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肺癌:丁列明十年磨一药.docx
《攻克肺癌:丁列明十年磨一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攻克肺癌:丁列明十年磨一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攻克肺癌:丁列明十年磨一药 钱琪 福布斯中文版高级编辑攻克肺癌:丁列明十年磨一药2014年01月07日架一副书生眼镜,说话始终带着浙江嵊州口音的丁列明,正迎来创业旅程上干劲儿最足的时刻2011年8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第一例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埃克替尼)在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卫生部长陈竺、工程院院士孙燕等500多位官员和专家的见证下隆重发布。这一标志中国癌症治疗史上里程碑的创新药凯美纳,正带给丁列明和他的伙伴们一个新世界,一个更为宽阔的舞台和浩大的市场在他们面前渐次铺陈开去。2013年8月份世界最权威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篇(The Lancet Oncology)向世界播
2、报了该新药的临床研究结果,成为第一个在该杂志发表临床研究的中国创制新药。而在此之前,国际最大的临床数据库Citeline发布的2012年新药研发年度报告(Pharma R & D Annual Review)中,凯美纳被列入该年度全球上市的33个新药名单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国外机构认可的自主研发的创新药。作为回国创业的医学博士,丁列明成功了,实现了把凯美纳从实验室带到工厂的一大步;而作为企业家的丁列明正迎来创业旅程上的第二次挑战,他将构建怎样的医药王国,凯美纳将如何深耕市场?前一步他用了10年时间,后一步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充满了各种可能。丁列明从农村到浙江医科大学,再到美国小石城的
3、医学博士、病理科执业医师,一直安居象牙塔,是一个极为理性平实、甚至有时“一根筋”的人。而正是这“一根筋”的执着,让他成为凯美纳整个团队的核心,带领大家熬过创新药十年的隧道期。当理想已经照进现实,他仍心有余悸,“知道难也没想到这么难,如果早知道这么难,当初可能就没有这个决心了。”他笑呵呵地说。2002年7月,丁列明和他的创业伙伴王印祥博士、张晓东博士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已初步完成实验室筛选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项目带回中国开发研究。2003年1月,在杭州注册成立了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启动该新药的临床前研究。新药研发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件艰难的事,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还有无数的技术困难。而在创新
4、土壤薄弱的中国,更是难上加难,国内药企对新药研发都敬而远之,几乎无人问津,丁列明和王印祥就在大家质疑的目光下,开始了中国创新药的艰难之旅。从分子、细胞水平的化合物筛选到动物肿瘤模型的药效验证,从化合物放大合成到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估,他们克服了无数的技术难关和障碍,终于找到一个稳定、疗效佳、安全的候选药物化合物,这一过程用去了近3年时间。无休止的试验,建立、推翻,再建立、再推翻,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漫长而枯燥的煎熬。丁列明和他的伙伴们经历了很多激动人心的时刻,但大多数却又被自我否定和沮丧所代替,在欣喜与沮丧的不断交织中,这个如行走在黑暗隧道中的探索最终迎来了曙光。在完成临床前研究后,
5、就要向国家药管部门申请临床试验许可。在任何国家,新药的审批和上市都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此时的凯美纳作为研发新药,必须按照国家药品管理要求向药监局申请临床试验许可,就算顺利的情况下也会耗时一年或更长。这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难熬的一年。因为这期间,除了等待,还是等待。在惆怅纠结了多个夜晚后,丁列明鼓起勇气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写了一封信。出乎他意料的是,习近平很快给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帮助协调。上报7个月后,于2006年6月获得了临床试验的批文。但没有时间放松,丁列明和他的团队接着就投入到临床试验这场新的战斗中,这又是一个崭新的考验。凯美纳临床试验一期主要是观察药物的安全性,需要剂量爬坡。为确保
6、受试者的安全,须从很低的剂量开始。而试验先在健康志愿者中开始。相对病人而言,健康受试者易找并便于评判,因病人有各种疾病症状,又需要其他药物治疗,干扰因素较多,出现不良反应不易区分。但并非每一种新药都被允许在健康志愿者身上做试验,传统的抗癌药就因毒副作用只能在肿瘤病人身上做。因凯美纳属于靶向抗癌药,只针对癌细胞作用,在动物试验中显现很好的安全性。因此,药监部门和医院的伦理委员会都同意凯美纳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一期临床试验。爬坡试验从很低的每天25毫克开始,50、75、100、125 毫克? 逐步递升。受试者一直像没事一样,毫无异样表现。一直爬到每天1,025毫克,受施者仍没呈现任何不良反应。“这个
7、过程持续了7-8个月,因为我们根据临床前研究和参考资料,可能治疗剂量范围在250-500毫克之间,就没有继续尝试下去,没有爬到受施者不可耐受的壮态。”丁列明说。同时,他们进行了血药浓度、半衰期、体内分布、排泄和代谢等具体数据的详细收集。有了安全性和药物代谢数据,就开始临床二期的疗效和治疗剂量探索,这必须在肿瘤病人身上进行。专家们根据一期研究设计了逐步递升的剂量方案: 75毫克一天三次,100毫克一天三次,125毫克一天三次?奇迹很快出现了,第一个使用的患者是一个其他肿瘤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肺癌病人,用后的第一个星期,他的症状明显改善,一个月后肿瘤明显缩小,开始下床如正常人一般走动。“当好消息传过
8、来时,我们非常兴奋和激动。”丁列明说。在二期临床试验中,专家们把3个病人归为一组,循序入组。在75毫克剂量组,大多数病人的肿瘤得到控制,不再生长;当把剂量提高到100毫克时,有20%的病人出现肿瘤缩小,这显然是质的变化,让博士们非常兴奋。当剂量继续提升到125毫克时,有30%病人的肿瘤缩小了。最终研究专家根据药物半衰期、血药浓度等各项指标,把125毫克每天三次的剂量推荐给 期临床研究。2008年底,是凯美纳三期临床试验计划开始的时候,但丁列明此时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经历了临床前、临床一期和二期的试验阶段,贝达运营资金已经告罄,并且此时还欠银行3,000万,再也没有有价资产抵押贷款,他们把
9、个人账户上的股票卖了,创业同伴的住房抵押了,做完这些,也只够付银行利息。丁列明满世界找钱,但就是找不到钱,有一家美国基金本想投资,但最终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取消。“当时,无论是资金压力还是心理压力都非常大,现在回头看,大家都说我们的选择很英明很有魄力,但当时真是很难的?”丁列明说不下去了!丁列明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新药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一期好了,二期失败了,二期好了,三期失败了,高风险和长周期让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望而却步。而凯美纳临床三期试验选择的又是阳性对照双盲试验,非常严谨,也非常昂贵。从全国27家医院入选400个肺癌晚期病人,其中200个病人服用凯美纳,200个病人服用阳
10、性对照药。临床对照药选的是阿斯利康出品的易瑞莎(吉非替尼),它是当时市场上最好的抗肺癌药,一颗550元。光买对照药就花了2,600万,而总研发费用5,000多万。在此资金危机关头,贝达所在的杭州余杭区政府雪中送碳,借款1,500万,帮贝达启动了凯美纳三期临床试验。从世界新药研发范围来看,即使是国际大药企,选择头对头比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研究都是选择与安慰剂(淀粉做的空药片)做对照,只要该新药稍微好一点,就能凸显治疗效果。但选择和市场上已经确认的阳性药,且是市场上最好的药去比,如果出现的结果是比安慰剂要好,但比对照药差,那么新药就会处在非常尴尬的市场地位而万劫不复。且凯美纳临床三期试验采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攻克 肺癌 丁列明 十年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