为主兼顾经济进展。(二)宏观管理体制下的货币政策其次阶段是19841992年。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有了很大进展,最突出的是从1984 年起,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履行中心银行职能,集中统一的方案管理体制逐步转变为以我国调 控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间接的货币政策工具开头使用,但信贷现金方案管理仍是主要的调 控手段。1988年发生了较为严峻的通货膨胀。
3、从1989年下半年开头,中心银行实行了严峻 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三)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我们我国的经济经受了 19901992年三年的低通货膨胀期,在当时经济过热的状况下,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四)19982022年初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自1998年1月起取消了信贷规模管理,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和影响力度 得到空前提高。1998年在中国宏观经济消失通货紧缩的状况下,人民银行加大了对经济的 支持力度。货币政策的提法经受了 “稳健的”、“努力发挥作用”、“进一步发挥作用”等阶段,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意图相当明显。19982002年,中国
4、人民银行实行了以下货币政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遏制消费物 价指数持续负增长和企业开工缺乏、失业人口不断增长的势头:大幅度降低利率,扩大贷款 利率浮动区间;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敏捷调控基础货币;取消贷款限额掌握,敏捷运用 信贷政策,调整贷款结构。2003年初,针对经济中消失货币信贷增长偏快,局部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 张倾向明显加剧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连续实行稳健的 货币政策,详细政策措施有:稳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调控基 础货币的力量;上调存款预备金率,实行差异存款预备金率制度;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 适时对金融机构进行窗口指导
5、。(五)2022年至今2022年以来,我们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经受到多方面严峻考验,克服了国内特大自然灾 难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等不利因素,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进展。这一时期,我们我国敏 捷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预备金率等工具,并坚持区分对待、有保有压,引导新增 信贷资源向“三农”、中小企业和灾区重建等重点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倾斜。同时,连续稳 步推动金融企业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改进外汇管理,维护总量平衡。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证流淌性供应。一是优化操作工具组合和期限结构;二是中 心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下行;三是适时开展中心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下调存款预备金率。 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6、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稳步推动金融企业改革。加快外汇管 理体制改革。二、我们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分析(一)法定存款预备金率的屡次变动在我们我国,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法定预备金那么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特别 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我们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利率也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 还不具备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在这种状况下,央行只能将货币供应量作为 我们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存款预备金是掌握货币供应量的有效工具,法定预备金率不 断提升,就可以紧缩银行超额存款预备金等闲置资金,法定存款预备金率也会对货币乘数产 生影响进而缩减货币供应量。从这个角度讲提升法定存款
7、预备金率对调整货币供应量最有 效。从使用环境上看,法定存款预备金的调整对金融市场进展的程度要求较低,也符合我们 我国国情。比照再贷款政策工具,在1994年之前再贷款是我们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和回笼的 主要渠道,后来由于基础贷币投放及回笼主渠道的转变和商业银行再贷款的倒逼机制,影响 了再贷款的力度,所以削减了应用。众所周知,想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到达良好的调控效果, 要求很好的市场进展程度。现今,西方兴旺我国如美国等,都把公开市场业务作为常规工具, 但就我们我国目前的经济进展程度而言并不适用。因此,法定存款预备金制度作为我们我国 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是合理的,我们看到最多的也是法定存款预备率的调整。正是由
8、于法定存款预备金率是目前我们我国最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心银行的调整不 论在力度和频度上,都引起各方关注。从通货膨胀较为严峻的2007年统计,2007年10次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预备金率,高达14.5%,创20多年来新高。据统计估算, 2007年通过调整预备金率累计提高5.5个百分点,加上10月23日开头面对各类金融机构推 出的特种存款,央行锁定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资金应在2万亿元以上。2022年上半年,中心 银行为对冲多余流淌性,连续于1月25日、3月25日、4月25日和5月20日,上调存款 预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于6月7日,宣布上调存款预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6月15日和 6月25
9、日分别根据0.5个百分点缴纳,从而一般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预备金率到达了 17.5%o但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危机的扩散,中心银行对存款预备金率又 再次调整:从2022年9月15 口起,中心银行开头对存款预备金率进行下调。此番调整的三 周后,央行又再次下调利率和存款预备金率。这次下调具有重要的政策信号意义:从紧货币 政策己宣告终结。假如说上次两率齐降后,对于将来货币政策的方向存在争议,那么短时间 内的再次下调,央行宏观调控意图更加明显,说明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宽松。最近一次存款 预备金率调整是从2022年12月5 口起,下调工、农、中、建、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 大型存款类金融机
