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 总说明一、设计依据 1、建议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用地红线等规划要求 2、?株洲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1.123、?株洲云龙示范区“两型社会建立城乡规划管理一般规定试行的通知?2021.34、?株洲云龙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2021.15、株洲市湖湘文化城B地块一期工程整体规划。6、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程。7、湖湘文化城B地块规划方案评审会议纪要及湖湘文化城B地块云龙大道沿线建筑方案 评审会议纪要。二、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株洲市湖湘文化城B地块一期工程的一个组成局部,与整个工程统一规划设计。湖湘文化城一期用地沿云龙大道呈南北走向,用地西
2、面临云龙大道边长约1公里,用地南面边长约400米,用地西面边长约1公里,用地北面边长约350米,并有城市支路穿越工程用地,本工程基地总面积为平方米。本工程位于云龙大道与规划七路的穿插口,西面临云龙大道,北面是湖湘文化城的二期,东面与南面为湖湘文化城B地块一期工程的住宅与商业局部。用地周围市政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本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本城市区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2、本工程耐久年限100年;为四层多层建筑;建筑高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属标准设防类;地下室及人防工程由湖湘文化城B地块一期工程统一规划设计。3、株洲地区气象资料 全年平均温度: 历年最高温度: 历年最低温度: 年平均降
3、雨量: 历年最大降雨量: 日最大降雨量: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年最小相对湿度: 10% 夏季平均风速: 每秒 冬季平均风速: 每秒 年最多风向及频率: 东北风 NW24% 年最大积雪: 20cm 风载: 0.4KN/ 雪荷载: 0.35KN/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说明一、场地概述本工程位于株洲市云龙大道西侧,现状用地经过平整,且周边市政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未来是株洲市云龙示范区的核心地带。同时也是湖湘文化集中展示与体验的重要场所。二、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布局本工程地处城市道路穿插口,为减轻对城市道路的压迫感,采用小体量的设计的同时加大对城市道路的退让距离,退城市主干道云龙大道32米,退城市支
4、路规划七路8米。建筑采用小型化设计手法,底层架空,留出足够多的地面,加强文化建筑的亲与力,同时便于进展景观设计及举行室外的展览活动。建筑主入口根据规划的要求设置在城市支路规划七路上,且避开城市快速路嘈杂的环境,便于营造文化建筑特有的气质。2、竖向设计本工程用地较为平整,根据城市道路的标高进展竖向设计,建筑室内地面较规划七路高出0.3米,便于污水及雨水的顺畅排放。3、停车设计建筑西侧根据?株洲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设置地面绿化停车位。在建筑西侧临绿化带处还设置自行车租赁点,融入株洲市的自行车租赁系统,方便市民绿色出行,为株洲市的环保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4、景观设计建筑入口处及建筑一层周边精心设
5、计绿化庭院,有效地隔离城市道路的噪音,弱化建筑体量的同时为建筑内部的展厅营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建筑周边广场考虑设置富有湖湘文化特色的雕塑与室外展示装置,形成一个立体的湖湘文化展示的场所。三、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附图总平面图。第三章 建筑设计说明一、建筑设计特色1、设计原点探索湖湘文化的源头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其最初是由先秦、两汉时期的“楚文化开展而来。湖湘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淳朴尚义即带有强烈的楚文化气息。而本建筑敦厚雄浑、极少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的形象即是湖湘文化的生动表达,使人看到建筑的同时湖湘文化的气息铺面而来。2、建筑形象
6、表达湖湘文化的表现“敢为天下先、开拓进取被誉为湖湘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外在表现,在许多湖湘儿女的身上表达得淋漓尽致。本设计基于此,采用简单的建筑形体加以切割,独具匠心地使建筑表现出一种积极自信的形态,以此契合湖湘文化的外在表现。3、建筑语言隐喻湖湘文化记忆湖湘文化由来已久,而在湖湘大地上出土的有关文物也数不胜数,而其中马王堆汉墓独具盛名。我们提取“竹简这一在马王堆汉墓的文物作为设计语言并加以抽象化,表达在建筑立面上,加强本建筑的可识别性。二、建筑平面设计根据建立方的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规程,精心设计本建筑平面,不仅很好地满足了功能的要求,且营造了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建筑一层北侧为建筑的主入口,通过
7、入口平台转90度向东进入门厅,依次设置接待室,纪念品出售。陈列室采用开放式设计,满足多种需求,建筑次入口为办公及货物入口,在建筑的西南侧,进入建筑依次设置办公门厅,藏品库房及卫生间。一层层高5.1米。建筑二至三层为开放式陈列室及对外办公室、多功能厅及卫生间。四层整层为内部办公及会议,四层屋顶在东南侧退台形成屋顶花园,营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四层层高3.9米。屋顶层为设备用房及屋顶花园,为城市创造美观的第五立面。三、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虚实结合,极少采用装饰,配合立面设计语言,生动地表达湖湘文化的内涵。立面建筑材料采用石材与玻璃幕墙,大实大虚通过有机的组合设计,表达建筑设计特色。建筑色彩主要是
