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 知识汇总.docx
《组织胚胎学 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胚胎学 知识汇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 1微绒毛 是细胞游离端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一些绒毛状突起,直径约100nm。电镜下可见,微绒毛的表面包绕一层细胞膜,内有胞质,胞质内有若干纵行微丝,微丝的远端游离于微绒毛顶部,近端连于终末网。微丝内含肌动蛋白,终末网的微丝内含肌球蛋白,两者相互作用,致使微绒毛伸长或缩短。微绒毛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面积。2纤毛 是细胞游离端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指状突起,长约510um,直径300500nm。电镜观察可见:纤毛表面有细胞膜包绕,内有细胞质,胞质内有29+2形成规则排列的微管,根部连于基体,基体的结构与中心粒相似。由于微管的存在,纤毛可单向摆动,从而
2、将粘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放出去。3细胞衣 位于细胞膜的表面,游离面最明显,由细胞膜内糖蛋白和糖脂分子上的寡糖链构成,在细胞识别、粘着、支持、保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4桥粒 又称粘着斑,呈斑块状,大小不一。此处相邻细胞间有2030nm的间隙,间隙内有若干横行的丝状物质连于相邻细胞膜,丝状物在间隙中线处交织而形成一条纵向的中间线。此处细胞膜的胞质面上,胞质浓缩而成附着板,胞质内有若干张力细丝横行达附着板并呈袢状折回胞质,有微丝将这些张力细丝袢固定于细胞膜上,还有些细丝从附着板穿越细胞膜止于细胞间隙中间线的细丝网。桥粒有很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是一种很强的细胞连接。 5缝隙连接 又称通讯连接,
3、呈斑块状。此处相邻细胞的间隙仅23nm,相邻细胞膜上有穿越细胞膜并相互对应的、由蛋白分子构成的6个亚单位围成的、直径为79nm、管腔为2nm的微小管,相邻细胞膜上相对应的微小管相互连通,成为贯通两相邻细胞膜的小管。作为化学信息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此小管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小管的电阻低,可很好地传递电信息。可见,缝隙连接除具细胞间的连接作用外,更主要的是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和电信息。6中间连接 又称粘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此处相邻细胞间有1520nm宽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细丝状物质横向连接相邻细胞膜。细胞膜的胞质面上的有若干致密物质和细丝,细丝构成终末
4、网。中间连接除具粘着和连接相邻细胞外,还有保持细胞形态的作用。7基膜 又称基底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电镜下可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分别为透明板、基板、网板。基膜由上皮和其下方的结缔组织共同产生,是两者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透过膜,并有支持、连接作用,对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等也有重要作用。8质膜内褶 是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下陷而形成的一些微小皱折,皱折之间的胞质中富含线粒体。其生物学意义是扩大了细胞基底面的面积,有利于上皮与其下方结缔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9. 内分泌腺 是一类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细胞成团、成索或成泡状排列,其分泌物排至细胞周围并进入血液,通过
5、血循环而运至靶细胞和靶器官发挥调节作用,故内分泌腺的血管分布都很丰富,且毛细血管多为血窦或有孔型。其分泌物的量很少,但活性很强,统称为激素。如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等。10. 连接复合体 上皮细胞侧面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如果有两种以上同时存在,便称为连接复合体。11组织液 组织液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中的液体,经物质交换后由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回流入血液和淋巴。组织液内含有电解质、单糖、气体分子等小分子物质。组织液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液内环境。12. 同源细胞群由一个幼稚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所产生的多个子细胞聚集于同一个陷窝内,称同源细胞群,每群有28个细胞。13骨单位
6、又称哈弗氏系统,位于内、外骨板之间,是骨密质的主要结构单位。骨单位呈圆筒状,直径3070m,长约0.625mm,与骨干长轴平行,其中轴为纵行的中央管,又称哈弗管,周围为4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又称哈弗板。骨单位表面有一层粘合质,是一层含骨盐较多而骨胶纤维很少的骨质。骨单位内的骨小管相互连通,最内层的开口于中央管,形成血管系统与骨细胞之间营养物质交换的通路。14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由1/2 I带 + A带 + 1/2 I带构成。肌节是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5三联体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横小管,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汇集成膨大的扁囊,称终池,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
