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总论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docx
《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总论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总论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docx(2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针灸治疗学上篇总论第一章 针灸治疗总论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特定穴的概念和分类在经络腧穴学中已有详细论述,本节主要讨论特定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在全身腧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是远部选穴的重要穴位。五输穴除了有经脉的归属外,还有其自身的五行属性,并按照“阴井木”、“阳井金”的规律进行配属。十二经脉五输穴穴名及穴位的五行属性见表1-2、表1-3。表1-2 阴经五输穴表经脉名称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手太阴肺经少 商鱼 际太 渊经 渠尺 泽手厥阴心包经中 冲劳 宫大 陵间 使曲 泽
2、手少阴心经少 冲少 府神 门灵 道少 海足太阴脾经隐 白大 都太 白商 丘阴陵泉足少阴肾经涌 泉然 谷太 溪复 溜阴 谷足厥阴肝经大 敦行 间太 冲中 封曲 泉表1-3 阳经五输穴表经脉名称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手阳明大肠经商 阳二 间三 间阳 溪曲 池手少阳三焦经关 冲液 门中 渚支 沟天 井手太阳小肠经少 泽前 谷后 溪阳 谷小 海足阳明胃经厉 兑内 庭陷 谷解 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 溪足临泣阳 辅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至 阴足通谷束 骨昆 仑委 中根据古代文献和临床实际,五输穴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灵枢
3、寿夭刚柔又说:“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指出了阳经的荥穴、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外经病证,阴经的荥穴、输穴可以治疗五脏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则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近代对五输穴的应用,井穴多用于各种急救,如点刺十二井穴可以抢救昏迷;荥穴多用于各种热病,如胃火牙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内庭来清泻胃火;阳经输穴多用于肢节疼痛,如肩周炎可选取手阳明大肠经的输穴三间,阴经输穴多用于五脏病证(阴经
4、以输代原),如肺病可取手太阴肺经的输穴太渊;此外,十二经的输穴皆可治疗时间性病证,如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太溪可以治疗酉时病证,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太冲可以治疗丑时病证等。(二)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理论,五输穴按五行属性以“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进行选穴,即虚证选用母穴,实证选用子穴。这就是临床上所称的补母泻子法。在具体运用时,补母泻子法分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方法。如肺经的实证应该“泻其子”,肺在五行中属“金”,而“水”为“金”之子,故选本经五输穴中属“水”的穴位,即合穴尺泽;肺经的虚证应“补其母”,肺在五行中属“金”,而“土”为“金”之母,故
5、选本经五输穴中属“土”的穴位,即输穴太渊,以上即是本经母子补泻。他经子母补泻道理相同,仍以肺经实证为例,在脏腑的五行配属中,肺属“金”,肾属“水”,肾经为肺经的“子经”,根据“实则泻其子”的补泻原则,应在肾经上选取属“水”的五输穴,即肾经的合穴阴谷穴;若肺经的虚证,肺属“金”,脾属“土”,脾经即为肺经的“母经”,故可取脾经属“土”的穴位,即输穴太白,此即他经子母补泻法。各经五输穴母子补泻取穴参见下表1-4。表1-4 子母补泻取穴表经脉虚实本经取穴他经取穴经脉虚实本经取穴他经取穴肺经虚太 渊太 白脾经虚大 都少 府实尺 泽阴 谷实商 丘经 渠心经虚少 冲大 敦肾经虚复 溜经 渠实神 门太 白实涌
6、 泉大 敦心包经虚中 冲大 敦肝经虚曲 泉阴 谷实大 陵太 白实行 间少 府大肠经虚曲 池足三里胃经虚解 溪阳 谷实二 间足通谷实厉 兑商 阳小肠经虚后 溪足临泣膀胱经虚至 阴商 阳实小 海足三里实束 骨足临泣三焦经虚中 渚足临泣胆经虚侠 溪足通谷实天 井足三里实阳 辅阳 谷(三)按时选用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气血运行和流注与季节、时辰等有密切的关系。难经七十四难记载:“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认为“四时有数,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春夏之际,人体之气行于浅表,故宜浅刺井荥;秋冬之际,人体之气深伏于里,故宜深刺经合。另外,子午流注针法则是根据一日中十二经脉
7、气血盛衰的时间不同,而选用不同的五输穴。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原穴与脏腑原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难经六十六难记载:“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原气借三焦之道,贯通运行上、中、下三焦,输布到五脏六腑,头身四肢。原穴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在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凡五脏六腑之病,尤其是五脏病,皆可取其原穴。络穴是络脉从本经别出的部位,络穴除了可以治疗