8、黄灰色,为株洲市城市建筑的适用色彩,使本工程能与谐地融入整个城市环境。四、无障碍设计 为表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建筑的出入口设置方便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坡道,建筑一层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建筑展厅局部电梯为无障碍电梯。五、环保设计建筑周边设置休闲、观景、小品等设施装扮环境。建筑的污水、地面雨水就近组织排水,经化粪池、留泥井、排水管等设施进入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七、建筑节能设计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控制建筑外立面合理的窗墙比,采用经济成熟的节能材料及构造做法,并经过国家认证的节能软件进展科学的节能设计,使本建筑到达节能建筑的要求。八、夜景亮化设计根据建筑特点采用
9、LED地埋灯、LED射灯及LED轮廓灯相结合的亮化设计方案。建筑周边绿化采用LED地埋灯,立面窗口及洞口采用LED射灯,屋顶采用LED轮廓灯,灯光富有层次感,表达建筑设计特色。第四章 构造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采用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标准、规程、统一标准、工程建立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局部2002年版及“建立部公告 作为不能违反的法规,同时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地区性标准;另外还考虑建立方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与构造有关的书面要求。2本工程构造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标准、规程1?建筑构造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2?建筑构造荷载标准?GB 50009-2001 2006年版;3
10、?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GB 50010-2021;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21;5?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 50011-20216?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 50007-2002;7?建筑桩基技术标准?JGJ94-2021;8?砌体构造设计标准?GB500032001及2002年修订;9?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 142004;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构造2021年版;1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立部2021年;12?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GB50021-2001。2与构造专业设计有关的自然条件1荷载取值本工程荷载按?建筑构造荷
11、载标准?GB 50009-2001,2006年版进展取值,50年一遇根本风压为0.35 kN/。活载标准值:陈列室、多功能厅:KN/楼梯间、电梯前厅:3.5KN/办公区走道:2.5KN/卫生间:2.5KN/休息区、平台、办公前厅:3.5KN/杂物间:5.0KN/会议室、办公室:2.0KN/屋顶花园:3.0KN/电梯机房:7.0KN/ 2抗震设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 50011-2021,2021年版,本工程为非抗震地区。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21,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属标准设防类。二构造设计1工程概况与构造体系: 本工程为一栋四层的展览馆,下面三层为展区
12、,四层为办公区,构造体系形式采用全现浇钢筋砼框架构造。2构造材料采用C30混凝土,HPB300、HRB400级钢筋。为减轻荷重,节约造价,同时满足节能环保要求,考虑采用轻质砌块作为隔墙。3根底设计 根底采用直径为400mm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根底型式。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本工程为株洲市湖湘文化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975,建筑高度,总建筑体积20200m3。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5-20032021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06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标准?GB50140-2005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标准?GB50084-20012
13、005年版5、?博物馆建筑设计标准?JGJ66-91 6、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7、其他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要求与资料二、设计范围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消防系统、雨水系统等。三、给水系统1、给水水源Mpa。从用地附近的不通道路市政自来水管上分别引入DN200给水管。小区室外给水管道构成环状供水管网。+2、生活给水用水量:用水部位用水标准单位数量用水时间变化系数用水量(立方米)最大日最大时平均时陈列室L/d3679办公L/人班20未预见水按本表以上工程的10%计合计3、生活给水系统因市政给水已满足其给水所需压力,故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设室外总水表1块。四、排水系统1、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其中生