7、池构成一个功能联合体,称三联体。三联体的功能是将肌膜的兴奋传至肌浆网膜,使肌浆网释放钙离子,从而启动肌纤维收缩。16肌原纤维是骨骼肌纤维中的细丝状结构,是肌纤维收缩的结构基础,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由粗、细两种肌丝规律性排列而成,并形成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横纹周期长为64nm。粗肌丝位于A带,中央固定于M线,两端游离;细肌丝一端固定于Z线,另一端伸至粗肌丝之间。17闰盘 闰盘是心肌纤维间的连接结构,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密切接触,并形成细胞连接。闰盘呈阶梯形,相邻细胞膜间的纵向接触面上有缝隙连接,横向连接面上有中间连接和桥粒。闰盘不仅将心肌纤维连接成心肌纤维网,而且能传递信息,使心肌纤维同步收缩。
8、18横小管横小管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又称T小管,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人和哺乳动物的T小管位于A带和I带交界处,同一水平的T小管分支吻合并环绕每条肌原纤维。横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至每个肌节。 19肌浆网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又称纵小管或L管。肌浆网沿肌纤维长轴纵行排列并包饶每条肌原纤维。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肌浆网膜上有钙泵蛋白,可调节肌浆中钙离子的浓度。20突触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最常见的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树突棘或胞体连
9、接,分别构成轴-树、轴-棘和轴-体突触。此外还有轴-轴、树-树突触等。突触由突触前成份、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份构成,突触前后成份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两者之间的狭窄间隙称突触间隙。突触前成份通常是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呈球状膨大,内含许多突触小泡,还有少量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微管和微丝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突触前膜比一般细胞膜厚。突触后膜也较厚,膜上有突触小泡中所含神经递质的相应受体。依突触前、后膜胞质面上致密物质的厚度差异,把突触分为、两型。型突触的突触后膜胞质面附有的致密物质较突触前膜的厚,两者不对称,突触间隙也较宽,称不对称性突触。型突触前、后膜的致密物质少
10、,厚度相近,突触间隙也较窄,称对称性突触。5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外包胶质细胞组成。包裹中枢神经纤维轴突的胶质细胞是少突胶质细胞,包裹周围神经纤维轴突的是施万细胞。根据包裹轴突的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神经纤维可分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21触觉小体又称Meissner小体,呈卵圆形,长轴与皮肤表面垂直,外包结缔组织被囊,小体内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有髓神经纤维进入小体前失去髓鞘,终末盘绕在扁平细胞间。多分布在真皮乳头内,以手指、脚趾掌面的皮肤居多,可感受触觉。22环层小体 又称Pacinian小体,体积较大,卵圆形或球形,被囊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组成,中央有一条均质的圆柱体。有髓
11、神经纤维进入小体前失去髓鞘,终末穿行于小体中央的圆柱体内。广泛分布在皮下组织、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感受压觉和振动觉。23肌梭 为梭形小体,外有结缔组织被囊,内含若干条细小的骨骼肌纤维,称梭内肌纤维,其细胞核成串排列或集中在肌纤维中段;神经纤维进入肌梭前失去髓鞘,其终末细支环绕梭内肌纤维中段。肌梭是一种本体感受器,主要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在调节骨骼肌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24运动终板 运动终板是广泛分布于骨骼肌中的一种运动神经末梢,呈椭圆形扁平板状。该处的肌膜凹陷成浅槽,轴突终末嵌入浅槽内,与肌膜相对的轴膜成为突触前膜,与轴膜相对的肌膜即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上有乙酰胆碱N型受体;突触前、后
12、膜之间的间隙为突触间隙。轴突终末内有大量含乙酰胆碱的圆形突触小泡,还有许多线粒体和一些微管、微丝等。运动终板处的超微结构和传导冲动的机制与化学性突触基本相同。25淋巴小结 又称淋巴滤泡,为淋巴组织聚集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主要由B淋巴细胞组成。受到抗原刺激时,小结中央的淋巴细胞体积增大并分裂增殖,称生发中心。无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较小,称初级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称次级淋巴小结。26弥散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弥散分布,周围无明显界限。弥散淋巴组织内以T淋巴细胞为主,常见高内皮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抗原刺激可使弥散淋巴组织增大,并出现淋巴小结。27胸腺小
