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左岭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左岭汇总.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左岭新镇四期还建房D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怡翔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左岭四期还建房项目部年 月 日第 15 页目录一、 墙体裂缝防治措施1二、 现浇楼板裂缝防治措施2三、 楼地面渗漏防治措施3四、 外墙渗漏防治措施4五、 门窗渗漏防治措施5六、 屋面渗漏防治措施6七、 室内标高与几何尺寸控制措施7八、 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控制措施7九、 后浇带施工缝渗、漏水控制措施8十、 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控制措施9十一、 给排水及采暖管道系统渗漏控制措施9十二、 电导管引起墙面、楼地面裂缝,电导管线槽及导线损坏预防控制措施11十三、 电梯工程电控操作与功能安全
2、保护不可靠预防控制措施11十四、 外墙外保温裂缝、保温效果差预防控制措施12十五、安全防护技术措施1.为提高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克服住宅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规范住宅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依据建设部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若干意见,参照(DB42)湖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制定本措施。2.本措施适用于2#地下窒、1#、2#、3#、4#楼工程。3.本措施是结合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实际,对住宅建筑工程存在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进行有效控制。通病防治措施一、 墙体裂缝防治措施1.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与混合粉,按规定严格控制砂含泥量小于5%。搅拌前进行过筛,清除泥块、杂物。蒸压灰砂砖
3、、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上墙含水率宜为5%8%,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砌体中构造柱、构造带,或设置构造钢筋,。2.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150处暂停砌筑,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7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双侧灰缝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嵌填密实。3. 砌体结构砌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并不应少于30d。每天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m以下,并应采取严格防风防雨措施。4. 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垂直向每630一道二根6钢筋,长度按规范要求,填充墙及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x15mm木条予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5. 严禁在墙体上
4、交叉埋设与开凿水平槽;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6. 宽度过大预留洞口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且伸入每边墙体长度应不小于250mm。7. 房屋顶层端开间门窗洞口处增设构造柱,端部墙体内设水平36,沿高度方向间距630mm,顶层挑梁末端无圈梁时,在圈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36钢筋,钢筋应自挑端梁未端伸入两边不小于1m,顶端窗台口下第一灰缝内设置3道36钢筋,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裂缝:应采取以下措施:在底层窗台下设置3道36钢筋,并伸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8. 水平暗敷设管线,应按砌体模数高度浇筑强度
5、不小于C15细石砼代替砌体,安装管线时不应在墙体开水平槽。9. 砌体抹灰必须在砌体结构砌筑完成15d后进行。10. 砌体结构粉刷前,应切实加强基层处理,特别是抹灰层过厚与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补强处理,并进行处理后检查验收;严格执行粉刷分层与抹灰工序,确保无脱层,无空鼓、无爆灰与无裂缝。11. 主体结构及阳台栏板之间拉结筋必须预埋。12. 砌筑第一皮砖水平灰缝厚度如超过20mm,应先用细石砼找平,严禁在砂浆中掺填碎砖或用砂浆找平,严禁釆用两侧砌砖,中间找平方法。13. 填充墙拉结筋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设间距不大于4m构造柱,毎层墙体半高处或窗台处必需设置沿墙全长贯
6、通厚度不小于120及墙体同宽混凝土水平系梁,水平系梁及柱或混泥土墙连接,砌体无约束端部必须设置构造柱。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采用钢丝网抹灰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及各基体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二、 现浇楼板裂缝防治措施1. 现浇楼板混凝土采用中粗砂。2. 混凝土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少外加剂。3. 预拌混凝土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用量不少于1000Kg,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15%。4.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时坍落度控制在150180mm。5. 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与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厚度。严格控制现浇砼板内钢筋、
7、管线位置,板内管线管径不应大于板厚1/3、管线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使用成品塑料保护层定位件、釆用可靠措施,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板内钢筋、管线不位移。6. 现浇板中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小于450mm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7. 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注意观察板面有无裂缝,必要时适当增加压抹次数。8. 现浇板浇筑后,应