10、构存款预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预备 金率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央行连续对汉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待的存款预备 金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2022年上半年之前,央行以法定存款预备金政策作为先导,着 力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2022年下半年,随着国外经济局势的动乱,国内社会总需求消失 缺乏,需要放松货币供应予以刺激;整体宏观经济运行或己进入到下降通道,相应的存款预 备金率的下降是应对经济衰退风险的必要措施。就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看,央行货币政策的变 换实属必需之举。从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看,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依据相 机选择的宏观调控理论,理应施行宽松的
11、货币政策,发挥对抗经济下滑的乐观政策效果。(二)再贴现再贴现工具的运用在历次调整货币工具中的效果最不显著。这可以从流淌性过剩的背景 下,银行体系在中心银行超额预备金过多的角度来解释。商业银行超额预备金率近年来变化 幅度较小,这是主要由于法定存款预备金率频繁提高,大量的超额预备金划转到了法定存款 预备金账户的结果。商业银行超额预备金的增多意味着其资产负债表的左方有足够的资产来 满意其贷款愿望,而不需要到央行申请再贴现,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央行2006年以来 没有再调整再贴现率。由于在流淌性过剩的状况下,再贴现率基本不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 考虑之列,而是更多用在通货紧缩时期,作为央行实行扩张性货
12、币政策的工具。(三)公开市场业务的运用我们我国于1996年4月9 进行了首次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向14 家商业银行总行买进了 2亿9千万元的国库券,说明我们我国采用国债市场进行公开市场操 作的正式启用。对于试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是否可以以利率调整与传导作为其主要目标, 中心银行的解释是:“有些市场经济兴旺我国的中心银行选择利率作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 标,但由于我们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套精确、灵敏的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市场利率传导机制,因此中心银行选择商业银行备付金头寸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同时,还需 要综合考虑经济进展和货币信贷变化状况,以及外汇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状况进行操作J为
13、了对冲外汇储藏增加导致的过多基础货币,维持汇率稳定,央行最初实行了发行央行 票据的方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削减市场流通货币。央行从2003年开头发行央行票据, 2003年 2006年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净对冲流淌性约3万亿元。2003年以来央行票据余额 增长幅度很大,2006年一整年央行票据余额从3376.8亿元升到30300亿元,平均年增幅为 62.8%,但是巨额的公开市场出售也导致了央行票据的高本钱。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央行 票据发行利率呈总体提升趋势。2006年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从年初1.9%提升到下半年 的2.08%。三个月的央票发行利率也提升到2.5。据此做不完全计算,2005
14、年央行票据的利 息本钱是392.58亿元。2006年央行票据的利息本钱就提升到848.4亿元,约占我们我国年 财政收入的4.4% 0 42007年和2022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运用的力 度,大力回收多余流淌性。据央行统计资料,2007年上半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2.94万亿元, 开展正回购2.35万亿元,有效的回收了局部过剩流淌性,缓解了通货膨胀压力但由于 经济形势的逆转,中心央行在2022年下半年调减了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目的是为了保证市 场上充分的流淌性,央行一方面协作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法定预备金率的措施,适度下调 央行票据利率,引导市场预期,发挥市场利率调整资金供求的作用;
15、另一方面己暂停发行3 年期中心银行票据,调减3个月期和1年期中心银行票据发行频率,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期 限品种。(四)利率的变动2007年,中心银行先后6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了 162个基点,达4.14%。一 年期贷款利率上调了 135个基点,达7.47%。可以看到银行利率几乎上涨一倍,其紧缩力度 也不行小视。值得留意的是,较之2007年前5次的利率调整,12月21日出台的利率政策 是利率结构调整最为明显的一次,各档次利率指标在调整方向和幅度上都有明显差异,突出 了利率调控走向微调和精细化管理的趋势特征。而进入2022年下半年,我们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通胀问题己经减弱,当“保 增
16、长”成为当前主题时,从中心银行利率工具调整中得出,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图特别明 确:从2022年9月15 到11月26 口中心银行连续4次降息,特殊是最终一次降幅之大创 历史之最。最近一次降息是从2022年11月27 口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 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此番降息是中心银行11年以来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最大降 幅,也是中心银行9年以来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最大降幅。降幅相当于上一次降息的四倍。 从历年数据看,当前的存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调整后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58%, 比2002年历史最低点5.31%仅高出0.27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2%,比2
17、002年历 史最低点1.98%仅高出0.54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利率己经进入下降周期。(五)信贷规模掌握2007年11月以来,为了加强银行信贷规模的管制,掌握经济过热的局面,中心银行再 次启用多年不用的规模管制政策工具。例如,央行限定2022年的银行信贷规模不得超过2007 年的3163万亿元,要求各金融机构按季度上报新增贷款目标等新措施。受经济危机影响, 为了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维护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中心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 制。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加以政策性的强制约束。这个举动有利于商业银行拥有更多的 贷款自主权,同时也让企业降低融资本钱、扩大再生产,推动实体经济强劲进展,使金融机 构和企业更好的抵挡经济危机。(六)实施窗口指导2006年和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各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都提到要“加强窗口指导 和信贷政策引导”。在2007年末通过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严格掌握信贷增速。在转换货币 政策之后,中心银行召开2022年货币信贷和金融市场工作会议,指出央行将连续加强窗口 指导,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意图传达给各金融机构,以引导信贷合理投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