13、体 由胸腺上皮细胞同心圆排列而成的椭圆形小体,是胸腺髓质的重要特征。其直径为30150m,散在分布于髓质内。小体外周上皮细胞较幼稚,细胞核明显,近中心的细胞核渐固缩,胞质中含有较多的角蛋白;小体中心的细胞已完全角质化,呈嗜酸性,有的已破碎呈均质透明状。中心还可见巨噬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胸腺小体的功能未明,但缺乏胸腺小体的胸腺,培育不出T细胞。28血-胸腺屏障 胸腺皮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与其周围的胸腺组织之间有一道屏障结构,称为血-胸腺屏障,由下列数层结构构成:连续性毛细血管的内皮及其基膜;血管周隙内的巨噬细胞;胸腺上皮基膜及上皮细胞的突起。血液内的抗原物质不易透过,这对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
14、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9淋巴细胞再循环 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又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回到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使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到另一处淋巴组织,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利于识别抗原和免疫应答。30赫令小体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沿细胞的轴突运输到轴突末梢。沿途集聚,形成串珠状、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团块,称赫令小体。31.滤泡旁细胞 位于滤泡之间或滤泡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 细胞稍大,在HE染色标本上胞质着色略淡,银染法可见胞质内有嗜银颗粒。滤泡旁细胞释放降钙素,能促进成骨细胞
15、的活动,使骨盐沉积,抑制胃肠道和肾小管吸收CA2+,从而使血钙下降。滤泡旁细胞还合成和分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32垂体细胞 是存在于神经垂体中的一种神经胶质细胞细胞的形状和大小不一,常分布在无髓神经纤维周围,并有突起附于毛细血管壁上,故认为垂体细胞具有支持和营养神经纤维的作用。33小肠绒毛 小肠绒毛是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出而成。绒毛的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绒毛中轴为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其中含有中央乳糜管、毛细血管网和纵行平滑肌。小肠绒毛极大地扩展了小肠的表面面积,增加了小肠的吸收功能。34泡心细胞胰腺的腺泡腔可见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泡心细胞
16、,胞质着色浅,核卵圆形。泡心细胞是延伸入腺泡腔内的闰管上皮细胞,此为胰腺腺泡的结构特征之一。35窦周隙又称Disse隙,是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光镜下极难辨认。窦周隙内充满来自血窦的血浆成分,肝细胞血窦面的微绒毛浸浴其中,隙内有散在的贮脂细胞和网状纤维。36门管区 在相邻肝小叶之间的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结缔组织中,汇集着从肝门进出的门静脉、肝动脉、肝管的分支,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故这个小区称门管区。37呼吸性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是终末细支气管的分支,管壁上有散在的肺泡开口,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在肺泡开口处,为单层扁平上皮。上皮外有薄层弹性纤维及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17、。38肺泡管肺泡管是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分支,其管壁有大量肺泡开口。管壁自身的结构仅存在于相邻肺泡开口之间,此处常呈结节状膨大。39肺泡囊肺泡囊与肺泡管相连,是几个肺泡共同围成的一个囊状结构,相邻肺泡开口之间没有结节状膨大。40肺泡隔 相邻肺泡上皮之间有薄层结缔组织,称肺泡隔,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大量弹性纤维及肺巨噬细胞。肺泡隔内弹性纤维的存在使肺泡在吸气时充分扩张,呼气时充分回缩。若弹性纤维的弹性减弱,就会影响肺的换气功能,导致肺气肿。肺巨噬细胞分布广泛,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可吞噬进入肺泡的细菌,尘粒及细胞碎片。41气血屏障 肺泡隔毛细血管血液中的CO2与肺泡腔内的O2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
18、,称气-血屏障,也叫呼吸膜。气血屏障包括下列几层结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肺泡上皮基膜、I型肺泡细胞、肺泡表面液体层。42 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血管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小管由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组成。近端小管与肾小体相连,远端小管与集合小管相接。43 肾小囊肾小囊由肾小管的起始端膨大凹陷而成,囊壁为双层,包绕血管球。其外层壁为单层扁平上皮,在肾小体尿极处与近曲小管上皮相连续,内层壁由足细胞构成,两层之间的腔隙为肾小囊腔,与近端小管管腔相通。足细胞胞体大,胞体上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突起互相穿插镶嵌,
