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doc(1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建筑工程技术掌握房屋构造平衡的技术要求一、载荷的分布引起构造失去平衡或破坏的外部作用主要有:直接施加在构造上的各种力,习惯上也称为载荷。一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1.永久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乎略不计。2.可变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3.偶然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二按构造的反响分类1.静态静力作用:不使构造或构造构件产生加速度或所产生的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2.动态动力作用:使构造或构造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三按载荷作用面大小分类均布面载荷Q的计算,可用材料的重度乘以面层材料
2、的厚度d,即为增加的均布面载荷值,Q=d。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层面上的各种面载荷传到梁上或条形根底上会时,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的分布载荷,称为线载荷。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层面上放置或悬挂较重物品时,其作用面积很小,可简化为作用于某一点的集中载荷。四按载荷作用方向分类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一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物体在许多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力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称为力系的平衡条件。1.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称为平面汇交力系。其平衡条件为:X=0和Y=
3、0。3.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还要加上力矩的平衡,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某点取矩时,顺时针力矩之和等于逆时针力矩之和,其平衡条件时:X=0,Y=0和M=0.掌握房屋构造的平安性、适用性及耐久性要求一、构造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1平安性。在正常施工和使用条件下,构造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载荷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构造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2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时,构造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3耐久性。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构造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三者概括称为构造的可靠性。二、构造的平安性要求一杆件的受力形式构造杆件的根本受力形式按其变形特
4、点可归纳为以下5类: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二材料强度的根本概念构造杆件所用材料在规定的载荷作用下,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强度,要求不破坏的要求,称为强度要求。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在一样条件下,材料饿强度高,那么构造的承载力也高。三杆件稳定的根本概念在工程构造中,受压杆件如果比拟细长,受力到达一定的数值时,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整个构造的破坏,称为失稳。四建筑装饰装修载荷变动对建筑物构造平安性的影响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载荷变动主要有:1在楼面上加铺任何材料属于对楼板增加了面载荷;2在室内增加隔墙、封闭阳台属于增加了线载荷;3在室内增加装饰
5、性的柱子,就是对构造增加了集中载荷。三、构造的适应性要求一杆件刚度与梁的位移计算限制过大变形的要求即为刚度要求,或称为正常使用下的极限状态要求。梁的变形主要是弯矩所引起的,叫弯曲变形。剪力所引起的变形很小,可忽略不计。通常我们都是计算梁的最大变形,其公式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位移因素出载荷外,还有:1材料性能:与处理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2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I成反比;3构件的跨度:与跨度的n次方成正比,次因素影响最大。二混凝土构造的裂缝控制裂缝控制分为三个等级: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四、构造的耐久性要求
6、构造的耐久性要求是指构造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期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不需进展大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一构造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只需正常维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要到达的使用年限。 设计使用年限分类类 别设计使用年限年 示 例123452550100临时性构造易于替换的构造构件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二混凝土构造的环境类别混凝土构造的环境类别见下表 混凝土构造的环境类别环境类别 条 件一室内正常环境二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b严
7、寒和寒冷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四海水环境五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三混凝土构造耐久性的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一个重要参数,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即预应力混凝土构造,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mm环境类 别板、墙、壳 梁 柱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203030二a202030303030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2.水灰比
8、、水泥用量的一些要求对于一类、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构造混凝土,其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以及最大含碱量,按照耐久性的要求符合有关规定。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的特点和配筋要求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在房屋建筑中,受弯构件是指截面上通常有弯矩和剪力的构件。梁和板为典型的受弯构件。在破坏载荷作用下,构件可能在弯矩较大处沿着与梁的轴线垂直的截面发生破坏,也可能在支座附近沿着与梁的轴线倾斜的截面发生破坏。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与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形式等有关,影响最大的是配筋率。随着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的不同
9、,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可能出现适筋、超筋、少筋等三种不同性质的破坏。在一般情况下,受弯构件既受弯矩又受剪力,剪力和弯矩共同作用引起的主拉应力将是梁产生斜裂纹。二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要求梁中一般配制以下几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纵向构造钢筋。1. 纵向受力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梁的受拉区,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常用HPB235、HRB335、HRB400级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一般不得少于两根;当梁宽小于100mm时,可为一根。纵向受力钢筋应沿梁宽均匀分布,尽量排成一排;当数量较多时可排成两排。箍筋主要是承当剪力的,在构造上还能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以便绑扎成钢筋骨架。当梁高度
10、小于800mm时,直径不小于6mm;当梁高大于800mm时,直径不小于8mm 。箍筋的肢数有单肢、双肢和四肢等。当梁宽b120mm时,采用单肢箍;120mmb800mm时,弯起角为60.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并平行纵向受拉钢筋,承当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架立钢筋的直径应不小于下表的要求。 架立钢筋最小直径梁的跨度(m)架立钢筋直径mmL 6125. 纵向构造钢筋当梁较高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纹,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6或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二、钢筋
11、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一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按其受弯情况,可分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按支承构造可分为简支板与多跨连续板。 1.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两对边支承的板是单向板,一个方向受弯;而双向板为四边支承,双向受弯。假设板两边均布支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但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现浇肋型楼盖中的板、次梁河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因此,跨中按最大正
