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法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docx
《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法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法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稳与进,“稳”是前提、是大局,不稳难言进;“进”是目的、是方向,有进 才有稳。坚持稳中求进,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稳”与“进”的辩证法,以新发 展理念为指挥棒,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在稳与进的良性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遥远,这是“稳”的定力,更是“进”的坚毅。经济 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困难多、挑战大,经历阵痛是必然的。越是在这种紧 要关头,越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定力,稳住阵脚,一切工作 都以“高质量”为唯一标准,该坚持的坚决坚持到底,该舍弃的坚决果断舍弃, 不为指标波动所慌乱、不为短期变化所干扰。这几年,我们出台减
2、税降费、优化 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战略性政 策举措,标准高、力度大、效果明显,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线、力度线、 效果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坚决执行到底,决不能因一时一地的困难压 力就动摇变通,在政策执行上打折扣。我们追求的“稳”不是原地不动、不思进取,更不是消极退缩,而是为了更 扎实、更顺利地“进”。自行车如果停下来,只靠两个轮子是稳不住的。决不能 以稳为借口,随坡下驴,随波逐流。越是面对困难,越要振奋精神,积极作为, 做足“进”的努力,既精准施策,又统筹协调,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集中 精力把每项工作做实、做细,形成“稳”的合力,“进”的
3、态势,为高质量发展 注入强大动能。稳中求进,需要积极努力,但不能背离规律不摔跤的人是走得最快的人”, 急于求成,只能是欲速不达,想快反而更慢。实现高质量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客观要求,看准了再迈步,才能少走弯路回头路,决不能不 顾规律,一味追求“大步流星。变成冒进莽进。稳中求进,“稳”是为了 “进”,“进”离不开“稳”,两者互为支撑。抓住“稳” 的着力点,找准“进”的发力点,既保持定力,又勇敢攀登,在埋头苦干中增长 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 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稳中求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总基调。近期召开的中
4、央经济 工作会议对2022年的经济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是: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抓 好部队建设同样也要辩证看待“稳”和“进”的关系,做到以稳求进、以进固稳。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 跃上新台阶,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 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 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只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稳求 进、以进固稳,才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 迎接党的二十大召
5、开。稳中求进是事物两种状态的辩证统一。“稳”和“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体现事物在动态平衡中渐进式发展的规律。“稳”是主调,是大局,是发展的基 础和前提。行稳方能致远,没有“稳力就不可能实现“进:“进”是方向,是 目标,没有“进”,就不会有真正的“稳”。当然,“稳。不是不动、不变;“进。 不是急进、冒进。恩格斯有句名言:“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J掌握“稳”和“进”的 辩证法,要求我们出台政策措施、谋划各项工作时,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又要看 到风险挑战,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全 些。对我军来说,一方面要看到,2022年我们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 更加
6、繁重,必须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 环境;另一方面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 期,发展慢了不行,质量不高更不行,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向深化改革要实效、向科技创新要实效、向战略管理要实效,跑出奋斗强军加速 度,从而赢得竞争新优势、掌握斗争主动权。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既要反对“忽稳冒进。也要防止“求稳怕进:如 果忽视稳定、一味冒进、急于求成,就会欲速不达。反之,如果一味求稳,遇到 问题绕道走、碰到矛盾就缩手,就会积重难返,矛盾越拖越多。对人民军队来说, 既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
7、方法推 进我军各项建设,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掌握好改革节奏、控制好 改革风险,有力有序推进改革,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确保不发生影响 全局、干扰大局的问题,确保部队随时能够完成各项任务。“稳”与“进”,怎么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 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基于对发展环 境深刻变化的科学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 中求进。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 论。稳在大局,进在质量,经济增速与发展质量,辩证统一于稳中求进。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
8、发展阶段,不能简单以GDP增速论英雄;但另一方 面,高质量发展不是不要增长,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 关键。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多个国际机构预测 我国GDP将增长8%左右,实现了增速较高、通胀较低、就业较好的发展,高质 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迈准迈稳了 “十四五”开局第一步。形势越复杂,越要清醒认识到稳中求进的重要性,克服极端化、片面性,不 断提升辩证思维能力。“稳二不是不思进取、
9、安于现状,更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 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而是要沉着应变稳扎稳打,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不是冲动蛮干、急于求成, 更不能重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而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 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稳 中求进,既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更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 战略定力,不断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前进。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具有坚实基础。我国已成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尽 管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