19、呈栅栏状。突起之间有 2040nm的间隙,称裂孔,孔上覆有一层薄膜,称裂孔膜。44球旁细胞 球旁细胞是入球微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转化而成。细胞体积较大,呈立方形,胞质内含许多分泌颗粒,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肾素。45致密斑远端小管在靠近肾小体血管极处,紧贴肾小体一侧的上皮细胞变为高柱状且密集排列,形成一斑块状隆起,称致密斑。一般认为,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腔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调节其分泌活动。46滤过膜 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滤入肾小囊腔而生成原尿,这一过程要经过三层结构:毛细血管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之间的裂孔膜。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膜或滤过屏
20、障。47.生精小管 是产生精子的结构,管壁为复层上皮,称生精上皮。上皮深面有较厚的基膜和梭形的肌样细胞,肌样细胞的收缩有助于精子的排出。生精上皮由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构成。支持细胞位于生精细胞之间,生精细胞又可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青春期前,生精小管管壁中只有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自青春期开始,在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下,生精细胞不断分化,管壁中可见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48生精细胞生精细胞是产生精子的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精原细胞是最幼稚的生精细胞。从青春期开始,在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精原细胞不断发育分
21、化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后者经第二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精子细胞,精子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形态改变后,发育成精子。49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是最幼稚的生精细胞,紧贴在生精小管基膜上,胞体较小,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中除核糖体外,其它细胞器均不发达。精原细胞分A、B两型,A型精原细胞不断分裂,其中一部分留作干细胞,另一部分分化为B型精原细胞。B型精原细胞经过经过几次分裂后,体积变大,分化成初级精母细胞。青春期后,精原细胞不断分裂,可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精子。50睾丸支持细胞支持细胞呈不规则的锥体状,细胞基底部宽,紧贴在基膜上,顶部伸向管腔。细胞顶部和侧面有多个凹陷,其中镶
22、嵌着各级生精细胞。细胞核呈椭圆形或三角形,核内染色质细疏,核仁明显。胞质弱嗜酸性,染色浅,故细胞轮廓不清。相邻支持细胞近基部侧面的突起互相接触,形成紧密连接,将生精上皮分为基底室和近腔室两部分,前者位于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之间,内有精原细胞。后者位于紧密连接上方,与生精小管管腔相通,内有其它各级生精细胞。支持细胞可对生精细胞起支持、营养作用;能促使各类生精细胞向管腔移动并促使精子向管腔中释放;能吞噬、处理精子形成过程中脱落的细胞质,还能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ABP),以提高生精小管内雄激素含量,促进精子的发生。支持细胞还参与构成血-睾屏障。51血睾屏障血睾屏障是血液和生精过程之间的一道屏
23、障结构,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及支持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构成,其中紧密连接是血睾屏障的主要结构。血睾屏障的存在将生精小管的近腔室与周围环境分隔开,一方面保证精子的发生在稳定的微环境中进行,另一方面,还可阻止精子抗原进入血液,防止发生自体免疫反应。52前列腺凝固体 前列腺腺体分泌物凝固后形成的板层状小体称为前列腺凝固体。凝固体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多,钙化后成为前列腺结石。53卵泡卵泡主要由中央的卵母细胞和周围的卵泡细胞组成。按卵泡的发育阶段和形态结构,一般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生长卵泡又可取分为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卵泡是卵细胞生长发育
24、的结构,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主要分泌雌激素。54透明带初级卵泡内,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出现一层均质状、折光性强、嗜酸性结构,称透明带。电镜下可见放射冠细胞纤细突起穿入透明带于初级卵母细胞的微绒毛和胞膜接触并有缝隙连接。构成透明带的蛋白中有精子受体,在受精过程中,对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和特异性结合具有重要意义。55放射冠最内层的卵泡细胞呈柱状,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56 卵泡膜卵泡周围的梭形基质细胞向卵泡周围聚集成卵泡膜57排卵 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每个月经周期排卵一次,左右卵巢交替进行,每次排一个卵,偶尔排两个或两个以上。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织胚胎学 知识汇总 组织 胚胎学 知识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