14、活排水为污废合流,室外设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干管。2、室外暴雨计算公式采用株洲市暴雨强度公式:q=1108(1+0.95gP)/tL/s公顷,式中:q表示降雨强度L/sha;P表示设计降雨的重现期(a);P=2年; t表示降雨历时min。 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采用5a,室外雨水设计重现期采用2a。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水。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干管。五、消防系统本工程所在住宅小区内设置消防水泵房。为整个小区提供消防加压给水。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为540m3,能保证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小区内最高建筑屋顶设置有高位消防水箱。水箱有效容积为18 m3,能保证火灾初期消防
15、用水量。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能保证最不利消火栓静水压不低于0.07MPa。1、消防用水量室内消防用水量1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2、室内消火栓系统在室内每层靠近出入口、楼梯间等公共部位及消防前室等处设置消火栓并配置消防箱,能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一点。消防箱内设DN65的消火栓一只,19水枪一支,25m长的DN70水带一条。每个消火栓处设置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并采取相应保护按钮的措施。室外适当位置设置一个水泵结合器。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一至四层的展厅、办公楼等部位需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按中危险级
16、I设计。喷淋系统采用如下系统:消防水池-喷淋泵-湿式报警阀-喷淋管道-喷头-屋顶消防水箱。室外适当位置设置两个水泵结合器。4、室外消火栓消防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在室外适当位置设置地上式三出口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 米,距路边不超过2米。室外消火栓型号均为地上式消火栓。5、灭火器配置该建筑按中危险级设计。灭火级别为A类。灭火器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六、管材及设备户内给水管采用PPR塑料给水管,给水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给水管,室外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增强复合塑料管;消防管采用内外热浸镀锌钢管;排水、雨水管采用UPVC柔性接口排水管及配件。室外污水管均采用HDPE增强型双
17、壁波纹塑料排水管。生活给水DN50以下的阀门采用全铜截止阀,DN50以上的阀门采用铜芯钢制阀门。消防及喷淋系统采用钢闸阀或蝶阀。七、节能、节水、环保设计1、洁具节水措施的选择:卫生器具配件采用质优、可靠性强的产品。坐便器采用6L大便器,且有大便、小便两个放水按钮。公共卫生间蹲式大便器与小便斗采用感应式冲洗阀,洗脸盆采用红外感应龙头。2、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道。第六章 电气设计说明一、设计范围湖湘文化博物馆的电力配电、建筑物照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电视监控、语音及数据配线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二、用电负荷等级及估算1湖湘文化博物馆为多层中央空调公共建筑。依标准:展厅
18、用电按二级负荷的要求供电,其他负荷按三级负荷供电。2经估算:总设备安装容量为500千瓦,有功计算功率300千瓦;3供电方案:根据一期工程供电现状与规划本建筑由原小区一期工程变电所与发电机供电。拟从原小区变电所引三回路0.4KV电力电缆至地下车库配电箱作为本建筑的用电电源。三、低压配电系统及配电方式1低压配电系统建筑的380/220伏配电接地保护系统采用“TN-S方式。入户处做重复接地。2配电方式建筑展厅用电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换供电。消防报警设备与应急照明均都配备UPS或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其蓄电池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分钟。对于一般负荷如办公照明采用从电缆井以树干式或放射式配电方式向各层配电箱配
19、电。四、建筑物防雷及接地1湖湘文化博物馆按照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置整体防雷保护装置,并利用构造砼内的钢筋做接闪器引下线。2利用构造的根底地梁承台内的钢筋做接地装置。3整个建筑设二级电涌保护SPD4等电位联接:建筑及外网入户的电缆外皮与所有金属构架均应与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联结。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五、电缆电视系统、语音及数据配线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电缆电视系统本建筑的电缆电视前端直接从城市有线电视网配接。用户系统采用并联接线方式。2语音及数据配线系统为满足现代通信多功能要求,采用光缆与大对数话缆直接从市网配接。3安防监控系统在主体建筑主入口、主要通道设置前端摄像机,室外采用全天候
