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docx





《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对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一直是急诊护理工作中薄弱环节,我们根据急诊科病人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特点,边学习,边探索,在急诊建立了具有急诊护理特色健康教育模式,使整体护理观念有机地和急诊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特点,使急诊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现将急诊对留观病人开展健康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1.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目标 通过护士对病人在留观期间一系列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改变了病人不健康行为,减少了因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而使所患疾病经常复发,加重了心身负担情
2、况,缩短了留观天数,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2.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特点 通俗性特点:即健康教育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老年病人较多,及病人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内容中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随机性特点: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由于病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种不同,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短暂性特点:急诊病人观察期较短,急性病症得到缓解即可出院,门诊随访,而病情较重病人经过短期观察后,视
3、病情收治入院或手术治疗,这就需要护士能合理安排工作,既不影响病人治疗,又不延误病人健康教育工作。综合性特点:急诊留观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慢性疾病,责任护士便会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最新最有效健康教育内容,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强化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中年龄相对老龄化及家属比较多特点,我们采取了反复强化宣教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同时注意观察病人意识、表情,来判断病人是否明白。礼貌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患者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特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对病人充分尊重和友好,真诚相待,耐心负责态度,决不能自以为
4、是或用说教语言,切忌生硬等语气。3.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内容 1病人权利和义务:主动介绍急诊留观病室环境,医疗保险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客制度,并告知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支持和配合。2常见健康教育知识:全面系统介绍内科、外科、神经科各种常见疾病有关防病、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使用方法、出院指导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目前已制定出常见病、多发病健康教育内容。示范教育: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病人健康知识水平及技巧掌握深浅程度,护士现场对病人进行宣传示范,如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叩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咯痰,
5、指导糖尿病病人测试尿糖方法,插胃管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讨论、切磋,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示范宣教能力。通过上述七种系统健康教育形式,使急诊护理工作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系统化保健服务转变,通过和病人不断交流,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使病人满意率提高。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评价方法和病人交谈方式:责任护士、护士长采用和病人交谈方式了解和检查健康教育执行程度和质量。集体交班时提问:在交班时不定期请责任护士介绍所属病人基本情况,检查责任护士了解程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发表调查:定期向病人发放意见征询表,通过收集信息,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修正制定措施、促进管理。随着社
6、会进步,经济发展,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将更加被病人及家属所接受,健康教育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健康教育是建立健康行为有效方法,对临床各种治疗有增效作用。 老年住院病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0年第11期第35卷 护理研究作者:孙玉梅阮海荷孟春英单位:北京市北京大学护理学院100083关键词:老年住院病人;抑郁;心理护理摘要为提高老年住院病人护理质量,应用CES-D量表对137例老年内科住院病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8.0%老年住院病人存在轻重不等抑郁症状;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健康自我评价、经济负担是影响其抑郁症状发生主要因素。本文对如何采取有效
7、措施减轻或消除老年住院病人抑郁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几点建议。Depressive Symptom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m in Elderly In-patientsSun Yu-mei, Ruan Hai-he, Meng Chun-ying(School of Nursing , Peking University, 100083)Abstract137 elderly in-patients in two teaching hospitals of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interviewed using
