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坦洲镇环洲北路一期道路建设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坦洲镇环洲北路一期道路建设工程.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山市坦洲镇环洲北路一期道路建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简本建立单位:中山市坦洲镇工程建立中心环评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二O一O年八月第 10 页1建立工程概况环洲北路一期西起界狮北路,东至环洲东北路;连通坦洲新中心区、物流产业区与镇东北工业区,全长。依据其城市主干道定位,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道路宽54m,道路建中央分隔带宽、行车道双向各宽、侧分隔带双向各宽、辅助车道双向各宽人行道双向各宽。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内主要为杂草与少量瓜菜复合群落,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相对低的水平。(2) 声环境质量现状各敏感点声环境到达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良好。(3) 水环境质量现
2、状经监测,茅湾涌到达类水质标准,六村涌、坦洲涌、翠微涌均超过类水质标准,水质较差。(4)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道路沿线区域二氧化氮NO2距离二级标准尚有较大空间;而总悬浮颗粒物TSP以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虽能到达环境空气二级标准,但监测结果的占标率都较高,偶有PM10的监测结果已经超过评价标准。目前环境空气的两个测点中锦绣花园楼盘正在施工,其施工工程中运输车辆扬尘、各类施工扬尘等是造成颗粒物接近评价标准的原因。3施工期环境影响(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主要是路面与路基占地。这些土地的植被主要为杂草与少量农作物,种植蔬菜为主,工程影响区域内未发现珍稀、保护物种,其物种比拟单一,因
3、此生态环境受工程影响很小。随着施工期的完毕,通过沿线的绿化建立与植被的恢复,将可弥补植物生物量的损失。总体来说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很小。(2) 声环境影响评价施工噪声昼间对敏感点的影响不大,但夜间对敏感点的影响很大。敏感点噪声超标量分别为昼间26dB,夜间1216dB。施工期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将会随着施工活动的完毕而消失。(3) 水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施工废水主要由砂石料加工系统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等组成。施工期生产废水产生量不大,主要污染物为SS及石油类,经过隔油、沉淀处理后,水质可以到达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一级标准,将其回用于冲洗、养护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序,不外排。施
4、工期施工废水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施工运输车辆扬尘、工地开挖扬尘、灰土搅拌扬尘,其影响区域较广,对下风向100m处仍有一定影响。4运营期工程环境影响与评价(1) 声环境影响评价环洲北路一期工程建成后,中期4a类标准达标距离昼间20m,夜间70m,2类标准达标距离昼间50m,夜间大于180m。环洲北路一期工程对锦绣花园、三塔村等敏感点的声环境均有一定的影响,以夜间影响为主,锦绣花园、三塔村临路第一排中期均达标;第二排受影响程度不大,中期昼间、夜间均达标,总体上工程对敏感点的声环境影响很小。(2)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将横穿坦洲镇中部环洲东路与坦神北路两条交通大动脉
5、,直接改善了镇区中部各村庄居民以及城镇居民的出行条件,出行时间缩短约1520分钟。对居民出行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公路运营后,对沿线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达在两方面,一是公路路基以及两侧占地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二是大量增加的汽车尾气对沿线植被生态系统的污染。公路路基护坡、排水沟等水土保持措施完善的情况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汽车尾气对植被的影响有限,影响较小。(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公路建成营运期,工程初期雨水全部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在道路运营期,随着车流量的增加,沿线各路段NO2日均浓度与顶峰小时浓度随着车流量的增大而增加,
6、对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区域造成影响,但叠加本底值后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包括道路两侧的敏感点NO2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现象。为了防止道路营运期的空气污染,除了依赖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清洁能源的更替、燃烧技术的革新等源头污染治理措施外,就本道路而言,未来两侧开发地带内,人群密集的敏感性建筑商住小区、特殊单位医院等的核心局部建筑最好应当规划于道路两侧30m以外的区域。同时,在道路建成营运后,应当及时地进展道路两侧的绿化工作。选择对废气中污染物有特殊抗性的树种、或者能够吸收某些污染物的树种,将能够更好的改善道路两侧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保障人民身体安康。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