20、摄像头,将图象传送到管理值班电脑硬盘录相机。4火灾自动保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建筑建筑属二类公共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选用集中控制报警系统;按二级设防局部保护方式。火灾事故照明与疏散标志灯在建筑大厅楼梯间、电梯前室、等地设置一定数量的事故应急照明灯,并在建筑物内的疏散走道与公共出入口处设置平安疏散标志灯。六、建筑电气节能措施1本工程照明灯具一律采用节能型荧光灯与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达以上。2按GB50034-2004标准要求,控制各场所的灯具照度水平;节能评价指标严格控制在标准的目标值之内。3对公共场所、走廊、楼梯的照明采用集中控制或分区成组隔盏的集中控制方式。庭园、环境亮化照明
21、采用时间程序控制。(4)对于单台容量22千瓦以上的电动机采用软启动起动;(53以上。第七章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2.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J16-872001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标准?GB50067-9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GBJ19-872001年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43-2002/6/11二、工程概况该工程为湖湘文化博物馆,位于株洲市,总建筑面积为4975平方米。三、设计范围1本工程通风系统及防排烟系统;2本工程集中空调系统;四、设计资料1室外计算参数株洲: 1夏季: 2冬季: 空调计算干
22、球温度: 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28 冬季通风干球温度: 2室内计算参数: 房间名称夏季冬季噪声dB(A)新风量m3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陈列室256020354030门厅266020354020纪念品出售256020354030办公室256020504030多功能厅256020354030会议室256020504030接待室256020504030五、空调设计 1空调方式:该工程采用地源热泵空调方式,新风系统采用热回收机组。六、通风设计1建筑设备用房设机械进排风。2卫生间设设机械排风,换气10次。七、冷热源设计工程冷热源采用智能变频多联式主机,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八、
23、防排烟设计地上建筑大于300平方米房间,采用外窗自然排烟方式。长度大于20米的内走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排烟量按60m/h计算。火灾发生时,任意一个温感器报警,该防烟分区内的自动排烟阀自动翻开,消防中心自动控制排烟风机进风风机启动,使排烟系统投入运行。排烟风机前设有防火阀,当烟气温度达280时,防火阀自动关闭,同时连锁关闭排烟风机。九、节能环保1采用地源热泵空调方式,利用可再生能源。2新风采用热回收式换热机组,从排风中回收热量。第八章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湖湘文化城B地块规划方案评审会议纪要及湖湘文化城B地块云龙大道沿线建筑方案 评审会议纪要。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
24、78-20063. 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长沙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CJ002-2021 长沙市绿色建筑设计导那么 DBCJ001-2021 长沙市民用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绿色技术要求编制指南与投标文件评审要点DBCJ006-20214.其他与本设计相关的现行国家及地方标准、规程。5.相关专业设计说明及图纸。二、绿色设计目标该工程为湖湘文化博物馆,位于株洲市,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按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二星级公建设计。三、关键绿色建造技术要点说明1、节地与室外环境 建筑场地选址合理,没有破坏场地的自然水系、根本农田等;无洪灾、泥石流、滑坡及含氡
25、土壤威胁、场地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与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建筑外立面设计不对周边环境产生光污染,玻璃幕墙采用低反射玻璃。场地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38%;建筑周边绿化植物绿化物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场地交通组织及停车设计合理,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场地室外透水地面占室外场地面积的比例不小于40%。透水地面包括自然裸露地、公共绿地、绿化地面与面积大于等于40%的镂空铺地。建筑外墙及屋顶饰面采用浅色饰面,墙面及屋顶太阳辐射吸收率小于0.6。同时本建筑作为公
26、共建筑在场地内开辟城市公共通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或建筑楼层架空作为绿化休闲等功能。结合湖湘文化城B地块,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本建筑的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 2、节能与能源利用公共建筑热工设计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5.4.8及5.4.9条的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5.4.3条的规定。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与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现行值。建筑安装分项计量装置,对冷热源、输配系统与照明等各局部能耗进展独立分项计量