8、CES-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is group is 38.0%. Multivariate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self-perceived health,and finances we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epressive symptoms of elderly in-patients.Key wordsElderly In-pati
9、entDepres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国外有研究显示,抑郁症状是老年人常见负性情绪。它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健康,而且当抑郁症状严重且持久时,可能发展为抑郁症,对个体生活质量及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多集中于正常人群,关于老年住院病人抑郁症状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对137例老年内科住院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老年住院病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老年病人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为1999年45月在我校两所教学医院住院,年龄60岁,住院时间7天,无智力及语言障碍且愿意合作和接受访谈内科住院病人(肿瘤病人
10、除外)137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为69.036.42(6086岁),其中 6064岁组42例,6569岁组32例,7074岁组37例,75岁组26例;小学及以下27例,初中33例,高中24例,大学及以上53例;已婚119例,丧偶18例;退休117例,未退休20例。1.2方法和工具采用访谈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 病人人口社会学资料;(2) 健康自我评价: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很好(5分)、好(4分)、一般(3分)、差(2分)、很差(1分);(3)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参考有关量表自行设计,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活动(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11、living, ADL)和工具式日常活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共12个项目。每项活动按完全自理(2分)、部分自理(1分)、完全不能自理(0分)记分。1,2(4) 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有人倾听诉说、探视、家人照顾、情感支持四个方面,按其满足程度评定。(5) 负性生活事件:参考张明园编制生活事件量表,按累计生活事件单位(LEU)分值计算。3(6) 经济负担:按住院费用给病人带来经济压力大小评定。(7) 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of Epidemiological Survey-Depression,CES-D):该量表引入
12、国内后,已经验证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1CES-D总分T2016分,表示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重。41.3统计学方法原始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统计学方法主要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2结果2.1老年住院病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137例病人中CES-D评分范围为048分,平均分为14.2810.15,其中T2016分者52例,即有38.0%病人存在轻重不等抑郁症状。2.2抑郁症状影响因素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健康自我评价、ADL评分、IADL评分、负性生活事件评分、经济负担、社会支持评分等为自变量,以CES-D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
13、方程变量是IADL评分、健康自我评价、经济负担(表1)。表1CES-D评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变量B标准回归系数常数28.761IADL评分-1.4640.511健康自我评价-2.6210.233有无经济负担4.5350.222R=0.716, R2=0.513; F=46.285,P0.0013讨论3.1老年住院病人抑郁症状应受到重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正常人群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发生。张明园等人报道国内正常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在15.1%22.5%之间;4 Comstock等人对Washington1 672名及Kansas城1 173名居民调查显示,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8%、20%。5
14、 Magni等人报道老年住院病人抑郁发生率为42%,6和本研究结果接近,且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提示抑郁症状是老年住院病人常见一种负性情绪,应引起医护人员高度重视。3.2影响老年住院病人抑郁症状发生有关因素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消极心情,主要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各种研究显示,抑郁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1)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国内外研究均显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抑郁症状发生密切相关。79 本研究中,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IADL是影响老年病人抑郁症状最主要因素,显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病人抑郁症状程度重。这和何燕玲等人研究结果一致。7 Gail等人研究也提示老年人日常活动受限,生活能力下降将引
15、起抑郁症状。8 ADL和IADL是目前常用于评定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具,它可以从功能角度反映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1 本研究中,ADL评分未进入回归方程,考虑和本次调查对象ADL功能较好有关。Blazer认为,9老年人良好健康功能丧失和伴随自我照顾能力丧失会引起抑郁症状。在本调查中,许多老年病人说:“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干了,生活上全靠家里人照顾,你说我心里能不着急,心情能好吗?”。本研究进一步支持老年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是引起抑郁症状主要因素。(2)健康自我评价Lawrence、吴文源等人10,11均报道老年人抑郁症状和其健康自我评价相关,即健康自我评价差老年人,抑郁症状重。本研究亦支持这一结
