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分智慧医疗的要义是远程视讯和大数据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部分智慧医疗的要义是远程视讯和大数据分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慧医疗要义是远程视讯和大数据分析!智慧医疗利用最先进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和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机构分析认为,智慧医疗平台建设将形成千亿元市场规模。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独立分析师海峰认为,智慧医疗三个根本点:1、全程健康管理;2、远程视讯医疗;3、移动医疗大数据分析。一、市场规模目前国内有三级医院1400余家、二级医院8000余家、一级医院接近14000家,平均年收入规模(含补贴)约为4.76 亿元、7000 万元和835 万元。伴随着未来医院对信息化建设重视,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十年后,三级医院每年至少拿出收入3%用于信息化建设,二级和一级
2、医院拿出1.5%进行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医院市场规模将超过800 亿元,行业复合增速超过20%。二、智慧医疗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目前智慧医疗主要由数字化医院和区域医疗协同两部分组成。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从本质上来讲,智慧医疗是通过搭建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建起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实现个人和医院之间、医院和医院之间、医院和卫生主管部门之间数据融合、信息共享和资源交换,从而大幅提升医疗资源合理化分配。三、移动医疗伴随着可穿戴设备普及,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家庭健康系统也有望得到普及,移动医疗
3、得到推广应用,从而造就更广阔市场空间。预计2018?年全球总规模将达到120-190亿美元。2011-2012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分别为1400万和3000万台。市场研究机构BI Intelligence预测,201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亿台,而2018年将达到3亿台,按平均每台42美元出货价格计算,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而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预测更为乐观,根据ABI?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4.85亿台,对应销售规模为190亿美元。四、项目机会1、区域医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以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共享平台为目标,实现医疗机构之间
4、、个人和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交流和卫生资源共享。2、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基于移动计算、智能识别和无线网络而设计。3、大健康产业链,在上述基础之上,对于新建养老社区推出“智慧养老”系统,借助射频传感技术,向子女监护人传递老人身体指标等数据。4、电子病历,借势云计算在大数据技术上发力,电子病历技术将会是智慧医疗领域发展一个重要机会。5、大数据分析,相对国外医疗卫生数据挖掘进展,我国医疗卫生数据挖掘才刚刚起步,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还停留在数据精确性层面,而非从数据关联性方面分析挖掘数据价值,需要加大对医疗卫生大数据分析投入,通过对医疗卫生大数据有效存储、处理、查询和分析,辅助医生做出更为科学和准确诊断和用药
5、决策,帮助医院根据患者潜在需求开发全新个性化服务及自动服务,帮助相关研究机构突破医疗方法和药物革新,支持地区甚至全国医疗行业主管部门优化医疗资源及服务配置。五、产业链合作智慧医疗产业链由硬件、应用、运营服务、大数据等组成,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医疗设备制造商、移动运营商、智能家居提供商、软件方案商等都是智慧医疗产业重要参和者。软硬件设备厂商作为医疗信息化技术提供者,应瞄准大数据下医疗信息化建设新机遇开发新产品,加大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如针对可穿戴设备产生大量健康监测数据,医疗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厂商可以和下游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将医疗服务前置,使患者能够尽快发现可能健康隐患,甚至在家中就能
6、通过智能终端定期查看可穿戴设备中记录健康信息,并得到医疗机构相关医生给予医疗健康诊断信息及就诊建议,实现“治病”向“防治”转移。由于可穿戴设备具有小巧、轻薄特点,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医疗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厂商需要软硬件厂商和上游处理器、存储器、电源、无线通信、软板、传感器、执行器等主要零部件厂商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功耗低功能强可穿戴式医疗产品。上市公司概念股包括:九安医疗、宝莱特、和佳股份、蒙发利、海虹控股、 卫宁软件、 东软集团、 万达信息等。六、建设全生命周期智慧健康管理平台建设智慧医疗系统、公共卫生预测预警系统、居民健康系统等,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建设基于可穿戴技
7、术全生命周期智慧健康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远程视频、仿生学等技术能实现更高质量医疗服务。建设健康远程监护平台等,利用物联网技术,为包含老年人在内各类人群提供全方位健康状况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等服务是未来大趋势。七、智慧医疗基础设施(一)基础设施。能源、交通、水务、环保、应急等公用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宽带、融合、安全、泛在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城市基础设施实现运行管理精准化、一体化。(二)公共服务。建成包含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领域、覆盖全体城乡居民信息服务体系,群众获取公共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三)社会管理。市政
