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汽车ABS系统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docx
《典型汽车ABS系统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汽车ABS系统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典型汽车ABS系统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Hubei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题目典型汽车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故障诊断班号201401专业汽车服务工程学号5学生姓名吕琦指导教师陶阳(三号、楷体;字母、数字: )一、课题来源(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及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
2、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中文译为“防抱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理论的提出,是在1928年,最早应用在火车上,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民航飞机开始采用1。1936年公司第一个获得了用电磁式车轮转速传感器获取车轮转速的制动防抱系统的专利权二、国内外现状国外发展现
3、状1936年公司第一个获得了用电磁式车轮转速传感器获取车轮转速的制动防抱系统的专利权。1954年,公司将飞机的制动防抱系统移置在林肯()轿车上,从而揭开了汽车应用的序幕。1973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颁布了121法规,规定采用空气制动的载货车,必须安装装置。法规迫使大量的汽车装上了,但是的故障带来了大量的使用问题,相继发生了一些制动事故,从而迫使不到一年就撤消了121中关于制动距离和车轮不得抱死的要求。上世纪70年代早期和中期,数字式电子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向数控电路方向转变,为系统向实用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欧洲研制成由数字计算机及电
4、磁阀调节器组成的、较为现代型的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数字计算机不易受干扰,响应速度快,可以把制动液压循环的次数增加到10余次,用以调节制动液压的电磁阀的开启、关闭时间只需要0.004s,其速度完全可以及数字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相匹配。这种较为现代型的装置,体积小,质量轻,动作更快,控制更准确。1978年,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公司及奔驰公司合作研制出三通道四轮带有数字式控制器的。2,并批量装于奔驰轿车上,由此揭开了现代系统发展的序幕。紧接着,在7系列轿车上,也采用了这套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批量生产四轮控制系统的生产厂家3。由于微处理器的引入,使开始具有了智能,从而奠定了的基础和基本模式。公司在19
5、83年将2型改进为2S型,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替代分离元件,使中的元器件数量减少到60个;1985年又将2S型的结构简化,推出经济型2E;1986年公司先推出了2U型,安装在许多高级轿车上(如宝马、凌马、皇冠、凯迪拉克)。上世纪90年代以后,技术己日趋成熟,制造成本不断降低,迅速普及。目前,最著名的公司有和()等。系统在欧美日等汽车强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己经成为轿车的标准设备,装车率达到100%。系统在欧美日等汽车强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己经成为轿车的标准设备,装车率达到100%。1992年,欧洲指令委员会规定了汽车装用的时间表,要求大货车、大客车和挂车在1998年之后必须装用系统;1992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典型 汽车 ABS 系统 结构 原理 故障诊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