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综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诊断学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综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诊断学综合诊断学综合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0647 学分: 2学分 总学时:34学时大纲执笔人:罗明、宋浩明、王培军、万海英、戚秀卿、杨文卓、董宁欣、杨凡、刘琦大纲审核人:罗明、宋浩明、王培军、万海英、戚秀卿、杨文卓一、 课程性质及目的本课程群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宗旨,将临床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诊断学有机的整合,并及各临床学科紧密联系,其目的是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和以系统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便于学生融会贯通,并以适应此目的基础上的课程安排,时间覆盖4-6学期。其中部分课程以系统器官进行设置和实施教学,希望学生能从开始接触临床医学时就要进行纵向思维和逻辑训练,从而对整个系统器
2、官有较为立体和直观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医学生系统思考的能力,培养其医学逻辑和循证医学思维。使其成为具有扎实临床实践能力、自主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其目的是通过学习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通过
3、实验诊断学学习,掌握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适用范围,了解常用医学检验项目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样本的采集和处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熟悉最常用检验项目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关键在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知道如何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并能将检验结果用于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上重要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也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的限选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必须熟悉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诊断上的作用并能正确应用医学影像学理论、方法和技能以解决临床诊断问题。通过讲课和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线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分析照片的基本技能,以及呼吸、循环、骨骼和消化系统常见病的典型线表现和神经系统常见病的典型、表
4、现。了解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在诊断上的应用,以正确使用影像诊断为临床医疗服务。了解影像诊断的应用原理、分析影像的方法、诊断步骤以及近年的发展趋向。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临床操作技能部分将有机整合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及重症监护等各项临床操作技能,设立一门相对独立的跨学科、多层次、含综合性、设计性临床综合技能项目的全新实验课程。该实验课程将临床模拟教学及临床技能操作培训相结合,重点加强医学生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综合技能的系统培训、实践和考核,以强化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评估能力、解决临床实际
5、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对教师而言,设置临床技能学部分可在“模拟医患关系”的环境中,更好的实现教及学的互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的一个方向。诊断技能课程总共包括临床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和实验诊断学为197学时,其中理论课117学时、见习课80学时。另临床操作技能学时为24学时。第5学期诊断学综合1为34学时,其中临床诊断学理论课18学时、见习课6学时,实验诊断部分理论课10学时。二、 课程基本要求 临床诊断学部分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及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
6、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一)症状学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二)问诊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
7、识问诊的重要性。熟悉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三)体格检查1,了解体格检查的重要性、职业素质要求和注意事项。2,掌握视、触、叩、听、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3,掌握一般检查各项内容的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4,学习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及顺序,认识正常状态,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实验诊断学部分(一)总论:1、了解实验诊断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2、了解实验诊断学的主要技术方法。3、了解检验标准化的概念4、了解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的原理和方法。5、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6、了解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二)临床病原学检查:1、掌握病原学检验
8、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要求。2、熟悉病原学检查的常用方法。3、了解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及耐药特点。4、了解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检查,临床类型和应用。5、熟悉细菌耐药性及其发生机制,药敏试验和耐药菌监测试验方法及临床应用。(三)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检查:1、了解脑脊液标本采集及检查的适应症,正常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2、了解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3、熟悉渗出液及漏出液的鉴别要点及临床意义。4、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5、粪便检验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6、粪便一般性状检查及显微镜检查及其临床意义。7、粪便隐血试验及临床意义。(四) 临床化学检查:1、 掌握血清心肌酶学及心肌蛋白
9、检查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 掌握葡萄糖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3、 掌握内分泌激素测定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医药。(五)临床免疫学检查:1、 了解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2、 了解自身免疫检测的临床意义。3、了解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三、 课程基本内容第五学期:临床诊断学部分(一)、绪论1、临床诊断学的概念和重要性。2、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3、临床诊断学发展简史。4、临床诊断学的发展方向。5、临床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二)、症状学(部分内容自学)症状和体征(定义)症状学(概念)1、发热(1)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异(2)病因及分类(3)发生机制(4)
10、临床表现(5)热型及临床意义(6)伴随症状和体征(7)问诊要点2、头痛(1)病因(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3、水肿(1)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4、肥胖(自学)(1)肥胖的测量(2)病因及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5、消瘦(自学)(1)病因及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3)问诊要点6、胸痛(1)病因及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7、腹痛(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8、腰背痛(自学)(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9、关节
11、痛(自学)(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10、咳嗽及咳痰(自学)(1)病因及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11、咯血(1)病因及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12、呼吸困难(1)病因及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13、发绀(1)发生机制(2)病因(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14、恶心及呕吐(自学)(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15、咽下困难(自学)(1)病因及分类(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16、消化不良(自学)(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诊断 综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