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传染病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染病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第一章、 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一、感染、抗感染免疫及易感性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感染。2、抗感染免疫: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3、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也就是无抵抗力)。4、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5、传染病的特点1.由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引起;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4.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二、感染的类型1、外源性
2、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均属于这种类型)2、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例如:猪肺疫、马腺疫等)。3、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员微生物引起的感染。4、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5、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例:慢性猪瘟经常继发感染猪副伤寒、猪肺疫等。)6、显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如鸡新城疫、猪瘟等)。7、隐性感染:在感染
3、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8、局部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重,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各种脓创)。9、全身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全身感染。表现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学症、败血症、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10、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有代表性临诊症状者(如:马腺疫-颌下淋巴结肿大、猪瘟-肠纽扣状溃疡等)。11、非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其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
4、(如:非典型性鸡新城疫)12、良性感染:该传染病并不引起病畜的大批死亡,称为良性感染。13、恶性感染:该传染病能引起病畜大批死亡,称为恶性感染。(如口蹄疫,良性其病死率小于2%,恶性则大大超过。)14、最急性: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1天内突然死亡,症状的病变不显著。(如牛养炭疽、巴氏杆菌病、绵羊快疫、猪丹毒等)。15、急性:病程较短,自几天到二、三周不等,并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如急性炭疽、猪瘟、猪丹毒等)。16、亚急性感染:病程稍长,症状比较缓和(如疹块性猪丹毒和牛肺疫等)。17、慢性感染: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临诊症状常不明显或者甚至不表现出来。(如布病、结核病、喘气病等)18、持
5、续性感染:指动物长期处于感染的状态,(例一些疱疹病毒、批膜病毒、副粘病毒及反转录病毒科所属的病毒)。19、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的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例:绵羊的痒病、疯牛病、人的库鲁病)。20、顿挫性感染: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称为顿挫性感染。(属于一种轻病例,常见于疾病的流行后期。)21、一过性感染:或消散性感染,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称为一过性感染。(如PRRS的成年猪)22、温和性感染:临诊表现比较轻缓的类型(如温和性猪瘟)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一、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潜伏
6、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转归期1、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重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该段时间称为潜伏期。1) 不同传染病潜伏期长短常常不同,同一传染病潜伏期长短也有很大的变动。(猪瘟:多为5-8天;狂犬病:一般为2-8周,长可达数月或数年。)2) 一般来说,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差异范围较小,慢性传染病以及症状不很明显的传染病其潜伏期差异较大。3) 同一种传染病潜伏期短促时,疾病经过常较严重,反之,疾病病程较缓和2、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1) 多数传染病的前驱期,仅可察觉一般的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
7、。2) 各传染病和各病例前驱期长短不一,通常只有数小时至1、2天。3、明显(发病)期:在前驱期之后,该期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渐表现出来(如:疹块型猪丹毒等),该期是疾病发展的高峰阶段。4、转归(恢复)期: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转归期。1) 动物以死亡为转归:在病原体致病性增强,或动物机体抵抗力弱时。2) 动物逐步恢复健康,在动物机体抵抗力增强时,或病原毒力较弱时,表现为临诊症状逐渐消退,病理变化逐渐减弱,生理机能逐渐恢复,一定时期保留免疫学特性,但病后一定时期内还有带菌(毒)排菌(毒)现象存在。四、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一、传染病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
8、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1、传染源:也称传染来源,是指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除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说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1) 传播媒介:被病原体污染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如畜舍、饲料、源、空气、土壤等。其可能是生物(媒介Vector)或无生命的物体(媒介物,污染物)。2) 传染源类型:患病动物:病原携带者:3) 重要的传染源,尤其是前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畜,在急性过程或病程转剧阶段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病畜随病种不同,其传染源的作用也不同。传染期:病畜能排出
9、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决定的4)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的动物。病原携带者据携带病原微生物可称为:带毒者带菌者带虫者病原携带者据发病时期可分为:a)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既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狂犬病猪瘟口蹄疫等b)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猪气喘病布鲁氏菌病等c) 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过某中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猪丹毒马腺疫等病原携带者存在间歇排毒的现象。2、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
10、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可分两大类:水平传播垂直传播预防家畜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切断传播途径A、水平传播概念: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水平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性传染病 a、直接接触传播: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舔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狂犬病破伤风b、间接接触传播: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多数传染病为此传播方式,如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间接接触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1、经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 2、经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传染 过程 流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