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出入站道路工程环评报告书.doc
《火车站出入站道路工程环评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车站出入站道路工程环评报告书.doc(10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亚市火车站出入站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目 录1. 总论11.1项目由来11.2编制目的11.3编制依据21.4 评价范围31.5评价标准31.6 评价期及水平年51.7公路沿线敏感点确定51.8评价重点和主要保护目标52. 工程概况62.1 工程设计内容82.2 交通量预测212.3征地拆迁工程222.4 投资估算223. 区域环境概况233.1自然环境概况233.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253.3三亚市总体规划概况253.4 环境保护规划294.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污染因子筛选324.1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分析324.2 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筛选344.3 评价重点确定354.4 评价等
2、级划分35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7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75.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85.3 公路沿线植被现状调查396. 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价416.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426.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426.3水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436.4声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446.5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456.6水土流失影响分析457.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87.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87.2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77.3环境景观影响评价647.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668. 污染防治及环保措施及建议698.1 建设期污染防治及环保措施及建议698.2 营运期
3、污染防治及环保措施748.3 水土保持方案758.4本项目需要特别注意的敏感性地段769. 公众参与789.1调查方法789.2被调查对象789.3调查内容799.4调查结果分析80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8210.1环保投资估算8210.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821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8511.1 环境管理目标8511.2环境管理、执行、监督机构的落实8511.3环境监测计划8612. 评价的结论及建议8712.1结论8712.2 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及建议8812.3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89 总论1.1项目由来为了适应海南旅游格局的快速发展,实现海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满足三亚市旅游
4、业高速崛起的态势,三亚市决定在现有铁路海南西环线的基础上,进行海口至红塘段的提速改造,红塘至三亚段的铁路新建工程,目前,全线各段已相继开工。为了尽快给火车站站房实现工程配套,三亚市决定进行火车站出入站道路的投资建设。火车站出入站道路共有三条道路,分别为站前广场大道、火车站东路和火车站西路,线路总长2406.5m,南起凤凰路、北接站前广场大道,再向南到达凤凰路,呈倒“U”字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该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此,三亚市建设局(建设单位)委托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5、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了评价项目组,在进行现场踏勘、广泛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以及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对三亚市火车站出入站道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告知书要求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1.2 编制目的三亚市火车站出入站道路工程的建设,将给沿线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施工期间公路用地,植被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施工中产生的机械噪声、污水、扬尘和动用土石方等都会给环境带来影响;公路建成后,营运期来自行驶汽车排放的尾气、噪声对环境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公路建设也将对沿线社会环境带来影响。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摸清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大气、噪声及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并
6、对公路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提出减轻不利影响的环保措施和建议,使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1.3 编制依据1.3.1 法规及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5年4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8)建设项目环
7、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9)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海南省政府令第125号,1998年11月30日);(10)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1999年);(11)海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年修编,海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HJ/T19-1997);(13)交通部1990年颁发的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4)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15)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06-98);(1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8、技术规范(SL204-98);(17)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96);(18)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函200394号)。1.3.2 立项及批复文件(1)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三亚市火车站出入站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告知书,见附件。1.3.3 其它基础资料(1)三亚火车站出入站道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海南省咨询投资公司,2005年12月);(2)三亚市火车站出入站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2006年7月);(3)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三亚市规划局,1999年8月)。1.4
