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监控系统集成解决方案.docx





《校园监控系统集成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监控系统集成解决方案.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校园监控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目录第 一 章 系统概述11.1 建设背景11.2 现状分析11.3 需求说明21.3.1 基本要求31.3.2 联动要求31.3.3 设计原则41.3.4 设计依据5第 二 章 系统总体设计72.1 设计目标72.1.1 详细建设目标72.1.2 系统特征82.2 设计思路82.3 总体结构设计92.3.1 逻辑架构92.3.2 物理架构112.4 系统功能设计122.5 系统优势132.5.1 人技结合,以静“智”动132.5.2 极高的系统可用性132.5.3 多样化的存储方式142.5.4 卓越的可扩展性142.5.5 良好的用户操作体验142.5.6 强大的系
2、统兼容性152.5.7 领先的海量视频环境152.5.8 完善的冗余设计152.5.9 超强的网络适应性162.5.10 电信级稳定性162.5.11 便于部署及维护17第 三 章 系统详细设计183.1 学校人防技防结合系统设计183.1.1 校门进出管理系统设计193.1.2 围墙安全保障系统设计203.1.3 踩踏隐患消除系统设计213.1.4 一键紧急报警系统设计233.2 学校技防安防系统设计253.2.1 新建前端点位设计253.2.2 已建前端点位接入363.2.3 视频存储设计363.2.4 入侵防盗报警系统设计433.2.5 访客系统设计483.2.6 人脸检索系统设计513
3、.3 校车安全监管设计523.3.1 系统总体设计523.3.2 系统详细设计573.4 阳光厨房系统设计623.4.1 前端采集系统623.4.2 视频存储系统653.5 教育局安全督导平台设计723.5.1 安全督导平台平台架构723.5.2 2.5D地图应用843.5.3 3D功能应用913.5.4 中心集中存储设计983.5.5 解码拼控设计1193.5.6 大屏显示设计1233.5.7 视频质量诊断1323.5.8 平台特点137第 四 章 成功案例1424.1 青岛市普教联网1424.2 长清校车1424.3 广州“阳光厨房”1434.4 杭州市第二中学143第 五 章 项目配单1
4、45表格目录表1 存储空间计算39表2 系统管理46图片目录图1. 立体化防控7图2. 普教联网监管系统逻辑结构图10图3. 联网监管物理拓扑图11图4. 学校端系统场景设计图18图5. 校门进出管理系统部署图19图6. 围墙安全保障系统部署图20图7. 踩踏隐患消除系统部署图22图8. 一键报警系统架构24图9. 出入口部署示意图27图10. 道路部署示意图28图11. 活动区域部署示意图29图12. 重点部位部署示意图30图13. 岗亭部署示意图31图14. 超低照度摄像机对比效果示例图33图15. 强光抑制开启与关闭效果示例图33图16. 高清透雾功能的监控效果示例图34图17. 红外监
5、控效果示例图34图18. 降噪图片比对示例35图19. 宽动态摄像机图片效果示例图35图20. 环形鹰眼示例图36图21. 存储子系统结构图37图22. 入侵防盗报警管理系统架构图44图23. 报警联动逻辑图47图24. 临时访客流程图49图25. 人脸检索52图26. 系统架构图54图27. 前端子系统图58图28. 设备布置图59图29. 后厨视频62图30. 仓库63图31. 清洗63图32. 切配63图33. 烹饪区监控64图34. 留样区域监控64图35. 餐具消毒监控65图36. 存储子系统结构图66图37. 本地开放显示72图38. 整体架构73图39. 业务集成平台架构图74图
6、40. 视频应用子系统架构图75图41. 网管子系统逻辑架构图76图42. 电子地图子系统架构77图43. 一卡通子系统架构78图44. 出入口子系统架构79图45. GIS可视化84图46. 全景地图85图47. 可视域球机照射扇形85图48. 报警可视化86图49. 一键报警柱86图50. 案情处置87图51. 快速定位87图52. 案情添加88图53. 案情信息88图54. 案件详情89图55. 轨迹回放89图56. 报警栏展示界面90图57. 人员追踪功能入口界面90图58. 轨迹查询91图59. 三维预览91图60. 数据关联92图61. 地图漫游93图62. 位置定位93图63.