8、其各自络脉的病证外, 由于十二络穴能沟通表里两经,故有“一络通两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主治本经,还能治疗其相表里经脉的病证,正如针经指南所云:“络穴正在两经中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活。”例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疗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疗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等疾患。可见,络穴的作用主要是扩大了经脉的治疗范围。在临床上原穴、络穴可单独应用,也可以相配合使用。病变脏腑的原穴与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典型应用。例如,肺经先病,先取肺的原穴太渊,大肠后病,再取该经络穴偏历。反之,大肠先病,先取大肠经原穴合谷,肺经后病,再取该经络穴列缺。表1-5
9、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经脉原穴络穴经脉原穴络穴手太阴肺经太渊列缺手阳明大肠经合谷偏历手厥阴心包经大陵内关手少阳三焦经阳池外关手少阴心经神门通里手太阳小肠经腕骨支正足太阴脾经太白公孙足阳明胃经冲阳丰隆足少阴肾经太溪大钟足太阳膀胱经京骨飞扬足厥阴肝经太冲蠡沟足少阳胆经丘墟光明三、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募穴则位于胸腹部,都是脏腑之气直接输注的部位,与脏腑关系密切。灵枢背腧说:“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则记载:“大肠病者当脐而痛(大肠募天枢处)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胃募中脘处)小肠病者,小腹痛(小肠募关元处)。”说明脏腑发生疾病时,可在相应的
10、背俞穴、募穴出现反应,表现为疼痛、压痛或敏感等。因此,某一脏腑有病时,就可以应用背俞穴、募穴来进行治疗。如素问长刺节论说:“迫藏刺背,背俞也。”标幽赋云:“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这些均说明背俞穴、募穴可以治疗脏腑病证。背俞穴、募穴不仅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疾病,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经络相联属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的病证。如肺俞治咳嗽、喘息等肺系病证,又能治疗与肺有关的鼻病、皮毛病;肾俞既能治疗肾病,又能治疗与肾有关的耳鸣耳聋、阳痿及骨病等。针灸临床上,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常常配合使用,称“俞募配穴法”,属“前后配穴法”范畴。如胃痛前取募穴中脘,后取背俞穴胃俞。若俞募穴单独应用,一
11、般五脏病多用背俞穴,六腑病多用募穴。表1-6脏腑背俞穴与募穴表六脏背俞穴募穴六腑背俞穴募穴肺肺俞中府大肠大肠俞天枢心包厥阴俞膻中三焦三焦俞石门心心俞巨阙小肠小肠俞关元脾脾俞章门胃胃俞中脘肝肝俞期门胆胆俞日月肾肾俞京门膀胱膀胱俞中极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八脉交会穴与相应的奇经八脉相通,所以在临床上此八穴,既可以治疗本经的病证,也可以治疗所相通奇经的病证。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八法者,奇经八脉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由此表明这八个穴位的重要意义。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可作为远道取穴单独选用,若再配上头身部的邻近穴,成为远近配穴,又可上下配合
12、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疾病;后溪配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疾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疾病及寒热往来症;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部疾病等。表1-7 八脉交会穴及主治表穴名主治病证相配合主病公孙冲脉病证胃、心、胸疾病内关阴维脉病证外关阳维脉病证目外眦、颊、颈、耳后、肩疾病足临泣带脉病证后溪督脉病证目内眦、项、耳、肩胛疾病申脉阳跷脉病证列缺任脉病证胸、肺、膈、咽喉疾病照海阴跷脉病证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相关病证有特殊的治疗作用,故在临床上常
13、做为治疗相关病证的主要穴位。临床上,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相关的八会穴来治疗,如血病取膈俞,气病取膻中,筋病取阳陵泉,脉病取太渊等。表1-8 八会穴表八会脏会腑会气会血会筋会脉会骨会髓会穴位章门中脘膻中膈俞阳陵泉太渊大杼绝骨六、郄穴的临床应用郄穴在临床上一般多用来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尤其在治疗急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阴经的郄穴常用来治疗血症,如孔最治咯血、衄血,中都治崩漏等。阳经的郄穴多用来治疗急性疼痛,如梁丘治急性胃脘痛。此外,当脏腑发生病变时,也可以在相应的郄穴上出现疼痛或压痛,有助于协助诊断。各经郄穴见表1-9。表1-9 十六经脉郄穴表经脉郄穴经脉郄穴手太阴肺经孔最
14、手阳明大肠经温溜手厥阴心包经郄门手少阳三焦经会宗手少阴心经阴郄手太阳小肠经养老足太阴脾经地机足阳明胃经梁丘足厥阴肝经中都足少阳胆经外丘足少阴肾经水泉足太阳膀胱经金门阴维脉筑宾阳维脉阳交阴跷脉交信阳跷脉跗阳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下合穴主要用于治疗六腑疾病。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合治内府”和素问咳论载“治府者,治其合。”都是指下合穴而言。说明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证的主要穴位。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上巨虚治肠痈、痢疾,下巨虚治泄泻,阳陵泉治胆痛,委阳、委中治疗三焦气化失常而引起的癃闭、遗尿等。另外,下合穴也可以协助诊断。六腑下合穴见表1-10。表1-10 下合穴表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治疗学 针灸治疗总论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针灸 治疗学 治疗 总论 五节 特定 临床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