16、果。健康自我评价,也称主观健康,是健康测量和生活质量评价中广泛应用指标,它主要反映病人对自己健康状况主观评价和主观体验,和客观情况可能并不一致。有些老年病人健康状况并不一定好,但由于其性格乐观,自我评价往往较好,他们认为自己年龄已大,现在身体状况和同龄人相比还算是较好,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较少有负性情绪;相反,有些老年病人虽然健康状况不错,但由于其对疾病过分担心、焦虑、对死亡恐惧等,自我评价较差。他们往往容易消极地对待生活,易发生抑郁情绪,而影响其心理健康。(3)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还提示,住院有无经济负担也是老年病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老年人由于患有慢性躯体疾病,常反复发作,需多次住院及常年服药
17、,而大多数老年人均已退休,经济收入不多,而且目前国内医疗保险制度还未健全,住院费用主要以单位和个人共同支付为主要形式,所以对于经济条件不很宽裕老年人来说,住院费用便构成了一定经济压力,影响着病人情绪和心理健康。这提示应注意到经济负担对老年住院病人情绪影响。(4)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系统有文献报道,12,13 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系统和抑郁情绪密切相关,即负性生活事件多、社会支持系统较差老年人,抑郁情绪较重。但本研究未发现近一年来病人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系统对其抑郁症状影响,分析其原因: 老年住院病人目前最关心是自己健康状况,故疾病引起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成为促使其产生抑郁情绪主要因素,
18、从而掩盖了负性生活事件对情绪影响作用; 本调查中老年住院病人社会支持系统普遍较好,表现为经常有人倾听诉说、探视、家人提供照顾和患病后家人给予支持等,这可能和老人住院后成为家庭焦点,得到了很好照顾和重视有关。4建议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做好老年住院病人躯体疾病护理,还必须对抑郁发生及相应护理给予高度重视,努力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更好地实施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4.1全面准确评估病人情况护士在病人入院后,应全面收集资料,评估病人情况,包括病人不适症状、生活自理程度、病人对患病态度、对疾病了解程度、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以了解有无抑郁症状易发因素,
19、并针对病人具体情况,制定系统、有效干预措施。4.2增加护患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和病人建立良好信任关系,不仅是全面准确地收集资料基础,同时有效沟通也是减轻或消除老年病人抑郁情绪重要措施之一。老年病人由于工作、社交活动等减少以及缺乏倾诉对象等,容易产生孤独感、无用感,甚至负罪感或被遗弃感等不良情绪。因此,对于老年病人应给予更多关心和爱护,特别是要尊重病人,积极主动和病人交谈,耐心解答问题,并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自己疾病和健康状况。4.3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首先,要鼓励病人积极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病,并提供相应指导。如介绍有关保健知识、可采取防治
20、措施等。其次,协助病人制定和实施具体保健及康复方案。同时,应注意帮助病人充分认识自理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和并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4.4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病人经济负担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深入,寻求一种既能有效解决老年人就医问题,又能充分考虑病人经济负担能力、切实可行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都是非常必要。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地考虑到病人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宜诊疗方案,以避免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促使病人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影响病人康复及生活质量。4.5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可缓冲应激事件对病人情绪影响,预防和降低抑郁发生。对于住院病人来说,除了医
21、护人员应成为其重要支持者外,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支持以及朋友、同事、社会团体等其他社会支持作用,如鼓励家属、亲友经常探视,给予情感上支持、照顾,寻求社会团体援助等。参考文献1,Barkauskas VH, Stoltenberg-Allen K, Baumann LC, et al. Health %26 Physical Assessment. Mosby-Year Book Incorporation,1994.817-868.2,李立明主编.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98-103.3,张明园,樊彬,蔡国钧,等.生活事件量表:常模结果.中
22、国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7, 13(2):70-73.4,张明园,任福民,樊彬,等.正常人群中抑郁症状调查和CES-D应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7, 20(2):67-71.5,Boyd JH, Weissman MM, Thompson WD, et al. Screening for depression in a community sample. Arch Gen Psychiatry, 1982, 39:1195.6,Magni G, De-Leo D, Schifano F. Depression in geriatric and adult medical inpati
23、ents. J. Clin Psychol, 1985, 41:337-344.7,何燕玲,瞿光亚,张梅清,等.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老年学杂志, 1990, 10(5):266-268.8,Williamson GM, Schulz R. Pain, activity restriction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community-residing elderly adults. J. Gerontol, 1992, 47(6):367-372.9,Blazer D, Williams CD. Epidemiology of dyspho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诊 病人 健康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