7、室内定位94图64. 三维测量94图65. 摄像机管理95图66. 摄像头空间分布95图67. (摄像头空间分布二)96图68. 视频联动96图69. 视频预览及录像回放97图70. 视频巡逻97图71. 报警联动98图72. 微视云逻辑架构图103图73. CVM软件架构109图74. CVS软件架构110图75. CDT软件架构111图76. CPM模块划分112图77. CVA模块划分113图78. CCU模块划分114图79. 微视云存储物理结构图116图80. 解码拼控总体结构示意图119图81. 大屏显示系统结构图124图82. 23 46寸效果图仅供参考125图83. LED全彩
8、显示屏效果图125图84. LCD+LED显示屏效果图126图85. LED无缝拼接显示128图86. 视频质量诊断的建设意义133图87. 青岛市普教联网142图88. 长清校车143图89. 广州阳光厨房143图90. 杭州市第二中学144第 一 章 系统概述1.1 建设背景近些年来,各类中小学校园治安事件频发,且呈现逐年上升的局面。如校车交通事故、校门口恶意人身侵害、楼梯人员拥挤踩踏、社会人员滋扰在校师生、学校贵重财产丢失等严重侵害师生安全和学校权益的安全事件日益突出。为了有效保护青少年和儿童的人身安全,防止外来侵害案件的发生,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公安部、教育部、中央综治办等部
9、门联合出动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平安校园”、“数字校园”等建设相继展开,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音视频技术、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采用现代化技防手段的安全防范系统正在各类校园开始推广和大规模应用。1.2 现状分析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中小学视频监控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基本的视频、录像、报警等,满足了监控的基本需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前期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制约了建设系统新建扩建、视频资源的共享和应用业务的整合,制约了整体普教防控体系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做到整体系统的“立体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校门进出管理较为不便。上学期间,校外人
10、员进校存在管理疏漏,容易产生漏放错放;放学期间,学生家长进校接送,较难判断是否本校学生家长。2) 围墙周界防范后知后觉。校外人员进校行窃或学生翻墙外出玩耍,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围墙部署的摄像机或探测器存在较多误报警,影响安保效果3) 楼梯拥挤存在踩踏隐患。学生就餐和课间活动期间楼梯较为拥挤,存在踩踏安全隐患;学校安保管理较难针对临时突发楼梯人群拥挤做出迅速反应。4) 保安与技防的配合较差。绝大部分技防监控系统,其实时报警的能力和效果较为一般;学校保安较难及时知晓发生中的安全事件,以事后查证为主。5) 各学校采用设备不一,系统硬件品牌繁多,标准不一,联网率低,如各学校都以满足自身管理需要为主,缺乏
11、全面的考虑和统一规划,视频资源不能为其他部门和上级机构共享;6) 已建监控系统,由于年限可能较久,监控摄像机分辨率低,夜间成像效果差,无法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在一些重要场所往往不能看清人脸或车牌号码,利用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取证具有一定的困难;7) 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对视频信息的利用主要是事后查证,对大规模视频监控图像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缺乏有效的联动预案,智能化的技术支撑和应用管理;8) 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满足将来业务应用的需求,如:传输网络、监控中心显示系统等,影响了业务的有效开展;9) 其他业务子系统建设起步晚,暂未有效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如访客系统,出入口系统,门禁系统等。1.3 需求说明
12、针对学校安全管理的难点以及特有的建设方式,需要一种针对学校专属安防场景的方案,该方案一方面能够满足学校较为简单的智能分析需求,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系统升级改造的难度和资金要求。“好用、不贵”是智能分析持续发展的主航道,而“简单、贴切”的智能分析成为未来学校安防升级的核心诉求。轻量级深度学习,可将“好用、不贵”与“简单、贴切”进行有机整合。一方面针对学校的校门、围墙、楼道等规模不大的场景提供轻量级的智能业务;另一方面利用最新的深度学习技术提升人脸特征和人体属性的识别效果,大大提高可用性。中小学校园安防工作一般通过技防+人防的手段来实施。其中技防为安防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及能为事后取证提供资料,所以技防
13、是整个安防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为了能够比较全面的针对中小学做好校园安防的保障工作,需要考虑一种“立体化”的方式,实现多维度的安防监控。中小学综合安防工程建设应满足如下要求:1.3.1 基本要求1) 公共区域无死角:学校人员密集,要求校区重点区域无死角。因此需要在学校内每栋宿舍和教学楼的走廊、通道等处都装有摄像探头。监视范围不包括宿舍内部,避免侵犯学生的隐私。2) 系统高靠性:校级视频监控应可独立完成视频监控及预警功能,不依赖整个联网的网络系统,即当网络出现故障或遭人为破坏时,学校应能满足以上基本监控存储及联动等基本要求。3) 统一管理、分级授权:集成后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心平台能实现对系
14、统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分级授权使用。各级视频监控使用单位原则上只具有对辖区内的监控点具有操作权限。监控中心出现任何故障时,不应影响学校的正常使用。1.3.2 联动要求1) 对危险提前预警:建设的系统不仅要满足视频录像事后取证的功能,最为重要的是应有一定的预警功能,根据预警信息采用适当措施把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而不能影响到学生的安全。2) 为应急指挥服务:视频监控系统应联动安全报警系统,出现事件能够快速及时的通知学校及教育、公安等上级监管部门,以满足应急指挥需要。3) 对已有设备利旧:对现有的各地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有效集成,集成时充分考虑即有系统的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系统资源,避免重复投资,从而