8、在12h内进行覆盖与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9.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应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措施,减轻对现浇板冲击影响。10. 板底宜采直接批腻子措施。11. 墙板配筋,由于地下窒水池混泥土墙板裂缝是竖向收缩裂缝。因此防止其开裂主要依靠水平方向分布筋,设计图上均将分布筋设计在主筋内侧,间距为150mm,由于分布筋保护层厚度达到40mm左右,且间距偏大,对防止混凝土开裂作用不大,因此设计时可将分布筋置于主筋外侧,以减
9、少保护层厚度。12. 支撑模板应满足强度要求,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有足够刚度,整体稳定性与上下支撑竖向贯通;模板接缝宽度不大于1.5mm、边支撑立杆及墙间距离不得大于300mm,立杆不得大于800mm,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控制拆模时间,防止砼旱期扰动,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13. 施工缝位置处理,按设计要求与施工技术方案执行。14. 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三、 楼地面渗漏防治措施1、厨卫间与有防水要求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2、厨卫间与有防水要求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
10、度不小于200毫米砼翻边(防水反梁),及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毫米。3、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坐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4、现浇板预留洞口堵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堵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微膨胀细石砼浇筑至楼板厚度2/3处,待砼凝固后进行4小时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水泥砂浆堵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5、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做成小圆弧。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毫米。6、地漏应设置在房间最低处,并不得设在固定家具下面。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
11、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毫米,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毫米。7、有防水要求地面施工完毕后,应在防水层、找平层施工完毕后,分别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毫米。8烟道根部向上300毫米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9、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刮糙。四、 外墙渗漏防治措施1. 外墙采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2.5中粗砂粉刷。2. 每层外墙底部宜设置混凝土防水导墙,高度为200mm。3. 外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4. 抹灰工程不得使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与安定性须合格。5. 外墙洞眼按规范留置,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3防水砂
12、浆粉严,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密实,并由专人负责,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6. 外墙粉刷基层应采用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基层平整度超偏差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漏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7. 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8. 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处理采用钢丝网加强防裂网宽为300mm。9. 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错开各层接缝位置,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10. 外粉刷必须设置分格缝。11. 外墙涂料找平腻子厚度不应大于1mm。12. 窗台、窗眉、阳台、雨蓬等处粉刷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滴水线粉刷应密
13、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与排水不畅现象。有排水要求部位必须设置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宽度、深度均不低于10mm。13. 粘贴面砖外墙面用防水砂浆刮糙时,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刮糙层及糙面层必须位置错开。五、 门窗渗漏防治措施1.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见证取样检测,安装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居住建筑外窗应运用气密性能及保温性能较高塑料单框中空玻璃或铝合金段热桥单框中空玻璃窗,有条件时,可采用平开下悬中空玻璃窗。住宅工程外窗不得设计成单框单玻窗。2、门窗设计应明确抗风压、气密性与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7层级7层以上外窗抗风压性能与气密性不宜低于6级、水密性能不应低于6级;16层外窗抗
14、风压性能与气密性能不宜低于4级、水密性能不一低于4级;其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GB/T7106(7107、7108)-2008规定。3、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拼樘料及门窗框之间拼接应为套插连接,套插连接深度不小于10mm。4、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及其相匹配衬钢,衬钢厚度不应小于1.2mm,并作防腐、防锈处理。5、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见证取样、检测。 6、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固定后外框及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安装完成后应委托有自孩子检测机构进行气密性现场检测。 7、门窗安装不应直接固定在加气混凝土上。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
