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农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药学专业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090403一、培养目标农药学博士研究生应具有坚实宽厚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农药学专业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相关学科知识);熟悉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发展水平,掌握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农药学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成果;能熟练地应用电子计算机及先进仪器设备;要求掌握两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写作和听说能力。小语种外国语学生要求学习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第二外国语要求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初步能力。二、研究方向1生物农药重点开发新型微生物源农药(拮抗真菌、细菌、放线菌等)、植物源农药及昆虫病原线
2、虫等,研究其分离、提取、发酵、培养及大规模生产工艺,探讨其作用机制,并利用生物技术手段选育、改造和重组生防菌株。2农药残留控制研究农药残留标准化检测方法及技术,研究残留动态及其变化规律, 研究农药残留控制措施。3农药毒理学重点研究农药对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作用机理,探讨其达到靶标途径及作用特点,农药构效关系、选择性机理、有害生物抗性机理以及农药环境归趋。三、学制和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 3 年,最长学习年限 6 年;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学制 5 年,最长学习年限 6 年。博士研究生原则上不能提前毕业,对于特别优秀者,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但须按有关规定,经本人申请,导师及所在专业和学院领导同
3、意,研究生部审核,报校长批准。四、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方式。成立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 3-5 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专家组成,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教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任组长。1导师负责制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在选拔研究生、选修课程、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设计以及科学道德培养等方面作用。指导方式以导师为主,并建立导师指导小20组,聘请相关专业教授或专家 3-5 人组成指导小组。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指导等。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2加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培养立足校内,
4、同时加强和有关院校和研究机构联合,以此提高我校博士生培养质量,促进本学科发展。3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以自学为主,按时修完所规定必修课,并取得学分。4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质量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教学实践一般从第二学期开始,主要承担硕士、本科生试验、实习或指导论文等,或辅助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生产和社会实践可利用寒暑假时间,以及结合论文工作,参加社会调查、技术咨询服务等。博士生应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实践环节总工作量不少于 10 标准学时。五、学分要求全日制普通博士研究生至少修满 15 学分;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至少
5、修满 40 学分。六、课程设置(一)学位课1.学位公共课(1)第一外国语(2)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当代2.学位基础课(3)高级农药学研究进展(4)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二)选修课(1)农药作用机制和抗药性(2)农药化学(3)第二外国语3 学分3 学分3 学分3 学分3 学分3 学分2 学分(三)补修课程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博士生,应补修本专业硕士生主干学位课 2 门,即农药学和波谱学和色谱学,考试成绩必须合格,记入成绩,不计学分。(四)其他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在修完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后,应修本专业博士研究生除外国语以外课程。21七、考核方法1课程考核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课采用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药 专业 博士研究生 培养 方案
限制150内