10、我们坚定向前发展的决心不会动摇,我国经济发展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人力资源丰厚, 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完全有能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稳中求进,要把握“稳”与“进”的辩证法,二者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稳 与进,“稳”是前提、是基础,不稳难言进。以稳求进,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 盘。宏观经济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连续进程,要切实防止经济大起大落,防范经济 运行下行风险,在发展中解决风险问题。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 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 政策发力要
11、适当靠前,把握好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的时度效。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跨周期 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与进,“进”是目的、是方向,有进才更稳。以进固稳,要着力推动高质 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当前,我国生产函数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要素条 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 内涵型增长。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建 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立足当 前、着眼长远,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纷繁世事多
12、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 导下,我国经济航船必将在世界经济大潮中行稳致远,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 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年前闭幕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发展形势,明确了重点工作和目标, 充分体现了 “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对于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 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稳”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进”也不是万马奔腾不测深浅稳”与“进” 把握有度、辩证统一。稳是大局、是基础、是“进”的前提,是认识、把握并引 领新常态的客观要求;“进”是方向,是目的,是“稳”的动力,在“稳”的前 提下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稳
13、”为“进”提供保证和支撑, “进”则可以巩固提升“稳”的水平,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贯穿经济社会 各个方面。“稳”的表现是什么?首皆是稳预期。保持政策、工作延续性和稳定性,更加注重政策的科学性、 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主动做好政策解读,主动沟通重大问题,形成社会良好预期。其次是稳发展。经济增长率要保持在合理区间,继续保持我市经济社会平稳 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保持在副省级城市第二方阵的领先位势,继续保 持房地产市场、就业、物价水平总体平稳。从当前发展趋势上看,国家中心城市 建设、国际机场建设、自贸区建设、新区建设、代管简阳、全面创新改革等重大 发展机遇叠加前所未有,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提高、重
14、点产业回升、创新创业方兴 未艾,多种积极因素在汇集,“稳”的基础更为坚实。第三是稳大局。在经济阵痛期、社会转型期,以更细致的工作和创新的方法 妥善应对系列问题和挑战,妥善化解金融风险,妥善安置企业转型下岗职工,努 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进”的表现是什么?第一,发展质量提升。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效益提高、发展可持续性增强, 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要在产业结构上继续优化。努力实现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个占比提 升。目前,工业大而不强,缺乏知名品牌,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亟待提升,产业 竞争力、创新力、品牌化是当前需要着力补上的短板。要继续加大工业投资力度, 争取工业投资占投资的比例超过30%
15、。依托优势科技资源,加快培育轨道交通、 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注重产业成链条、成集群 发展。同时,高度重视用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式改造提升食品、轻工等传 统产业,提高产业话语权。服务业要着力改变生产性服务业不大、生活性服务业 不强的格局。牢牢把握住金融、文创、软件、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发展机遇,提 高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在发展动力上继续优化。从以要素驱动为主逐步转向以创新、改革、开放、 人才“四轮驱动”为主,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从根本上讲,是要进一步释 放体制机制的活力,全面创新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贸试验区建设、人才 制度改革均是释
16、放经济活力的关键点,应有更大突破性进展。要在发展质量上继续优化。一方面,市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与经济增长同步提 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 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市民获得感更强。另一方面,水、大气、土壤污染得到有 效治理,PM2.5浓度进一步下降。低碳产业体系加快建立,低碳能源、低碳交通、 低碳生活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第二,城市空间优化。形成布局合理、组织高效、宜业宜居的城市空间,夯 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载体。空间形态要向“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转变。持续推进中心城区 有机更新,加快棚户区改造,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使中心城区更
17、加适应新的产业 发展和人文居住要求。新区加快高端产业聚集,大力建设科学城,做强城市新兴极核,逐步改变千 百年来单中心、圈层式、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模式。完善提升都市组团和卫星城公 共服务和产业配套,形成“独立成市”“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破解“大城市” 病。城市交通组织方式要逐步向以轨道交通为主转变,形成不同区域间点到点的 快速连接,从“轨道交通随人布线”转变为“人随轨道交通布局”,引导城市人 口合理分布。城市建设要向更注重人的需要转变。解决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区院落“大 围大合”的问题,实施小街区规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公众参与,推动空 间尺度紧凑开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第
18、三,城市治理能力提高。加快形成与城市地位、城市形象相匹配的现代城 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任务。要推进依法治理。加强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特别要强化法律法规执行, 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形成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市民依法行 为、整个社会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的良好氛围,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制 度环境。要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共同治理。从传统自上而下政府一元单向的管理模式, 转变为政府、社会、群众等多方参与、交互共治的治理体系,更多体现“以人为 本”的思想,更大程度上激发市民的“主人翁”精神。要实施智慧治理。积极利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城市,加强城市智能 感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法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把握 辩证法 推动 经济社会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