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考试复习提纲动物生理学.docx
《执业兽医考试复习提纲动物生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兽医考试复习提纲动物生理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动 物 生 理 学第一部分概述一、机体的功能与环境1、动物体内所含的液体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约占体液的1/3。2、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自身调节,把内环境的变化控制在一个狭小范围内,即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成为内环境稳态。检查血液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变化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机体功能的调节1、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1、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2、体液调节:范围广、作用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3、自身调节:简单、幅度小2、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反射(reflex)。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结构基础
2、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第二部分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内正外负)。机制:K+在浓度差作用下向细胞膜外扩散,并滞留在细胞外表面形成向内的电场,当达到电-化学平衡时,K+净流量为零。因此,可以说静息电位相当于K+外流形成的跨膜平衡电位2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静息膜电位发生改变的过程。机制:当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对Na+通透性增大,对K+通透性减小,于是细胞外的Na+便会顺其波度梯度和电梯度向胞内扩散,导致膜内负电位减小,直至膜内电位比膜外高,形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
3、当促使Na+内流的浓度梯度和阻止Na+内流的电梯度,这两种拮抗力量相等时,Na+的净内流停止。因此,可以说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相当于Na+内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3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在体内条件下,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称为兴奋。兴奋性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4阈值: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该刺激强度的值则称为刺激的阈值。阈电位:从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的这一临界值称为阈电位。峰电位:动作电位过程中膜电位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尖峰状的电位变化成为峰电位。二、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神经骨骼肌接头也叫运动终板。第三部分血液一、血液的组成与理
4、化特性1、血量(血浆和血细胞量)及血液的基本组成成年动物的血量约为体重的5%-9%,一次失血若不超过血量的10%,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一次急性失血若达到血量的20%时,生命活动将受到明显影响。一次急性失血超过血量的30%时,则会危及生命。血液由液态的血浆和其中的血细胞组成用离心方法测得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白细胞和血小板在血细胞中所占容积百分比1%,常忽略不计(红细胞比容)。2、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液黏滞性:比水约高4-5倍,血液呈弱碱性:pH为7.35一7.45,二、血桨1、血浆与血清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同时,血浆中
5、参与凝血反应的一些成分也不会存在于血清之中。2、血浆的主要成分:水(90%-92%)、低分子物质(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2%、蛋白质和O2、CO2等3、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球蛋白:电泳法再区分为1-、2-、-、-球蛋白等,-球蛋白几乎均为免疫抗体,称之为免疫球蛋白。许多新生幼畜血浆中不含-球蛋白,只能靠吮吸初乳获得被动免疫。血浆白蛋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激素、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保持血浆PH相对恒定。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和纤溶过程。4、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
6、,0.9%的氯化钠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通常,把0.9%的氛化钠溶液称为等渗溶液或生理盐水。渗透压比它高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渗透压比它低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三、红细胞1、红细胞生理:形态和数量、渗透脆性、血沉、生理功能形态: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无核、双凹蝶型,呈圆盘状。数量:血细胞中数量最多。几种动物的红细胞数.(1012/L)马7.5(5.010.0)牛7.0(5.010.0)猪6.5(5.0-8.0)狗6.8(5.0-8.0)绵羊12.0(8.0-i2.0)生理特性:(1)膜通透性:水、尿素、氧和二氧化碳等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电解质中负离子较易通过,但正离子很
7、难通过。(2)悬浮稳定性:双凹蝶形红细胞由于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较大,以致与血浆之间摩擦力也较大,因此下沉缓慢,能较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此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放置,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的沉降率(简称血沉)。动物患某些疾病时血沉也发生明显变化,对临诊有一定诊断价值。(3)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水分会渗人胞内,膨胀成球形,胞膜最终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这一现象称为溶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抵抗破裂和溶血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生理功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对酸碱物质有缓冲作用。主要依赖于血红蛋白。2、红细胞
