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设计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设计方案.doc(3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浙江宇视科技2013年5月25日目 录第1章需求分析8项目需求分析8总体需求分析8功能需求分析11性能需求分析15资源需求分析15环境需求分析18总体数据需求19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21系统项目组成21系统逻辑结构23系统环境外部实体清单23用户定义23总体逻辑结构24第一层逻辑结构25第二层逻辑结构274.2.5.2.1.视频监视274.2.5.2.2.交通数据采集27系统物理结构29总体结构设计29软件结构设计304.3.2.1.1.系统边界304.3.2.1.2.系统层次分解314.3.2.1.3.系统软件架构设计32硬件结构设计34第3章综合信息系统集成
2、平台设计37概述37系统建设目标37系统建设层次38技术选择40概述40软件开发技术41综合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功能设计49功能模块结构49功能模块设计50基于PGIS集成展示58集成指挥调度61预案方案管理67平台非功能性设计68系统数据精度要求68时间响应特性要求68系统容量69平台内部接口设计70接口图70接口功能描述70与非公安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72对外联系目标及对策72对外联系背景72总体实现概要73数据安全交换网关75第4章电子警察系统76系统概况76布点选择76选择策略76选择原则76系统技术路线77前端设备技术分析77技术路线定型91系统结构93路口单元93中心管理单元设计1
3、05系统功能设计107前端系统功能107监控中心功能108系统接口设计117电子警察系统违法数据与平台间的接口118电警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与平台间的接口118第5章测速卡口系统120系统概况120布点选择120选择策略120技术路线121前端设备技术路线121中心系统设计路线128技术方案定型129系统结构130前端系统132中心管理系统135系统功能设计135前端设备功能135中心系统功能139系统接口设计155卡口系统违法数据与平台间的接口156卡口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与平台间的接口156第6章视频监控子系统158系统概述158设计范围158系统构成158技术路线分析159HD-SDI159IP
4、高清监控161HD-SDI高清与IP网络高清的对比162IP监控系统架构对比162技术路线选型166安装点选择166设备定点原则166系统结构设计166视频管理平台设计167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平台167监控系统功能180第7章交通诱导子系统191系统概述191设计范围192系统构成192安装点选择193选点策略193选择原则193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94系统功能设计194可变情报板信息发布194网站、交通电台等信息发布195多级控制和发布196远程管理功能196故障消息报警处理196系统接口设计196中心交通信息采集诱导发布系统软件设计197系统软件主要特点197软件架构197软件模块结构199软
5、件使用和开发环境201软件主要功能设计201第8章物联网技术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方案207系统建设背景207系统建设的必要性208套牌车的背景和危害208套牌车的现有鉴定手段208系统建设的目标209系统总体设计209系统概述209系统设计思路209RFID射频识别系统210高清智能卡口系统212总体设计思路212系统整体设计213车载移动监察平台214云技术后台软件216第9章交通信息服务方案设计218建设背景218出行者对于交通信息服务的需求218交通信息服务国家政策219交通信息服务企业参与状况222交通信息服务技术条件状态223交通信息服务行业发展224北京市交通信息服务需求225北京市交
6、通信息服务的目标客户225北京市交通信息服务内容226北京市交通信息服务形式226北京市交通信息服务行业现状227北京市交通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模式228交通信息服务技术及数据采集来源228北京交通信息服务市场229政府引导交通服务的市场机会229政府监管企业运营模式230交通信息服务的社会效益230北京交通信息服务初步设计方案231系统建设概述231系统建设原则232系统设计依据233系统总体设计237平台系统建设方案246第1章 需求分析1.1 项目需求分析交通工程就是将人、车、路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环境因素综合在统一体系中进行考虑,目的是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经济、便捷的交通方式,同时保证社会
7、的效率、公平、与睦,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也就是解决人、车、路与环境的矛盾,常用的方法有:一是控制需要,最直接的就是限制车辆的增长,优化交通结构;二增加供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与修路、改善出行条件。但由于北京市人口、车辆基数大,交通拥堵严重,因此交通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靠先进的交通管理管理措施与先进的控制技术手段。应用图像智能、信息采集、数据传输等高新技术,采用物联网技术手段,结合大数据(BIG DATA)应用,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通信系统与交通诱导系统、警力调配等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建立具有
8、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决策能力与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科学化与智能化的交通指挥系统,能有效提高交通安全系数,减少交通拥挤,充分提高现行路网的通行能力,真正实现安全、快速、高效与低公害的现代化交通,是解决北京市区道路问题有效而经济的途径。1.1.1 总体需求分析一方面实现对所有进出市区车辆与市内通行车辆的全面监控记录及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抓拍,对违法、犯罪人员起到了震慑作用,降低了北京市整体的涉车发案率,为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人民出行感到了更加安全,从而达到了建设的预期目的;另一方面,在先进的快速交通道路网络条件下,通过本项目建设工作合理组织规划交通流,完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提高交通参