8、管理、人口管理、治安防控、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特种设备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社会诚信等社会管理领域智慧应用体系基本形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显著增强,政府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四)生态环境。环境智能监测和综合治理体系形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污染物全程防控能力大幅提升,人和自然更加和谐。(五)产业体系更加优化。信息资源价值潜能得到有效释放,以网络运营、信息知识加工创新为主新业态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作用更加凸显。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集群生产效率以及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六)发展机制。和智慧城市发展相适应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等软环境保障日益完善,信息资源共
9、享开放和社会化开发利用机制初步形成,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八、智能感知平台建设感知平台,深度感知城市运行。(1)视频感知系统。整合公安、交通、城管、运营商等视频信息,建设统一视频接入平台、图形图像分析处理平台,实现城市可视化管理。(2)识别感知系统。统筹建设感知终端,强化感知终端集成,实现目标对象连续识别和相关信息获取、处理、传送、共享,普遍满足气象、水环境、污染源、危险源等领域监测、预警、处置需要。(3)位置感知系统。建设全省位置信息公共平台,汇聚基于北斗、GPS、通信站点等多种定位信息,统筹满足位置应用需要。(4)感知传输网。建设统一智慧城市感知网络,规范末端网络传输模块和技术
10、标准,确保感知传输网络安全可靠运行。九、核心技术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智慧医疗核心是病人各种信息采集、传递和共享,这些信息能够在医院科室之间、医院之间,甚至在医院和社区、医疗保险、政府部门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因此,人体异常生理特征参数、曲线、图形等生理信息采集传感器和网络终端设备就成为智慧医疗系统技术核心和纽带。非医疗机构,家庭成员、特殊人群、个人信息数据采集专用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健康参数对比模型研究及应用、个人健康保健量化管理方式、病理参数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研究,都是智慧医疗当务之急。十、竞争制高点:可视化医疗(一)远程探视医院有一些特殊病房,一方面因患者病情严重易受外部感染
11、,一方面因患者本身疾病带有极强传染性,不能和外界直接接触。典型如重症监护室(ICU),这是一个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特殊场所,这里收治患者均为手术后病人和危重病人,抵抗力最低、最容易产生并发症和严重感染。但是,这一类患者往往同时又最需要家人陪同和安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远程探视,这样既可以保护患者免遭外部感染或交叉传染,又可以实现患者和家人面对面亲情交流。部署上,需要在特殊病房内配备视频编码器以及摄像机、麦克风、音箱、电视机,同时在隔离区外设立远程探视室,配备视频编码器、摄像机以及PC、耳麦,这些设施通过医院局域网接入监控中心管理平台。家属或朋友在室外探视点即可实时看到
12、室内患者情况,并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患者也可以看到外面家属视频。如果将管理平台接入互联网,亲属或朋友即使在家里或身在外地,也可通过PC远程登录,和患者探视对讲,既方便又快捷。(二)手术示教临床教学是医院一项重要任务,担负着培养后备医护人员重任,以往教学方式通常是现场观摩。但是,一方面由于现场条件或手术设备限制,现场观摩空间狭窄,参加人员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手术室等地方是洁净度要求很高地方,为了减少交叉感染,一般也不允许外部人员及非手术医护人员随便出入,同时众多人员流动也会给病人正常治疗带来不必要麻烦。因此,现场教学、交流活动受到很大限制,效果很不理想。而通过视频监控构建一个可视化远程示教系统则可
13、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在手术室配备视频编码器、摄像机或手术室本身专业医疗摄像机以及拾音器,接入监控中心管理平台。这样,外部观摩和学习人员位于医院观摩室、示教厅即可通过PC登录监控系统进行手术全过程远程观摩,看到实时图像、听到实时声音,甚至可以通过语音对讲和手术室人员交流。手术全过程也可通过管理平台进行录像存储,供以后网上点播学习。观摩和学习人员即使身在外地,也可通过互联网远程观摩学习。(三)远程医疗会诊目前,由于国内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三级医院基本分布在大中城市,高、精、尖医疗设备也以分布在大城市为多。病人、特别是边远地区病人,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危重、疑难病人往往要被送到上级医院进行专家
14、会诊。借助于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对各级医疗机构无边界互联组成一个有效远程医疗网络,实现对医学资料和远程视频、音频信息传输、存储、查询、比较、显示及共享,使边远地区患者能方便地共享优秀医学医疗资源,很好解决上述问题。在医院设立远程医疗或远程会诊点,配备视频编码器、摄像机、麦克风以及音箱,接入监控中心管理平台。外部合作医院、外地专家通过PC远程登录该医院管理平台,即可对会诊点患者进行远程诊断和远程医疗,观看患者伤情,并通过语音对讲和患者交流,既解决了一些医院专家不足问题,又节约了患者到处寻医费用和时间。随着高清视频监控技术发展,高清晰医疗影像资料都可以基于网络进行传输。因此,远程医疗会诊在医院中