8、生成所需的主要原料:蛋白质和铁是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的物质,主要是维生素B12、叶酸和铜离子。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数量的自稳态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雄激素也起一定作用。4、白细胞生理:种类:白细胞可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大类。按粒细胞胞浆颗粒的嗜色性质不同,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几种动物的白细胞数(109/L)马8.77牛7.62绵羊8.25山羊9.70猪14.66狗11.50猫12.50功能:中性粒细胞:很强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趋化性强,能吞噬侵入的病菌和异物。嗜酸性粒细胞:缓解过敏反应和限制炎症过程。可吞噬但不杀菌。
9、嗜碱性粒细胞:所含组胺可增加局部炎症区域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利于其他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所含肝素对局部炎症部位起抗凝血作用。单核细胞:可渗出血管变成巨嗜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结、脾和肠道淋巴组织内,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5、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及生理功能形态:无色、无细胞核,呈椭圆形、杆形或不规则形。数量(109L):马200900牛260710猪130450绵羊170980犬199577生理功能:主要包括生理性止血、凝血功能、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和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等。四、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1)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凝血过程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第一
10、阶段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阶段为凝血酶的形成;第三阶段为纤维蛋白的形成。最终形成血凝块。(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为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两个阶段。(3)抗凝物质及作用:血浆中的多种抗凝物质统称为抗凝系统下列物质在抗凝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a.抗凝血酶:本身的抗凝作用非常慢而弱,但一旦与肝素结合形成复合物后,抗凝血酶的抗凝作用可增加成千倍。b肝素 c.蛋白质C(4)减缓血液凝固的基本原理移钙法、肝素、脱纤法、低温、血液与光滑面接触、双香豆素(5)加速或促凝的常用方法a.血液加温能
11、提高酶的活性,加速凝血反应。接触粗糙面,可促进凝血因子的活化,也可促进血小板聚集、解体并释放凝血因子。手术中常用温热生理盐水纱布压迫术部以加快凝血与止血。除了温度因素外,纱布粗糙面及其带有负电荷也是促凝的因素。b.许多凝血因子合成过程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维生素K缺乏可导致凝血障碍第四部分血液循环一、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动周期和心率的概念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包括心房收缩、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心室舒张四个过程,四个过程有严格的顺序:心房收缩期(心房逐步收缩、心室舒张状态)-心室收缩期(心室逐步收缩、心房舒张状态)-间歇期(心房、心室均舒张状态)每分钟的心动周期数
12、,即为心率。健康成年猪:75次/分钟。正常情况下舒张期长于收缩期。2、心脏的泵血过程:间歇期(静脉血回流心房-心室内压力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心室开始充盈)-心房收缩期(房室瓣开放,心室进一步充盈)-心房舒张期心室收缩期(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开放,血液射入动脉)-心室舒张期3、心输出量、射血分数的概念左、右心室收缩时射人主动脉或者肺动脉的血量,称为心输出量(单侧心室)。射血分数:心室舒张末期心室内充盈的血液的容积,称舒张末期容积;在心室收缩射血后,留在心室内的血液容量则为收缩末期容积。把每搏输出量与舒张末期容积之比,定义为射血分数。处在安静状态下动物的射血分数一般为60%左右。二、心肌的生物电
13、现象和生理特性1、心肌的基本生理特性:兴奋性(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自律性(自律细胞特有)、传导性和收缩性(不发生强直收缩;期间收缩和代偿间隙)2、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点:形式比较复杂,特别是复极化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动作电位可分为0、1、2、3.、4五个时期,其中0期为去极过程,1、2、3、4为复极过程。3、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基本波形含P波、QRS波群和T波。P波起点标志心房有一部分开始兴奋,P波终点说明左、右心房己全部兴奋,QRS波群起点标志心室已有一部分开始兴奋,终点标志两心室均已全部兴奋,T波反映心室肌复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T波终点标志两心室均已全部复极化完毕。P
14、-R间期是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之间的时程,它反映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兴奋所经历的时间。Q-T间期是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之间的时程,它反映心室开始兴奋到心室全部复极化结束所需的时间。4、心音第一心音发生于心缩期的开始,又称心缩音。心缩音音调低,持续时间较长。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心室肌的收缩、房室瓣的关闭以及射血开始引起的主动脉管壁的振动。第二心音发生于心舒期的开始,又称心舒音,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半月瓣突然关闭、血液冲击瓣膜以及主动脉中血液减速等引起的振动。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第三心音出现在第二心音之后,音调低,与血流快速流人心室引起心壁与瓣膜的振动有关。第四心音
15、很弱,仅于心音图上见到,它由心房收缩引起,也称心房音。三、血管生理1、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1)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每搏输出量增大,动脉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可能升高不多,故脉搏压增大。反之,当每搏输出量欲少时,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少。由此可见,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2)心率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保持不变而心率加快时,舒张期血压升高,收缩压的升高不如舒张压显著,致使脉压减少。相反,心率减慢时,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下降,但舒张压比收缩压降低的幅度大,故脉压增大。(3)外周阻力如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则舒张压升高。收缩压的升高不如舒张