9、与者的现代化交通意识,以道路交通有序、畅通、安全以及交通管理规范服务、快速反应与决策指挥为目标;通过制定一个全面的技术方案,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与高效指挥控制管理为基础,初步建成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适合于北京市快速道路交通特点的、具有高效快捷的交通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决策能力与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综合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交通管理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把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提升到全国的一流水准。北京市交警是北京市道路交通行政管理的执行机构。结合交警机关办公室与执勤大队的业务工作范围,北京市交警的主要业务应包括:交通行政管理:负责对全市道路交通的规划、交通秩序及地方性
10、法规的制定、执行;对已颁布实施的交通法规工作的检查、指导、监督;对交通违章车辆及驾驶员的处理;对各单位执法情况的管理、检查、指导与监督等。交通指挥管理:负责对道路交通的监控、指挥,交通秩序维护,重大活动的交通安全警卫,交通事故接处警管理等。交通事故管理:负责对交通事故的勘察、定性与处理。对交通事故案件的管理、统计分析与预测;对交通事故案件处理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监督与审批;对交通事故当事车辆与驾驶员的处理;对交通事故档案的管理。交通科技管理:负责市内交通信号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日常管理、维护与维修;负责支队在交通管理工作与日常办公中引入与应用先
11、进的技术与管理方式;各交通路口信号控制,流量检测分析,路口、路段渠化设计。机动车辆管理:负责对全市机动车辆档案、牌照、车辆行驶证、新车审核注册建档、机动车年检、车辆档案变更、牌照报失、车辆改装管理等。机动车驾驶员管理:负责全市机动车驾驶员报名考试与档案管理、驾驶证制发、驾驶员年审、驾驶员培训及安全教育、驾驶证报失管理等。支队日常办公管理:负责支队文件收发、会议、档案、财务、交通宣传、法制教育、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后勤管理等。由于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那么必须掌握城市的地形、道路分布等信息,这就需要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整个系统的支撑,为交通管理提供信息。如果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北京智能交通系统
12、建设工程的总体需求包括信息服务层、指挥决策层、业务功能层、数据信息层、网络通讯层这五个层次,涉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与系统运作的各个环节,构成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工程需求的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图 11 总体需求其描述如下:l 信息服务层:将经过分析处理的信息通过诱导屏、交通广播电台、Internet交通信息发布、互联网发布、移动终端发布等途径及时、准确、广泛地发布出去,引导交通流趋向优化,为人们出行提供决策指导。l 指挥决策层:指挥中心将采集来的各种信息进行融合,对交通系统状况做出分析与预测,通过优化调度与协调控制进行决策支持,对交通事故与紧急事件做出及时的响应与处理,对全局进行指挥。l 业
13、务功能层:包含了智能交通系统及城市ITS管理的各种业务,如交通监控、电子警察、卡口、交通流量监测、警员与车辆定位、交通接处警、交通事故管理、警务管理等等。l 数据信息层:用平台承载交通管理综合信息与非公安信息系统相关的数据,支持多种与交通相关信息的组织与集成。l 网络通讯层:构建一个覆盖整个系统的网络,包括中心的局域网,也包括城域网、现场的控制网,还有公安专网及与Internet的接入。如果我们站在指挥中心的立场上,又可以将整个系统分解为三个部分。首先,有许多信息输入,比如指挥中心通过各视频点、电子警察等获取信息,同时指挥中心还要受理事故信息、接警信息、车驾管信息等。这些就构成了系统的信息采集
14、,即输入部分。其次,输入进来的信息要进行处理,也就构成了信息决策部分。比如视频、交通流量等信号采集进来要进行处理,根据其所表示的含义进行统计分析、决策,合理地进行调度,同时也要做好内部的日常办公。最后,信息控制,也就是系统的输出。比如通过交通诱导屏、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方式直观输出,或者调配警力执行任务、对交通事件进行处理等。总之,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的总体需求包括信息采集层、信息决策层、信息控制层这三个层次,涉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与系统运作的各个环节,构成本工程需求的总体框架。1.1.2 功能需求分析系统集成(指信息系统的集成)从本质上讲是处理与数据流与存储有关的事情,功能的集成才是获得利益
15、的要素。集成系统大部分的数据模型把过程重组为不同的集合体,它们不总是与现成的商业软件的功能范围完全兼容。系统集成的一个任务是恰当地选择现成的商业软件进行组合并避免间隙或重叠,也就是进行软件的无缝接合。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问题需要功能的集成,根据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工程总体设计任务的要求,其需求可概括如下:交通信息采集:信息是交通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判断,交通控制、指挥及管理的基础,一个完整、高效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首先需要一个高效而准确的信息采集系统,实时而准确地采集各类交通相关信息。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所得到的只是原始而粗糙的数据与信息,需要通过各类信息处理系统,将原始的数据与信