9、 评价范围(1)声环境评价:公路沿线两侧200m范围;(2)大气环境评价:公路沿线两侧200m范围;(3)生态环境评价:公路沿线两侧200m范围。1.5评价标准1.5.1声环境(1)对公路两侧的村庄和一般的评价对象,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标准,公路两侧的学校和重点敏感区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详见表1-1。表1-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单位:LeqdB(A)类别适用区域昼间夜间0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50401单位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55452居住、商
10、业、工业混染区60503工业区65554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等7055(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见表1-2。表1-2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Leq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 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 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1.5.2 环境空气根据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工程沿线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中的一级标准。表1-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单位:mg/m3污染物取值时间标准浓度一级二级一氧化碳CO日平均4.004.001小时平
11、均10.0010.00二氧化氮NO2日平均0.080.121小时平均0.120.24总悬浮颗粒物TSP日平均0.120.301.6 评价期及水平年根据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的特点,评价水平年分为:施工期(20062007),营运近期2007年,营运中期2012年和营运远期2017年。1.7公路沿线敏感点确定通过对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公路两边200m)的敏感点进行实地调查,全线评价范围内的主要敏感点见表1-4、图1-1。表1-4 沿线主要环境敏感点分布一览表序 号名 称与道路距离(m)1三亚航空学院距西路2002抱坡村西路西北1001.8评价重点和主要保护目标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沿线
12、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噪声影响及防护,以及环境景观评价。评价的主要保护目标为工程沿线各环境敏感点。2. 工程概况据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本项目建设是符合规划的。其规划原则如下:1. 根据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特点,优先考虑旅游功能的需要;2. 依据总体用地布局规划,确定城市干道系统及干道路网规划指标,划分道路功能,规划道路交通设施,重视静态交通设施的规划;3. 城市以汽车交通方式为主,客运以公共交通为主,重视私人小汽车,考虑旅游巴士对道路交通设施的特殊要求,不鼓励自行车的发展;4. 根据交通需求确定交通供给。避免基础设施超前。三亚市城市道路系统经过建省以来1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
13、,主要道路有新建的二环路、金鸡岭路、月川路(60米),改造的解放路(40米),以及一些1525米的城市次要道路,现状道路面积约69公顷。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如公共停车场,交通管制等设施不配套,还缺乏不同类型的城市广场。一些道路的线形、断面设计对景观旅游的特殊需要考虑较少,尺度过大,绿化不足。通过本次规划修编,在道路,交通、广场方面的用地有了较大的增加,其中对外交通用地由现状的353公顷增加到530公顷,城市道路用地为498公顷,总计道路广场用地为597公顷占总用地的11.5%。重点对道路的断面进行了调整。根据三亚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三亚市城市路网采用方格网加环路结构布局。城市道
14、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以主干道联系城市各主要功能区、次干道和支路形成交通二级分流系统。道路网规划指标:名称单位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设计车速公里/小时50-6040-4530道路长度公里649621063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11517机动车道数条4-62-42-3道路红线宽度米45-6034-4025-30规划修编中对道路断面设计做了某些调整,增加道路分隔带的宽度;取消非机动车道;减少机动车道数;通过港湾式停靠,交叉口拓宽等办法弥补损失的交通能力。三亚市火车站出入站道路由三条道路组成。分别为站前广场大道、火车站东路、火车站西路,线路总长2406.5m,南起凤凰路、北接站前广场大道
15、,再向南到达凤凰路,呈倒“U”字型。线路位于三亚工业区路口与鸭仔塘之间,该区段所经之地为剥蚀丘陵区,地形逶迤舒缓,无大型沟壑和断裂,无大型坑塘河流。有零星农田,散在居民点。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考虑本工程为新建道路,沟槽两侧建筑物较少,建议采用放坡开挖,同时注意相关管线的防护。按1:0.70放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沟槽基底作如下处理方案:(1)火车站西路按道路坡度在道路桩号K0+000K0+300段雨污水管道沟槽底处在机耕土上,工程性质一般,但因基底处在现状地面线以上,该段的基底处理包含在路基处理范围内,在换填路基中反开挖。待路基处理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沟槽开挖;在道路桩号K0+300K0+
16、777段雨污水管道沟槽底处在粘土质砂层及低液限粘土层中,工程性质较好,可作为基底持力层。(2)站前广场路雨污水管道沟槽底主要处在粘土质砂层及低液限粘土层中,工程性质较好,可作为基底持力层。(3)火车站东路在道路桩号K0+000K0+560段雨污水管道沟槽底处在粘土质砂层及低液限粘土层中,工程性质较好,可作为基底持力层;在道路桩号K0+560K0+775段雨水管道沟槽底处在机耕土及有机低液限粘土层中,工程性质一般换填50cm碎石垫层,碾压密实,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混凝土基础的浇灌;污水管道沟槽底主要处在中砂层中,工程性质较好,可作为基底持力层。工程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等
17、。2.1 工程设计内容:2.1.1 设计标准(1)道路指标道路名称道路等级设计车速道路长度红线宽度站前广场大道II级主干道40km/h854m40m火车站东路I级次干道40km/h775.5m30m火车站西路I级次干道40km/h777m30m合计2406.5m(2)路面结构荷载:BZZ-100型标准车。(3)最大纵坡:imaX=1.75%,最小纵坡imin=0.3%。(4)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5)设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所限为15年。(6)桥涵荷载等级:城市-B级。(7)地震基本烈度:6度。2.1.2 工程内容(1)设计范围火车站西路设计起点凤凰路,终点站前广
18、场大道,路段全长777.119m,红线宽度30m。站前广场大道设计起点火车站西路,终点火车站东路。854.36m,红线宽度40m。火车站东路设计起点站前广场大道,终点凤凰路,路段全长775.452m,红线宽度30m。(2)平面设计道路平面包括道路中线坐标及道路红线控制宽度、交叉口红线控制范围及视距等规划要素。站前广场大道、火车站东路全线不设平曲线,火车站西路设置一个平曲线,半径500m。(3)纵断面设计本路段纵断面设计标高主要控制因素:受周围凤凰路及建筑物标高控制;尽量减少填方量,节约工程造价;满足道路排水及防、排洪要求。道路设计的最大纵坡为1.75%,设计的最小纵坡为0.3m。(4)横断面设
19、计道路横断面设计根据道路断面的规划情况,结合现有道路两侧用地情况。 火车站西路和火车站东路横断面设计(道路规划红线30m)两条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均为30m,横断面形式一致,均为两块板。断面形式:6m人行道+8m机动车道+2m中央分隔带+8m机动车道+6m人行道。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放在同一个平面,通过不同颜色人行道板铺装区分行人与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宽度为2m。 站前广场大道横断面设计(道路规划红线宽度40m)7m人行道+11m机动车道+4m中央分隔带+11m机动车道+7m人行道。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放在同一个平面,通过不同颜色人行道板铺装区分行人与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宽度为2m。道路路面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车站 出入 道路 工程 报告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