15、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2mm,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8、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外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治发泡剂外膜破损。9、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打胶槽口;外墙面未粉刷层时,宜贴“”型塑料条做槽口。10、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六、 屋面渗漏防治措施1. 按图纸设计、工程做法编制施工方案,审查确认后进行施工。2. 卷材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内用金属条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3. 在屋面各道防水层
16、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4. 不应在雨天、大雾、雪天、大风天气与环境平均温度低于5时施工,并应防止基层受潮。5. 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环境与气候条件选用合适防水卷材与铺贴方法,上道工序施工完,应检查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6. 卷材大面积铺贴前,应先做好节点密封处理,附加层与屋面排水较集中部位(如屋面及水落口连接处、檐口、天沟、檐沟、屋面转角处、板端缝等)细部构造处理、分隔缝空铺条处理等,应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
17、,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铺贴,从水落口处向分水线方向铺贴,尽量减少搭接。卷材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毫米,并用密封材料将收口封严。7、刚性细石砼防水屋面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B、砼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砼并摊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砼,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C、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在分格缝与周边缝隙干燥后,用及密封材料相匹配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上粘贴不小于2
18、00毫米宽卷材保护层。D、保水养护不小于14天。7. 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等杂物。待分格缝与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及密封材料相匹配基层处理剂涂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上口粘贴不小于200mm宽卷材保护层。8. 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9. 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d。七、 室内标高与几何尺寸控制措施1、由专人进行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2、主体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与轴线控制线(如墙面1米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2平方米处设置一处。4、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标高与轴
19、线控制线施工,发现超标及时处理。5、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每三层为一个检验批。测量后,认真填写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6、室内标高、轴线位置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房间数且不少于5间进行抽查。7、楼板厚度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2%楼板数且不少于5块板进行抽查。8、应及时抽验施工单位测量记录。9、应对室内标高与几何尺寸不定期进行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八、 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控制措施1. 浇筑混凝土前,应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影响,采取适当措施。2.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各种钢筋或绑扎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固定模板而穿过混凝土结构螺栓应加焊止水环
20、。拆模后,将留下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3. 采用预拌混凝土,其质量指标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施工时应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安排专人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其与易性应满足要求。4. 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泵送混凝土每层厚度宜为500700mm,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实,板面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收浆压实。5. 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宜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d。九、 施工缝渗、漏水控制措施1. 顶板、底板不宜留施工缝,底拱、顶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2. 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及弯矩最大处或底板及侧