16、息层次化、结构化、集成化与语义化,变成能够为人们所理解与使用的有效信息,为交通指挥管理、交通决策与交通诱导服务。交通信息发布:建立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将实时或历史交通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到交通管理者、驾驶员、出行者、交通研究人员及相关政府机构当中,供他们分析、研究与判断,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对交通系统进行调整或调整自身的交通行为,从而优化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信息交换:在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中,涉及到多个子系统、多个单位与部门,这些子系统、单位与部门都有自身的信息采集、处理与应用系统,也就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因此,必须通过信息交换将这些信息“孤岛”联系起来,实现信息在
17、整个系统乃至全社会范围内的共享。安全与紧急事件响应与处理:保障交通安全及紧急事件的及时响应与处理是交警支队的基本职责之一。通过对各类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所采集信息的分析与判断,规范交通秩序,预测交通事故发生的危险性,采取各种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行动进行事故的处理,疏导交通,把事故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交通法规监督与执行:在当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特别是在遵守交通法规方面的意识还普遍比较淡薄的情况下,进行交通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正常的交通执法、处罚与处理,加强执法检查,在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交通指挥与管理正面临着一场微妙而又不可避免的变
18、化,旧的指挥方式已不再合适(被接受)。交通的指挥不再由计划来驱动,而是由交通状况与需求来拉动。指挥部门为了得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必须关注两个关键的问题: 将系统内部所有的职能部门集成为一个系统; 可以在系统内有规律的,自由地交换数据。为此,我们将整个系统分为三个层次:支队级、大队级、现场控制级,如下图所示。图 12 总体功能需求 交通预测地理信息长远规划状况分析云图大队级综合管理决策支持交通监控办公与日常业务警力调度支队级决策管理决策支持综合指挥现场控制视频采集电子警察信号灯控制视频采集交通车流支队一级主要进行决策管理,由指挥中心完成。通过对地理信息、社会信息、政策信息与各大队送来的交通管理信息
19、等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完成决策支持与综合指挥。大队一级分布于各个大队,进行交通监控、警力调度、处警管理、日常业务等功能。现场控制层是指各个路口的现场设备监控,共包括信号灯、电子警察、卡口、视频监控设备四种,传递的信号有视频、检测数据与控制数据(包括违章信息等)等。决策、管理、控制的三级功能结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表达了合理的集中与分散,使整个交通管理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系统功能结构更加清晰。一方面,随着北京市交通的日益繁忙,对交通指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产生了大量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也为交通信息的大规模、多渠道采集与处理提供了条件。因而可以把所需要的
20、信息分为如下几大类:交通流信息:包括车流量、平均车速、密度、道路占用率。交通视频图像信息:分布于各个重要路口的摄像机采集的交通视频图像信息。交通事故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当事人、相关图片或录像、处理措施等信息。交通违章信息:违章的时间、地点、违章事实、当事人、相关图片或录像、处理情况。车辆及驾驶员信息:车辆型号、图片、牌照、单位等信息;驾驶员姓名、性别、照片、驾照、单位等信息。接处警信息:报警时间、地点、警情描述、处警措施等。移动车辆及人员信息:警务车辆及交警的地理位置,交警姓名、编号、职务等。地理信息:包括北京市电子地图、地理位置图与街道分布图,以显示道路交通、重要建筑物地理位置
21、等;完备的城市交通地理信息,包括城区、街路、管线、信号设施、标准标线、相关工程或建筑;信号机、摄像头、电子警察、主要网络节点及设备的位置信息等。天气信息:温度、湿度、雨雪、风向、风速、风力、能见度等。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工程的一个核心功能是信息集成,依靠这些信息,系统才得以确保指挥部门根据交管需求,做出正确响应,指导指挥部门进行决策、科学管理,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优状态,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与经济社会效益。1.1.3 性能需求分析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工程的性能需求可描述如下:智能交通建设的目标是提供高效、有序、规范的交通管理,要达到这个目标,要确定明确的计划与调度方案,将目标转化为实施方案,对信
22、息进行分析,并将最后的结果反馈给最初的决策制订过程;使整个智能交通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到一起,集成了覆盖整个城市的交通信息,以指挥中心为核心,能够方便地了解各处的交通信息;办公与日常事务实现规范化、集成化、电子化,使交警支队、大队的工作步入规范化、高效化轨道;智能交通系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找到获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途径,然而由于交通管理许多信息还不能获得,调度还没有精确的数学方法,交通情况还有许多突发的不可预知的因素,为解决这些不确定与“软”问题,需要使用很多新技术,如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数据整合、物联网应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整合等,这些技术不是用于替代人,而是用于帮助人们做出决策;为对交通情况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智能 交通 系统 项目 设计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