16、压的升高明显,脉压就相应下降。反之,当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下降,舒张压的下降比收缩压更明显,故脉搏压加大。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4)主动脉弹性弹性好,收缩压低,舒张压相对高,故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小,脉压低。所以动脉管壁硬化,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差时,脉压增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比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是相适应的,血管内维持着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在循环血量减少,而血管系统的容量保持不变时,动脉血压降低。而循环血量不变、血管系统容量相对增大时,也将导致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动脉血压下降。2、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及其影响因素
17、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各器官静脉血压称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全身血量增加、静脉收缩,或因微动脉舒张而使外周静脉血压升高时,中心静脉压都可能升高。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心脑血管功能的又一指标,正常变动范围0.41.2Kpa,常用于临诊输血和输液时检测输入量和输液速度是否恰当的指标。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脏收缩力量体位改变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呼吸运动3、微循环的组成及作用典型的微循环单元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或
18、称直捷通路)、动一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七部分组成。4、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液体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滤过和重吸收,由四个因素共同完成,即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加;静脉压升高时,也可使组织液生成增多。临床上心脏衰蝎时,导致血液在静脉淤积,易引起水肿。血浆胶体渗透压:当血浆蛋白生成减少或蛋白排出增加时,均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降低,从而使组织液生成增加,甚至发生水肿。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可导致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通透性大时血浆蛋白也可能漏出,使血浆胶
19、体渗透压突然下降,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有效滤过压上升,组织液生成增多。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对心脏和血管功能的调节(1)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a.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心交感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右侧心交感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兴奋时以引起心率加快效应为主、左侧心交感神经主要支配房室交接的交感纤维,兴奋时以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加强效应为主。b.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右侧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影响占优势,左侧迷走神经对房室交界的作用占优势。兴奋可导致心率减慢,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收缩
20、能力减弱,房室传导速度减慢等。(2)血管的神经支配:支配血管平滑肌的神经纤维统称为血管运动神经纤维,包括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a.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节前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可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与受体结合可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能力较与受体结合能力强,故缩血管神经兴奋时引起缩血管反映。b.舒血管神经纤维:体内有部分血管除了受缩血管神经纤维支配外,还受舒血管神经纤维支配,主要有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兴奋时骨骼肌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和副交感舒血
21、管神经纤维(主要调节所支配器官组织的局部血流,对循环系统总外周阻力影响很小)两种。2、心血管活动的压力和化学感受性反射调节。(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反射的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回降。因此这一反射曾被称为降压反射。动脉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称为动脉压力感受器。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被牵张的程度就高,压力感受器发放的神经冲动也就增多。反射效应: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人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使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
22、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人冲动减少,使迷走紧张减弱,交感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压回升。(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动脉弓区域,存在对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化学感受器,包括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如缺氧、CO2分压过高,H+浓度过高等,可以刺激这些感受器,引起呼吸的加深加快,并可间接地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3、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索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在心脏,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使心输出量增加,而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执业 兽医 考试 复习 提纲 动物 生理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