27、。外墙南北向窗墙比控制在0.70以下,东西向窗墙比控制在0.50以下,尽量减少建筑的能耗。主要功能房间的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局部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外窗及幕墙的气密性及水密性均不低于相关标准的规定值。 空调系统利用排风对新风进展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同时采用可调新风比的措施,节约能源。采暖与空调系统采用能耗不高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规定值的90%的设备。合理划分空调系统分区。根据房间的朝向、使用特点等因素,细分空调区域,实现空调系统分区控制,同时采用变频空调系统。 建筑照明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
2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目标值。公共区域照明光源的平均发光效率不低于60lm/W。分级设计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满足低标准的一般照明与符合工作面照度要求的局部照明相结合,局部照明可调节。自然采光较好的场所,按场所照度要求自动控制开关或调光。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的照明,采用集中控制,并按建筑使用条件与自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与定时自动调光控制等措施。建筑内所有电梯均使用节能型电梯,并采用节能控制方式。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在方案设计阶段制定水系统设计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水系统设计方案应因地制宜制定,一般包括用水定额确实定、用水量估算及水量平衡、给排水系统设计、节
29、水器具与非传统水源利用等内容。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等的规定,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等供水设施的选取与运行不对供水造成二次污染,优先采用节能的供水设备,根据地形、地貌等特点合理设计雨水排放渠道、渗透途径或收集回用途径,保证排水渠道畅通,实现雨污分流。采用节水器具与设备,节水率不低于10%。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滞留截污,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减少径流污染。雨水收集回用采用采用雨水入渗措施。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按使用用途与水量平衡测试标准要求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4、
30、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造型设计简洁素雅,极少装饰性构件,尽量节省建筑材料,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同时要求施工方采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施工,高效且有利于节材。 建议土建与装修工程进展一体化设计施工,采用成套化装修方案,杜绝另行装修时的材料浪费情况。设计时办公区均采用灵活隔断的形式,满足多种使用要求。构造设计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节省建筑用材。5、室内空气质量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设计计算要求,采用合理的保温、隔热、除湿措施,建筑围护构造内部与外表无结露、发霉现象。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
31、4中的有关要求。主要功能房间采用能独立开启且能进展温湿度调节的空调末端,保证室内的舒适度的同时又防止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建筑平面布局与空间功能安排合理,防止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设备用房等噪声源在建筑的东南角集中布置。办公及展区室内视线良好,垂直距楼面1.2m处的视线可见室外。建筑室内外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满足?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标准?JGJ50的要求。6、运营管理 建议本建筑投入使用后,设置分类回收的垃圾桶及垃圾点,将其中可再利用或可再生的材料进展有效回收处理,收集与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设备管道及管井均设置在公共部位,且便于维修、改造与更换。本建筑设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进一步深化设计的指标满足?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的根本配置要求与?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技术合理,系统高效运营。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实行分项计量,并建议安装能源管理系统。7、附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表公共建筑。第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