21、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mm墙体上。3. 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与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再铺设去石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时,先浇水湿润,再及时浇灌混凝土,并振捣密实。4. 混凝土应进行养护。十、 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控制措施1. 找平层表面应洁净、干燥,如有污物、油渍等,应洗刷干净,晾干后方可施工。2. 柔性防水层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至垫层300mm以下。3. 柔性防水层施工前,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卷材宜采用满贴法铺贴,确保铺贴严密;防水材料应薄涂多遍成活。4. 柔性防水层施工还应符合相关规范与操作规程要求。5. 柔性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十
22、一、 给排水及采暖管道系统渗漏控制措施1. 给水管道系统施工时,应复核冷、热水管道压力等级与类别;不同种类塑料管道不得混装,安装时,管道标记应朝向易观察方向。2. 引入室内埋地管其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当地冻土线深度要求。管沟开挖应平整,不得有突出尖硬物体,塑料管道垫层与覆土层应采用细砂土。3. 给排水管道穿越基础预留洞时,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00mm;排水排出管灌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4. 室内给水系统管道宜采用明敷方式,不得在混凝土结构层内敷设。确需暗敷时,直埋在地坪面层内及墙体内管道,不得有机械式连接管件,塑料采暖管暗敷不应有接头。5. 管道暗敷设时,管道固定应牢固,
23、楼地面应有防裂措施,墙体管道保护层宜采用不小于墙体强度材料填补密实,管道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在墙表面或地表面上应标明暗管位置与走向,管道经过处严禁局部重压或尖锐物体冲击。6. 当给排水管道穿过楼板(墙)、地下室等有严格防水要求部位时,其防水套管材质、形式、及所用填充材料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安装在楼板内套管顶部必须高出装饰地面20mm,卫生间或潮湿场所套管顶部必须高出装饰地面50mm,套管及管道间环缝间隙宜控制在1015mm之间,套管及管道之间缝隙应采用阻燃与防水柔性材料封堵密实。7. 管道在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时,管道系统应采取如下措施:1) 在结构缝处应采取柔性连接。2)
24、管道或保温层外壳上、下部均应留有不小于150mm可位移净空。3) 在位移方向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水平补偿装置。8. 水平与垂直敷设塑料排水管道伸缩节设置位置、形式与数量必须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顶层塑料排水立管必须安装伸缩节,管道出屋面处应设固定支架。塑料排水管伸缩节预留间隙可控制为:夏季,510mm;冬季,1520mm。9. 塑料雨水管道系统伸缩节应参照室内排水系统伸缩节设置要求设置。10. 埋地及所有可能隐蔽排水管道,应在隐蔽或交付使用前做灌水试验并合格。管道支架安装前,应按规定开燕尾,非埋设部分先防腐,埋墙深度不小于10厘米,有不低于1:3水泥砂浆填满抹平;支架安装位置,应能承受相应荷载,
25、不得安装在轻质墙上;支架规格应按不同管材管径依设计要求或标准图集选用。检查时应拆开支架,用锤敲击。11.洗脸盆、小便斗等卫生器具,应严格按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安装,不得随意变更;卫生器具排水管及立管连接处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封堵严密。12.坐便器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根据不同形式存水弯及器具排水口不同位置做好预留,预留洞里侧距墙不得小于250毫米。13.用于室内排水水平管道及水平管道、水平管道及立管连接,应采用45度三通或45度四通与90度斜三通或90度斜四通。14.管径大于100毫米镀锌钢管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镀锌钢管及法兰焊接处应二次镀锌。15.地下室外墙有管道穿越时,应按设计
26、要求做好防水,设计无要求时,应按标准图集选用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16.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冲洗,并用每升水中含2030毫克游离氯水灌满管道进行消毒,含氯水在管道中应留置24小时以上。消毒完后,再用饮用水冲洗,观察各出水口水质,无杂质、无沉淀物,水色透明及入水口水质相比,无异样时,取样送有关部门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为合格。17.消火栓安装应栓口朝外,其中心距地面为1.1米,阀门中心距箱侧面为140毫米,距箱后内表面为100毫米,并不应安装在门轴侧,同时应保证,消火栓快速接头高于箱门底框,以便应急使用;消火栓标识应明显,箱门四周装饰装修材
27、料颜色应及消火栓门颜色有明显区别,并加标识。18.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与首层二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十二、 电导管引起墙面、楼地面裂缝,电导管线槽及导线损坏预防控制措施1. 严禁在混凝土楼板中敷设管径大于板厚1/3电导管,对管径大于40mm电导管在混凝土楼板中敷设时应有加强措施,严禁管径大于25mm电导管在找平层中敷设。混凝土板内电导管应敷设在上下层钢筋之间,成排敷设管距不得小于20mm,如果电导管上方无上层钢筋布置,应参照土建要求采取加强措施。2. 墙体内暗敷电导管时,严禁在承重墙上开长度大于300mm水平槽,墙体内集中布置电导管与
28、大管径电导管部位应用混凝土浇筑,保护层厚度应大于15mm。3. 电导管与线槽在穿过建筑物结构伸缩缝、抗震缝与沉降缝时,应设置补偿装置。十三、 电梯工程电控操作与功能安全保护不可靠预防控制措施1. 电梯接地干线宜从接地体单独引出,机房内所有正常不带电金属物体应单独及总接地排连接。2. 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外露、外部可导电部分必须及保护(PE)线可靠连接。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干线,不得串联连接后再接地。绝缘导线作为保护接地线时必须采用黄绿相间双色线。3. 型钢应防腐处理并做接地,配电柜(箱)接线整齐,箱内无接头,导线连接应按电气要求进行。回路功能标识齐全准确。4. 电缆头应密封处理,电缆
29、按要求挂标志牌,控制电缆宜及电力电缆分开敷设。5. 层门强迫关门装置必须动作正常,层门锁钩必须动作灵活。6. 动力电路、控制电路、安全电路必须配有及负载匹配短路保护装置。十四、 外墙内保温裂缝、保温效果差预防控制措施1. 外墙内保温应按设计要求施工。采用松散材料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确保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板块保温材料时,应按设计或相应图集设置固定点,并应保证设计厚度。2. 凸出外墙面各类管线及设备安装必须采用预埋件直接固定在基层墙体上,预留洞口必须埋设套管并及装饰面齐平。严禁在饰面完成外保温墙面上开孔或钉钉。3. 外墙预埋件或预埋套管周围应逐层进行防水处理。4. 保温抗裂保护层应采用玻纤网时,应在保温层表面先批刮12遍聚合物浆,再铺贴玻纤网,应使玻纤网居于抗裂保护层中部。5. 保温层及面层应粘贴牢固,严禁空鼓、裂缝。6. 墙体热桥部位应单独进行处理,严禁及墙体混同施工,而减低热桥位置传热阻值。十五、避雷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避雷网、支持件、螺丝等均应采用热镀锌材料,避雷网穿越过变形缝处应留有余量。1.8米处设置测试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