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报告表4.doc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报告表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报告表4.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表4: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报告实验室名称:评审机构名称盖章:评审日期:国家认证认可监视管理委员会编制填表须知1本?评审报告?报批件的封面、封底必须为统一印刷品,有盖章和签字页的需为原件。2本?评审报告?可用墨笔或计算机填写,字迹要清楚。3本?评审报告?的表格填报页数不够时,可用A4纸附页,但须连同正页编为第页,共页。4本?评审报告?所选“ 内划“。5本?评审报告?须经评审组签字有效。6本?评审报告?适用实验室申请资质认定的首次评审、复查评审和扩项评审、监视评审。1.1 实验室名称: 地址: : : E-mail: 负责人: 职务: : 手机: 联络人: 职务: : 手机:1.2 所属法人单位名称
2、假设实验室是法人单位的此项不填:地址: : : E-mail负责人: 职务: : 1.3 实验室设施特点:固定 临时 可移动 多场所1.4 法人类别1.4.1独立法人实验室社团法人 事业法人 企业法人 其他1.4.2实验室所属法人非独立法人实验室填此项社团法人 事业法人 企业法人 其他1.5 评审类型首次 扩项 复查 其他1.5.2计量认证授权首次 扩项 复查 其他1.5.3计量认证验收首次 扩项 复查 其他1.6 现有证书情况计量认证证书编号: 证书有效截止日:授权证书编号: 证书有效截止日:验收证书编号: 证书有效截止日:2.评审地点多场所的另附页: 3.评审组意见:评审结论符合 根本符合
3、 根本符合(需现场复核) 不符合评审组长签名: 日期:注:评审组意见包括:依据的现场评审通知文号;评审组人数;现场评审时间;对实验室法律地位的描述以及承当第三方公正检验的评价;评审过程,对机构体系运行有效性、资源、和检测报告等方面的评价;建议批准的认证/授权验收工程的数量;不符合项及整改建议。建议批准的计量认证/授权/验收/工程及限制范围地址多场所的分别填写: 第 页,共 页序号检测工程类别检测工程/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序号工程名称机构负责人签名: 评审组长签名:评审员/技术专家签名:注: “检测产品/类别按领域类别、产品类别、产品,或领域类别、参数类别、参数分类排序
4、。如申请工程既有产品又有参数须分别填表;具备检测产品全部参数能力的,按产品名称填写;只具备检测产品局部参数能力的,在“说明中注明能检或不能检的参数名称;申请资质认定的检测能力,依据标准一般为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其他标准或方法应在“说明中予以注明;“限制范围或说明指对采用的标准、方法、量程、客户等的限制。多场所的实验室,应按地点分别填写本表。评审组向实验室资质认定批准机关报送评审材料时,不必附带此注。5.授权签字人及签字识别序号姓 名职务/职称授权签字领域备注正 体签 名机构负责人签名: 评审组长签名:评审员/技术专家签名:5.1 授权签字人评价记录表第 页,共 页考核的主要内容:1.具备相应
5、的工作经历;2.具备相应的职责权利;3.熟悉或掌握检测技术及实验室体系管理程序; 4熟悉或掌握所承当签字领域的相应技术标准方法;5.熟悉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程序;6.对检测结果做出相应评价的判断能力;7.熟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那么?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文件的要求。序号被考核人姓名职务及职称经考核后所确认的签字领域给予评价意见:主考评审员/技术专家签名: 年 月 日注:被考核的授权签字人每人一张附表1:CMA/CAL计量认证/授权/验收评审表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说明4.管理要求实验室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
6、事检测或校准活动。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实验室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当第三方公正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帐目和独立核算。实验室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应具备正确进展检测和/或校准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临时和可移动检测和/或校准设备设施实验室管理体系应覆盖其所有场所进展的工作。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和/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不得参与和检测和/或校准工程或者类似的竞争性工程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
7、、供给、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实验室应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实验室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实验室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构造、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效劳之间的关系。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 独立法人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由其上级单位任命;最高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的变更需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确认。实验室应规定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必要时,指
8、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展监视。实验室应由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并指定一名质量主管,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应编制方案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适用于授权/验收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实验室应按照本准那么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说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文件控制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程序,
9、确保文件现行有效。检测和/或校准分包如果实验室将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一局部分包,承受分包的实验室一定要符合本准那么的要求;分包比例必须予以控制限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工程。实验室应确保并证实分包方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实验室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客户同意前方可分包。效劳和供给品的采购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效劳和供给品的选择、购置、验收和储存等的程序,以确保效劳和供给品的质量。合同评审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明确客户的要求。申诉和投诉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测和/或校准结论提出的异议。应保存所有申诉和投
10、诉及处理结果的记录。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良实验室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实验室应通过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良其管理体系记录实验室应有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并符合现行质量体系的记录制度。实验室质量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识别、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等应当按照适当程序标准进展。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原始信息或数据的丧失或改动。所有质量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 /证书副本等技术记录均应归档并按适当的期限保存。每次检测和/或校准的记录
11、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记录应包括参与抽样、样品准备、检测和/校准人员的标识。所有记录、证书和报告都应平安储存、妥善保管并为客户保密。内部审核实验室应定期地对其质量活动进展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那么的要求。每年度的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管理评审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根据预定的方案和程序,定期地对管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展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展必要的改良。管理评审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视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
12、措施;由外部机构进展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应;改良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人员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视,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历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展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实验室,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室 资质 认定 评审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