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工具钢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的系统分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验一工具钢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的系统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工具钢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的系统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工具钢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的系统分析(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工具钢热处理中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内在关系;2.通过实验,掌握材料的系统分析方法。3.了解工具钢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常见组织。二、实验原理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切削刀具,模具与量具。所以要有高的硬度与耐磨性、高的强度与冲击韧性等。常用的工具钢有T10、9CrSi、Cr12MoV、W18Cr4V等。T10是普通碳素工具钢,淬火回火态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颗粒状碳化物渗碳体少量剩余奥氏体。9CrSi是低合金工具钢,淬火回火态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颗粒状碳化物渗碳体。Cr12MoV是模具钢,淬火回火态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块状碳化物渗碳体。下面以
2、高速钢为例,介绍其热处理工艺特点,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关系。铸态的高速钢的显微组织黑色组织为共析相;白色组织是马氏体与剩余奥氏体;鱼骨状组织是共晶莱氏体。铸态高速钢的显微组织中,碳化物粗大,且很不均匀,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展反复锻造。锻造后还须进展退火。退火的目的: 消除锻造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为淬火组织做好组织上的准备。因为原组织为马氏体、屈氏体、或索氏体的高速钢,未经退火,淬火时可能引起萘状断口。退火温度宜为860880,加热时间为34小时左右,为了缩短退火时间,一般采用等温退火,即:860880加热34小时,炉冷到700750等温46小时。锻造退火组织:在索氏体基体上分布着粗大的初
3、生碳化物与较细的次生碳化物碳化物呈白亮点。 高速钢的淬火工艺的特点:主要是加热淬火温度高。目的是尽可能多的使碳与合金溶入奥氏体。高速钢的淬火方法有油淬、分级、等温、空冷等。以W18Cr4V为例,淬火温度在12701290,淬火组织是由6070%马氏体与2530%剩余奥氏体及接近10%的加热时未溶的碳化物组成,晶粒度910级。硬度6364HRC。当淬火温度缺乏,在12401260时,碳化物大局部未溶入奥氏体,晶粒度为1112级。硬度6263HRC。当淬火温度过高,在13001310时,碳化物数量减少,晶粒度78级。硬度6465HRC。当淬火加热温度达1320左右时,晶界开场熔化,出现共晶莱氏体与
4、共析相,此时过烧。当两次淬火之间未经充分退火,易产生萘状断口,断口呈鱼鳞状白色闪光,如萘光,晶粒粗大,或大小不匀。为了进一步减少变形并提高韧性,对于形状复杂,碳化物偏析严重的刀具可用等温淬火。等温温度为240280左右,其组织为4050%下贝氏体与20%马氏体与3545%剩余奥氏体及未溶碳化物。高速钢回火工艺的特点,主要是回火温度高,回火次数多,回火温度在560570时,硬度与强度可到达最大值。由于淬火高速钢中剩余奥氏体数量较多,经一次回火后,仍有10%的未转变,硬度6465HRC。再进展两次回火,才能根本转变完。第一次回火对淬火马氏体起回火作用,而在回火冷却中剩余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时又产生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工具钢 热处理 工艺 组织 性能 系统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