15、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部署和应用。(四)远程医护加强人性化以及智能化管理,随时了解每一位病人具体情况,减轻病人心理和身体上负担,让家属更加放心将病人交到医生手中,是医院提升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关键。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利用网络视频监控实现可视化远程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传统人工叫喊效率低、混乱和无序问题,完善医院病房语音传输及医院排队服务环境,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条件,使其能够在便捷环境中为病人提供良好服务,从而加快医院运作现代化管理进程。通过视频编码器和病房内相关医疗设施结合,还可以提供更为智能和更为人性化服务。比如和输液报警器连接,患者输液完毕时通过监控系统报警联动自动向护士站报警,和血压
16、仪、心电图机、床边监护仪等仪器连接,实现自动报警以及数据参数和监控图像叠加显示,在发生异常时及时报警通知护士站医护人员。十一、业务模式变革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将带来医院业务模式变革:1. 移动医疗系统在大型医院快速普及,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移动医疗不仅是医疗信息化发展方向,也代表着医护工作者工作方式改变趋势。移动医疗有主要四类应用形态,即移动护士类应用系统(例如移动查房、移动输液等)、移动医生类应用系统(例如移动调取电子病历、移动诊断和会诊等)、移动管理应用系统(例如患者统计、用药统计等)和移动患者应用系统(例如移动挂号、化验单查询等)。IDC数据显示,截至20
17、13年9月全国范围内17.5%三级医院已经使用了移动医疗系统。在已经安装了移动系统医院中,大多数医院目前使用移动医疗系统功能比较简单,预计2014年多数医院将扩大移动医疗部署范围,扩展移动医疗功能;同时2014年将会有更多医院开始建设移动医疗系统。医护人员BYOD(自备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也将逐渐成为移动终端应用重要模式。2. 医院无线网络建设加速,并带动固定网络升级。无线网络建设是移动医疗和物联网应用基础,越来越多医疗设备也需要接入或者组建无线网络,所以医院对于无线网络需求快速增长。IDC预计2014年大型三甲医院将会出现构建全院级无线网络热潮,并和有线网络有机
18、融合。3. 临床数据中心成为医院建设重点,大数据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开始试点。随着医院信息系统逐步完善,积累了大量临床数据,IDC预计用来集成各应用系统临床数据中心成为2014年医院建设一个重点,基于临床数据中心分析和挖掘不仅支持医院管理和临床决策,而且逐渐成为和区域卫生系统集成端口。4. 医师多点执业促使区域卫生信息化再次成为热点。多点执业政策使医疗专家能够在多个医疗机构之间流动,将会有效地起到分流患者作用,多点执业在带动医疗工作流程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患者病历信息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交换和共享需求,这对于目前正在发展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5. 专业临床科室信息系统开始建立
19、,医疗信息化向纵深发展。虽然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但是电子病历系统是通用型,目前一些科室特有疾病信息和治疗信息很难记录下来,不能满足医生需求。IDC预计2014年专业临床科室信息系统将会在大型医院开始建立。6. 医院机房和数据中心升级,带动企业级IT产品需求增长。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是大城市医院,地级市医院和县级医院也在不断扩建,将带动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等产品升级。7. 民营医院快速发展,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试点,外资医院扩张。在政策激励下,预计2014年民营医院快速发展,综合性民营医院也将会建立起来,部分公立医院将转制为民营医院开始试点,外资医院也将加快发展。8. 社交网络和
20、健康管理结合,促进可穿戴健康设备市场发展,生成医疗大数据。健康管理公司推出大量可穿戴设备,其市场在2013年保持了快速发展,相应其健康管理互联网社交工具及移动社交工具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市场发展,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和消费者健康相关数据。9. 机构养老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尝试和医院信息系统集成,远程医疗支持居家养老。养老机构信息化建设及其和医院信息化系统集成将开始形成一种模式,在一些省开始建设并运行;远程医疗系统是居家养老重要工具,利用互联网、移动应用系统和物联网等技术,能够使老人在家里获得必要及时医疗保健服务。10. 制药行业研发和创新受到普遍重视,研发对大数据等信息化需求加剧。
21、新药研发重要性在制药企业中已经达成共识,但是目前支持药物研发信息系统还非常不成熟,预计2014年,支持药物研发大数据技术将会开始酝酿和孵化,为未来药物研发提供新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将应用最新IT技术。十二、商业模式或因可穿戴医疗而变可穿戴医疗作为未来移动互联新入口,最大潜力不在于硬件本身,而在于通过硬件粘住客户,在于硬件背后收集到医疗云端“大数据”,以及由此衍生出商业模式:利用医疗云端“大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远程服务、为企业进行精准广告投放、为临床外包机构提供研发服务、为医院提供自动分诊服务、为医生提供应用性极强再教育服务、以及和保险公司合作绑定客户,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可通过利润分成模式和保险公司合作获得广大客户群。目前,大量优秀公司全面进军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大数据等新医疗领域,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海峰认为,预示着移动互联高速发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空间。结束语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文智慧城市中国微信公众平台独立分析师海峰分析,您可以智慧医疗全景图。智慧源于:深度医疗信息化,基于信息化医疗体制、流程改革,以及新兴基于智能终端包括可穿戴医疗设备大数据分析。这些内容让“全生命周期可视化健康管理支撑平台及其应用”将成为智慧医疗建设重要内容和方向。站在全生命周期思考问题,眼下养老难问题或将迎刃而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