15、减少项目集成成本的投入。4) 可接入其它系统:需要考虑接入其它系统,从而实现联动及统一管理。如访客系统、出入口系统、门禁系统等。1.3.3 设计原则方案设计时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后期维护及操作等因素,并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备以下原则:1) 先进性:中小学校园安防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体,代表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
16、代发展的要求。2) 经济性与实用性:充分考虑中小学校园综合安防的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校园的现场环境,设计选用目前安防市场上占有率高、功能适合校园实际需求、符合校园监控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3) 安全性:前端对系统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病毒感染、黑客攻击、非法访问,防雷击、过载、断电和人为破坏等,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4) 可靠性:系统基于可靠的网络通信技术,能确保系统级别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724小时、全年365天的全天候长期稳定运行。5) 可管理性:校园视频接入系统集中
17、于监控中心统一控制管理,实现对所有远端设备的控制和设置。保证系统的高效、有序、可靠的发挥其应用管理职能。6) 规范性:控制协议、编解码协议、接口协议、视频文件格式、传输协议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教育部颁布的技术规范。7) 开放性:由于中小学校园安防系统涉及多方监管问题,本系统需充分考虑教育、公安等部门的业务需求,提供平台对接接口,让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应急事件并进行协同指挥作战。8) 可维护性:所设计的系统和采用的产品应简单、实用、易操作、易维护。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是保证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好本系统的先决条件。并且,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应能得到及时、
18、快速的维护。1.3.4 设计依据系统的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如下:公安部关于联合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整治的通知关于全面检查落实各地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T29315-201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JGJ/T 16-1992);建筑防雷
19、设计规范(GBJ57-83);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8898-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GB479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55);安全检查防范系统通作图形符号(GA/74-19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94);电气指标标准EIA-
20、422 EIA-48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1994;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GA/T379-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GA/T388-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GA/T388-2002B;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GA/T390-2002)。第 二 章 系统总体设计2.1 设计目标为了有效地维护校园秩序,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为中小学生上下学创造更为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本方案根据学校需求建立“立体化”校园综合安防监控系统,以轻量级深度学习为核心,提供全方位、科学的综合安防监控系
21、统解决方案,并实现各种报警联动。保证师生校内外人身财产安全,营造一个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立体化”按照需求的区别设立防控层级并逐级展开业务应用。“立体化防控”从整体角度考虑了当前普教安防的建设内容和业务痛点,充分发挥海康威视在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应用的技术优势,有机融合各类安防系统,依靠统一管理、便捷维护、标准接口等方式满足未来一定时期的系统升级与扩容,从采集到结构化、从视频到物联,从校内到校外等多方面有效提升各单位的技防水平。具体如下图所示:图1. 立体化防控2.1.1 详细建设目标建成标准的“区县-学校”二级联网模型:中小学安防联网监管系统
22、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科学、标准的模型,主要为“区县-学校”二级联网模型,其中学校一级负责视频监控的前端采集和分布存储,区县一级负责区县下属学校的汇聚和统一管理。该模型定位清晰,职责明确,布局合理,也是目前主流的二级联网模型。整体系统高清化与网络化:本方案以建设全高清监控系统为目标,为用户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细节,让视频监控变得更有使用价值;同时以建设全IP监控系统为目标,让用户可通过网络中的任何一台电脑来观看、录制和管理实时的视频信息,且系统组网便利,结构简单,新增监控点或客户端都非常方便。2.1.2 系统特征深度学习、场景适配的特性:通过新建或在原有系统扩建智能深度
23、学习系统,满足学校在校内各处安防场景的实际需要,通过科技释放人力,人防技防深度结合;高可靠性、高开放性的特征:通过采用业内成熟、主流的设备来提高系统可靠性,尤其是录像存储的稳定性,另外系统可接入其他厂家的摄像机、编码器、控制器等设备,能与其他厂家的平台无缝对接;高智能化、低码流的特征:运用智能分析、带有智能功能的摄像机等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同时通过先进的编码技术降低视频码流,减少存储成本和网络成本,减弱对网络的依赖性,提高视频预览的流畅度;快速部署、及时维护的特征:通过采用高集成化、模块化设计的设备提高系统部署效率,减少系统调试周期,系统能及时发现前端监控系统的故障并及时告警,快速相应;高度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园 监控 系统集成 解决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