12、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二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要求1受力钢筋 受力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设置,位于受拉区,承受由弯矩作用产生的拉力,其数量由计算确定,并满足构造要求。2分布钢筋分布钢筋是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的构造钢筋,位于受力钢筋内侧及受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与受力钢筋用细铁丝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单向板短向布置受力筋,在长向布置分布筋。 当板嵌固在砖墙内时,应沿支承周边上部配制不小于200的构造钢筋包括弯起钢筋在内,伸出长度不小于为短边的跨度;对两边嵌固在砖墙内的板角局部,应双向配制上述钢筋,其伸出长度不小于,以防止因墙对板的嵌固作用而出现垂直于板的对角线裂缝。 当板
13、的受力钢筋与梁肋一般为主梁平行时,应沿梁肋方向每米长度内配置不少于5根于梁肋垂直的构造钢筋,以防止梁肋与板连接处顶部产生裂缝,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板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伸入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算起,每边不少于板计算跨度的。双向板的配筋构造与单向板一样,由于双向板是在两个方向受弯,受力钢筋应沿两个跨度方向布置。 为了防止钢筋腐蚀,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强度,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较近边缘的距离应满足的要求是:在正常情况下,当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0时,保护层厚度为20mm ;当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为15mm。三、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14、在轴心受压柱中纵向钢筋数量由计算确定,且小于4根并沿构件截面四周均匀设置。纵向钢筋宜采用较粗的钢筋,以保证钢筋骨架的刚度及防止受力后过早压屈。当采用热轧钢筋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d/4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6mm。当柱子短边不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不多于4根时,可采用单个箍筋;当柱子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或当柱子短边不大于400mm,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对于截面形式复杂的柱,不能采用内折角箍筋。掌握砌体构造的特点及构造要求砌体构造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构造,是砖砌体、砖块砌体和石砌体构造的统称。砌体构造
15、具有如下特点:容易就地取材,比使用水泥、钢筋和木材造价低;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抗震能力差;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一、砌体的力学性能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砌筑质量,包括饱满度、砌筑时砖的含水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二、砌体构造的静力计算一房屋的构造静力计算方案房屋的构造静力计算方案,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分为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弹性方案。刚性、刚弹性方案中房屋的横墙是指具有足够刚度并起受力作用的承重横墙,轻质隔墙或后砌的隔
16、墙不起受力作用。横墙应满足以下要求:横墙中开有洞口是,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面积的50;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H/2H为高墙总高度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对横墙高墙的高度进展验算。二房屋的构造静力计算内容?砌体构造设计标准?规定,用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方法来进展墙、柱稳定性的验算。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应符合以下条件:=H/h12H墙、柱的计算高度,按标准规定选用;h墙厚或矩形柱与H相对应的边长;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墙、柱的允许高厚比,按标准规定选用。在多层混合构造房
17、屋中,屋面板、楼板将荷载传给墙。因此,越是底层的墙体受到压力越大,墙体应厚一些,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要高一些。局部受压时砌体构造中常见的一种受力形式,其特点是荷载作用于砌体的局部截面上。标准规定,对于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的梁,其支承面下为转砌体时,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有圈梁是,垫块与圈梁宜浇成整体。三、砌体构造的主要构造要求墙体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伸缩缝应设在温度变化和伸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的地方。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根底可不分开。为防止沉降裂缝的产生,可用沉降缝在适当部位将房屋分为假设干刚度较好的单元,设有沉降缝的
18、根底必须分开。墙体的另一构造措施是在墙体内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房屋、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带宜与墙厚一样,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承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四、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一多层砖房抗震构造措施240mm180mm。纵向钢筋可采用410;箍筋采用4 6,其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设防烈度为7度且多层砖房超过6层时、当设防烈度8度且多层砖房超过五层时
19、、以及设防烈度9度时,构造柱的纵向钢筋宜采用4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2.构造柱必须与圈梁连接。在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450mm或1/6层高,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3.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在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高点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着高每500mm设置2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4.构造柱可不必单的设置柱基或扩大根本面积、构造柱应深入室外地面标高以下500mm。5.对于纵墙承重的多层砖房,当需要在无横墙处的纵墙中设置构造柱时,应在楼板处预留相应构造柱宽带的板缝,并与构造柱混凝土同时灌溉,做成现浇混凝土带。6.
20、构造柱的竖向钢筋末端应作成弯钩,接头处可以采用绑扎,其搭接长度宜为35倍钢筋直径。在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7.斜交抗震墙交接处应增设构造柱,且构造柱有效截面面积不小于240mm180mm。在斜交抗震墙段内设置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抗震墙层间高度。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1.小砌块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以下要求: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90mm19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6层以上、8度是5层以上,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14,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构造柱与砌块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其相
21、邻的孔洞,6度时宜填实或采用加强拉结筋沿高度每隔200mm设置24焊接钢筋网片代替马牙槎;7度时应填实,8度时应填实并插筋112,沿墙高每隔600mm应设置24焊接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与圈梁连接处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穿。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根底,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深埋小于500mm的根底圈梁相连。必须先砌筑砌体墙体,再浇注构造柱混凝土。2.墙体的芯柱,应符合以下构造要求:芯柱的竖向插筋应贯穿墙身且与圈梁连接;插筋不应小于112,7层时6层及以上,8度时5层以上,插筋不应小于114。芯柱混凝土应贯穿楼板,当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楼盖是,应优先采用
22、适当设置钢筋混凝土板带的方法或采用贯穿措施。在房屋的第一、第二层和顶层,6、7、8度时芯柱的最大净距不宜小于,。为提高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置的其他芯柱,宜在墙体内均匀布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根底圈梁相连。3.小砌块房屋各楼层均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不得采用槽型小砌块作模,并应按标准的有关要求设置。圈梁宽度不应少412。4.小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或芯柱、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网片可采用直径4mm的钢筋点焊而成,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且沿墙高应每隔400mm设置。5.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层数,6度时7层、7度时6层及以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施工 管理 实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