7、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土料应定点临时堆放,并做好堆放点的水土保持措施,路基工程应开挖一处、填筑一处、防护一处、恢复一处,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平整覆土,恢复地表绿化,减少开创面,加强工程施工管理。 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完善工程沿线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在修建公路时要注意及时去除多余与散落的泥沙,减少雨水中携带的悬浮物量,保护河道、河涌的水质,保证河涌沿线农灌不受影响;在建立场地内建立临时废水贮存池,机械冲洗废水排入池内隔油沉淀处理,处理达标后废水用于沿线绿化。 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使用低噪声施工机械作业,在靠近敏感点路段进展施工时,应采用围闭减噪措施,并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施工运输车辆集
8、中运输点应远离居民点,运输车辆经过敏感点时严禁鸣喇叭,减速慢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不宜在夜间进展施工。 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开挖、钻孔与拆迁过程中,经常洒水使施工作业区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治灰尘飞扬;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经常洒水并用遮盖物覆盖;在填筑土方时,表层土质枯燥需经常洒水,防治粉尘飘散;回填土方临时堆放区应加强管理,土方外表压实、洒水、覆盖,无用的弃土应及时清运;运土车辆及运输散装材料的车辆按规定配置防洒、防漏、防扬的封闭装备,装载量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不散落,及时清扫洒落在路面的泥土;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应采用新的、尾气量较少的设施,减少机械尾气排放;施工过程中严禁废弃建筑材
9、料作为燃料燃烧,工地食堂应液化石油气或电炊具,不能使用重污染的燃油以及其它燃料的器具;施工人员应配备平安防护劳开工具,防止扬尘吸入产生各种慢性疾病;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对施工占用场地恢复植被,减少表土裸露时间。 施工期固体废物管理措施道路建立拆迁、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淤泥、渣土等固体废物,还有施工工人生活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可再利用的废料,如钢筋、木材、其它建材等,应尽可能回收利用,节约资源;施工生活垃圾应定点收集,定期清运,保持施工场地与周边环境、景观不受破坏,减少疾病的滋生与传播。(2) 营运期的环境措施与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恢复措施工程建立将扰动地表,工程建成后,应对扰动后的裸露土地进展植
10、被恢复,包括路基边坡、施工临时损坏植被用地等,选择生长快速、根系连土性能好、多年生长、防护性能较好的坡面草种。 交通噪声防治措施本工程属于市政道路工程,道路沿线没有封闭,不适宜采用声屏障措施,由于本工程对敏感点的噪声影响不大,中期昼间、夜间敏感点均达标,远期有少量超标,建议采用跟踪监测的手段对敏感点进展声环境监测,并预留对三塔村采取通风隔声窗的措施的费用。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本路段管理部门应制止超标机动车通行,这减少环境空气污染;加强机动车的检测与强制维修;枯燥天气对路面洒水扬尘;在道路沿线来那个侧50m范围内尽量防止规划大气污染敏感点;对道路两侧做好绿化措施。 水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平安行驶教
11、育,建立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措施,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建议公路管理部门配备各类事故应急防护处理的设备及器材,比方应急防护处理车辆、围油栏、降毒解毒药剂、固液物质清扫回收设备等。 未来规划建立的污染防治措施根据本道路在运营期的汽车尾气与交通噪声影响情况,本评价建议在未来道路两侧用地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公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规划,防止或减少不利影响,主要是交通噪声防治与汽车尾气防治。道路两侧50m范围内不宜建立噪声、大气敏感目标建筑物。6公众参与经过公众调查,反应意见显示公众对本工程无反对意见。7环保投资及损益分析本工程环保投资约为6.0万元,工程总投资为2798.61万元,环保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的0.21%。工程的内部收益率为25.6%,效益费用比为2.03,总体效益大于费用,工程经济可行。8结论环洲北路一期工程是中山市坦洲镇规划的市政道路,工程有利于坦洲镇交通系统的完善,方便当地居民出行,促进镇区建成区的扩大,加强乡村与镇区的沟通与联系。本工程符合坦洲镇城镇总体规划要求,符合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工程施工期、运营期所产生的各种影响,通过各种环保措施防治后,可得到减缓与控制,不会对周围环境与敏感目标造成很大的影响。本工程是一项公益类的根底设施建立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较大,从环境影响的角度看是可行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